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921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16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docx

《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docx

施工组织设计原稿学位论文

第一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原则、编制依据及说明

(一)编制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确保创优计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3.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基础施工方案,特别是基础降水排水的处理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技术化,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施工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单位要求。

5.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

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6.合理布局的原则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确保人流的畅通和人员的安全。

在建筑物外围设立安全立网,确保人员安全。

(二)编制依据

1、工布江达县县级政权机关综合业务用房工程招标意见书、工程施工图、标准图及有关文件。

2、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现行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图集及工艺操作规程:

(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2002

(7)《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G701

(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9)《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0)《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GB9258-97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2

(13)《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

(1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18-99

(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8

(1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0)《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

(21)《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通用图集》J212~812

(22)《钢筋混凝土过梁图集》95J331

(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三)编制说明

1、由于未提供地质勘察报告,对地下水位埋深不明确,进行基础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可行的降水措施。

本工程暂按明井排水法进行降排水施工编制。

2、本施工组织设计凡未注明计量单位者均为“㎜”。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工布江达县县级政权机关综合业务用房工程。

2、建设地点:

工布江达县县城。

3、总建筑面积:

1986.00平方米。

4、建筑工程等级:

三级。

5、设计使用年限50年。

6、建筑防火设计分类及耐火等级:

二级。

7、建筑层数、高度、结构:

地上主体四层,建筑高度15.95米,框架填充墙结构。

8、屋面防水等级:

二级。

9、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防烈度七度,第二组,设计基础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10、外墙:

均为30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

11、内墙:

均为20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

12、屋面:

普通屋面4厚APP卷材防水,水泥珍珠岩保温隔热。

13、其余工程详细内容见施工图纸。

(二)、工程特点

1、该工程共计一个单位工程,为框架结构。

根据该建筑地域的地形,挖方量较大,故基础施工主要机械为主,人工施工为辅。

2、主体工程量较大,装饰装修抹灰工程量较大,防止墙面不裂缝是该工程施工的关键要点。

3、本工程为新建,工程的定位及高程测量尤为重要,每项工程定位时,必须与施工总体布置及有关单位配合,确保总体布置按设计要求实施,以免影响总体使用功能。

屋面防水均应在工程施工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应采取措施,保证质量,确保交付使用后任何渗漏现象发生。

4、该工程给排水分为三大系统,即:

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级热水系统。

管道系统又分为:

生活冷水、生活热水、生活污水系统。

5、该工程的电力电器安装工程分为避雷系统和室内供电系统。

室内供电系统为分照明系统、和弱电系统两大独立供电系统。

室内线管均为暗铺。

该工程于2012年12月1日开工,2013年9月1日竣工,总工期为300个日历天。

第二节施工总体部署

一、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能

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我们将组建一支充满活力、具有多专业、全面管理能力的项目部。

详见“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项目部主要成员要求及职能:

1.项目经理:

要求具备国家二级以上资质,并有施工管理工作经验10年以上。

主要负责本工程对外及对内各专业的协调工作,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指挥职能,全权处理项目事务。

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负全责。

2.项目技术负责人:

要求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并有施工管理工作经验15年以上,具有解决和处理工程中重大复杂问题的能力。

并对工程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全权负责。

3.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等要求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并有相关工作经验3年以上。

二、项目管理模式

我公司将按照多年来积累的项目管理成功经验来运行和管理本项目,形成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以项目合同管理和成本、进度、质量控制为主要内容,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和技术先进的项目管理机制。

同时,项目经理部在公司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严格按照以ISO9001:

2000模式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来运行,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以此出色地实现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本工程质量目标。

三、项目管理机构的运行机制

项目经理部是企业形象的缩影,在社会上具有巨大的“窗口辐射”作用。

为加强项目管理,项目部认真贯彻执行以下管理制度,改变施工现场“人治”管理格局,实行“法治”管理。

1、项目经理与公司签订的项目经营管理责任书。

2、项目经理部的分工与协作制度。

3、项目各职能人员各级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4、项目各职能人员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5、项目各职能人员各级文明施工责任制度。

6、技术管理责任制度。

7、材料管理责任制度。

8、设备管理责任制度。

9、项目员工考勤考核制度。

10、项目成本考核制度。

11、外用工管理制度。

12、总包管理制度。

13、施工旁站跟踪检查制度,“样板开路”制度。

四、项目组织管理机构高效运转保障措施

1、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选派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承担项目工作。

2、建立健全项目经理、工长、内业、材料、机械、劳资等岗位责任制,由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专业人员进行考核。

3、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励办法,定期如开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会议,第三次检查不合格者立即调离本工作岗位。

4、建立工程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制,每周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重点解决项目的施工机具、劳动力、技术、资金、质量、进度及总分包协调等问题,确保项目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5、每天下午由项目经理召开碰头会,对次日的工作进行协调安排。

6、建立定期例会制,例会由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主持,公司施工、质安、动力等部门及现场各单位代表参加,例会重点解决质量、进度、施工技术等问题,明确各项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时间,并形成会议纪要。

7、实行劳动用工管理,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善打硬仗的作业队伍,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

8、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以各岗位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我公司投标文件承诺的质量要求。

组建QC小组,开展QC活动,对施工难点开展活动,防止质量通病,以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组建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砼工程、装饰工程的攻关QC小组,对工程的重点部位设立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

通过PDCA循环,进行数理分析,大力提高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9、我公司将一如既往地秉承“以心沟通,用心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与业主、监理、设计、质监站等单位沟通、联系,坚持“先执行,后商量”的原则,禁止我公司任何人员与外部单位现场代表顶撞。

经常与相邻单位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营造良好施工氛围,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五、实施目标

1、工期目标

为使本期工程早日竣工并投入使用,为业主提供服务,我公司在人员组织、施工工艺、设备投入、材料供应等方面进行精心组织,计划用300个日历天完成本工程全部施工任务。

2、质量目标

实现工程质量合格,使建设单位满意。

3、安全目标

完善安全措施,强化安全意识,杜绝伤、残、死亡事故发生。

创“安全施工样板工程”。

4、现场管理目标

为保持施工现场周围清洁的环境,设专人打扫清洁等措施,做到材料分类堆放有序、施工顺畅、文明施工,确保现场管理达到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标准。

5、项目管理目标

全面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对施工全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使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按各自的质量职责承担其相应的质量责任。

对特殊、关键部位和过程设置质量控制点。

消除不合格品,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形成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充分发挥公司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公司内人、财、物的整体优势。

6、施工环境目标

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认真遵守国家及西藏自治区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树立现场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噪音、污水、粉尘、生活、建筑垃圾等对环境的污染。

7、服务目标

服务周到、信守合同,认真协调与有关各方面的关系,接受并积极配合业主和监理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现场管理的控制与监督。

六、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管理内容

1、总平面安全管理

本工程地理位置十分显著,施工场地较宽敞,但在施工期间,运输车辆要限制进场时间,因此合理、充分、有效地进行总平面管理是施工中自始至终重点管理的内容,现场需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治安状况良好。

2、基础、主体结构施工管理

本工程基础、主体平面尺寸较大,建筑结构平、立面造型复杂,轴线、标高控制难度大,测量放线工作必须加强,如果测量放线发生误差,要纠正非常困难,因此现场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进行轴线、标高的测放,并建立复核制度,轴线、标高施测完毕必须经过技术负责人、工长复核,申请业主、监理复查签认放线纪录后才能组织工人施工,并作好复核记录。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关键部位是梁节点的处理。

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中容易出现梁根部移位,梁柱节点核心区域砼不密实而影响其强度,柱根部模板封闭差造成漏浆等问题,为防止这些质量通病出现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操作人员事先要仔细阅读施工图,明确梁、柱位置关系,施工时牵拉通线安装模板,再进行自检,核实无误后方可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