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8093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docx

《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docx

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笔记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上课笔记

前言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1.经典马克思主义:

理论是时代的产物。

1857-1858经济学手稿,第一次系统的表现马克思主义

1861-1863………………………内容更为丰富,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理论

1867《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1894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理论的终结

2.发展

列宁:

帝国主义理论

斯大林: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改造将两大块基本合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首先是市场经济,然后才是社会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中心进行研究,强调共同点。

分为四部分:

基本理论经济性质,经济运行,经济发展。

一一百多年来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评价

1.三个阶段

1)沉默:

《资本论》出版后恩格斯和德国民主党内部认识的书评

2)公开进攻:

凯恩斯《资本论》只是一本陈腐的教科书

3)理论探讨(学术):

二战后,试图改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运用于经济学。

2.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复兴

1)有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讨论全面的活跃,限于学术范围

2)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经济范围中有了新的方向发展,标志着该理论将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

3)原因:

a)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滞胀”

b)学生运动,主要十美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流派

c)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出现和出版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否则就是教条主义

第一章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的理论发展过程

19世纪40年代形成,最早认为应为私有制的经济范畴与经济规律。

50年代,研究对象应为生产关系。

《资本论》之后,研究对象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反杜林论》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人类社会支配物质生活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

2.讨论

1.是否研究生产力

1)经济学应该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

忽视生产力的研究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致命的弱点

2)经济学应探讨生产力发展规律,但应与生产关系结合起来

对第一侧向的研究称为应用经济学,讨论的结果产生了生产力经济学(中国首创)。

正统观点: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生产关系:

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西方经济学:

资源有限与人的需要无限的矛盾

第一节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唯物辩证法(最主要部分):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之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本质。

1)注重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2)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成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这些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而人的意志。

3)

2.抽象法

3.历史-逻辑法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即思想的进程是历史的反应,但应排除偶然因素

2.评论

1.英:

米克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有关的三个方面:

1)马克思把生产关系最为其他关系的基础

2)马克思历史逻辑方法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马克思早期研究黑格尔哲学的成果,运用这种成果对经济学的改造是科学的。

3)如果人们想根据生产关系来分析资本主义最好的方法就是设想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对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冲击

另一观点:

如何在马克思经济学方法基础上来考察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要研究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型有必要引入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即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现代资本主义是有价值的

哈罗德-多马模型Gw=

GW相当于马克思理论中的再生产,S相当于积累率k相当于资本有机构成v

2.久南卡

马克思经济模型由几个方面组成

1)生产的重要性:

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交换,消费

2)竞争分析的是自由竞争,即资本,劳动力的流动是没有限制,资本家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其结果是会使利润平均化。

3)马的经济模型存在均衡思想,

4)关心宏观经济问题

5)收入分配问题认为资本主义下的收入分配具有历史性,工人收入来自劳动力买卖的价格,资本家收入来自剥削。

3.现代方法

1.实证与规范分析

2.动态与静态分析

3.微观与宏观分析

4.存量与流量分析

5.边际分析

6.经济模型(数学)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有用性(对生产者以外的人来说)

1)对生产者而言,使用价值具有社会性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与社会制度无关,属于永恒范畴

2.交换价值:

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3.价值:

体现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相互交换的基础

4.二因素的关系:

对立统一

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2.不同的具体劳动表现了社会分工,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3.具体落定具有永恒性

抽象劳动:

无差别的一般人力劳动力的耗费,(抛开劳动的具体方式)构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1)社会分工:

形成社会劳动(为他人劳动)

2)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人劳动,生产什么,什么时候时候生产属于个人事情)

私有制条件下,首先表现为私人劳动,客观上是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唯一途径是商品交换的成功(劳动得到社会承认)

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

一.决定

1.价值量由社会必要时间决定

几种含义:

1)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现有社会正常劳动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要的劳动时间安。

只考虑生产条件来考虑市场需求

2)部门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考虑市场需求,把它与生长条件联系起来,如果生产的商品没有市场需求就不称其为社会必要劳动

3)两种时间是一致的

若wp=wd单个商品可以按照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出售;wp

①单个商品的市场价格会高于按照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生产者获得超额利润②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一部分社会资源会转移到该部门,增加该部门的劳动量;wp>wd相对应。

所引起的资源转移方向不会适可而止,常常会过头。

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

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技能知识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

具有一般劳动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

两者的区分需要一定的生产条件,条件不同两者可以转化。

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是在市场上自发体现出来的。

二.变动(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变动)

劳动生产率引起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变动(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只会影响单位时间所生产的商品数量的变化,价值总量不变。

变动趋势是一定的。

第三节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商品拜物教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

1.马克思,恩格斯论亚细亚生产方式

针对东方社会的研究提出,1853年,马克思在一篇文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亚洲式的社会”的概念,区别于西方社会。

1857-1858《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再次提出“东方社会”。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又一次提出。

《资本论》第三卷仍有这样的提法。

2.讨论

本实际二三十年代,苏联学术界发起与一些国家的革命,包括中国有关。

共产国际指导革命失败,引发了革命的性质和道路问题。

有些学者借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认定东方社会处于停滞和倒退状态,利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进行批驳。

六七十年代,讨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有关,主要问题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地位。

两个学派:

①无所谓东方社会和西方社会之分。

社会按照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斯大林的观点即无东方社会一席之地,②西方学者(法)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应又一个独立的东方社会。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确切含义,八种观点的其中三种

1.指原始社会马把东方社会放在社会形态演变的第一位。

具有原始性,普遍性

2.处于原始社会之后和奴隶社会之前的混合形态,过渡形态,兼有两者特点。

3.马克思心目中的原始社会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原始社会。

特点:

1)没有土地私有制

2)全国分为许多各自孤立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

3)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府掌握重要的水利交通等公共工程。

4)社会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而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两种观点:

①中国及日本的历史确实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点

②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符合历史实际。

是否符合历史实际,不能硬套,也不能一味求证于经典,而忽视眼前活生生的例子。

三.商品拜物教

1.商品表明上很平凡,其实很“古怪”。

由此产生了神秘性,人们对此有类似于宗教的崇拜。

拜物教产生的根源并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都不具有神秘性,而是在于商品形式本身。

劳动产品取得了特定的存在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们的劳动性质和相互关系表现为物的性质,物的性质天然的代表了人。

商品是能感觉又超感觉的东西。

2.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存在

1)拜物教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拜物教-否定

2)商品拜物教与商品生产相联系

3)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拜物教

3.存在的作用和影响

现代社会中,商品货币化,拜物,拜金,消极作用,同时也能给社会带来发展和高效率。

拜物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马:

“资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勤劳和致富的愿望。

”辨正分析,不能因消极作用而否定其积极影响。

第四节价值形成的发展

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x量商品A=y量商品B

1.确认价值表现的两级:

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主动;右边是被动的,起等价物的作用。

这种形式必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商品上,而不是同一种商品。

2.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相对的表现在等价物上。

原因:

两种商品都耗费了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性质上相同,数量上“通约”

3.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交换价值的比例)

价值量不可能完全在交换中表现出来,量的规定性是在经常变化的。

四种情况:

①A变B不变;②A不变B变;③④AB的价值都变化,其交换比例可变可不变。

4.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可以和很多种商品经常交换

x量商品A=y量商品B,C,D,E……(等价系列)

性质:

在该行是中商品的价值阵子体现出来。

商品作为一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得到真正体现。

原因:

一种商品不只是和另一种商品发生经济联系,而是与整个商品社会发生交换关系。

扩大的价值形式使商品的价值量更加得以确认。

该形式也有其缺点:

①商品的价值表现是永无止境的,只要出现一种商品等价系列就需要延长

②交换存在一些困难(物物交换的前提是商品为双方分别需要,否则无法交换)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价值形式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一系列商品=一种商品(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长生活,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简单,统一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也是变化的。

四.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金银中只有一种是真正充当一般等价物,起着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作用。

否则与货币只能是矛盾的。

对金和银的估价过高和过低,在这种情况下必定有一种会逐渐退出商品流通。

估价过高:

劣币;估价过低:

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则

第五节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货币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量,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

价格标准:

给货币商品的一定的数量单位。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

二.流通手段:

货币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在此情况下,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

消极作用:

在一定时间和市场上有一部分商品卖不出去。

三.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被人们当成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能够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能是想象中的货币,也不能是货币符号

四.支付手段:

延期支付的货币,买者和卖者之间可能形成债务和债券关系。

支付工资,地租

五.世界货币:

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充当货币(国家之间财富的转移。

最初的世界货币是贵金属,现在已经纸币化)

第六节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一.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义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二.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作用:

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通过价格的波动来竟配)

②促使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促使两级分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原因,时间的差异)

第七节通货膨胀的问题

1.含义:

货币发行量超过了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上升。

(纸币的发行量只限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

通货膨胀不等于物价上升(古典意义上的含义与物价上升不同),但再现代社会中:

常常将两者等同起来。

当物价上涨达到一定程度就称为通货膨胀,能否等同只是一个数量问题

中国出现较明显的通货膨胀开始于80年代。

1980年物价上升原因:

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85年后上升明显。

政策调整:

价格放开,国家定价逐渐变为市场形成价格。

88年影响最大,在全球排15(前20位有4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中国,无西方发达国家)导致大抢购现象。

2.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

1.通货膨胀是否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不可避免论)

2.通货膨胀是否可以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有益论)

1982年开始讨论:

国家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持货币稳定。

原因:

物价上升,财政赤字扩大

基本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

原因:

物价上升尽管明显,但并不严重,财政赤字过大可以实行财政紧缩,依靠银行放松

以后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进行

86年以后,围绕“证据”进行,强调实证

a)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

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①农业落后;②产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生产资料价格上升;③生产要素短缺,如货币

b)持否定,对亚洲四小龙的分析,完全可能在价格稳定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c)认为没有必然联系。

折中。

对这两个问题持肯定态度的观点占上风。

3.恶性膨胀:

通货膨胀达到政府无法控制的程度。

不能仅从通胀率来考察

4.通货膨胀对各个经济主体的影响:

(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

政府:

受益者①政府是净债务人②通胀条件下,税收增加(按名义收入征税)

消费者:

一般情况下是不利的。

①购买力降低,实际收入下降;②影响购买的消费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需求观;③与消费结构有关

企业:

出现虚假利润,库存生产资料大量增加,企业购买行为变化

价格波动的混乱引起信息不准确,导致企业政策的短期行为

5.对就业的影响

1.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同方向变化的,既然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确定,则与就业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

80年代,中国失业为在职失业,即一部分人劳动生产率均为0,该现象会导致低效益,因此是不会长久的。

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2.取决于两个方面:

①管理水平;②生产任务的饱满程度,即需求问题(政府需求和市场需求)

通胀对就业的影响转化为与需求的影响

一种观点:

这种影响是双重的

货币过多时,可以刺激需求,促进就业,对在职失业产生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不能高估。

中国经济是短缺性的,应该不存在需求问题。

有人认为应当把货币投入短线部门,使这些部门有充分发展,从而解决制约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

第二章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

资本总公式

WA——G——WB商品流通公式

流通主体不同:

资本流通主体是价值;商品流通主体是使用价值

目的:

资本流通是获得价值量的增加;商品流通是获得另一种使用价值

资本与货币最本质的区别:

货币能否在自身运动中带来剩余价值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从表面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解释。

不等价交换能使单个人的所得增加,但从整个社会来看,整个商品价值量是不会增加。

3.劳动力成为商品

1.两个条件:

①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②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和一切生活来源,一无所有的自由

2.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途径:

两级分化和暴力加速分离

封建社会末期,随市场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小生产者之间出现分化,但很缓慢,需要与暴力相结合。

最典型的是英国的圈地运动,对农民土地的剥夺。

(15世纪末到19世纪前半期)持续三百多年,耕地变牧场,宗教改革(剥夺教会土地)确立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使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3.劳动力商品化的现实:

契约用工制度,体现劳动力和工资的相互交换

种类:

定期契约,不定期契约,为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而定的劳动契约。

三种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内容:

①劳动性质(环境,时间,地点等)②工资和福利③第二职业问题上达成的协议④劳动者的保险问题⑤中止合同的方式⑥试用期(1-3个月)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辞退,无需说明理由。

合同中止:

a)正常中止:

雇主必须书面通知雇员,且应该提前告知。

合同中止时,雇主需要做的几件事:

在失业保险单上签字,对雇员在工作期间的业绩作出客观评价

b)雇员被不合理解雇:

国际劳动组织提出原则以防止雇员被不合理解雇。

解决办法:

①赔偿:

依照工作时间长短和工作水平确定赔偿金

②恢复雇员工作

③重新雇佣(待遇,工作可能发生变化)

c)一方违反契约,另一方可以中止合同。

个人契约与集体契约:

集体契约中已有的条款个人契约中不再重复,两种契约中对同一问题的条款不一致时,哪个对雇员有利就以哪个为准。

4.劳动力商品的二因素

1.价值间接的转化为由维持延续和发展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决定)。

承认劳动力价值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

2.劳动力价值的变动趋势

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和种类扩大

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两种观点:

①变动趋势是提高的原因:

第一个因素起主要作用,不仅抵消了由生产率提高造成的价值降低的因素,还会导致劳动力价值水平的提高(片面强调一个方面,未进行比较)

②变动趋势是下降的。

原因a)劳动力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工资表现出来,而工资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两者具有一致性,但在物价变动时也有差异,实际工资更有意义;b)考察劳动生产率,将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综合起来看,

一定时期后新的劳动力价值指数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会大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这样价值的增殖就产生了。

劳动

劳动力(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节雇用劳动与价值增值

1.雇用劳动及其特点

1.对雇用劳动的理解

一种观点:

工资劳动=雇佣劳动,从经典经济学角度看,二者不能等同。

马克思主义:

①雇佣劳动只是马商品经济相关的一种劳动形式,不能认为存在于商品经济的劳动必定是雇用劳动。

而上述观点则片面强调现实性,但没有商品经济,雇佣劳动可能不存在

②雇用劳动是劳动条件和劳动力相分离为前提的劳动。

劳动条件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多种多样(小生产者是两者直接结合)只有劳动力缺乏劳动占有劳动条件的,只能通过劳动力市场获得劳动力的条件下才能存在雇用劳动

③雇用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不只是生产一般物质财富,只有雇用劳动才能生产剩余价值(代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④雇用劳动是劳动的资本主义方式

2.特点

1)劳动力的使用有资本家进行,劳动力归资本家监督和支配,为资本家劳动

2)劳动的产品与劳动者相分离

2.价值形成过程基础之上的价值增值

1.价值的形成

1)商品的价值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

活劳动

同时进行(物化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不只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增值过程

2)价值增值

3.关于剩余价值的探讨

剩余价值的适应范围

承认马克思主义把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不同看法:

剩余价值存在两个条件:

存在剩余劳动和商品货币关系

马克思设想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同时认为剩余价值是治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情况下不存在剩余价值

生产目的问题

生产目的两张不同的社会是否有共性:

a社会生产的目的普通性是消费,但消费在不同社会不同,消费主体,消费程度(必需消费奢侈消费)b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是生产者的直接目的,这种直接目的有共性和个性,不能认为社会主义生产者不以经济为目的c在资本主义社会,只崩驾的消费分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也有共性和个性,其个性体现在物质消费是奢侈消费,建立在剥削基础上。

机器生产前表现不明显,主要愿望是致富,精神消费是对权力的占有和享受,后者超过前者。

第三节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创造)

1.资本的划分

最早对资本的划分是重农学派,重商学派之后古典经济学之前分为年预付(从当年生产产品中得到补偿),原预付(几年才支付一次的投资,例如房屋,劳动工具,几年时间才能完全得到补偿)

亚当.斯密最先使用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

进步性表现在1首先明确使用这两个概念,2将其普遍化,不仅局限于农业资本,接近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分类。

没有提出的原因

1古典经济学中没有建立劳动力商品的理论,劳动等于劳动力,有些矛盾很难解决,否定等价交换,若工资是全部劳动的报酬,利润则有存在的余地

2缺乏明确的劳动二重性的学说,难以解释价值的转移和创造与同一劳动时间同时进行。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只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得到再现,不会价值增值。

可变资本:

以劳动形式存在的资本。

它不会发生转移,是劳动者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来源。

划分的作用:

1科学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2应用于实际经济生活中解释机器设备和技术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

3.为以后一些理论的分析奠定基础,如资本的有机构成理论

第四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例,表明剥削的程度m’=m/vm=m’*v两种生产方法

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传统的解释: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

2讨论与分析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合理性:

认为假定是不合理的,一定的必要劳动时间与一定的工作日的长度相伴随的。

工作日一旦延迟,必要劳动时间也可能要延长,否则工人的生活,劳动力的再生产就会成问题。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本质应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而不应是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3绝对剩余价值增加,剩余价值率不一定提高

a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多于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剩余价值量增加,剩余价值率下降。

b剩余价值率不变,剩余价值量可能增加

c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多于必要劳动时间,两者均提高

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提高剩余劳动时间

2可参照绝对剩余价值分析这种解释的存在问题

3关键是在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必须降低劳动力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