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145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7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docx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docx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同步学案

课时强化天天练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朝鲜战争

【知识排查练】

一、填空

1.在美国扶植下,1948年5月,朝鲜南部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北部在苏联支持下,成立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对立政权。

2.二战后美国企图借朝鲜半岛的冲突进行武装干涉,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3.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操纵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使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4.1950年9月美军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10月,又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并很快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5.1950年10月19日,在司令员彭德怀的指挥下,志愿军兵分三路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作战。

6.1951年7月,在苏联建议下,交战各方开始进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朝鲜战争进人边谈边打、打打停停的新阶段,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最后签字。

7.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8.中国的抗美援朝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9.美国通过朝鲜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在这场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二、判断

1.二次大战后,南北朝鲜的分裂是由于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规定。

(×)

提示:

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

1948年8月在朝鲜半岛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9月,在朝鲜半岛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至此,朝鲜分裂为南北两个部分。

2.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是美国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

提示:

由于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使朝鲜战争性质发生转变,由内战演变为国际性局部战争。

3.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派兵参战主要是因为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

(√)

4.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在兵力与装备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最终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大力援助。

(×)

提示: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在兵力与装备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最终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应是中朝两国人民的正义抗争。

反对霸权主义的正义战争,是战争胜利的根本所在。

5.朝鲜战争是二战以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中美关系长期处于和好状态。

(×)

提示:

在朝鲜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包围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双基过关练】

知识点1朝鲜战争的爆发

1.(2017·无锡高二检测)2.美国组织“联合国军”登陆朝鲜半岛的根本意图是(  )

A.制止局部战争的升级

B.维护朝鲜的分裂局面

C.遏止苏联并包围中国

D.推行全球扩张的战略

1.选D。

二战后,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知识点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先后取得了两次战役的胜利。

其主观原因是(  )

①联合国军装备落后于苏式装备的志愿军 ②配备了苏式武器的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 ③美军指挥官和士兵轻敌 ④中朝人民的正义抗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选D。

①与题干材料相反,所以排除;②④是主观原因;③是客观原因,应排除。

知识点3朝鲜战争的影响

3.(2017·成都高二检测)“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D.镇压反革命运动

3.选C。

此句是彭德怀语。

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

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

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材料二 朝鲜在东海岸地区向附近海域发射了地对空、地对舰短程导弹。

这是朝鲜中央通讯社2009年1月5日发布的朝鲜进行实弹演习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

(1)材料一中的两个阵营指什么?

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是指什么方式?

(2)材料一中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分别指什么?

(3)阅读材料二,你认为会产生什么影响?

应如何解决?

【解析】第

(1)问结合冷战来回答。

(2)问要注意从“历史”“地理”两大因素,结合美苏冷战历史来总结。

第(3)问要以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为切入点,分析地区冲突对和平发展的影响。

【答案】

(1)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朝鲜内战。

(2)历史因素是二战结束后,美苏军队对朝鲜分区占领,建立两个对立政权;地理因素是朝鲜半岛在东亚的重要战略地位,美国企图控制朝鲜半岛,形成对苏中的战略包围圈。

(3)朝鲜的行为,会使朝韩军事冲突危险性加大;不利于朝鲜半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发展。

各方应该保持冷静,积极推动以和谈的方式促进问题解决等。

【能力提升练】

(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2017·嘉兴高二检测)20世纪50年代,美国视自己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是(  )

A.西欧诸国B.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C.中国D.苏联

1.选B。

二战结束后,东欧在苏联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要称霸全球,就必须跨过社会主义阵营这个门槛。

A项西欧诸国为资本主义国家,C、D两项表述不全面,所以选B。

2.朝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之所以通过了指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主要原因是(  )

A.联合国受美国操纵

B.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

C.联合国不能主持国际正义

D.中国代表未能出席安理会的表决

2.选A。

当时的联合国受美国操纵,为了给美国出兵朝鲜寻找借口和理由,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这种不正常的决议。

3.(2017·乐山高二检测)观察朝鲜战争中双方使用的战斗机图片,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双方势均力敌

B.朝鲜南北双方完全依靠外来支援

C.战争某种程度上是美苏对抗的反映

D.美国战机性能优于苏联战机

3.选C。

本题考查朝鲜战争在美苏冷战格局中的地位。

在战场上使用了美苏双方的战斗机,说明双方都关注这场战争,是美苏对抗的反映。

4.朝鲜战争是二战以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造成的影响有(  )

①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②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致使中美关系长期处于和好状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选A。

在朝鲜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包围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排除带有④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管怎样,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中国来说尤其不幸。

在朝鲜入侵韩国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

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20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

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

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教科书名:

《世界历史》(第五版)

材料二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进行了三年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新中国是在帝国主义势力把战火烧到了家门口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它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同时,在这场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1)给材料一美国教科书关于朝鲜战争的内容拟个标题并做简要论证。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朝鲜战争的胜负谈谈你的看法。

(8分)

【解析】第

(1)问要紧扣材料回答。

从材料“……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中国来说尤其不幸……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导致中国有20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

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

结果……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可归纳出答案。

(2)问,回答此问可以从战争双方实力的对比,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

(1)标题:

朝鲜战争是中国的不幸。

论证:

造成中国大陆与台湾长期分离;强化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美国承认并支持台湾当局;中国被迫依赖苏联。

(2)“联合国军”胜:

遏制了共产主义的扩张;美国把北朝鲜军队赶过“三八线”并打到中国鸭绿江边;美国在中国保留了台湾国民党政权;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中国胜:

将美国军队赶回“三八线”以南并迫使其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维护了中国安全和朝鲜主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注意表明观点,答出理由,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即可)

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不应纠缠于谁打响了朝鲜战争“第一枪”这一表面问题,而应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这就是:

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6月25日大举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

在这个问题的指导下,朝鲜战争起因的研究很自然就成为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

……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两国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

“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材料二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

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

这三种观点,虽然结论不同,但是在对战争胜负进行判定时,却大多采用同一种方法,就是以某种“数量分析”计算胜负。

于是对朝鲜战争胜负的争论,就变成了诸如战争双方谁死伤的人多,谁消耗的资源多等问题的争论。

应该说,以“数量分析”计算战争胜负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的确是有意义的。

但“数量分析”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否则就会得出歪曲历史的结论。

判断胜负的主要标准应该是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应从哪个角度研究朝鲜战争的起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对“朝鲜战争胜负”的判定上存在的两种标准。

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作者的判定标准,论证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中朝一方胜利的观点的合理性。

(6分)

【解析】第

(1)问注意将朝鲜战争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下判断:

它属于冷战政策下的一场局部热战。

(2)问判断朝鲜战争的结局有两种依据,从材料归纳即可。

论证中朝一方的胜利,则应从中美两国角度考虑。

【答案】

(1)研究角度:

对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

关系:

从战争的起因看:

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从战争的过程看,朝鲜战争是从内战扩展到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之下的热战;从战争的结果看,进一步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和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

(2)标准:

一种标准是以某种“数量分析”计算战争胜负;

另一种标准是取决于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

论证:

中国把美韩军队打退到“三八线”以南,扭转朝鲜战争的战略态势。

美国并没有达到侵占整个朝鲜半岛的目的,这是中朝军队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标志。

第2课越南战争

【知识排查练】

一、填空

1.“印度支那”通常指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国的独立、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2.在越南的独立斗争,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给予了支持和声援,新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

3.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以编织所谓“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条约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针对印度支那形势提出“多米诺骨牌论”。

4.1954年根据《日内瓦协议》,越南分为南、北两部分,在北部,是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南部,美国扶植傀儡政权,成立了越南共和国。

5.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肯尼迪在南越推行“特种战争”,即美国人出钱出枪,增派军事教官和顾问,帮助南越军队制订和实施“反游击战”和“反叛乱”,即“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

6.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成为南方游击队的统一领导机构,在越南南方人民的抗争下,南越政权风雨飘摇。

7.1965年,美国将在越南南方进行的“特种战争”,扩大为侵略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美国采取了“南打北炸”的战略,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越南人民的斗争给予了大力支援。

8.1968年1月,“新春攻势”表明越南军民开始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1969年6月,尼克松宣布实行“战争越南化”,美军撤出南越,1973年1月,美越签署协定,双方完全停止敌对行动。

9.越南战争使美国政府内外交困,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战后一度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态势。

二、判断

1.美国在二战后对越南地区实施控制,是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主要意图是抢占越南地区的石油资源。

(×)

提示:

美国控制越南,再加上台湾、朝鲜和日本,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既可以封锁中国,又可以防止苏联势力在远东的扩张。

2.南越游击队的统一领导机构是祖国光复会。

(×)

提示:

南越游击队的统一领导机构应该是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3.中国在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中相同的行动是派志愿军作战(×)

提示: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没有派志愿军到越南。

但给越南人民以物资援助,总之都采取了援助的行动。

4.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对亚洲地区实行“热战”政策,被视为美国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是中国。

(√)

5.“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主要区别是战争的结果(×)

提示:

“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主要区别应是战争的手段。

“特种战争”指的是美国出钱出枪帮助南越军队打击越南南方人民的战争,即“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局部战争”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而进行的战争。

6.越南战争导致了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

【双基过关练】

知识点1“印度支那问题”

1.美国在二战后对越南地区实行控制,是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主要意图是(  )

A.抢占越南的石油资源B.为了控制印度洋地区

C.建立对中苏的包围圈D.稳定资本主义大后方

1.选C。

控制越南,再加上台湾、朝鲜和日本,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既可以封锁中国,也可以防止苏联势力在远东的扩张。

知识点2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

2.(2017·嘉兴高二检测)越南人民的反美斗争历时十多年,l968年出现转折。

下列哪一事件表明越南军民开始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A.由“特种战争”扩大为“局部战争”

B.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

C.“马多科斯”事件发生

D.南越人民武装发动“新春攻势”

2.选D。

l968年1月,南越人民武装发动了“新春攻势”。

一个多月中,他们对包括南越首都西贡市在内的一百多个城镇和基地进行袭击,一举歼灭美军和南越军队l5万余人。

“新春攻势”表明越南军民开始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故本题应选D。

知识点3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3.(2017·潍坊高二检测)越南战争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其依据不包括(  )

A.中国无偿援助大量物资

B.苏联对越提供军事援助

C.美国直接派遣军队参战

D.美、苏军队的直接交战

3.选D。

越南战争期间,美、苏两国虽然对抗不断,但没有在战场上进行交战,故D项符合题意。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缔约国都认为,在本条约区域内使用武力进攻的手段对任何缔约国……进行的侵略,都会危及它自己的和平和安全……

此外,美国代表团在签署本条约时提出以下条件:

“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

——《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材料二 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又陷于越战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作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为了调整对外战略,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

一是1973年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从越南撤走侵越美军;二是开始同中国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对外政策》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主要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第

(1)问要明确《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是由美国操纵签订的,其目的显然是遏制共产主义。

(2)问中的原因可根据材料归纳,目的则仍然是争夺世界霸权。

【答案】

(1)遏制共产主义,尤其是越南民主共和国。

(2)原因:

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陷入越战泥潭;苏联军事实力增长;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

目的:

美国的目的没有变,仍然是争夺世界霸权。

【能力提升练】

(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2017·宁波高二检测)美国在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时,提出,“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说明它建立该组织主要目的在于(  )

A.继续推行冷战政策 B.武装侵略东南亚国家

C.遏制“共产主义”D.支援东南亚国家

1.选C。

解答的关键是要从美国的整体战略和材料所反映的对共产主义的敌视等角度思考。

A项错误,因为冷战是在欧洲,B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是主要目的,故选C。

2.冷战期间,美国在亚洲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这两场战争都是冷战的产物 ②都与美苏争霸有关 ③通过战争使这两个国家实现了统一 ④这两场战争使美国经济发展严重受挫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

2.选D。

美国发动这两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①正确;朝鲜战争爆发时,还没有形成美苏争霸局面,②错误;朝鲜战争并未实现朝鲜统一,③错误;朝鲜战争并未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④错误。

3.(2017·桂林高二检测)美国实施“南打北炸”给越南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因为(  )

A.美军使用了毒气弹

B.美军使用了核武器

C.美军使用了化学落叶剂

D.美军进行了“细菌”战

3.选C。

由于毒气弹、生化(细菌)武器都是国际公约禁用的武器,所以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军就把含有大量毒性的“橙剂”(化学落叶剂)用作武器,结果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4.美国前国防部部长麦克纳马拉反思越战说:

“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

”他认为美国在越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A.战争发动的地点和时间有误

B.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C.按自己的标准去塑造别人

D.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4.选C。

题干中的信息“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体现了美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干涉越南,麦克纳马拉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否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5.(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同苏联,以及它们各自的盟国之间,都发生了直接的和全球性的对抗。

(它们)在各自的世界之间划分“边疆”,并且把它们的竞争扩大到了第三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有关内容:

(1)自北纬17度分割南北越南。

(2)法国撤出越南,并承认它前殖民地三帮变为独立国。

(4)南北越为中立国家,不得与任何国家缔结军事同盟,不得进口军火,不得依附任何集团国家。

(5)南北越在1956年7月以前实行普选.由普选再统一南北越。

(8)各国尊重三帮独立和主权完整,不干涉三国内政。

材料三越南民主共和国是中国唇齿相依的邻邦,越南人民是中国人民亲如手足的兄弟,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人民决不会坐视不救。

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1964年8月6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突出特点,并举例说明美苏“把它们的竞争扩大到了第三世界”。

(4分)

(2)由材料二可知,越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文中的“三帮”是指哪三个国家?

(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中越南胜利的原因。

(4分)

(4)结合越南战争的结果,分析这次战争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影响。

(4分)

【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越南战争的背景、胜利原因及战争对美国霸权政策的影响。

回答各小题时,首先必须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回答。

【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举例: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2)《日内瓦协议》的规定。

三邦指越南、老挝、柬埔寨。

(3)①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正义性;②得到了中国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③越南军民的顽强抗击。

(4)侵越战争的失败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其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其推行的霸权政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美国从霸权顶峰跌落下来。

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迈克尔·杰克逊以歌舞奇才闻名于世,他的另一面——爱好画画却不为人所知。

下图是他生前未曾曝光的简约墨水画。

1971年,时值13岁的杰克逊画了这张图,图中他在被轰炸机覆盖的天空下跳舞,并写着:

“停止战争”的字样,表达他反对战争的情绪。

材料二 约翰·列侬,英国著名摇滚乐队“甲壳虫”成员,摇滚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甲壳虫乐队的灵魂人物,《GivePeaceaChance》由其创作并演唱,在70年代成为美国反战运动的圣歌。

他还拒绝接受英国女皇颁发的奖金,以作为对英国帮助美国的抗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该“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战争的性质、结果及影响。

(8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列侬歌曲起到了何种作用?

作为英国人而坚定反对越战,你如何理解这一行为?

(6分)

【解析】第

(1)问,主要结合材料中的“1971年”的时间来判断,该战争应该是越南战争。

结合二战后的时代大背景来分析越南战争的性质、结果和影响。

(2)问,结合材料分析其作用,和平是无国界的,人类的反战和平思想是相通的。

【答案】

(1)越南战争。

性质:

美国在冷战大环境下发动的侵略越南的“热战”。

结果:

美国战败,被迫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