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752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思修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思修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思修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思修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修知识点.docx

《思修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知识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修知识点.docx

思修知识点

绪论

1.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含义和历史机遇

2.为什么要对新时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大学生去观察、思索、选择、实践。

步入人生新阶段,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需要对新时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

3.人生课题

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

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既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5.基本矛盾

1.(过去)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2.(现在)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间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人生观的定义: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3.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4.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应。

5.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2)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3)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4)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6.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关系。

(1)人生目的决定这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

(2)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

(3)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7.世界观的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8.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1)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9.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3)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

1.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的意义。

(1)能够把握认定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深刻理解人为了什么而活,应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等道理。

(2)能够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创造不朽的业绩。

(3)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能够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能够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自觉用真善美来塑造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淳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2.正确的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

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

(2)人生当务实。

①要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

②要把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

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

(3)人生应乐观。

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遇事要想得开,做人要心胸豁达,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磨炼意志,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4)人生要进取。

①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②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开拓进取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

③要积极进取,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

3.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①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的美好。

幸福都是努力奋斗的结果。

②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人的幸福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③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2)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①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②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

③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3)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苦与乐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①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

②只有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人生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5)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①生与死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对基本矛盾。

②人的生命的有限的,而生命的价值却是无限的。

(6)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①荣辱是一对基本道德范畴

②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③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2.反对错误的人生观

(1)反对拜金主义

拜金主义是引发自私自利、钱权交流、行贿受赂、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

源。

(2)反对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败坏社会风气。

(3)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4)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极端、狭隘和片面,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

3.成就出彩人生

(1)与历史同向

(2)与祖国同行

(3)与人民同在

(4)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1.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

2.理想的内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好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理想的特征:

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1)超越性:

理想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

(2)实践性: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3)时代性:

理想受时代的制约,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4.信念的内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5.信念的特征:

执着性、多样性

(1)执着性:

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

(2)多样性:

①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信念;

②同一个人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

③在信念体系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

④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6.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1)理想与信念总是相互依存。

(2)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7.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

1.马克思主义

(1)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①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B.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人类的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C.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科学真理。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

为己任。

③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生命力。

(2)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

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

由之路。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3.共产主义

(1)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付出艰

艰苦的努力。

(3)我们要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①理想和现实存在对立的一面,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与制约,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A.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

B.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

现实的条件。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①艰苦奋斗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A.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

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B.讲艰苦奋斗,也并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

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定义

①个人理想:

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

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②社会理想:

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

同奋斗目标。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①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应,它们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②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③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3)我们应怎么做

①坚持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奋斗目标相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

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②在社会理想的指引下,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于追求个人理想,在实现社会理想

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人理想。

3.如何立志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立志须躬行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良传统,表现在

①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独到理解上——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

②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

③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④对理想人格的推崇——关注人的精神品格

(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继承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提振全民族精气神,以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迈向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2.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1)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括

①伟大创造精神

②伟大奋斗精神

③伟大团结精神

④伟大梦想精神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是中华民族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4)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5)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

(6)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①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

②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2)中国精神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3)中国精神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特点:

历史性和具体性

3.爱国主义在现阶段的主要表现

(1)献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

(3)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4.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4)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5.做忠诚的爱国者的要求

(1)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③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④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①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②增强国防意识

③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1.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2.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1)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2)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3)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能。

3.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①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②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③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2)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①夯实创新基础

②培养创新思维

③投身创新实践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1)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3)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团结

(2)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3)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第二节坚定价值观自信

1.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

2.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2)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我们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这一现实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依据。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性、可信性的检验。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①先进性:

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②人民性:

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

③真实性:

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1.扣好人生的扣子——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2.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1)勤学

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2)修德

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3)明辨

要增强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辩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4)笃实

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1.道德的起源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

(2)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3)人的自我意识的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

2.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3.道德的功能

(1)指道德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2)最基本的功能:

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

4.道德的作用——道德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

5.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

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2)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如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反对复古论和虚无论

3.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4.中国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1.社会主义道德

(1)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③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①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②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③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

(3)集体主义有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

①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③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

2.社会公德

(1)公共生活的特征

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②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③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④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

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③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④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⑤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3.职业道德

(1)在职业生活中,必须树立劳动观念

(2)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②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④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4)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①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②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③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4.家庭美德

(1)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遵守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

(2)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有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3)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4)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需要

①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②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③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④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⑤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5)要学会处理这样三种关系

①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②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

③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5.个人品德

(1)作用

①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②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③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2)方法

①学思并重:

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

②省察克治:

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并及时对它们进行抑制和克服

③慎独自律:

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

④知行合一:

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⑤积善成德:

通过累计善行和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

(3)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①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②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③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第四节向上行善,知行合一

1.向道德模范学习

2.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引领道德风尚

(1)知荣辱

(2)讲正气(3)作奉献(4)促和谐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1.法律的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3)法律是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