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170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docx

《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docx

国际贸易学综合答案

 

答案部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国际贸易学综合试题(试题代码:

4123)

一、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每题1分,共5分)

1.在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上,非计划存货投资必须等于零,且计划投资与实际投资必须相等。

()

2.当政府对某一行业的产品实施最低限价政策时,通常会导致该行业的供给减少,市场需求增加。

()

3.按照国际商会《2000年通则》的规定,如果买方想采用铁路运输,愿意办理进出口清关手续并担其中的费用,买方可以采用FCA贸易术语。

()

4.根据国际惯例,保兑行审核单证无误而付款后,若开证行倒闭或无理拒付,则保兑行有要向受益人索回货款。

()

5.2002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数据表明,中国是2001年黄金储备增长最多的国家。

()

答:

1.√2.×3.×4.×5.×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垄断厂商面对两个相互独立、需要弹性不同的市场时,为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应该实行()。

A.同一价格B.一级价格歧视

C.二级价格歧视D.三级价格歧视

2.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取决于()

A.要素的边际生产力B.产品的价格

C.要素的平均产量D.要素的供给量

3.一切险与水渍险各项保险责任的不同之处在于()的赔偿。

A.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单独海损B.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C.一般外来原因所造成的损失D.特殊外来原因所造成的损失

4.下列哪一项属于国际收支的长期性不平衡:

()

A.结构性不平衡B.收入性不平衡

C.周期性不平衡D.货币性不平衡

5.下列属于三级储备资产的有:

()

A.活期存款B.短期存款

C.黄金储备D.普通提款权

答:

1.D2.A3.B4.A5.B

三、多项选择(选择错误或选择不完全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对于生产函Q=f(L,K)和成本方程C=w.L+r.K来说,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

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

B.

C.

D.

2.按《UCP500》规定,除非另有约定,卖方不得提交()。

A.舱面提单B.已装船提单

C.清洁提单D.不清洁提单

E.指示提单

3.一项合同生效的有效条件包括()。

A.当事人必须具有签订合同的行为能力B.合同必须有对价或约因

C.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D.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E.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4.在下列IMF贷款类型中,属于贷款的是:

()

A.缓冲库存贷款B.中期贷款

C.信托基金贷款D.补充贷款

5.下列能在合同有效期任何一天交割的有:

()

A.欧式期权B.美式期权

C.择期D.远期合同

答:

1.ABD2.D3.ABCDE4.ABCD5.BC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

指的是若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他是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的。

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具有如下的性质:

(1)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黄金分割率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分割率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2)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分割的数量,则该经济能够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分割率的水平。

2.纳什均衡:

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是非合作博弈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具体内容是: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如果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局中人都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而得到更大的效用。

纳什均衡的一个可行办法是所有局中人进行直率的谈判。

3.一价定律:

指的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以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一样的。

但由于各国使用的货币不同,一种商品以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就需要经过均衡汇率来折算,才能保持相等。

用公式表示为Pa=ePb。

4.寄售:

是一种委托代售的贸易方式,也是国际贸易中习惯采用的做法之一。

在我国进出口业务中,寄售方式运用并不普遍,但在某些商品的交易中,为促进成交,扩大出口的需要,也可灵活适当运用寄售方式。

“寄售”是一种有别于代理销售的贸易方式。

它是指委托人(货主)先将货物运往寄售地,委托国外一个代销人(受委托人),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由代销人代替货主进行,货物出售后,由代销人向货主结算货款的一种贸易做法。

在国际贸易中采用的寄售方式,与正常的卖断方式比较,它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寄售人先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市场(寄售地),然后经代销人在寄售地向当地买主销售。

因此,它是典型的凭实物进行买卖的现货交易。

(2)寄售人与代销人之间是委托代售关系,而非买卖关系。

代销人只根据寄售人的指示处置货物。

货物的所有权在寄售地出售之前仍属寄售人。

(3)寄售货物在售出之前,包括运输途中和到达寄售地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均由寄售人承担。

寄售货物装运出口后,在到达寄售地前也可使用出售路货的办法,先行一销,即当货物尚在运输途中,如有条件即成交出售,出售不成则仍运至原定目的地。

五、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解释价格和工资黏性的?

由此提出的经济稳定政策是什么?

答:

(1)工资黏性的理由

新凯恩斯主义对工资黏性的解释主要有:

①合同的长期性。

合同具有期限,而期限不是短暂的。

由于合同具有期限,而期限往往较长,所以工资具有黏性。

②合同分批到期的性质。

一个社会的全部劳动合同不可能同时签订的,也不能同时达到终止期。

现实的情况往往是:

当一批合同尚在进行中时,另一批合同已经达到期限,第三批合同已经执行了四分之三的期限,如此等等。

这表明:

劳动合同是分批到期的。

按照新凯恩斯主义者的说法,劳动合同的这种分批到期的性质使得工资具有黏性。

③效率工资论。

为了保持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厂商愿意支付比平均工资稍多的一点工资,否则,工人易于外流到其他厂商,而为了补充流失的工人,培训新职工会引起一笔培训费用。

此外,为了使原有的职工不会外流并且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厂商一般也不愿意轻易降低工资。

(2)价格黏性的理由是:

①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的不完全性意味着垄断成分的存在,而垄断成分的存在又意味着厂商或企业家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力量。

②工资的黏性。

工资构成企业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工资黏性使成本没有变化,或变动不大,从而,厂商也没有多大改变价格的动机。

③菜单成本。

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通报改变价格的信息和理由;所有这一切都会引起一笔开支或费用,正和饭馆由于价格改变而重新印制菜单价目表一样。

虽然菜单成本的数值并不很大,但是,如果菜单价目表变动的次数很多,那也会给厂商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如使顾客感到麻烦和不快等。

④价格分批变动的性质。

正和工资变动一样,社会所有的价格并不是在相同的时刻一起变动的。

一部分价格受合同限制,不能任意改变,由此而可以造成价格的黏性。

即使以不受合同限制的价格而论,如零售业,厂商一般也不会作出价格大幅的变化。

因为,如果厂商不这样做,它害怕它的单独的行动有可能招致不利后果。

出于这一考虑,在改变价格时,厂商往往采取试探性的步骤,对价格作微小的改变。

这样的做法也使价格具有黏性。

(3)新凯恩斯主义的稳定化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在政策主张方面所持有的观点是,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后(例如导致经济衰退),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不能等待工资和价格向下的压力带来经济恢复,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

可以通过下图表示出来:

 

 

假定经济最初处于总需求曲线AD0和总供给曲线ASK的交点A所确定的充分就业状态,这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分别为y0和P0。

在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被签订后的某一天由于经济遭受总需求冲击,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到AD1,这时,实际收入下降到y1,价格水平下降到P1。

这时,政府有两种选择:

一是使该经济停留在价格水平为P1,收入水平为y1的萧条状态(至少短期如此);二是政府采取旨在刺激需求的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主张第二种方案。

按照这一方案,总需求曲线又从AD1回复到原来的AD0的位置,从而经济又回复到原来充分就业的状态上。

由于直到这一年的年末,尽管厂商和工人都有理性以预期,但原有的劳动合同没有到期,这样,就没有新的劳动合同签订,这意味着ASK曲线并没有变动,从而上述稳定化政策是必要的。

除了迅速恢复充分就业的必要性以外,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斟酌使用的政策还有另外一个必要性,即:

当外部冲击到来时,这种政策可以抵消外部冲击,使总需求曲线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

这就是说,在上图中,使总需求曲线不从AD0移动到AD1。

例如,当出口下降时,可以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来补充出口量下降。

2.简述产业内贸易说的核心内容。

答:

(1)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①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

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②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

即同一产业的产品,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流向具有双向性。

即同一产业内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③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

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也有标准技术。

④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2)产业内贸易说的核心内容

产业内贸易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核心内容:

①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

当代国际贸易实际中,多数贸易在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如发达国家),相当部分的贸易又是在这些国家相同的产业内进行(如汽车、飞机的双向贸易),而且,当代的双向国际贸易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资源重新配置和收人的再分配。

产业内贸易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为:

理论基本上是从静态出发;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具有规模收益;考虑到需求的情况。

②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分为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产品同质性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问。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包括国家之间对大宗产品为减少运费等因素进行的贸易,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转口贸易,季节性产品贸易等。

产品的异质性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指产品在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消费者产生不同的需求,导致一国同一产业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③需求偏好相似论

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需求偏好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

在实践中,人均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人均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即便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穷国中的富人与富国中的富人的消费层次也很相似,这样在两国间便产生了共同的消费群体与消费层次,在没有贸易限制的时候,便易于发生贸易,因为消费者既可以在国内购买,也可以在国外购买同样的消费品,在一定的国际价格水平下,收入相似的国家之间,由于需求发生重叠,因而贸易易于产生。

④规模经济的贸易利益

规模经济对贸易利益的影响可以表述为:

产业内贸易利益源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可选择性。

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成本降低,它便会因此产生新的比较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

3.特里芬两难为何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

答:

(1)“特里芬两难”的定义

“特里芬两难”简言之,就是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之需,国际储备必须有相应的增长,而这必须有储备货币的供应国――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才能完成。

但是各国手中持有的美元数量越多,则对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缺乏信心,并且越要将美元兑换成黄金。

这个矛盾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2)“特里芬两难”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的原因

美国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两个基本责任:

第一是要保证美元按照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第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

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是有矛盾的。

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这个矛盾终将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特里芬两难”所指出的清偿力与信心的矛盾是不可克服的,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先天不足”,实际上任何国家的货币如果单独充做国际储备货币,都会遇到同样的难题。

并且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赤字,从而形成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的实际资源向美国转移。

这种现象称之为“铸币税”或货币发行利益,意即货币面值和造币费用之间的差额。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持续性的国际收支赤字,美国虽也采取一些措施,但它决不会像其他国家一样必须付出调整国内经济的代价。

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国际收支失衡难以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调节。

这也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六、论述与分析题(第1、2题第题各10分,第3题14分,共34分)

1.美国对包括钢铁、汽车及纺织品在内的许多产品实行配额。

经济学家们估算通过拍卖配额权,美国财政部每年至少获得100亿美元的收入。

假定美国的服装市场在无贸易条件下,国内的服装均衡价格为8美元/1单位,交易数量为200单位。

而服装的世界市场价格为4美元/1单位。

美国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美国的服装价格降至4美元,国内生产者只供给100单位,需进口200单位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现假定美国政府的服装配额为100单位,并将配额按一年的进口量分配给各进口国。

请图示对美国的服装配额进行分析。

(1)美国的服装交易量各价格将是多少?

(2)配额导致的效率损失是多少?

(3)拍卖配额权会带来什么影响?

解:

(1)设线性需求函数为

,供给函数为

由题意得:

所以

即需求函数为

同理,

所以供给函数为

在服装配额为100单位的条件下,

得p=6美元/单位,市场需求

,国内供应

美国此时的服装交易如图2-20所示。

P(美元)S

E

8M

6BP

4AC

ND

100150200250300Q(单位)

图2-20服装配额分析

在图2-20中S表示服装的国内供给,D表示服装的国内需求,E表示均衡点。

(2)配额导致的效率损失是

的总面积,即表示为

(3)应该说通过拍卖配额权,使得配额收益完全归于本国所有,并且可以避免腐败现象的出现,效率较高。

2.我某进出口公司于5月15日向外商A发盘并限其18日复到我方。

A于16日上午10时向当地邮局交发关于接受我方发盘的电报。

但由于当地邮局工人罢工,该电报在传递途中延误到22日才送达我方。

我公司认为对方答复逾期,未予置理,并将货物以较高价格售予外商B。

5月25日,A来电称:

信用证已经开出,要求我方尽早出运货物。

我方立即复电A,声明接受到达过晚,双方并不存在合同关系。

同此,双方发生争执。

试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有关规定,分析双方孰是孰非?

并说明理由。

答: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我们发现发盘人的做法是错误的,合同应该成立。

在这里必须划分这种逾期的接受出现的原因,它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于受盘人的原因出现的;一种是由于受盘人非控制的原因造成的。

(1)如果出现逾期接受的原因是由于受盘人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本来就很迟疑接受这项发盘,以至于延误了接受。

如果是这种情况,根据《公约》第21条第1款规定,只要发盘人毫不迟延地用口头或书面通知受盘人,认为该项逾期的接受有效,愿意接受逾期接受的约束,合同仍然可于接受通知送达发盘人时订立。

如果发盘人对逾期的接受表示拒绝或不立即向发盘人发出上述通知,则该项逾期的接受无效,合同不能成立。

(2)如果逾期的接受不是由于受盘人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案例中出现的情况,受盘人依照当时寄发情况,只要传递正常,它本来是能够及时送达发盘人的,则此项逾期的接受应当有效,合同于接受通知送达发盘人时订立。

除非发盘人毫不迟延地用口头或书面通知受盘人,认为其发盘因为已经逾期接受而失败。

以上表明,逾期接受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发盘人的态度。

在此案中,“发盘人”接到逾期的接受的时候是“未予置理”。

而此逾期接受的出现不是由于受盘人本身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邮局工人罢工,这时的逾期接受只要发盘人没有表示异议就构成了有效的接受。

3.试析战略性外购(strategicoutsourcing)的合理性。

答:

(1)战略性外购的定义

战略性外购,其最直接的解释是“外部寻求资源”,即把不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包出去。

通俗地说,是把自己做不了或做不好或别人做得更好更便宜的事交由别人做,然后通过购买来使用它们。

包括外购很多传统上认为对于企业必不可少的产品甚至某些功能。

企业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资金运用效率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2)战略性外购的合理性分析

战略性外购并不是将自己的蛋糕分一块给别人,而是与别人分享一块更大的蛋糕。

之所以战略性外购具有合理性,是因为这种战略可以为企业可以获得一系列益处:

①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舒缓资金压力,尤其是在分工协作的现代科技产品生产中更为突出。

企业应该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以保持市场的竞争优势。

如果某项业务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那么可以把该项业务外包给更好的专业企业,当使用它的时候可以进行购买。

许多企业外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者都拥有比本企业更有效、更便宜的完成某业务的技术和知识,因而它们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并且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获利。

而传统的“纵向一体化”企业必须考虑规划设计、准备工具、匹配设备设施等因素,投人成本会很高,这种成本不仅仅体现在“硬”的方面,同样也体现在“软”的方面:

要使员工掌握必要的技术,并不断更新技术技能,而招聘、交叉培训、人事升迁这一系列过程将毫无疑问地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将非核心业务外购后,企业则可以通过外向资源配置避免在设备、技术、研究开发上投入巨资,而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培植核心竞争力上,从而保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完成企业战略性的需要。

 ②使企业实现最佳资源分配

任何一家企业在可获得的资源上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战略性外购能使企业将用于非关键业务的资源与设备用于刀刃上,从而更好地或更直接地服务客户。

而企业都会有除了核心业务外的其他业务,如果不外购,这些业务会消耗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投资回报率却不一定高,甚至有时会削弱企业的实力。

通过外购,企业更强调对自己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或核心业务的创新,能够灵活地安排员工和调配资源于高价值的项目。

使企业内向配置的核心业务与外向配置的辅助业务紧密相连,通过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变得更具竞争优势。

而战略性外购的对象大多是对整体业务起支撑作用的辅助业务。

这些辅助业务外包给专业化企业后,其质量能得到显著而迅速的改善,从而对核心业务起到推动作用,增加整体赢利。

通过辅助业务的外购,而非自己制造,既节省了公司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运作成本;又可专注于公司的核心业务,确立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

 ③强化公司的核心能力

战略性外购带来的第三个合理之处是使企业保持精干。

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购,把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有价值的核心业务上,使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

一些国家的大企业特别是美国的企业通过这种精干主业、优化产业供应链,重新塑造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并使那些仍然坚持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处于极其不利的竞争地位。

 ④降低风险

环境、技术、市场的瞬息万变,使企业投资于不是自己核心竞争优势的业务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在这方面戴尔公司做得相当优秀,它虚拟外购了所有的零部件、软件和非装配生产流程的设计和创新,重点投资它的核心能力:

理解客户需求、物流管理和部件集成,发现核心能力的任何增值机会。

通过战略性外购策略,戴尔避免了零部件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和仓储等巨大投资,更重要的是避免这些投资以及研发失误带来的风险。

而将这种风险转移给供应商。

另外通过外购,以前由单个企业承担的风险变成了与供应商商共同承担,风险性降低。

七、专业英语(英译中,每题25分,共50分)

1.TheTaylorRule:

CouldRobotReplaceAlanGreenspan?

MacroeconomistJohnTaylorofStanfordUniversityCallsfora

NewMonetaryRuleThatWouldInstitutionalizeAppropriateFed

PolicyResponsestoChangesinRealOutputandInflation.

Inourdiscussionofrulesversusdiscretion,“rules”wereassociatedwithapassivemonetaryPolicy-oneinwhichthemonetaryrulerequiredthattheFedexpandthemoneysupplyatafixedannualrateregardlessofthestateoftheeconomy.

“Discretion”ontheotherhand,wasassociatedwhichtheFedchangedtheinterestrateinresponsetoactualoranticipatedchangesintheeconomy。

EconomistJohnTaylorhasputanewtwistontherule-versus-discretiondebatebysuggestionahybridpolicyrulethatdictatesthepreciseactivemonetaryactionstheFedshouldtakewhenchangesintheeconomyoccur.

TheTaylorrulehasthreeparts:

●IfrealGDPrises1percentabovepotentialGDP,theFedshouldraisetheFederalFundsrate

(theinterbankinterestrateofovernightloans),relativetothecurrentinflationrate,by.5percent.

●Ifinflationrisesby1percentaboveitstargetof2percent,thentheFedshouldraisetheFeder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