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063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docx

《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docx

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

西方文化与礼仪总复习

1、西方文化的源与流

从内容上讲,其源头主要是由希腊的理性和艺术、希伯来的宗教、罗马的法律组成。

其流则是由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现代哲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共同汇合而成。

2、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是核心。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

3、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

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这个概念界定是明确的,它是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而定的,因而与一般的跨文化交际概念是有区别的。

1.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立足对外汉语教学,我们指的文化差异主要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尤其着眼于中国和欧美国家的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交际失误,容易引起冲突的主要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人际交往。

中国同亚洲地区国家同属于东方文化圈,彼此之间在文化取向和交际规范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差异相对较小。

2.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

既然交际的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又要使用同一种语言,那么用来交际的这种语言对一方来说是母语,而对另一方来说必然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目的语”)。

比如一个中国人与一个美国人交谈,他们可以选择使用汉语,也可以选择使用英语。

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同一种语言直接交际,而不需要通过翻译这个中间环节。

这样界定的着眼点也是由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决定的。

3.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实时的口语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多种多样。

可以是语言符号的交际,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可以是现场的双向交际,也可以是通过媒介的单向交际;可以是口语交际,也可以是书面交际。

从对外汉语教学来看,我们着眼的主要是实时的口语交际,即双方面对面的交谈。

此外也包括伴随口语交际而可能发生的书面语交际,即文字传播方式的交际。

4.交际双方进行的是直接的言语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外国人说汉语,包括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所以着眼点在交际双方的直接交际,而不是通过“翻译”这个中介来完成交际任务。

因此,我们基本上不涉及翻译问题,而侧重语用规范,通过了解对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协调双方交际中涉及的文化因素,从而保证交际的有效性。

4、肥沃的新月

从埃及起画一条通过今日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然后沿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到达波斯湾的线,这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弯月,史称“肥沃的新月”。

“肥沃的新月”地区在上古时期孕育出了一连串的灿烂文明,其中尤以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最为著名。

5、古埃及文明简介

希腊哲学家希罗多德将埃及形容为“尼罗河的馈赠”。

埃及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不易受到外族入侵,埃及人社会和生活由此呈现出安宁、稳定和同一的特征。

较之两河流域文明的动荡和紧张,埃及文明更多的是以恒久和宁静著称。

宗教对古埃及人生活的影响

影响古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

---修造陵墓、留下祭祀基金,创作祈祷文

――保存尸体,制成木乃伊

----举行复杂隆重的墓葬仪式。

他们认为:

这种仪式是代表人生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站,是人们从短暂的现世走向来世、走向永恒生命的必由之路

古埃及文明:

来世的、连续很少变化的、农业文明

古两河流域文明:

现世的、多民族多元化的、商业文明

6、古希腊文明的地位

(1)言必称希腊。

英国诗人雪莱喊出“我们都是希腊人”表明了希腊在西方人心中的地位。

古希腊人创造的文明是西方人能够从中感觉到自我的最初源头。

把现代西方人与古希腊人联结在一起的是希腊人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希腊人是第一个把人置于宇宙中心的民族。

(2)“人是万物的尺度”

近东文明关心的焦点总是聚焦在神碦和似神的统治者上身,然而希腊人却不同,他们不再把人视为神碦一时心血来潮创造出来并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微不足道的对象,也不是帝王可以随便摆布的奴隶。

希腊人逐渐意识到社会问题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引起的,而且只是人类才能解决。

在希腊人看来,人在这个世界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而且对自身的行为负有道德上的责任。

这样对于人所生活的世界而言,人可谓是世界万物中最了不起的物体。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德意终于庄严地呼喊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口号。

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世界人生观使得希腊人能够在所有的创造性领域驰骋,在几百年塑造自身文明的过程中,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在一些人看来至今尚无人能够企及。

希腊诗歌、文学、雕塑、艺术以其精湛和高雅成为后世作品的楷模和评判准则。

(3)希腊文化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西方近现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政治制度、哲学思想、文艺样式、民主观念可以说均孕育于古希腊文明。

西方人从希腊人那里继承了政治模式和具体实施办法,对人的行为的看法,哲学严谨性的追求,科学探究的方法,审美批判标准等。

简言之,希腊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希腊人所创造的文明,其基础是建立在自由、理性、乐观、世俗、人文等人类最为崇尚的理想之上,因为具有人类文明的崇高性和元典精神。

它的存在不仅对西方文明的内容和走向产生的影响是巨大且具决定性的,而且成为烛照后世的伟大文明遗产,其具有的价值已经超越时空,是每一代人和每一个民族在任何历史阶段都可以一次又一次进行挖掘并从中获得宝贵启迪的伟大文明。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古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一个最重要源头。

古希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是一个文化地理概念,所有使用古希腊语的民族都包括在内。

古希腊文明史的最初发源地是爱琴海一带以及邻近的希腊半岛。

7、古代爱琴文明的基本线索

1.2200-1400BC:

克里特文明MinoanCrete

2.1600-1100BC:

迈锡尼文明MyceneanGreeks青铜时代

3.1100-800BC:

荷马时代:

前古典时代(黑暗时代)Pre-classicperiod铁器时代

爱琴文明的发现

德国人施里曼:

发掘特洛伊城(小亚细亚)(1870)。

发掘迈锡尼(1876)

英国人伊文思发掘米诺斯王宫(克里特岛)(1899)。

(1)克里特岛被称为“欧洲文明之链的第一环节”

公元前26世纪前后,在克里特岛中央的克诺索斯地区出现了一个因为传说中的米诺斯(Minos)国王以及他的那座扑朔迷离的王宫而得名的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文明MinoanCrete

时间:

c.2200-1400B.C.E.

特点:

宫殿社会:

以独立的王宫为中心,王宫控制着整个人群的宗教、经济和政治生活。

和平社会:

不设防。

地中海文化多样性:

先进的生产工艺水平。

高超的艺术,丰富的娱乐和体育活动。

线形文字A、B

主要城市:

米诺斯王朝的首都克诺索斯。

主要文化遗存:

米诺斯王宫,呈迷宫式结构。

英国人伊文斯发掘米诺斯王宫。

米诺斯文明作为一种海洋文明,跨海贸易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其产品销往希腊大陆各地。

通过贸易米诺斯文明对希腊大陆文明的发展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由和平是米诺斯文明的重要特征。

(2)就在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同时或稍早,在希腊本土上出现了另一个新兴的文明形态——迈锡尼文明(Mycenaeancivilization)。

迈锡尼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平原的东北角,在公元前16世纪以后逐渐成为希腊大陆和爱琴海地区的文明中心。

时间:

c.1800-1000B.C.E.

特色:

最早的希腊内陆文明

各部落占据山顶要塞,互相争夺资源和土地。

战争是第一要务,甚至超越宗教的重要性。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共同构成了爱琴文明的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明显区别的发展阶段。

 (3)到了公元前12世纪,一支来自于北方的更野蛮的印欧语系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Dorian)冲入了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并且使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三百多年的“黑暗时代”。

黑暗时代

“黑暗时代”通常也被称为“英雄时代”,因为荷马史诗和其他一些英雄传说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在这个时期里,辉煌瑰丽的爱琴文明湮灭在多利亚人等入侵者的暴戾野性之中。

经历了300多年的“黑暗时代”之后,到了公元前8世纪,一个新兴的希腊城邦文明崛起于爱琴海世界。

《荷马史诗》

作者:

盲诗人荷马(整理民间口头传诵的史诗)

时代:

写于公元前1000-800年间,即所谓荷马时代或“黑暗时代”。

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400-1200年左右,即迈锡尼文明时期。

史诗讲述的是迈锡尼时代的历史,反映的是荷马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

内容:

《伊里亚特》Iliad,讲述希腊联军与特洛伊交战第十年的故事。

到阿卡硫斯杀死赫克托耳为止。

《奥德赛》Odyssey,讲述希腊战士奥德修斯战后回家路上的十年历险。

8、古希腊文化基本线索

前8—6世纪古风时代ArchaicAge城邦兴起、海外殖民

前5—4世纪古典时代ClassicalAge希波战争、雅斯争霸

前4—3世纪希腊化时期HellenisticPeriod亚历山大东征

两个代表性的城邦是:

◎斯巴达城邦——“专制式”统治:

国王与贵族元老议事会统治,黩武精神(斯巴达军团),国王与公民经济平等,质朴奉公,不分贵贱,自称“平等人的公社”。

是土地公有的自给自足农业经济,奴隶生产,闭塞,发展缓慢。

◎雅典城邦——希腊民主制的典范。

废除王政,代之以多人一年一届的执政官集体执政制度。

历经梭伦、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

几乎所有的国家机构都对全体公民开放。

(1)海外殖民

原因:

耕地的不足与生存空间的需要、社会矛盾与政治斗争、具备了扩张的技术条件

范围:

东地中海及黑海沿岸、西地中海之意大利、高卢和西班牙

目的:

高卢:

从北方运入锡;西班牙:

运入银;黑海:

粮食。

影响:

希腊文明的扩张与制度的延伸;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的交流和市场的扩大;工商业阶层的发展和平民力量的壮大。

公元前7世纪末,本土资源的贫乏导致大规模海外扩张——非洲、西班牙、黑海——有人说这是欧洲殖民历史的开始。

(徐新:

“这是一种为减轻原居住地人口压力的外迁。

”)

希腊各城邦经济几乎完全变成了向外型经济,海上贸易成为主导经济。

腊海外扩展的三大动力——

◎寻找土地◎寻找粮食◎寻找矿产金属

荷马史诗描写的“希腊”人的特征:

好奇心强、喜欢冒险、敢闯敢干、不屈不挠、不畏惧未知世界、善于应付挑战。

扩张结果:

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彻底分离,成为主导行业,城市进一步发展。

(2)雅典民主的发展

荷马时代,雅典人的四个部落分别居住于阿提卡的各个地区,实行军事民主制,此时国家尚未形成。

公元前8世纪,这四个部族在联合运动中组成了统一的雅典城邦。

国王提塞斯将全体居民分为三个阶级:

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并且确立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在其后的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沦为债务奴隶,从而使得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在这种情形下,开明贵族德拉古在公元前621年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对贵族的权利进行了适当的限制。

梭伦(Solon)改革——民主政治发端

背景:

雅典人自称是阿提卡的土著居民。

他们最初也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前594年,执政官梭伦开始改革,为雅典民主奠基:

措施:

“解负令”、取消债务奴隶制。

消除平民的不满情绪。

按照财产(取代职业和地位)划分民众为四个等级,吸收前三个等级的成员加入,进而排斥贵族特权。

设立四百人公民会议取代贵族会议作为权力的核心。

促进工商业发展以满足工商业阶层的要求。

民主政体

政治上,雅典是第一个民主政体。

而且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

即所有公共事务都由公民投票决定。

设有公民大会、500人会议、人民陪审团

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成熟

公元前506年克利斯梯尼掌握政权,针对尖锐的国内矛盾进行了新的改革:

克利斯梯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是按地区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

这一改革大大削弱了传统氏族贵族的政治权力。

克利斯梯尼还建立五百人会议,年满3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资格当代表;五百人会议除了为公民会议准备议案外,还有最高的行政权。

改革的总趋势:

地域关系的扩大、公共权力的强化、参政范围的放宽

公民大会

雅典的民主制使其成为希腊诸城邦中最繁盛和最强大的城邦。

雅典的立法权属于“公民大会”,它由全体雅典公民组成,定期在露天广场上集会,其职能是制定法律、批准或否决“五百人会议”的提案,以及使用贝壳流放法来惩罚那些对城邦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领导人。

五百人会议

雅典的行政权属于“五百人会议”,这是克里斯提尼在梭伦时代的“四百人会议”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它的成员由各个地区的公民以抽签的方式选出,并且分为十个五十人的委员会在一年中轮流执政。

“五百人会议”的成员任期两年,这样就是的几乎每一个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城邦的行政首脑。

人民陪审团

在司法方面,由6000人组成陪审法庭,对案件的判决结果完全取决于陪审法庭的意见。

在审理案件时,陪审员的人数最少也不低于201人,而出现重大案件时,陪审员人数通常高达1001人。

尽管雅典民主制成为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心中最完美的政治理想,但是雅典民主制与现代民主制仍然有着天壤之别。

雅典的民主制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制,而雅典的公民是一个建立在家族身份和财产资格上的特权阶层。

(3)古典时代(前5-4世纪)

雅典卫城的帕特侬神庙:

古典时代希腊文明的象征。

古典时期,希腊的主要城邦的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雅典的民主制在伯利克利时代发展到顶点。

雅典的民主政体直接造成了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的普遍繁荣。

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

希波战争(前492—449年)

第一次入侵:

波斯王为了惩罚雅典和埃维厄。

他首先运用外交攻势,离间希腊诸城邦的关系。

然后在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出动陆海军共2万5千人,进攻雅典和埃维厄两国。

埃维厄战败,所有市民均被贬为奴隶。

著名战役:

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泽克西斯一世亲率陆军30万及战舰1000艘再度进兵希腊。

雅典面对波斯大军再度压境,全城立即进入备战状态,全希腊各城邦均有着生死存亡已系于一线的感觉,因此结盟起来,共抗波斯,即使是斯巴达城邦亦参与了对抗波斯的行动。

著名战役:

温泉关战役、空城计。

结局:

波斯由强转衰,再无力威胁西方;

希腊崛起,迈入了其历史的鼎盛时期。

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404年)

进程:

前431-421年:

斯巴达陆军进攻阿提卡半岛而雅典海军进攻伯罗奔尼撒半岛,两败俱伤而暂时休战。

前415-413年:

雅典海军进攻西西里岛的城邦叙拉古,遭伯罗奔尼撒同盟海军袭击而几乎全军覆没。

前413-404年:

斯巴达军队进攻阿提卡半岛,雅典投降。

结局:

雅典解除武装;

解散提洛同盟;

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

(4)直接民主弊端显现——多数人的暴政

政治肥大症

雅典的民主靠庞大的政府机构来维持。

据统计,雅典有陪审员6000人、弓箭手1600人、骑士1000人、议事会议员500人、卫士1000人、国内官吏700人、重装兵2500人,等等。

选举随意性

苏格拉底就曾指出:

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

决策随意性

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之手”。

审判随意性

当时没有律师,判案的根据就是原告的申诉和被告的申辩,不擅言辞者时常败诉。

“在大部分诉讼案件中诉讼的胜负主要不是取决于案件的是非曲直,而是取决于诉讼双方及其证人,以及那些在法庭上替他们讲话的朋友的态度,看他们像不像清白无罪,看他们的发言技巧。

审判苏格拉底——雅典民主滑向暴民政治的见证。

与此同时,希腊东北边陲的马其顿在腓力王的领导下崛起,乘希腊城邦混战之机,以武力介入希腊政治。

慑于其武力,在公元前337年召开的科林斯会议上,希腊各城邦除了斯巴达外均承认马其顿的主宰地位,这标志着希腊古典时代的结束。

(5)希腊化

东西方之间的交往明显扩大,希腊世界的文化中心发生东移。

亚历山大在东方诸地建立许多希腊式的城市,且大都取名亚历山大里亚,既是驻军的要塞,亦是希腊文化的辐射点,其中最著名城市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

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博采东西方文化之精华,取代雅典成为希腊文化新的中心。

希腊化时代的双重倾向:

东方诸地区的希腊化(明显标志是希腊语的广泛传播)与希腊世界的东方化。

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大帝,拿破仑)。

公元前323年的亚历山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东方七国领土总和),亚历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时间里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他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经济,融合东西文化,并且鼓励民族间通婚,倡导民族间地位平等,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新郎新娘有1万对之多。

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

他还亲自馈赠给新娘新郎许多礼物,以示鼓励。

他下令让3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的兵法。

亚历山大以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得到不断传播。

历史学家称此现象为希腊化文化,将从亚历山大起到埃及被罗马征服为止这一段时间(前323-前30年),称之为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东征

背景:

希腊内部矛盾缓解。

波斯插手希腊世界威胁马其顿霸业。

前334年,希腊联军在格拉尼库战役击败波斯军队,占领小亚细亚。

前333年,希腊联军在伊苏战役重创波斯军队,占领叙利亚和埃及。

前331年,希腊联军在高加米拉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占领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波斯萨珊王朝灭亡。

前329年,攻入中亚。

前327年,攻入印度河流域。

前325年,返回巴比伦。

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时年32岁。

罗马文明,它以自己的厚实、伟大和创造性与古希腊文明一道成为欧洲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共同源头。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正是希腊和罗马的联手,西方文明才以稳健的身姿傲立世界古典文明之首。

罗马简介

位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半岛像一只穿着皮靴的脚从欧洲大陆伸入地中海,它与古希腊可以说既相连又相望,古罗马就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历史进程。

台伯河就是罗马人民的母亲之河。

一、罗马的起源与扩张

由于特别缺乏原始时代遗留的古物,罗马文明的起源问题至今仍处于扑朔迷离之中。

由于特别缺乏原始时代遗留的古物,罗马文明的起源问题至今仍处于扑朔迷离之中。

维吉尔:

《埃涅阿斯纪》十二册——古罗马文学最高成就的巨著

艾涅阿斯的子孙们在拉丁姆平原世代为王,直到罗慕洛斯(Romulus)和雷慕斯(Remus)推翻阿穆略的统治,并在母狼哺育过自己的地方建立了一座新城(公元前753年),这就是罗马

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有属于印欧语系的部落从东北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半岛创造了意大利的青铜文化和铁器文化。

其中一个居住在中部拉丁姆平原、被称为“拉丁人”的部落由于靠近后来称为罗马文明的最初聚集地,加之人数较多,逐渐成为古罗马城居民的主题,被认为是后来罗马人的祖先。

该部落创造的文化——“拉丁文化”也就成为罗马文化的同义语。

公元前8—6世纪是意大利半岛的殖民时期,首先到来的是埃特鲁里亚人。

他们借用了希腊字母创造出的埃特鲁里亚文字。

这是他们对罗马文明的一项伟大的贡献,后来成为罗马文字的拉丁文字母就是直接出自埃特鲁里亚文的字母。

希腊文化就这样经过他们的手传递给了罗马人。

古罗马文明基本线索

前753-509王政时代罗马建城、塞尔维乌斯改革

前509-27共和时代十二铜表法、征服地中海世界

前27-后476帝国时代395帝国分裂、476西罗马灭亡

作为国家的罗马史通常分为两个时期:

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

共和国时期

公元前509年建立的罗马共和国是罗马史上一件重大事件。

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传统的王权观念遭到了摒弃,并在随后几百年中一直被排除在了罗马政治体制之外。

共和国的政体是共和制,它显然基于分权的民主制原则之上。

政体由三部分组成:

掌管最高军事和民事权的执政官

具有议会性质权力的公民大会

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和决策权的元老院

政权仍操纵在贵族手里。

政府的公职、神职和决策机关元老院都清一色由贵族垄断。

有几个特别显赫的氏族形成一个小圈子,执政官经常在这个小圈子里产生。

贵族在政治、宗教、司法、土地分配、战利品分配、债务、诉讼等方面都握有绝对权,平民处于受排挤、压迫和歧视的地位。

公元前470年左右,平民迫使贵族同意设立保护平民权利的保民官,保民官对贵族们制定的侵犯平民权利的法律有否决权。

公元前450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把以往由贵族们随意解释和滥用的习惯法变成了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的成文法,从而使法律成为一种公正的约束力量。

  公元前287年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特里布斯会议(即平民会议)的决议无须经过元老院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

这些胜利成果使平民与贵族在一段时间内(公元前3-前2世纪)携起手来,创造了一种较民主的政治气氛。

经过两个多世纪平民和贵族的斗争,罗马的氏族制度残余被扫除,贵族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平民在政治和法律上争得了与贵族享受平等的权利;他们有权担任国家公职,行使政治权力,在法理上成了共和国的主人。

平民与贵族通婚的合法化,使平民取得了与贵族平等的社会地位。

平民的经济地位通过斗争也有所改善。

这就使得罗马公民内部的关系得到了调整,使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得到扩大。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的罗马人先后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地中海世界的叙拉古和迦太基,通过三次马其顿战争占领了马其顿和希腊各城邦,通过叙利亚战争重创并吞并塞琉西王国。

迦太基,地中海西部霸主。

罗马人最强劲的对手:

迦太基将军汉尼拔(公元前247年-前183年),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

终身与古罗马为敌。

被誉为战略之父。

到了共和国末期,西班牙、高卢、不列颠、莱茵河以西的上下日耳曼尼亚、埃及、小亚细亚以及地中海沿岸的西亚地区都被纳入罗马的版图或者成为罗马的同盟者和被保护国。

及至帝国时期的图拉真时代(公元98—117年),罗马的疆域达到了极盛状态——“条条大路通罗马!

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罗马人充分表现出他们的勇猛、顽强、凶残、忠诚等性格特点,以及为了国家利益和荣誉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

由于这种崇尚武力的民族性格和视死如归的荣誉意识,以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得罗马人在征战过程中无往而不胜。

罗马军人强盛的战斗力来源于两点,即追逐功利和遵守纪律。

  在功利和荣誉的双重动力驱使下,罗马人用自己的剑与血来开辟征服之路,终于使自己成为全世界的主人。

到了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革拉古兄弟的两次改革均以失败告终,平民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终于演成不可调和之势,激起了内战,并导致了军事独裁制的出现。

共和国后期的危机:

斯巴达克起义

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

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