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2909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docx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docx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计划

大学生逃课现象

研究计划书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11334038刘建宏

一、研究背景和项目选择的意义

1.研究背景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91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4.7%的受访者坦言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

受访者中,31.1%的人是在校大学生,51.3%的人为已毕业大学生。

诚然,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成为了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流传“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说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各高校频频出台相应政策,而大学生们又对之制定出一系列的“对策”,以至于校方和学生的矛盾愈演愈烈。

逃课率高居不下,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而逃课现象又给各方面带来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应对呢?

这是国家教育部门、高校校方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

2.研究目的与意义

a.理论意义

通过研究逃课问题,有利于提升对现代大学生心理的了解,加深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丰富现代教育理论内容,

b.现实意义

我们旨在通过此次研究活动,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心理状况,深度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寻找与之相关的因素,并分析逃课潮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与总结,并为教育部、校方提供应对的政策建议,并希望以此研究活动为契机,引导社会各界和高校学生讨论、思考逃课问题并对我国高校教育进行反思。

二、文献回顾

1.王益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3)

2.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6

3.胡彦.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教学艺术,2005

4.李武江.逃课是行为人在约束条件下要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选择行为

5.陈扬逃课是一种典型的学生失范行为,应实施有效教育控制.2006

6.陈鲁平.大学生逃课是一种有目的的理性行为.2003

 

三、基本概念、研究假设和主要变量

1.基本概念

逃课:

是学生主观意愿决定的行为,即学生由于某些原因在未履行正常的请假手续情况下,做出不到课堂的行为。

2.理论假设(hypotheses)

1.逃课率与学校层次(生源高考分数层次)相关。

即是说,我们假设学生逃课的可能性与学校的层次存在相关性。

2.逃课率与专业相关。

在同一间学校里,不同专业的学生逃课的可能性不同。

3.逃课率与课程相关。

同一专业的学生,对于不同的课程逃课的可能性也不一样。

这里面假设有几个因素可能左右逃课可能性a.课程与专业的相关性b.课程的重要性c.课程的授课老师d.课程的考核方式e.课程开展的具体时间,在太早、太晚或午休时间开展的课程逃课率可能相对高f.课程学术价值与现实价值g.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4.逃课率与学校管理松紧相关。

在考勤管理制度严格的学校与在考勤管理制度上宽松的学校学生逃课可能性不同

5.学生个人逃课行为与他人逃课行为存在相关性。

学生身边朋友的逃课可能性影响其逃课可能性,这是从众心理所致

6.我们假设学生个人因素是为根本原因。

7.逃课率与年级相关。

大一、大二、大三的逃课率存在明显差异

8.逃课率近年升高与全国高校扩招相关。

9.学生个人逃课频率与其学术成绩有关。

10.逃课可能性与性别相关。

男女生逃课率可能存在明显差异。

11.逃课的可能性与所处于学期的时间段有关。

在学期初、期中和期末逃课率可能存在明显差异。

3.主要变量

从上述基本假设出发,本项研究将要涉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主要如下:

(一)、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s):

1.学校.学校录取批次及学校性质。

包括第一批次学校,第二批A类学校,第二批次B类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此变量与学校生源素质相关,而生源素质可能是不同学校逃课率发生差异的原因

2.专业.宏观上包括工科类、理科类、农学类、医科类、社会科学类等,微观上包括上述学科类型分支下的各个具体学科.另外还有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多少

3.课程.包括课程与专业的相关性、课程的重要性、考核方式、开展的具体时间、课程学术价值与现实价值和内容的趣味性

4.授课教师.包括授课教师的职称、知名度、专业认可度和教师的外在形象

5.校方管理制度及其执行力度

6.不可预见的突发情况.如天气因素

7.授课地点与宿舍的远近。

8.宿舍楼层的高低。

9.性别

10.是否为学生干部

10.学生个人思想因素。

此处比较难量化,我们希望能够在进行深度访谈中尽可能地获得对考生性格方向、生活作风及其价值观的了解

11.课时设置数量.

12.所处学期时间段。

学期初、期末、期中

13.其他.可能有其他特殊因素作为一些个体逃课的决定性因素而上述自变量中未有提及。

 

(二)、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s)

1.逃课可能性.这是本次研究活动的核心因变量

2.逃课方式.自变量的差异可能造成逃课方式的差异,包括直接逃课、请同学帮忙签到、签到后离开、知晓点名后再赶到等方式

四、研究对象的分析单位(theanalysisunitofresearchsubject)

和抽样方案(samplingplan)

二批次A类学校、B学校和专科学校各占25%的样本比例,其中抽取若干专业在每个学校内进行等比例抽样。

抽样数量:

拟对各高校中选定院系学生进行随机抽样(randomsampling),抽取总数为2000个左右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questionairemeasures)。

每个学校所抽取的每个院系中另外选出5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

五、资料搜集和分析的方法

1、资料搜集

本项研究中,重点访问的部分工作首先根据上列假设和变量的设计,由项目负责人设计出较详细的访问提纲和访问要点。

然后再根据抽样方案选择访问对象,再组织研究人员进行访问。

问卷调查的部分首先由项目负责人设计根据上列假设和变量设计出问卷。

然后再根据抽样方案进行抽样,然后进行问卷测量和访谈分析。

另外,本项研究的负责人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近年来广州各高校的问卷调查、逃课率、逃课因素比重等数据并对各高校数据进行比较

2.资料分析

我们拟采用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式。

在定量资料的分析中,首先将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作初步的处理。

由于大多数数据将是定类资料(nominalmeasures),所以在对单变量进行集中趋势(centraltendency)和离散趋势(dispersion)的描述的基础上,将可能较多地采用交互分类的分析和检验方法来研究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支持先前的假设的目的。

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进一步做一些多变量的控制性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对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定性资料的分析中,我们将重点对在各个高校各个院系中的学生的访谈反馈资料进行分析,以理解每个个体的行为习惯、生活作风和价值观人生观类的个人特点,并挖掘一些之前所未考虑到的变量影响

六、操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1.操作步骤

a.文献分析与理论假设阶段:

进行文献回顾,总结思考并作出理论假设

b.问卷设计与完善阶段:

初步设计出问卷后反复审核,请教老师,力图提高问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c.具体操作执行阶段

发放——回收——整理——分析

d.总结阶段.撰写调研报告

2.时间安排

1个月内完成资料的查阅收集工作,1个月完成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并开始正式的调查。

用大约3个月的时间完成调查工作。

用大约1个月时间完成研究报告的写作。

总计半年。

 

七、项目管理

项目负责人:

刘建宏,11级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学生

八、成果分享

本研究报告将提供给中山大学和支持研究活动的各个高校校方

 

九、问卷设计

我们的问卷一种有28道题。

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包含了大学生基本信息,并对包括对大学生逃课原因,逃课后心理、学生个人对逃课行为的看法和体会等进行探讨

问卷设计初稿: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问卷

学校: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专业类型

A.社会科学类B.理科类C.工科类.D医科类E.师范类.F.农科类G.信息类H.语言类I其它__________

3.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4.您的宿舍在几楼

A.1-3楼B.4-6楼C.7楼以上

5.您经常逃课吗?

(选择从未逃课的同学直接跳到从11题开始)

A从没B偶尔C经常D总是

6.一般是由于什么原因而旷课?

(可多选)

A、学生会、社团的事情B、谈恋爱C、对课程不感兴趣

D、上网E、睡过头F、不喜欢授课老师G不点名H教室环境差I、受其它翘课的人的影响H.生病

J、感觉课程没有意义K.上课时间不适合L.教学班人数太多M、另有自己的学习规划与安排N不上课考试也能过O其它____________

7.您逃哪些课比较多:

(多选)

A选修课

B政治学习类

C文史类

C专业课

F视情况而定

8.您在学期内哪个时间段逃课频率较高呢?

A.学期初B.学期中C.学期末D没关系

9、逃课的时候,会担心被老师点名或影响期末成绩吗?

A、完全不会B、有一点C、很担心

10.您逃课时的感觉:

A爽B内疚C没感觉

11.你是否为学生干部?

A.是B否

12.您对逃课的态度:

A逃课对班集体有不良影响B逃课只对个人有不良影响

C逃课并没有太多不良影响D.逃课是自主理性选择的结果

13.您对上课点名有什么看法?

A支持B反对C无所谓

14.您在班上学术成绩的排名

A.拔尖B.中上C中下D落后

15.感觉您们学校总体上对于逃课的管制严格吗?

A.严格B.一般C.非常宽松

16、上课的时候,会做什么?

(可多选)

A、专心听课、记笔记B、看课外书C、听歌、看电影D、聊天

E、做其它课程的作业G.其它___________

17.您现在的课时安排为多少?

A20节以下B.20—25节C25—30节D30节以上

18.您认为每周安排多少节课才算合理?

A20节以下B20—25节C25—30节D30节以上

 

19、您周围有旷课的同学吗?

大概10个里面有几个?

A、没有B、有,1到3个C、有,4到6个D、有,7到10个

20.您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学生减少逃课?

(可多选)

A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老师经常点名B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

C课程设置精简化D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E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等挂钩

F以上均没必要G其它____________

 

十、附录:

参考文献:

1.万向东.珠江三角洲外来民工职业病状况研究计划书

2.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3.郑晓绵.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评述

4.陈方前.对大学生逃课的几点思考.乡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5.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