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218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oc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oc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海尔案例和TCL案例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制度中,MBO是否应该推行。

通过TCL集团和海尔集团的案例,从MBO成功的3个评判的要素来说明MBO是否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中应该施行。

最终,在案例的一系列数据和评判要素的对比中,得出结论,还是要实现MBO,才能更好的是国有企业发展壮大。

关键词:

MBO国有资产流失企业竞争力国家利益大多数人效率

目录

引言............................................................3

一、海尔与TCL的企业产权改革MBO造成了企业的资产流失还是企业资产的增值?

............................................................3

1郎咸平的“保姆理论”..........................................3

2杨凯生“冰棍理论”............................................3

3TCL的产权改制过程.............................................4

二、MBO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否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5

1股权优化......................................................5

2增加了其融资能力..............................................6

3产品和战略发展................................................6

4TCL的品牌之路.................................................6

三、MBO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否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多数人的利益?

......6

1是否损害了国家的利益..........................................6

2是否损害了社会利益和大多数人大利益............................7

四、结论........................................................7

参考文献........................................................8

引言

2004年的时候,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学者郎咸平教授发表了两篇有名的文章,《海尔变形记:

漫长曲线MBO全解析》和《质疑TCL产权改革方案》,尖锐的指出了海尔集团和TCL集团,在国企改制中,通过MBO赎买的方式,使企业的国有产权向私人手中过渡,造成了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

面对这个问题,我国的其他经济学家对郎咸平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由此形成了以郎咸平为首的“新左派”和以北大教授张维迎为首的“新自由之义”两大学派对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是否要进行MBO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郎咸平的主要观点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国有企业要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不能通过赎买国有资产即MBO得方式进行,因为在现行制度体系下很难做到公开透明,以至使国有资产被贱卖,产权由国家手中低价转移到私人或者说民营手中,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最后危害了国家利益,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应该叫停!

但是国内的其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产权改革应该进行,我国经济学吴敬琏,“就曾说,我们的改制虽然有问题,但是改制不能停止。

面对这些争论MBO是否应该进行,我在这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要想判断一个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即是否MBO成功要看几个评判的要素:

①究竟是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还是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增值?

②是否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③是否损坏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多数人利益?

下面从以上3个要点对TCL集团和海尔集团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来看MBO是否成功,是否应该进行MBO这种形式的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注:

海尔集团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MBO因为我看了郎咸平的《海尔变形记:

漫长曲线MBO全解析》这篇文章,我很认同文中说到的海尔是“曲线MBO”,所以上面默认海尔就是MBO这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

一、海尔与TCL的企业产权改革MBO造成了企业的资产流失还是企业资产的增值?

探讨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说两个理论:

1郎咸平的“保姆理论”

我们家很脏,请个保姆来打扫,打扫干净了,漂亮了,家就变成她的了。

保姆说:

我每个月的工资400块,我对你家有功劳,我要买断你的股权。

虽然我们家值100万,但由保姆来定价,保姆定价只是2000元,每个月出200块,10个月,保姆买断了我家的全部股权。

这是为什么?

因为保姆没有信托责任。

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研究中国企业最感到痛心的地方。

2杨凯生“冰棍理论”

“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

管理层收购国企,实现了产权和管理权合一的效果。

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因为很多国企都有很多的负债和职工负担,这就好比你带着女儿改嫁和你单身一个人改嫁时的谈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很显然保姆理论的核心就是MBO会造成国有资产的贱卖,以至于产权转移的个人手中后,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冰棍理论则是由于国有资产在国家手中因管理不善,效率低下,国有资产在经营中就流失啦,与其让它白白流失,倒不如卖给别人,自己能得点好处还能让冰棍被吃掉。

那么在MBO的过程中到底是保姆理论适用还是冰棍理论适用,或者两者皆有之呢?

3TCL的产权改制过程:

时间

持股比例(%)

国有股

高管

工会

1998.12

91.09

7.99

0.92

1999

员工总计拿出1.3亿元认购股权

2000.01

79.22

15.434

5.346

2000.06

62.59

15.98

21.43

2000.11

58.13

19.91

21.96

2001.12

53.35

23.51

23.14

2002.04

TCL集团引入了五大战略投资者

40.97

25

2004.01.07

TCL集团公开发行股票

2004.01.30

TCL集团股票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1998年12月,TCL集团完成了1997年度的授权经营奖励和增资,李东生等14名主要管理人员合计增资2000余万元,而另有47名其它管理人员通过公司的工会工作委员会增资230余万元。

此次增资完成后,工会工作委员会共代表47位员工持有TCL集团注册资本0.92%。

当时的持股比例是:

国有股91.09%,高管7.99%,工会0.92%。

1999年,TCL给员工发认股权证,鼓励员工持股,员工总计拿出1.3亿元认购股权。

2000年1月,对管理层进行1998年度奖励之后,股本结构已经变为:

国有股79.22%,高管15.434%,工会5.346%。

2000年6月,公司增资扩股,总股本扩展到35803万股再经过2000年10月的配发。

股本结构为:

国有股62.59%,高管15.98%,工会21.43%。

2000年11月,对管理层进行1999年度奖励之后,股本结构为:

国有股58.13%,高管19.91%,工会21.96%。

2001年12月,对管理层进行2000—2001年度奖励之后,股本结构为:

国有股53.35%,高管23.51%,工会23.14%。

2002年4月16日TCL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的成立,此时TCL集团净资产为16亿元,总股本为16亿股,TCL集团引入了五大战略投资者——日本的东芝、住友,香港的金山、南太和Pentel,它们通过现金购买的方式,共持有TCL集团18.38%的股权,而惠州市政府则由此前58%的绝对控股股东,变为持股40.97%的相对控股大股东,TCL管理层股权上升为25%,其它非管理层、非战略投资者股东则持股15.65%。

而到了2004年1月7日,TCL集团公开发行股票;1月30日,TCL集团股票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TCL产权改革完成,而李东生终于如愿以偿,从一个国有资产的经营者成为亿万富翁。

至此,TCL集团由一个地方政府绝对控股的国有公司成为地方政府相对控股的多元股权结构的公司,也就是完成了国有产权向私人手中产权的过渡。

如果这样貌似适合保姆理论,国有资产流失到了个人手中。

那再来看一组数据1997年至2003年TCL集团的国有资产增长了2倍多,销售额飞速上升,市场份额占到全国前位。

TCL到1996年的3亿元资产全部划归惠州市政府所有,到了2002年整个惠州市政府的获得的总资产是1996年的将近三倍多。

4从以上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TCL集团虽然国有产权一部分被管理层收购,是国有产权向私人手中转移,但是由于产权的转移会使企业经营更有效率,(例如,当全部是国有企业的产权的时候,经营者是由行政任命的,他们的任期很短,以至于导致他们短视,只在乎自己任期内的业绩而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没有长远战略使企业急功近利,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最终相一个冰棍一样流失;

而产权转移到私人手中后,他们成了管理者,拥有更长的时间来制定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当然也更有积极性这就是所谓的激励效应,从而使企业更有效率,经营的更好!

),当企业更有效率的时候,我们企业这块蛋糕就会越做越大,虽然蛋糕一部分会被私人拿走,国家拿不到所有的,但是,和原来相比国家拿到的部分蛋糕已经比原来拿到的全部蛋糕要多的多了,这样何谈国有资产的流失啊?

所以只要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MBO中,使国家资产增值了,就不能说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该鼓励MBO的存在。

假如不进行类似的产权改革,任由TCL在以前的产权形式下进行经营的话,那么由于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经营效率低下,会使TCL像冰棍一样慢慢的消融,这样才是真正的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毫无意义的流失。

二MBO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否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1股权优化

TCL集团净资产为16亿元,总股本为16亿股,TCL集团引入了五大战略投资者——日本的东芝、住友,香港的金山、南太和Pentel,它们通过现金购买的方式,共持有TCL集团18.38%的股权,而惠州市政府则由此前58%的绝对控股股东,变为持股40.97%的相对控股大股东,TCL管理层股权上升为25%,其它非管理层、非战略投资者股东则持股15.65%。

以上数据说明TCL为了实现MBO,TCL集团引进了很多战略投资者,一些国际投资者的加入,优化了TCL的股权结构,国有股权比例的下降,非国有股权比例的相应增加,引入其它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人,改进公司法人治理。

相应地,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结构都将随之发生较大变化,有助于健全公司内部的制衡体系(这样做决策,战略时就不会是一言堂,可以集思广益,尤其是国际投资者的建议还可以加速其国际化的进程,这样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并促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

而通过股权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国有产权的虚置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