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376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

1、**县文体局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研编制委托书

2、**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用地意向书

3、**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4、**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平面布置意向图

5、**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城建意见

6、**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环评意向书

7、**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配套资金承诺

8、各乡镇政府出具的证明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各乡镇政府

项目负责人:

古郊乡(杨志强)、夺火乡(宋志刚)、潞城镇(马喜平)

建设地址:

各乡镇政府所在地

1.2可研编制依据

1、**县文体局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研编制委托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4、《全国“十一五”乡镇文化站建设规划》

5、《**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6、《**省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暂行)》

7、《**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8、《**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9、原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

10、国家现行其他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11、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主要研究内容

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场址条件分析

3、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技术方案

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4主要建设内容

**县乡镇综合文化站主要建设内容为乡镇文化场所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1.5主要研究结论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省、市“十一五”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综合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项目建设内容和标准符合《**省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暂行)》的有关规定,工程设计方案合理,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应尽快立项实施。

1.6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总建筑面积

m2

900

1

夺火乡

m2

300

2

古郊乡

m2

300

3

潞城镇

m2

300

总占地面积

m2

2000

1

夺火乡

m2

1100

2

古郊乡

m2

500

3

潞城镇

m2

400

总投资

万元

137.18

1

建安工程费

万元

夺火乡

万元

28.55

古郊乡

万元

27.65

潞城镇

万元

27.9

2

设备购安费

万元

夺火乡

万元

9.41

古郊乡

万元

9.41

潞城镇

万元

9.41

3

其他费

万元

夺火乡

万元

4.95

古郊乡

万元

4.86

潞城镇

万元

4.88

4

预备费

万元

夺火乡

万元

3.43

古郊乡

万元

3.35

潞城镇

万元

3.38

资金来源

万元

1

申请国债资金

万元

48

2

乡镇政府自筹

万元

89.18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区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最高地带。

北邻壶关,西连高平,西北接长治县,西南连**,东部和南部与河南省辉县市、林州市、修武县毗邻,总人口25万人,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

据境内发掘的塔水河等处人类遗址考证,**县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就有人类居住,夏商两代为冀州之城,春秋属晋国,战国时期,先属韩、后属赵,秦代属高都县。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县,元至元三年(1266)并入**,至元三十一年(1294)复置。

抗日战争时期曾分置**、陵高等县,1945年恢复**县。

1958年,11月并入**县,1959年7月恢复**县建制。

**县为典型石山区,境内万峰环列,崖悬壁峭,沟壑纵横。

全县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东北部最高峰板山,海拨1797.9米,南部最低点甘河破屋海拨691米,平均海拔1058米,无霜期16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00—700毫米,年平均气温7.9℃左右,冬暖夏凉,森林覆盖率达到60.3%,县东部为石山区,中部为土石丘陵区,西部为平川区。

地下有煤、铁、硫、铝及大理石、花岗岩、矿泉水等。

全县支柱产业有:

煤炭、冶炼、机械、化工、建材、服装、陶瓷、食品加工等,主要产品有:

煤炭、生铁、化肥、二硫化碳、氰化钠、刃具、水泥、玛钢、塑钢、型材、双降解膜等,分别出口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全县有耕地44.29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小麦、马铃薯、红薯、大豆等;经济作物有党参、油料、线麻、蚕桑、葵花、果类等。

森林面积7.67万公顷。

全县有中小型水库17座,机井14眼,水浇地面积21945亩。

干线公路有沁辉公路,境内全长352公里,有省道4条121公里,县道9条231公里,有出省客运班车线5条,出县班车线9条,县内班车线19条。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随着近些年**县经济的迅速发展,其文化方面的发展显得尤为不足,东部多数乡镇没有象样的文化活动阵地,农民享受不到公共文化资源,处于“文化饥渴”状态,农民普遍反映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看报难,听不到广播。

今年,党中央对农村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

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出台了《**省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试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请报送2007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试点项目建议方案的通知》中指出:

国家将安排中央预算内(国债)投资用于启动乡镇文化站建设试点,地方政府要落实好乡镇文化站所需建设条件,要创造条件为文化站的建设减免各种需缴纳的配套费用,要制定具体的措施办法保证有效发挥文化站的作用。

**市工程咨询中心接受委托,对**县下属的潞城镇、古郊乡、夺火乡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以下是这3个乡镇的基本情况:

1、潞城镇:

该镇位于**县中东部,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5420户,总人口1.7万,现有耕地面积33100亩,2006年人均收入2650元。

2、古郊乡:

该乡地处**县城东南部,离县城37公里,全乡现有29个行政村,147个自然村,3081户,1万余人,现有耕地面积9500亩,2006年人均收入2651元。

3、夺火乡:

该乡地处**县东南端,总面积248平方公里,全乡1400余户,5600余口人,现有耕地面积9000亩,2006年人均收入2600元。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国家加重了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关注,使这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基层的老百姓开始向往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在近几年组织开展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证明,无论是百场电影进农村活动,还是送戏、送文艺节目、送科普资料下基层,迎来的都是群情激奋,人流如潮,广大农民对文化活动的渴求,对文化生活的期盼。

同时也说明农村的文化活动还不够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必须尽快提高。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项目建设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同时也要看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

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所在乡镇的文化设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层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农村文化建设对提高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推动农村经济持久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到一定阶段必将影响和阻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对农村相对落后的文化设施,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的具有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的三级文化网络,净化和规范农村文化市场有着重要作用。

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

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

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

文化产业较快发展,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的作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项目的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能否满足广大农民和农村地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关系到社会文明程度能否不断提高,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确立,更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安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