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1404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docx

《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docx

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导学案

第四单元

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34个,会写28个字。

运用所学的识字写字方法和有关知识掌握会写字的字形,把握形声字的特点记生字。

2、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地理解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能说会道”的“小小辩论会活动”的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文章叙述顺序,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13麻雀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10个会写字。

要求掌握的词语有:

“梧桐、绒毛、掩护、拯救、嘶哑、搏斗、危险、庞大”。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意思,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根据课文提示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4、使学生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的动物也有母爱,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是弱小者战胜强大者。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预习⑴自学生字(找出生字的形近字及同音字,区别组词)⑵勾画出文中的新词或关键词语,利用工具书初步理解⑶熟读课文(至少两三遍)⑷看看课后思考题,自我检查读文的效果。

2、教师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麻雀这种小鸟吗?

在鸟类中,麻雀是一种很常见一种的小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好听的声音,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因为人们对它太熟悉了。

但课文中的这个故事却是我们不曾见过的,更是令人感动的。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四课《麻雀》。

二、揭示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一)自学指导

请后进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听得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

(二)指名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轮流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举手纠正。

2、一人读一点,见错就停,教师板书读错的字。

(读得好的则表扬)

3、请其他同学更正,教读。

注意以下词语(摇撼、扎煞、拯救、嘶哑、梧桐、庞大、搏斗)的读音。

4、集体认读板书的内容。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词语,自行理解。

2、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同桌合作学习理解词语。

4、全班交流合作后仍解决不了的词语。

扎煞:

本课指羽毛散乱地竖起。

绝望:

毫无希望。

安然:

安安稳稳的意思。

无可奈何:

一点办法也没有。

奈何:

如何,怎么办的意思。

庞大:

很大的意思。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要求流利)

1、指名读课文。

2、小组读课文。

3、男女生读课文。

4、弄清课文中的几个角色、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六、第四次“先学后教”(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记住字音、字形。

2、学生交流难写得字,教师适当补充、强调。

3、听写词语,让后进生上台板演。

梧桐、绒毛、掩护、拯救、嘶哑、搏斗、庞大、危险

4、师生评议。

5、生改错。

七、当堂训练:

——在生字本上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感受母爱的力量。

2、根据提示了解课文是怎样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是怎样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小黑板)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根据提示了解课文是怎样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我相信,通过努力自学,同学们一定能够完成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

1、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为三部分,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拯救了自己的幼儿,吓退了猎狗。

我急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2、交流、讨论划分课文部分的结果,让生说说为什么?

3、课文中有哪些角色?

想想小麻雀和猎狗是怎样的,找出有关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理清事情发展顺序)

1、出示课后第二题(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第二题。

3、指名交流。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体会重难点句子)

1、出示课后第三题。

2、学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难点句子。

3、指名说说你还勾画了课文中哪些不好懂的句子。

4、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句子,分组讨论。

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①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②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③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④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⑤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5、指定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6、比赛感情朗读这些重难点句子。

7、谈谈对母爱的体会。

六、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

1、生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展示背诵:

比比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七、当堂训练

1、扩写句子。

①我唤回猎狗。

②老麻雀掩护着小麻雀。

2、读了《麻雀》一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13麻雀

板书设计:

老麻雀

母爱

斗救

猎狗小

教学后记:

14让它们自由生息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日内瓦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采用的是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叙述方式。

3、本课会认字有“瑞、筋、镶”等9个,会写字有“钢、筋、政”等10个;要求掌握的词语有:

钢筋、统一、染绿、联合国、独占、尊严。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中描写的野草自然生长、人与鸟和谐共存的景象,理解日内日瓦人民对自然的热爱。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

“人工草坪与野草‘只有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别’”和“小小麻雀也‘活得自在,活得有尊严’”的深刻含义。

2、“啄”的声调是二声,不是一声;“餐”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联”与“连”意思上的区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预习⑴自学生字(找出生字的形近字及同音字,区别组词)⑵勾画出文中的新词或关键词语,利用工具书初步理解⑶熟读课文(至少两三遍)⑷看看课后思考题,自我检查读文的效果。

2、教师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现在世界上现代化的大城市越来越多,建设得越来越先进,你知道哪些现代化的大城市?

看,这是世界上著名的日内瓦。

(图片)这座城市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介绍日内瓦的课文。

二、揭示目标:

1、认识9个生字,10个会写字。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一)自学指导

请后进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听得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

(二)指名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轮流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举手纠正。

2、一人读一点,见错就停,教师板书读错的字。

(读得好的则表扬)

3、请其他同学更正,教读。

注意以下词语(钢筋、统一、染绿、联合国、独占、尊严)的读音。

4、集体认读板书的内容。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词语,自行理解。

2、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同桌合作学习理解词语。

4、全班交流合作后仍解决不了的词语。

贵贱:

①价钱的高低;②地位的高低。

本课指野草与人工草皮没有高贵与贫贱之分。

滥杀:

没有限制地杀害。

赴宴:

参加宴会。

错落有致:

很有秩序地交错排列。

营造:

有计划地造。

课文中指日内瓦人在城市中创造了鸟儿的乐园。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要求流利)

1、指名读课文。

2、小组读课文。

3、男女生读课文。

4、课文主要介绍的什么?

了解课文采用的是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叙述方式。

六、第四次“先学后教”(学习会写字)

1、学生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记住字音、字形。

2、学生交流难写得字,教师适当补充、强调。

3、听写词语,让后进生上台板演。

钢筋、统一、染绿、联合国、独占、尊严、守护、市政

4、师生评议。

5、生改错。

七、当堂训练:

在生字本上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品味语言,感受日内瓦城市中野草和小鸟自由生息的状况,激发学生保护、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小黑板)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品味语言,感受日内瓦城市中野草和小鸟自由生息的状况,激发学生保护、爱护环境的情感。

我相信,通过努力自学,同学们一定能够完成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

自由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

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和难理解的句子。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理解课文)

1、出示课后第二题:

想想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写“让它们自由生息”的,日内瓦人是怎样让“它们”自由生息的。

2、找到课文相关自然段,默读思考,思考后与同桌交流。

3、指名交流。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体会重难点句子)

1、学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难点句子。

2、指名说说你还勾画了课文中哪些不好懂的句子。

3、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句子,分组讨论。

4、指定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5、比赛感情朗读这些重难点句子。

6、感受日内瓦城市中野草和小鸟自由生息的状况,激发学生保护、爱护环境的情感。

7、感情朗读课文。

六、当堂训练

从“虽然……但”“几乎”造句。

完成练习册作业。

板书设计:

14它们自由生息

修剪、养护野草

投喂面包巧克力

定点定时投喂

同鸟类共同进餐

教学后记:

 

15蒲公英的梦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迫不及待、酸雨、呼啸、改善、污染等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预习⑴自学生字(找出生字的形近字及同音字,区别组词)⑵勾画出文中的新词或关键词语,利用工具书初步理解⑶熟读课文(至少两三遍)⑷看看课后思考题,自我检查读文的效果。

2、教师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你做过什么梦?

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做梦?

蒲公英也有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蒲公英的梦》。

二、揭示目标:

1、认识9个生字,8个会写字。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

(一)自学指导

请后进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听得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

(二)指名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轮流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举手纠正。

2、一人读一点,见错就停,教师板书读错的字。

(读得好的则表扬)

3、请其他同学更正,教读。

注意“梦乡、烦恼、伸懒腰”的读音。

4、集体认读板书的内容。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词语,自行理解。

2、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同桌合作学习理解词语。

4、全班交流合作后仍解决不了的词语。

恬静:

安静;宁静;环境优雅。

酸雨:

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的大自然降水,能腐蚀建筑物,损害植物,污染水源。

迫不及待急切地不能等待。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要震聋了。

呼啸:

指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要求流利)

1、指名读课文。

2、小组读课文。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六、第四次“先学后教”(学习会写字)

1、学生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记住字音、字形。

2、学生交流难写得字,教师适当补充、强调。

3、听写词语,让后进生上台板演。

梦乡、废气、酸雨、烦恼、迫不及待、饮料、遭遇、污染、体操、伸懒腰

4、师生评议。

5、生改错。

七、当堂训练:

在生字本上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体会环境变化给生物带来的伤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用“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造句。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小黑板)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品味语言,体会环境变化给生物带来的伤害。

3、学会用“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造句。

我相信,通过努力自学,同学们一定能够完成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得生动、形象的部分多读几遍。

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和难理解的句子。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理解课文)

1、出示课后第二题:

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部分内容,再说一说蒲公英为什么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又为什么做了那样一个美好的梦。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后与同桌交流。

3、指名交流。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理解重难点句子)

1、学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难点句子。

2、指名说说你还勾画了课文中哪些不好懂的句子。

3、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句子,分组讨论。

4、指定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5、比赛感情朗读这些重难点句子。

6、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7、感情朗读课文。

六、当堂训练:

1.用“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造句。

2.完成练习册作业。

七、实践活动

留心观察你周围的环境,了解一下有没有被污染的情况,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环境,再给同学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15蒲公英的梦

汽车的噪音不排放废气

呛鼻的废气蒲公英(希望)不制造噪音

疼痛的空罐环保意识不污染水源

教学后记:

 

16※台湾蝴蝶甲天下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是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

3、要求会认“繁、殖、蛾”等8个字。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台湾的蝴蝶有什么特点;课是从那几个方面来介绍了“台湾的蝴蝶甲天下”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蝴蝶知识的课文《台湾蝴蝶甲天下》。

二、出示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是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

2、要求会认“繁、殖、蛾”等8个字。

3、知道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读通课文,理解词语)

(一)自学指导

请后进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听得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

(二)指名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轮流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举手纠正。

2、一人读一点,见错就停,教师板书读错的字。

(读得好的则表扬)

3、请其他同学更正,教读。

4、集体认读板书的内容。

5、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甲天下、参天、鸟语花香、清幽、色彩斑斓、翩翩起舞。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

2、指名学困生交流。

3、指名补充。

4、小组讨论: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台湾蝴蝶名副其实的“甲天下”?

5、指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

6、比赛感情朗读课文。

五、当堂训练

1、假如你也是一位游人,你会怎样赞美台湾的蝴蝶?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16*台湾蝴蝶甲天下

数量多

条件品种多甲天下

景色奇

雨水充足

气候温暖

草木常绿

鲜花盛开

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四

学习目标:

1、通过巧记成语训练,了解汉语词汇的丰富性,掌握一些记忆成语的方法,激发积累成语的兴趣。

2、通过词句训练,体会如何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形象、准确。

3、读背古诗,体会诗意,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4、阅读短文,感受大理独特的自然风光,巩固单元训练专题。

5、通过辩论会和习作训练,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资料、快速反馈信息的能力,提高说话和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了解,搜集信息资料,打好说写训练的基础。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辩论会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有关大理风光的图片。

2、准备“正方”“反方”的标志牌。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又到了游玩“语文百花园”时间。

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语文百花园”,去畅游知识的海洋,游览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大理,还要通过小小辩论会和笔下生辉活动,增长自己的才干。

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四”。

二、学习“语海畅游”

1、巧记成语。

①自由读题中八个成语,你发现了什么?

  ②再读这些成语,想想每个成语的意思,不懂的可借助成语词典或请教同学。

  ③你是怎样记住这些“风”字打头的成语的?

想好了,和同学们交流,比比谁的办法巧。

  ④采用你认为最巧妙的方法记住这些成语,比比谁记得又快又好。

  2、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想象句子描绘的画面。

  ①自由读,把句子读通顺,读准确。

  ②说说这两个句子分别主要写什么。

  ③再读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作用,互相交流。

  ④听教师朗读句子,闭眼想象句子描绘的画面,再向大家介绍你“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积少成多”

  1、读读背背。

  ①学生自由读古诗《乐游原(节选)》,熟读成诵。

  ②合作交流,了解诗意。

  ③互读互背。

  2、我的采集本(可配合《台湾蝴蝶甲天下》学习)。

  四、学习“阅读平台”

  1、展示有关大理风光的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2、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把短文读通顺,并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3、四人小组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教师引导点拨。

  ①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云南大理的独特风光?

  ②文中介绍的这几个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5、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在采集本上。

  五、课后延伸

  1、把大理的“风、花、雪、月”介绍给家里人,有条件的争取到大理游玩。

  2、调查、了解有关生活环境好与坏的有关情况,整理一下,准备参加下节课的辩论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能说会道”。

  一、谈话导入,激发交流欲望

  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感受到大自然里的小鸟、野草、蝴蝶都是那么的可爱,它们美化了我们的环境。

我们现实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下面,我们用辩论会的形式,把你的观点和了解到的事实材料与同学们交流。

相信大家一定会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增长能力。

  二、明确辩论会的要求

  1、在你的印象中,辩论会是什么样的?

  2、师生合作梳理,提出要求:

  ①辩论双方(正方、反方)要有自己的观点。

  ②辩论时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用事实来说明。

  ③辩论时要以事实、事理服人。

  3、准备。

  全班分大组,每组持相同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推荐组长,集中资料,分工合作。

  4、进行辩论。

  ①展示观点。

(分别持牌:

“正方”“反方”。

  ②按要求展开辩论。

  5、确定胜负方,评“最佳小辩手”。

  6、教师小结,颁奖。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完成习作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辩论会,用调查了解到的大量事实,把自己对现实生环境变好或变坏的观点展示出来。

这节课,我们要把辩论会上说到的、自己感触最深的事写下来,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二、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

  1、读文本“笔下生辉”部分。

  2、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教师相机提出习作要求。

  3、你准备写哪方面的内容,怎样写?

思考后与同学交流。

  三、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在班中点评。

  五、互相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六、把修改好的文章抄一抄,自读欣赏。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学习目标:

1、本单元认识汉字21个、会写汉字28个。

运用所学过的识字、写字方法和有关知识掌握会写汉字的字形,特别是把握形声、形近字的特点记牢生字。

2、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注意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把每个知识点落到实处,同时认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能说会道”的训练,逐字培养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7小草之歌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小草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3.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有:

渺、惭愧、娇、辽、涯,要求会写的字有:

计、奉、福、缺、锁、脆、扳、娇、辽,要求掌握的词语有:

计较、奉献、缺少、沙丘、锁住、同胞、打扮、辽阔。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预习⑴自学生字(找出生字的形近字及同音字,区别组词)⑵勾画出文中的新词或关键词语,利用工具书初步理解⑶熟读课文(至少两三遍)⑷看看课后思考题,自我检查读文的效果。

2、教师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计、奉、福、缺、丘、锁、胞、扮、娇、辽”并会用这些字组词扩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

导入语:

同学们,这一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唱一支欢乐的歌,是一支什么歌呢?

请给老师一起说出他的名字。

(教师板书课题----《小草之歌》。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自学指导:

接下来我们进行读诗歌比赛,看看我们谁能把诗歌读的最精确。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赛诗歌)

1.老师先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自由读诗歌,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大家都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者查字典。

2.A:

自由读

B:

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若读中有错,其他同学给予纠正。

C:

在这首诗歌里有些字和词语是第一次和你们见面,赶快认识认识交个新朋友吧(生字请多读几次)

D:

分角色读诗歌

5.第二次先学后教(读生字、词语)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