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0013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2013年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一)

(本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命题人

友情提醒:

请认真阅读,冷静思考,仔细审题。

1、

班级

姓名

考号

诗海探微(7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沙漠雄奇壮美景色的诗句是:

,。

2、,欲上青天览明月。

3、,草色遥看近却无。

4、念天地之悠悠,。

5、南唐后主李煜善于写“愁”,常借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抒发内心的愁苦,如:

 。

(请写出完整的句子)

6、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各写两句。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明察秋毫(10分)

7.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绯红(fěi)不逊(xùn)质问(zhì)广漠(mò)

B.瞥见(piē)粗糙(zāo)野蛮(mán)广袤(mào)

C.诘责(jié)尴(gān)尬粗劣(liè)教诲(huì)

D.驿站(yì)甲胄(wèi)嬉戏(xī)托辞(cí)

8.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

9.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10.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⑴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⑵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⑶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⑷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

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

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

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三、积累运用(8分)读下面这则报导,

法国《费加罗报》:

10年前,中国宣布在2000年将进行首次太载人飞行,当时世界上无人对此予以重视。

比计划推迟了仅3年,2003年中国的神舟5号将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并在太空中生活了21小时;两年后,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宇航员乘坐神舟6号在太空遨游了5天后安全返回地球。

今天,人们真的发现,中国有能力兑现她的诺言,中国令全世界震惊。

中国2003年成为世界第三太空大国;2005年真正确定了航天大国地位。

中国还将在2010年前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表明她的的载人航天技术可与美俄媲美。

中国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与其它航天大国平起平坐。

12、拟写一个标题。

(标题要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2分)

13、名著阅读:

请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的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

《》一书的主要内容是叙述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

全书情节曲折,悬念迭出,引人入胜。

想象力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所展现的海底世界的更令人兴味盎然,同时也能使人从中学习到有关、、等方面的丰富知识。

它不愧是一部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

(2分)

14.808班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的活动中,你作为主持人,在做开场白时你说“疲惫时,母亲是,;烦恼时,母亲是,;寒夜里,母亲是一床丝棉被,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我们安然入梦……为了子女的成长,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为了子女的明天,她青丝变成了白发……(2分))

四、浅层阅读(16分)

说明文阅读《水的危机》,回答15----16题。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

地球总水量约为14.1亿立方公里,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3%,而且其中的87%被封闭在冰川、大气、地层中。

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倍,经济增长了20倍,用水量增长了10倍。

同时,由于生产和生活废水急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更加重了水资源匮乏这一全球性危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97年把水资源定义为“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应当能够为满足生产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而《中国自然资源》将水资源定义为“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存留在陆地上可再生的水体”。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多而北少。

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又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水资源问题也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5.请简要列出全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若干原因。

(2分) 

16.文中对“水资源”有两种定义,请指出它们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2分) 

 文言文阅读(-)阅读《陋室铭》完成18——19题(8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7.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4分)

(1)有仙则名()

(2)斯()(3)惟吾德馨()(4)劳形

1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

“何陋之有?

(二)《捕鼠》,回答20---21题。

(4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

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he何不)去诸?

”其父曰:

“是非若(你)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我垣墉(yuan城墙),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无鸡?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明]·刘基《郁里子》)

19.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①“其子患之”的“之”是指②“有鼠之祸”是

20.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5、深层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2—27题。

(14分)

①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②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侯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③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爱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④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

“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

“娘(凉)什么!

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她说:

“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

好用来说嘴!

”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庆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21.段①在内容和结构上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22.段②主要从哪两个角度写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

(2分)

23.为什么母亲重罚我时却“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2分)

24.“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中“慈母”和“严父”两者是否矛盾?

为什么?

(3分)

25.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3分)

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②“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26.怎样评价母亲的教子方法?

请你根据文段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8—34题。

(15分)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

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

“到学校给家里写信。

”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

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

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

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

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

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

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

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

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

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

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

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

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

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

“回来啦?

”“回来啦。

”“回去吧?

”“不,锄一会儿吧。

”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

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

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

“回去吧。

”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

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

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

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

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

我艰难地开口了:

“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

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

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

“考吧,别担心家里。

”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

“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

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

”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

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

车来了,父亲道:

“到学校好好考。

”我使劲点点头。

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27.“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

(2分)

28.第①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2分)

29.在第②段中哪处体现了“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2分)

30.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

(2分)

31.既然“艰难地开口”了,为什么还要“突然想骂自己”呢?

“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么?

为“自己”什么?

(3分)

32.怎样理解第①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给家里写信”,“我答应了声”;第⑦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

“我”的“反应”互换位置是否可以?

(2分)

33.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

(2分)

六、写作(50分)

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

34、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

 

黄土岗中心学校2013年春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一)答题卡

1、诗海探微。

(每句一分,7分)

1、,。

2、,

班级

 

姓名

考号

3、,4、。

5、。

6、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明察秋毫(10分)7()8()9()10()11()

三、积累运用(8分)

12、拟写一个标题。

(标题要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2分)

13、名著阅读:

请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的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

《》;国;;、、

14、(4分)母亲是,;

烦恼时,母亲是,;

四、浅层阅读(16分)

15.(2分)

16.(2分) 

17.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4分)

(1)有仙则名()

(2)斯()

(3)惟吾德馨()(4)劳形

18.(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

“何陋之有?

19.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2分)

①“其子患之”的“之”是指(1分)

②“有鼠之祸”是(1分)

20.(2分)

五、深层阅读赏析(29分)

21.(2分)

22.(2分)

23.(2分)

24.(3分)

25.(3分)①②

26.(2分)

27.(2分)

28.(2分)

2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50分)

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

34、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

 

 

 

 

 

 

 

 

 

 

 

 

 

 

 

 

 

 

 

 

 

 

 

 

 

 

 

 

 

 

 

 

 

 

 

 

 

 

 

 

 

 

 

 

 

 

 

 

 

 

 

 

 

 

 

 

 

 

 

 

 

 

 

 

 

 

 

 

 

 

 

 

 

 

 

 

 

 

 

 

 

 

 

 

 

 

 

 

 

 

 

 

 

 

 

 

 

 

 

 

 

 

 

 

 

 

 

 

 

 

 

 

 

 

 

 

 

 

 

 

 

 

 

 

 

 

 

 

 

 

 

 

 

 

 

 

 

 

 

 

 

 

 

 

 

 

 

 

 

 

 

 

 

 

 

 

 

 

 

 

 

 

 

 

 

 

 

 

 

 

 

 

 

 

 

 

 

 

 

 

 

 

 

 

 

 

 

 

 

 

 

 

 

 

 

 

 

 

200

 

 

 

 

 

 

 

 

 

 

 

 

 

 

 

 

 

 

 

 

 

 

 

 

 

 

 

 

 

 

 

 

 

 

 

 

 

 

 

 

 

 

 

 

 

 

 

 

 

 

 

 

 

 

 

 

 

 

 

 

 

 

 

 

 

 

 

 

 

 

 

 

 

 

 

 

 

 

 

 

 

 

 

 

 

 

 

 

 

 

 

 

 

 

 

 

 

 

 

 

 

 

 

 

 

 

 

 

 

 

 

 

 

 

 

 

 

 

 

 

 

 

 

 

 

 

 

 

 

 

 

 

 

 

 

 

 

 

 

 

 

 

 

 

 

 

 

 

 

 

 

 

 

 

 

 

 

 

 

 

 

 

 

 

 

 

 

 

 

 

 

 

 

 

 

 

 

 

 

 

 

 

 

 

 

 

 

 

 

 

 

 

 

 

 

 

 

 

 

 

2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