mba市场营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8155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25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市场营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mba市场营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mba市场营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mba市场营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mba市场营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ba市场营销.docx

《mba市场营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市场营销.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ba市场营销.docx

mba市场营销

第十章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人力资源分布状况

10.1结论摘要

●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数量减少,结构不合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和科研机构改制的深入,研发机构的科技人力资源逐年减少,其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也略有下降,非科研性人员比重较大的不合理结构依然存在。

尽管拥有研究生特别是博士学位的人员比重不断提高,但较之研发机构极富探索性、创造性、前沿性的科研特点,科技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技人力资源构成

地区间科技人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东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素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从数量增长与素质提高幅度上看,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较缓;经济较发达省市集中了较多的科技人力,其中北京、上海、辽宁、江苏的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而西藏、海南、宁夏、青海则科技人力匮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制造业又是工业的主体,因而制造业、农牧业集中了大量的科技人力资源,但总体上素质较低,并呈减少趋势,而供应业的科技人力在缓慢增长,素质也较高;制造业内部高技术行业(计算机行业为代表)的科技人力资源在增长,传统行业(服装制品业为代表)则在萎缩。

从学科分布看,工程科技的科技人力资源拥有量最多,但投入到R&D的比重最低,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人力资源素质最高,投入到R&D中的比重也最高。

●科研经费配置状况

近年来研发机构的经费来源基本上呈政府投入、机构自营、银行贷款三足鼎立之态,科研经费总量及人均经费额逐年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由于经费支持对象过多、经费投向上非科研性投入比重较大,导致研发机构人均科技经费支持力度过小,严重制约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的发挥。

●科技产出状况

近几年研发机构科技产出总量增加,质量有所提高。

从科技产出的分布上看,东部较之中西部占了绝对优势;制造业较之其他行业科技产出量最多,但人均科技产出率较低;较之其他学科自然科学的人均科技产出率最高。

●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人员结构缺乏科技竞争力,人员流动的单向性与逆循环现象严重,研发机构科技人力资源的科研竞争力有下滑趋势;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与经费投向分散、经费使用浪费并存;科技创新体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缺乏持续性培养导致科研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迟缓;研发机构缺乏职业魅力而难以吸引优秀科研人才的加盟与继续效力。

●对策建议

研发机构精减化、研发人员精英化;创建能发挥科技资源潜力的科研体制;抛开门户之见,充分调动全球科技资源等。

10.1.1总量持续减少、结构基本稳定

1.总量持续减少

1996~1998年从业人员逐年加速递减,由1996年的68万减少到1998年的64.4万,年递减率由1997年的1.76%升至1998年的3.65%。

其中退休人员以年平均12%的幅度逐年增加,1998年离退休26894人,占减少人员的62.2%。

迄今退休人员总数已达到27万人,导致从业人员与离退休人员之比逐年减少,1996~1998年分别是:

3.15:

1、2.76:

1、2.39:

1。

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社会负担日益加重。

科研性人员的数量递减的速度更快。

1998年科技活动人员、课题活动人员、课题投入人员及其中的R&D投入人员的数量分别是38.3万、22.8万、16.8万人年、9.4万人年、12.2万人年,较之1997年分别减少了4.4%、3.6%、3.9%、4%,均高于从业人员3.5%的递减率。

(参见表10-1)

随着离退休人员数量的增加及科研机构改制的深化,研究与开发机构人员数量将进一步减少。

表10-1各类人员数量变动状况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从业人员

680196

668249

644702

科技活动人员

416028

400692

382987

课题活动人员

244512

236483

227905

课题投入人员(人年)

172056

174985

168126

R&D投入人员(人年)

93559

98106

94148

R&D折合全时人员(人年)

122078

退休人员

215812

241634

270284

2.各类人员比例结构基本稳定,科研性人员比重略有下降

1996~1998年研发机构从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课题活动人员、课题投入人员、R&D投入人员、R&D折合全时人员的比重变化不大,1998年分别是59.4%、35.4%、26.1%、14.6%、18.9%(参见表10-2)。

但随着研究与开发机构从业人员的缩减,科技活动人员在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由1996年的61.2%减少到1998年的59.4%,而生产经营人员所占比重逐年递增,由1996年的24.9%升至1998年的26.2%,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研究与开发机构中,科研性人员比重在下降(参见表10-2)。

但从科技活动人员结构变动看,由于科技管理与科技服务人员的数量减少幅度较大,分别降至1998年的6.3、9.2万人,较之1997年减少了5.6%、5.5%,导致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所占比重逐年减少,1998年分别为16.5%、24%,较之1997年减少了0.2、0.3个百分点。

而直接从事课题研究的课题活动人员由于数量减少幅度相对小,其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逐年缓慢上升,1998年达到59.5%,比1997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表明科技活动人员中科研性人员比重在提高。

(参见表10-3)

表10-2各类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结构变动状况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从业人员

100%

100%

100%

科技活动人员

61.2%

60.0%

59.4%

课题活动人员

35.9%

35.4%

35.4%

课题投入人员

25.3%

26.2%

26.1%

R&D投入人员

13.8%

14.7%

14.6%

R&D折合全时人员

0.0%

0.0%

18.9%

生产经营人员

24.9%

25.8%

26.2%

其他人员

14.0%

14.2%

14.4%

表10-3科研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人员的构成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科技活动人员

416028

100

400692

100

382987

100

科技管理人员

68720

16.5

66871

16.7

63102

16.5

课题活动人员

244512

58.8

236483

59.0

227905

59.5

科技服务人员

102796

24.7

97338

24.3

91980

24.0

3.基础研究力度加强,R&D构成不合理

在课题活动人员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从绝对量到相对量上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98年达到1.4万人,较之1997年提高了10%,其占课题活动人员的比例也由1997年的7.3%提高到8.4%,说明研究与开发机构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日益加大。

同时1996~1998年期间从事科技服务的人员比重缓慢上升,1998年达到13.7%,比1997年上升了0.3%;而从事生产性活动的人员则逐年减少,其在课题活动人员中的比重亦逐年下降,1998年为4280人,比重只占2.5%(参见图10-1、10-2)。

1998年研究与开发机构R&D折合全时人员12.2万余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45.8%。

其中全时人员9.8万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36.8%,非全时人员4.6万人,占17.4%。

从R&D人员构成看,其中有45%的人员从事试验与发展,这与研发机构主要从事开创性科学研究的定位不相符(参见图10-3)。

图10-1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各类课题投入人员数量变动图

图10-2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各类课题投入人员比重变动图

图10-3R&D人员研究领域分布结构

10.1.2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1996~1998年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尽管科学家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总量的比重以年0.8%左右的速度递增,但1998年也只有64.6%。

从学历角度看,研究与开发机构中高学历人员,即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的数量及其占总量的比重越来越高,1996~1998年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的数量逐年递增,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5%和16%,1998年分别达到30568人、5579人;研究生及博士比占科技活动人员总量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分别比1997年提高了0.5%、0.3%,1998年达到8.0%、1.5%。

而研究生以下学历的人员在数量上均逐年减少,大专以下学历的人员在科技活动人员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1998年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有19万余人,比1997年减少了2.5%,但其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则比1997年提高了0.8%,达到49.6%。

(参见表10-4、10-5)

从职称角度看,高级职称科技人力的数量及其占总量比重在增长。

1998年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在科技人力总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较之1997年反而有所增加,增幅约1.7%,达91408人。

而其余各级职称人员的数量均有所减少。

从各级职称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看,高级职称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1998年达到23.9%,比1997年提高了1.5%,中级及以下职称所占的比例则呈缓慢下降趋势(参见表10-6)。

尽管研发机构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及双高人才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但对于担负着探索性、创造性研究任务的研发机构而言,还需进一步提高。

表10-4科技活动人员的学历结构

1996年

1997年

较前一年增加

1998年

较前一年增加

科技活动人员

416028

400692

-3.7%

382987

-4.4%

研究生

29687

29919

0.8%

30568

2.2%

博士

4137

4827

16.7%

5579

15.6%

硕士

24010

23880

-0.5%

23779

-0.4%

大学本科

172728

165677

-4.1%

160173

-3.3%

大专

92014

90173

-2.0%

88736

-1.6%

其他

121599

114923

-7.7%

103510

-14.0%

表10-5各学历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例变动状况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科技活动人员

100.0%

100.0%

100.0%

研究生

7.1%

7.5%

8.0%

博士

1.0%

1.2%

1.5%

硕士

5.8%

6.0%

6.2%

大学本科

41.5%

41.3%

41.8%

大专

22.1%

22.5%

23.2%

其他

22.5%

21.5%

19.4%

表10--6科技活动人员的职称结构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科技活动人员

416028

100.0%

400692

100.0%

382987

100.0%

高级

91468

22.0%

89890

22.4%

91408

23.9%

中级

149093

35.8%

142134

35.5%

136091

35.5%

初级

111340

26.8%

105981

26.4%

99536

26.0%

其他

64127

15.4%

62687

15.6%

55952

14.6%

10.2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人力资源分布概况

10.2.1分地区:

地区分布严重失衡

从三大地带科技人力分布来看,东、中、西部分布严重失衡,呈明显的由高及低阶梯形态分布。

东部集中了绝大多数的科技人力资源,其中科技活动人员占全国的55%以上,课题投入人员和R&D折合全时人员均占到60%左右,科学家工程师数量占到全国总量的近58%,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力占全国总量的72.7%、拥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力占到总量的82.4%、拥有高级职称的占到总量的61.2%。

表明高素质人才向东部集聚的迹象更加明显。

各省市科技人力分布也不均衡,经济较发达省市集中了较多的科技人力。

其中北京、上海、辽宁、江苏的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四省市集中了全国35.6%的科技活动人员、45%的R&D折合全时人员;而西藏、海南、宁夏、青海则科技人力匮乏,四省市科技活动人员数仅占全国的1.7%、R&D折合全时人员仅占全国的1.4%。

各省市之间从业人员结构效率差距较大。

1998年各省市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位列前四的分别是福建(76.1%)、新疆(69.2%)、青海(67.1%)、浙江(66.7%),排名最后的省市分别是湖南(50.9%)、广西(49.6%)、江西(46.8%)、宁夏(40.3%)。

1.三大地带之间分布失衡:

东部引力继续强劲、西部开始突显、中部略显疲态

1)从量上看,东部集中了大部分科技人力,特别是高素质科技人力。

1998年东部集中了55%、58%左右的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工程师,而中部分别是25%、24%左右,西部分别是19%、17%左右,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

东、中、西部科技活动人员占其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是60%、59%、58%左右,科学家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比例分别是67%、62%、60%左右,表明东部从业人员结构效率及科技人力的素质较高。

1998年东、中、西部课题投入人员分布上,西部课题投入人员占全国总量比重较之1997年有所提高。

课题投入人员中R&D人员投入的比重东部较高,为58.4%,西部只有50%,但从其变动趋势看,东、中部略有下降,而西部则增长较快。

在12.2万R&D折合全时人员中,东部拥有7.4万人年,占60.9%,中、西部则分别只占25%、14.1%。

R&D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比重东部最高,占到78.6%,中、西部相差不多,分别为72.6%、71.5%。

在R&D人员中的科学家工程师总量中,东部占了62.9%。

(参见表10-7、10-8、10-9、10-10、10-11)

表10-7东、中、西部科技人力数量变动状况

从业人员

科技活动人员

科学家工程师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总计

668249

644702

400692

382987

254481

247555

东部

368127

355193

224815

213042

149349

143336

中部

169763

163827

98860

96672

59762

60027

西部

130359

125682

77017

73273

45370

44192

表10-8东、中、西部科技人力比重变动状况

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科技活动人员分布

科学家工程师分布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总计

60.0%

59.4%

100.0%

100.0%

100.0%

100.0%

东部

61.1%

60.0%

56.1%

55.6%

58.7%

57.9%

中部

58.2%

59.0%

24.7%

25.2%

23.5%

24.2%

西部

59.1%

58.3%

19.2%

19.1%

17.8%

17.9%

表10-9东、中、西部课题投入人员及其R&D投入人员数量

课题投入人员

R&D投入人员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总计

174985

168126

98106

94148

东部

105173

99661

61984

58228

中部

39243

38380

21855

20879

西部

30569

30085

14267

15041

表10-10东、中、西部课题投入人员及其R&D投入人员比例

区域课题投入人员占总量比重

R&D投入人员所占比重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总计

100.0%

100.0%

56.1%

56.0%

东部

60.1%

59.3%

58.9%

58.4%

中部

22.4%

22.8%

55.7%

54.4%

西部

17.5%

17.9%

46.7%

50.0%

表10-11R&D人员状况

R&D折合全时人员

 比重

科学家工程师

 比重

R&D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比重

总计 

122078

 100%

92896

 100%

76.9%

东部

74377

60.9%

58466

62.9%

78.6%

中部

30549

25.0%

22172

23.8%

72.6%

西部

17152

14.1%

12258

13.2%

71.5%

与科技人力资源向东部集聚相比,高学历、高职称的高素质科技人力向东部集中的现象更加明显。

东部具有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的科技活动人员占总量的比重显着高于中部及西部水平,中、西部之间差距不大。

从增长趋势上看,在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东部和西部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数量均有所增长,使其占全国的比重也有所增长。

与西部高学历人员绝对数量及相对比重缓慢增长的趋势相比,中部呈缓慢减少态势。

科技活动人员中的高层次人才向东部集中的迹象更明显,有72.7%的研究生(其中82.4%的博士、70%的硕士)、56.2%的大学本科、61.2%的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力集中在东部。

中部科技活动人员为9.7万人,占总量的25%,其中研究生(包括博士、硕士)、高级职称人员占总量的比重分别是15.5%(10.2%、16.5%)、23.5%;西部科技活动人员为7.3万人,占总量的19%,其中研究生(包括博士、硕士)、高级职称人员占总量的比重分别是11.7%(7.4%、13.3%)、15.3%。

(参见表10-12、10-13)

在1998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较1997年有所减少的情况下,东部、西部研究生的总量仍有所增加,分别达到22233人、3593人,增长了3%、2%,而中部的研究生数量则减少了1.4%,降至4742人。

东、中、西部博士的数量均有所增加,1998年分别达到4599人、567人、413人,较之1997年分别增长了16.6%、17.4%、3.5%。

从研究生及博士的增减状况看,东部对高学历人员的吸引力依然很大,在净增的752位博士中,有87%的人员选择了东部省市就业;在包括净增及由中部流出的人员中,近90%的人选择了东部省市。

(参见表10-14、10-15)

表10-12东、中、西部科技活动人员学历与职称数量结构

科技活动人员

博士

硕士

研究生

大学

大专

高级

中级

初级

东部

213042

4599

16699

22233

90100

46871

55929

75298

53155

中部

96672

567

3916

4742

39935

24920

21507

34653

25578

西部

73273

413

3164

3593

30138

16945

13972

26140

20803

表10-13东、中、西部科技活动人员学历与职称比例结构

科技活动人员

博士

硕士

研究生

大学

大专

高级

中级

初级

东部

55.63%

82.43%

70.23%

72.73%

56.25%

52.82%

61.19%

55.33%

53.40%

中部

25.24%

10.16%

16.47%

15.51%

24.93%

28.08%

23.53%

25.46%

25.70%

西部

19.13%

7.40%

13.31%

11.75%

18.82%

19.10%

15.29%

19.21%

20.90%

表10-14大、中、西部科技活动人员中研究生与博士的增减量

东部

中部

西部

总计

研究生增减量

644

-67

72

649

博士增减量

654

84

14

752

表10-15区域科技活动人员中学历与职称比重结构:

博士

硕士

研究生

大学

大专

高级

中级

初级

东部

2.16%

7.84%

10.44%

42.29%

22.00%

26.25%

35.34%

24.95%

中部

0.59%

4.05%

4.91%

41.31%

25.78%

22.25%

35.85%

26.46%

西部

0.56%

4.32%

4.90%

41.13%

23.13%

19.07%

35.67%

28.39%

2)从素质结构看,东部的科技人力素质明显较高,其科技活动人员中高素质人才包括研究生特别是博士、高级职称所占比重显着高于中、西部。

东部科技活动人员中研究生的比重(10.4%)是中部(4.9%)、西部(4.9%)这一数值的2倍,其中东部科技活动人员中博士的比重(2.2%)是中部、西部科技活动人员中博士比重0.59%、0.56%的近4倍。

东部高级职称在科技活动人员中的比重(26.3%)也高于中部(22.2%)、西部(19.1%)。

中、西部在研究生、高级职称占其科技活动人员比重方面相差不大。

(参见表10-16)

从素质结构变动方向看,东、西部科技活动人员中高素质人员有所增长。

其中东部的研究生比重特别是博士比重,分别由1997年的9.6%、1.8%上升到1998年的10.4%、2.2%;西部研究生特别是博士比重由1997年的4.6%、0.5%上升到1998年的4.9%、0.6%;中部研究生的比重1998年与1997年基本持平,博士比重则由1997年的0.5%提高到1998年的0.6%。

可见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增长速度东部最快,西部其次。

职称方面1998年东、中、西部的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之1997年均有所提高,其中东部提高了1.7%,而中、西部则提高了1.3%左右。

(参见表10-16)

表10-16各区域科研机构科技人力资源学历与职称比重状况对比

东部

中部

西部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1998年

1997年

博士

2.2%

1.8%

0.6%

0.5%

0.6%

0.5%

硕士

7.8%

7.4%

4.1%

4.2%

4.3%

4.1%

研究生

10.4%

9.6%

4.9%

4.9%

4.9%

4.6%

大学

42.3%

41.8%

41.3%

40.9%

41.1%

40.6%

大专

22.0%

21.3%

25.8%

25.6%

23.1%

22.0%

高级

26.3%

24.6%

22.2%

20.9%

19.1%

18.2%

中级

35.3%

35.4%

35.8%

36.4%

35.7%

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