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四季星空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385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四季星空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7课四季星空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7课四季星空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17课四季星空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17课四季星空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7课四季星空DOC.docx

《第17课四季星空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四季星空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7课四季星空DOC.docx

第17课四季星空DOC

第17课四季星空

教学内容:

四季星空

主备人:

靖华梅

教材分析:

本课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识冬季星空。

二是用星图找星座、画猎获户星座。

三是认识不同季节的主要星座。

四是模拟四季星空,探讨四季星空的成因,四季的成因。

五是利用星座辨认方向。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电视、网络已经对天空中的星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最主要的“四季星期空和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之间的关系不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

   2、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与别人交流星星的观测情况。

   3、能够在夜空亲自观测星星。

   4、了解四季星空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5、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6、会记录星图。

   7、会通过星座辨认方向。

   8、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探索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

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

教学难点:

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了解四季星空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教学用具:

有关星座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透明胶片、投影仪、指南针、各种星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入题。

1、认识冬季星空。

   

(1)谈话:

上节课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有关星星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搜集了哪些资料。

   

(2)学生汇报,讲星座神话故事等。

   (3)教师提问:

现在是冬季,夜晚的星空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冬季的代表星座——猎户座的特征星的形状和亮度)

   (4)学生汇报。

   2、用星图找星座、画猎户星座,认识不同季节的主要星座。

   

(1)教师提问:

在夜晚,我们怎么观察猎户座呢?

(分发给学生星图)

   

(2)学生观察星图,讨论观察星空的方法,所需要的器材,并汇报。

   (3)教师提问:

在星图上发现不同季节的星座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讨论。

   (4)向学生介绍不同季节的主要星座:

春季的狮子座、夏季的天鹅座、秋季的飞马座以及它们的特征星和形状。

   (5)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夜晚一起观察星空,约定观察时间,带好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家长接送的时间。

其他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星空。

   (6)把观察到的猎户座画在书上的方框里(观察时进行,边观察边画,注意比例)。

(7)交流夜晚观星的情况时可以用实物投影仪(没有实物投影仪的地方可用投影仪)让学生把画下来的猎户座投影出来,与其他同学的进行比较,并交流观星的感想。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模拟四季星空、探讨四季星空和四季变化的成因。

   

(1)讨论:

为什么不同季节的星座不一样?

   

(2)讲解模拟实验的要求,明确:

“楼房”比作什么?

围绕楼房转圈的“人”比作什么?

看到的“景物”比作什么?

注意观察的内容。

    (3)室外模拟。

    (4)室内汇报、讨论:

实验中发现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5)教师讲解:

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也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且方向保持不变有关。

   2、利用星座辨认方向。

   

(1)学生在星图上观察大熊座的特征星的形状,认识“北斗七星”。

   

(2)介绍根据“北斗七星”找北极星的方法:

这七颗星在北方天空形成一个很大的勺子,勺子的末端两颗星联起来,向勺口方向延长出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五倍,便是北极星。

   (3)讨论:

找到北极星后,怎么根据北极星确定东西南北?

(4)学生汇报并在课本第63页的框里做好记录。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说一说你认识的星座,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

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17、四季星空

猎户座:

北斗七星:

北极星:

作业设计:

科学长江作业第17课

必做:

第1、2、3题。

选做:

第4、5题。

 

 

第18课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教学内容: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主备人:

肖佳

教材分析: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这是气温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建立一年中气温会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认识。

第二部分是以获取的材料为依据绘制曲线图。

第三部分是对曲线图进行分析。

学情分析:

气温对于小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天气预报中获取了一些零碎的感性认识。

但他们只知道气温与冷暖相关,没有全面、完整地建立气温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一年中气温会变化,初步了解这种变化的规律性。

   2.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绘制曲线图,并根据绘制的曲线图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

   4、能利用统计表、统计图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5、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6、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7、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善于倾听的意识。

   8、渗透事物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一年中气温会变化,初步了解这种变化的规律性。

教学难点:

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教学用具:

   1、气温收集卡(学生用)

   2、曲线图座标纸(可利用教材上的、学生用)

   3、大的气温卡(教师演示用、可用投影片)

   4、准备挑选有本地特征的能突出四季特点的典型图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学习

   1.谈话:

一年四季,春华秋实,寒来暑往。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

请大家说说看一天中气温有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发言)

   2.提问:

你能说一说你对一天当中气温变化的感受吗?

   3.谈话:

刚才我们说了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在我们这儿,一年四季中气温有没有变化呢?

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

   二、收集整理资料

   1.出示本地四幅春夏秋冬景观图。

   请学生看图后,讲讲自己对气温变化的直接感受和亲身体验。

   2.在学生讲述他们感受的基础上,提出:

一年四季中气温的变化有规律吗?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知道它是否有规律呢?

   3.学生讨论交流找规律的方法。

   4.师生统一研究方法。

   5.师生交流收集的本地气温资料。

(表中的数据资料准确地表现出了气温一年内的变化状况,但不够直观。

怎样才能更直观明了的表示出一年内气温的变化状况呢?

   三、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学生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曲线图。

   教师巡视、查看。

鼓励指导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任务,重点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任务。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2.展示交流学生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四、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1.观察曲线图,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吗?

   2.小组内学生交流。

   3.集中交流,教师可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补述。

   4.记录交流结果。

   五、课堂评价小结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18、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

作业设计:

科学长江作业第18课

必做:

第1题。

选做:

第2题。

 

第19课水结冰了

教学内容:

水结冰了

主备人:

靖华梅

教材分析:

在前一课,学生学习了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这是学习本课的基础。

水结冰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本课分类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冰是水的固体状态。

第二部分是做模拟实验,认识霜是由水蒸气变成的。

第三部分是认识冰也可以变为液态、气态,知识水的三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第四部分是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其他物体的形态变化。

第五部分知识迁移,进行后续研究。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水能结冰,冰是水的固体状态,水也可以气化。

但对水的三态变化的体系没有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2、能通过做形成霜的模拟实验知道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3、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能用图表的方式表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4、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和评议,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5、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教学难点:

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能用图表的方式表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教学用具:

分组实验材料:

深色搪瓷杯、冰、盐、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一课我们了解了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谁来说说,一年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回答)

   2、是啊,进入冬天,天气就变得寒冷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结冰了)。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结冰”这个问题。

   二、课堂探究,展示交流。

   

(一)认识水的三种形态

   1、冰和水是什么关系?

它们各是什么状态?

   2、除了这两种状态,你知道水还有哪种状态?

(气态)水的气态是什么?

   

(二)模拟霜的形成

   1、冬天的早晨,我们时常在屋顶上、树叶上看见一层白白的霜,霜是怎么形成的呢?

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谈)

   2、分组完成实验。

   

(1)分组阅读实验方法。

   

(2)观察分析:

搪瓷杯的外面有没有水?

   (3)分组实验,观察冰的外壁有什么现象发生?

用手摸摸,它是什么状态的?

   3、汇报交流

   4、引导分析霜的形成原因

   ①霜是由水变成的吗?

为什么?

   ②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5、用自己的话说说实验中霜是怎样形成的?

   6、大自然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

   7、阅读文中文字、了解水的特点。

   (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1、当水和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低温时,就会变成固态的冰,那么固态的冰会不会发生状态变化呢?

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变化的?

   2、学生互相交流。

   3、提问:

冬天挂在外面的衣服结冰变硬后,过几天,衣服就变干了。

衣服上的冰没有变成水,那么,它到哪儿去了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小结:

冰在受热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水和水蒸气。

   6、出示水的三态变化图。

   7、学生在书上完成水的三态变化图。

   8、指名在黑板上完成。

   9、师生共同评价。

   (四)了解其他物体的形态变化

   1、水的三态能发生变化,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也有像水这样的形态变化呢?

   2、学生交流。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1、我们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你能否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雪是怎样形成的?

   2、关于水的三态变化,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

3、指导学生筛选问题,设计方案。

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一些什么知识?

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外作业:

分小组对所选择的问题进行课外探究,作好记录。

板书设计:

19、水结冰了

液态

水固态

气态

作业设计:

科学长江作业第19课

必做:

第1、2题。

选做:

第3题。

 

第20课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学内容:

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主备人:

肖佳

教材分析:

人和动植物都有各自不同的适应环境的方法。

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本课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