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741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化学培优除杂分离和提纯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样品成分

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KCl(MnO2)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Na2CO3(NH4HCO3)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C

NaCl(KNO3)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D

NaCl(MgCl2)

过量NaOH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A错误;

B、NH4HCO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蒸发的方法;故C错误。

D、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但NaOH溶液是过量的,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右侧)不正确的是

A.CO2(CO)→CuO

B.CaCl2溶液(HCl)→碳酸钙

C.NaCl(泥沙)→水

D.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正确;

B、HCl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不溶于水,过量的碳酸钙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C正确;

D、NaOH溶液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鉴别NaCl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并测温度

C

鉴别CO和CO2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D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适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Na2CO3+2HCl=2NaCl+H2O+CO2↑,选项A正确;

B、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选项B正确;

C、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则不能,选项C正确;

D、CaO和CaCO3都与稀盐酸反应,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4.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

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

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

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

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钡和硫酸银给逐一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CuO

鉴别

加入稀硫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检验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检验

通入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C

KNO3固体(NH4HCO3)

除杂

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

CaCO3、CaCl2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鉴别C、CuO,加入稀硫酸,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逐渐溶解,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而木炭不反应,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鉴别它们,方案可行。

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都会使石蕊试液会由紫色变成红色,所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不可行。

故B符合题意;

C.要除去KNO3固体中的NH4HCO3,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碳酸氢铵发生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都会变成气态挥发走。

方案可行。

故C不符合题意;

D.要分离CaCO3、CaCl2固体,溶解:

碳酸钙不溶,氯化钙能溶;过滤:

除去不溶的碳酸钙固体;洗涤:

洗去碳酸钙表面的氯离子和钙离子;烘干:

烘干滤渣碳酸钙;蒸发:

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钙固体。

从而实现分离,方案可行。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aCO3(CaO)

高温

B

H2O(植物油)

洗涤剂

振荡、搅拌

C

CuO(铜粉)

足量氧气

灼烧

D

KC1(KC1O3)

二氧化锰

加热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错误;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振荡、搅拌后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错误;

C、铜粉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

D、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睛】

除杂(或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

通过NaOH溶液

B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aCl2(CaCO3)

加水、过滤、蒸发

D

HNO3溶液(HCl)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原则上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使用氢氧化钠不仅除不去一氧化碳,反而把二氧化碳吸收了,所以A不正确;

B、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会与铜反应,而氮气不会,所以能将氧气除掉,故B正确;

C、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再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将滤液蒸发即可得氯化钙,故C正确;

D、硝酸中混有盐酸,使用的硝酸银溶液只与盐酸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再经过滤操作除去氯化银沉淀即可得硝酸,故D正确,

故选A.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FeCl3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铁粉,振荡、过滤

B

CO2

(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K2CO3溶液

(K2SO4)

加入适量B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Fe2(SO4)3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Fe2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FeCl3溶液和CuCl2均能与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HCl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碳酸钡难溶于水,K2SO4不能与BaCO3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2SO4能与过量Fe2O3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的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除杂试剂

A

Fe粉末(Fe2O3)

足量的盐酸

B

FeCl2溶液(CuCl2溶液)

足量锌粒

C

Na2SO4(CuSO4)溶液

过量NaOH溶液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铜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Fe粉末中混有Fe2O3,加入足量的盐酸,稀盐酸不仅与氧化铁反应,还与铁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中的不减原则(原物质质量不减少),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FeCl2溶液中混有CuCl2溶液,加入足量锌粒,锌不仅与氯化铜反应,还与氯化亚铁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中的不减原则(原物质质量不减少),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Na2SO4溶液中混有CuSO4,加入过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只与硫酸铜反应,不与硫酸钠反应,但因氢氧化钠过量,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中的不增原则(不引入新杂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CuSO4溶液中混有H2SO4,加入足量的氧化铜,氧化铜与H2SO4生成硫酸铜和水,没有引入新杂质,而且原物质质量也增加,过量的氧化铜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除杂的考查,把握除杂的原则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明确除杂与鉴别的区别。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除去括号中杂质目的的是

A.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B.Fe(CuSO4)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KCl(KClO3)加入适量MnO2粉末充分反应

D.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灼热的木炭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适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O2(H2O)

通入生石灰

B

H2(CO)

通入灼热氧化铜

C

NaCl溶液(NaOH)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KNO3固体(NaCl)

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烘干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氢气、CO均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NaOH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烘干的方法,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H2、CO气体

区分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

NH4NO3和NaOH固体

鉴别

取样,加水溶解

C

KNO3(CuSO4)溶液

除杂

加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

D

CaCl2(NaCl)溶液

分离

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区分氢气和一氧化碳,用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来区分,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的是氢气,没有的是一氧化碳,A正确;

B、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取样,加水溶解,如果溶液温度下降的是NH4NO3,溶液温度上升的是NaOH,B正确;

C、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过量的Ba(OH)2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过滤把沉淀除去,但引进过量的氢氧化钡,C错误;

D、分离CaCl2(NaCl)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把碳酸钙沉淀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使碳酸钙转化为氯化钙,D正确。

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

13.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取25g石灰石样品与一定质量的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所得混合物蒸干得到固体27.2g(不含结晶水,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稀盐酸反应)。

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______。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______。

【答案】100g80%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x,反应消耗盐酸的为y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

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为80%,反应消耗盐酸的为100g

考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4.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铁样品质量

10g

10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9.8g

159.8g

163.8g

(1)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烧杯的质量为25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1)乙;

(2)56%;(3)11.7%

【解析】根据反应数据和计算解答。

解: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均为0.2g。

甲同学所用稀硫酸有剩余,乙同学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丙同学所用铁样品过量;

(2)设应聘者铁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

561522

xy0.2g

x=5.6g

y=15.2g

56%

(3)样品中杂质的质量=10g-5.6g=4.4g

恰好完全反应后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7%

答:

(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

15.等差量的铁粉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相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

组别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温度(℃)

1

7

30

2

10

50

3

7

20

4

10

30

(1)请写出铁粉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_________(填组别)可知,温度对于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

(3)图1中表示第3组实验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进一步探究]图甲、图乙为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三种金属片分别与200ml10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

(产生氢气的量由气体压强表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氢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

①实验中你认为,还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乙,你得出的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下图为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镁片与20ml11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发现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HCl=FeCl2+H2↑1、3或2、4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金属与酸反应速度越快d金属的颗粒大小足量的不同金属分别与相同的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相同的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氢气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

【解析】

(1)铁粉溶解于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要比较温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就要选择相同的金属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因此选择的对比组是1、3或2、4;

(3)①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除浓度、温度及压强外,金属的颗粒大小也是主要影响因素,故还要控制的变量是金属的颗粒大小;

②由图乙所示可知,当金属过量时最终生成的氢气量相等,即足量的不同金属分别与相同的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相同的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

[拓展提高]由图示可知氢气的生成量,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1)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

(2)盐酸有挥发性,氢气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

16.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克。

【答案】

(1)30%

(2)29.4g

【解析】

【分析】

【详解】

(1)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生成的沉淀氢氧化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

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未反应完的稀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镁反应,通过图像可知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20g-80g=40g;

解:

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

x=12g

NaOH%=12g/40g×100%=30%

(2)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计算出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80g×30%=24g

设硫酸的质量为y,

98/80=y/24g

y=29.4g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0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195.6g-185.6g=10g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8g

所的溶液的质量=185.6g-105.6g=80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10%

答: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小明把学到的化学知识用于生活中,进行下列探究.

(1)如图所示,小明把一只新鲜鸡蛋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鸡蛋沉入水底(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向玻璃杯中逐渐滴加浓盐酸,鸡蛋壳表面将出现的现象是_____,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小明同学在家里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小实验.

①图Ⅰ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蜡烛火焰熄灭.由此得出有关CO2性质的结论是_____.并依此性质确定CO2的一个主要用途是_____.

②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块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见图Ⅱ).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片上的石灰水_____,此现象说明在杯中有_____气体产生,写出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小明把含碳酸钙85%的鸡蛋壳20g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计算产生的气体是多少克?

_____.

【答案】

(1)鸡蛋壳表面出现无色气泡;CaCO3+2HCl=CaCl2+CO2↑+H2O。

(2)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且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

②变浑浊、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3)7.48g

【解析】

(1)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蛋壳表面会出现气泡,故填:

鸡蛋壳表面出现无色气泡;CaCO3+2HCl=CaCl2+CO2↑+H2O.

(2)①蜡烛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能用于灭火,故填: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且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

②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