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 人教课标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6804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 人教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 人教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 人教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 人教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 人教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 人教课标版.docx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 人教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 人教课标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 人教课标版.docx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案人教课标版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

  

(2)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和展示资料数据,能比较建国初期、一五计划时期、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文革时期等各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或出现的挫折及其原因;

  

(2)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探索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从中认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3)利用历史图片进行直观教学,体会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

  

(2)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明确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

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方法:

  由于初中历史教材和高一政治对本课内容已作了初步阐述,这些为学生学好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设计中注重在构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图片和文字材料中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深化,以提升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了解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探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教师进行引导和评析。

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的场景。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分两个历史时期向学生介绍了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目: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教材阐释了1949~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探索,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改造等三方面的内容。

第二目:

探索与失误。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后的十年,党在经济建设领域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

第三目:

国民经济的劫难。

文革十年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方法一】本课将采用直接导入法: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明确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在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等因素影响下产生以来,经历约80年的曲折发展,于1949年左右萎缩。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经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方法二】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

可以打一百分(100分),政治上:

可以打八十分(80分),经济上:

只能是零分(0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历史的真相。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合作探究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原因是什么?

  请大家看一段资料: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师】从材料中,大家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形势啊?

  【生】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形势严峻。

  【师】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会出现国民经济严峻形势呢?

  【生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生2】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生3】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师】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而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则作出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仅仅经过三年的时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国民经济的恢复以较短的时间,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为进入一个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初步检验。

  多媒体打出课件板书:

  

(1)背景: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1)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③战争的严重破坏。

  2)表现:

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2)恢复:

经过3年努力,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3)意义: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过渡】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残缺不全。

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再如,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

  中国美国印度

  钢产量2.37公斤538公斤4公斤

  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

  为此,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它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

  

(1)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合作探究2】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我国为什么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1)从历史原因看:

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

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成就:

  超额完成;先后建成四大重点企业(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并投产)。

  【合作探究3】我国一五计划建设项目中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集在这里?

(P53学习延伸)

  ①一五计划的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分布在东北地区;

  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

  其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

  此外,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

  (3)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备课资料】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

  1951年春,周恩来、李富春、陈云主持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一1957),经过五次修改补充,于1955年7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

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

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问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

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以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和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60%作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1954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过渡】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从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

  

(1)对象:

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基本途径和方式:

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意义: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

  【备课资料】我国的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对农业的改造分三步(手工业改造与之相同):

  互助组(临时和常年)。

特点:

不改变个人所有制,共同劳动,有少量公共财产。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初级社。

特点: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公共财产,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社。

特点:

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取消按股分红,实行按劳分配。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在1952年底以前,主要是发展互助组。

从1953年春开始,发展初级社。

从1955年冬开始,进入高级社阶段。

  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也分三步:

  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以加工订货和经销代销为主。

加工,就是国营企业根据需要,出原料并付加工费,委托私营工厂加工。

订货,就是国营企业按合理价格向私营工厂订购所需产品。

经销,就是私商从国营批发公司买进商品,然后按规定差价销售。

代销,就是国营商业付代销手续费把商品委托私商按规定价格零售。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虽然生产资料仍属私有,但其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已受到国家限制,被初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吃苹果式合营),就是国家对有10个工人以上的私营工商业逐一投资入股,改建扩建,并派干部加强领导,使之变成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全行业公私合营(吃葡萄式合营),不分大、中、小企业,按行业改组合营。

合营后的企业,除资本家拿股息外,与国企无异。

所谓股息,是在合营时,对资本家的企业清产核估,算出其资产总额,每年给5%的股息(给了10年,1966年取消)。

  在1953年底以前主要是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

1954年起转入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当年12月试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5年夏季,中共中央高层对农业合作化速度问题发生严重争论。

争论过后,由于对所谓“小脚女人”、“右倾机会主义”的尖锐批评,三大改造步伐猛烈加快。

  从1955年冬开始出现了三大改造的迅猛浪潮。

到1956年底,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总数的87.8%;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手工业者点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商业户数的82.2%,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这样,原预计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仅用4年,提前11年完成了。

  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有制经济已经占绝对统治地位,在1956年的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

个体经济占7.1%,资本主义经济接近于零。

  三大改造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否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在生产关系变革上远远脱离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经济体制上,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以至取消了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

在公有制经济的管理方面,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突出,妨碍了生产发展。

  二、探索与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1)背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2)时间:

1956年

  3)内容:

  ①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规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意义:

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大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确定都是十分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后来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八大的路线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但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坚持贯彻八大的正确路线,留下了历史遗憾;

  

(2)八字方针:

  1)背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内容: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意义:

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备课资料】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这个方针是1960年8月周恩来、李富春主持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时提出来,经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的。

后来,中央又多次召开会议,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贯彻落实的政策和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坚决的全面的调整。

  “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

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

通过调整,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

同时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使工业和农业之间、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趋于协调,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1)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从1960年10月起,中央开始部署整风整社,以肃清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五风”:

“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

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其核心是要求全党用最大的努力来纠正“共产风”,并作出12条规定,重申“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彻底清理一平二调;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恢复农村集市,等等。

接着,中央又起草和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进一步确定了现阶段人民公社的基本制度。

同时,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

一方面,压缩在“大跃进”中过度膨胀的城镇人口,压缩农村水利建设规模和精简农村文教等事业,减轻农民负担,充实农业劳动力。

另一方面,增加农村社队所需贷款和物资,提高粮食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增加农民的收益。

  (2)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压缩重工业生产。

  为缩短基建战线,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停建缓建了大批正在施工的建设工程。

1962年,全国施工的基本建设项目由1960年的8.2万多个,减为2.5万多个。

其中大中型项目由1960年的1815个减为1003个,减少了812个。

同时,国家对投资规模作了大幅度的缩减,从而使基本建设规模与当时国家的财力、物力基本相适应。

调整后的基建投资,也是首先保证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主要用于当前生产的补缺配套上,不是再去铺新摊子。

对于重工业生产的调整,主要是有计划地降低了冶金、机械、建材等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

全国重工业产值,1962年比1960年下降了58.6%,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53.3%降为35.5%。

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压缩重工业生产,缓和了财政、物资供应的紧张状况,加快了扭转经济比例失调局面的步子。

  (3)实行工业企业的关停并转,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

  对那些没有原料、材料资源的企业,以及消耗过多、产品质量低劣、成本极高、长期亏本而短期又不能改变的企业,则分别情况,或者暂时停止生产,或者关闭,或者关闭一部分。

以后,中央又对企业关停并转作过多次指示和规定。

经过果断而有秩序地关停并转,全国工业企业数由1959年的31.8万个,减少到1962年的19.7万个,减少38%,基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战线过长的状况。

中央还制定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对保留下来的企业进行了整顿。

同时,从1961年起,国家以极大的精力抓了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的工作。

这是克服经济困难的一项重要措施。

精简的主要对象是1958年以后来自农村的新职工,精简下来后,动员他们回到各自的家乡,参加农业生产。

到1961年6月,全国共精简职工1887万,城镇人口2600万。

这就有力地加强了农业战线,大量地减少了工资开支和粮食销售。

  (4)减少财政赤字,稳定市场。

  1958年到1961年,国家财政连年出现大量赤字。

与之相伴随,出现了货币发行过多,市场不稳定的现象。

为了消灭财政赤字,并稳定市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主要的有:

一是努力增产日用工业品,扭转企业亏损,以增加商品供应,增加财政收入。

二是大幅度压缩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其他各项事业费和国防费用,以减少财政支出。

三是在保持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的同时,对针织品、自行车、钟表、茶叶、酒类及某些糖果、糕点等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以回笼货币。

  在这次经济调整过程中,党和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集中统一领导。

1961年1月,中央作出《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提出把经济管理的大权集中到中央、中央局和省(市、自治区)这三级。

1962年,中央又先后对银行、财政、物资、基本建设等集中管理问题作出严格规定和具体要求。

  到1962年,经济调整工作开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许多方面都出现了迅速恢复的转机。

为了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1963年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从当年起,再用二三年的时间,继续实行“八字方针”。

在这之后的三年调整时期,除继续改善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之外,着重是加强现有生产能力的填平补齐,并搞好一批设备的更新;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适当组织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65年,原定的各项调整任务均顺利完成,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新的面貌。

  【过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本来是新中国发展的良好开端。

但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遭到很大的挫折。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总路线出台的背景

  一方面是由于全党和全体人民对迅速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强烈要求,造成了一个过热的社会氛围。

  另一方面,是由于党和政府在前一阶段的经济工作中连续取得了骄人成绩,工作太顺了,以致许多领导人产生了骄傲情绪和轻视经济工作的态度。

  2)时间:

1958年

  3)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对总路线的全面评价:

  主观愿望上讲,它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无可厚非。

但从科学的角度讲,多快好省同时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效果上讲,催生了“左”倾经济思想和盲动的经济行为,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

片面要求高速度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工业:

制定出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赶英超美)

  农业:

对粮食产量的估计过高,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

  【备课资料】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开展大跃进的舆论准备。

  自1953年起,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顺利完成。

工农业生产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当时社会安定、民风良好。

大家为了建设新中国,人们都有一股子干劲,争先恐后的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1958年2月份,《人民日报》发表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社论,明确地提出国民经济要全面大跃进。

随后,在基层的全体干部中,认真学习社论的精神,为全面大跃进,奠定了思想基础,并做好了精神准备。

  大跃进的提出,不仅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