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851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5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docx

《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docx

最新秋人教版部编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副本

为满足广大教师的教学要求,根据最新的2018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大纲,同步更新全册教案;

本册教学案安全匹配2018年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本册导学案,内容充实、详简分明、重点突出、教学环节齐备、精简试用,全文WORD文档,支持修改,可以直接用A4纸打印,避免您为寻找资料而费时费力;

由于编写整理水平有限,文中势必存在各类不足,各位朋友在下载前请慎重考虑。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目录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授课计划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节次

备注

1

9.1---9.2

入学教育

2

2

9.6---9.11

位置

4

3

9.14---9.18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4

9.21---9.25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5

9.28----9.30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6

10.8---10.16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4

7

10.19---10.23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4

8

10.26---10.30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4

9

11.2----11.6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6

10

11.9---11.13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6

11

11.16---511.20

整理和复习

4

12

11.23-----11.27

11—20各数的认识

4

13

11.30-----12.4

11—20各数的认识

4

14

12.7----12.11

认识钟表

4

15

12.14----12.18

9加几

4

16

12.21----12.25

8、7、6加几

4

17

12.28----12.31

5、4、3、2加几

4

18

1.4---1.8

5、4、3、2加几

4

19

1.11---1.15

期末总复习

6

20

1.18---1.22

期末考试

4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

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1单元准备课

第1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P2-P5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5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共l0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

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

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

师:

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

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

(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

图上有几座房子?

有几面红旗?

师:

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

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

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

(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拉单杠?

(2个同学)

问:

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

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看书,2个同学在观看踢足球……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

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

(3个小朋友)

问:

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

3个小朋友踢足球,3条凳子,3个女孩跳绳,它们的数量都是3。

(板书“3”,全班跟读两遍。

(6)问:

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

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

(老师板书“5”)

问:

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

(5朵花)

(8)问:

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

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全班跟读两遍。

(10)问:

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

(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

(板书“8”)

(11)师:

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

(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

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小结:

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个数。

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

5、小结:

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6、巩固认数。

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三、课堂总结

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

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1单元准备课

第2课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材P6、P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

【学具准备】

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只小猪》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

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

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

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

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

3、教学“同样多”。

(1)有几只小猪?

几只小兔?

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

(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

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

有多余的兔子吗?

有多余的砖吗?

师:

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板书:

同样多)

(1)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2)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4、教学“多”与“少”。

(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

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

谁多?

谁少?

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和“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

课间活动。

动手摆一摆

(1)教师摆橡皮和铅笔,学生模仿。

(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

学生同桌互相说:

橡皮和铅笔同样多。

(2)学生随意摆数个学具。

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

谁少?

在小组内比一比。

三、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第4题。

四、发散练习

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一单元 准备课

(一)教材内容

◇数一数

◇比多少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数一数。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

安排一个校园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数数资源,包括数量在1-10的各种事物,每个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

在教材中我们给出人物数量是20,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给出了1~10十个数字,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

·数字什么时候出示可以灵活把握。

◇把握好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地学会数数的方法。

·对1~10十个数字,只是了解不是正式教学。

不要求学生全部认识1~10各数。

◇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比多少”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物的多少,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由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容。

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童话故事,以此为背景引出学习内容。

◇提供了丰富的比较素材。

如“一张石桌”“三个苹果”“四根萝卜”“四个小凳”“两条跳出水面张望的小鱼”等等,教材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

”提示老师可以利用这些东西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充分地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

·比较的两种事物,尽量能够建立起合理的对应关系。

◇练习中安排了不同形式的习题。

第2单元位置

第1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材P9及练习二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教具准备】

教材第9页例题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图上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

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

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

并让学生思考:

①卡车在轮船的()面。

②轮船在火车的()面。

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本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

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P11第1题的图,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

并回答:

①小兵在小玉的()面,小玉在小兵的()面。

②小东的前面是(),小云在小华的()面。

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小玉的位置关系(教师小结:

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3)完成练习二第2题。

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

二、巩固练习

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

2.完成教科书P11第三题。

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

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

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

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

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

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2单元位置

第2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及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