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757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010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组

单元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如何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2、分角色朗读,了解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3、理解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25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点:

1、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吧”的道理。

2、学习“……如……一般”这种比喻句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矛、盾、集”等生字。

能正确读“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坦克的图片、文字资料。

  2、收集与发明创造有关的资料。

  3、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生)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训练点:

1、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2、联系句子来体会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用其他例子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

4、积累好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阅读单元导语,了解单元主题

二、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认识矛和盾,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可由学生讲)

你们有谁知道“自相矛盾”这个词语的意思

古时候,有个楚国的商人在市场上出卖自制的长矛和盾牌。

他先把盾牌举起来,一面拍着一面吹嘘说:

“我卖的盾牌,坚不可摧。

不管对方使的长矛多么的锋利,也别想刺透我的盾牌!

”停了一会儿,他又举起长矛向围观的人们夸耀:

“我做的长矛,锋利无比。

不管对方抵挡的盾牌怎样坚固,我的长矛一刺就透!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问道:

“如果用你做的长矛来刺你做的盾牌,是刺得透还是刺不透呢?

”。

楚国商人涨红着脸,半天回答不上来。

矛和盾分开弄出了很多笑话,但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发明什么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提问:

认识这些字和词吗?

读一读。

(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你用什么办法记下来?

谁能用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自主识字。

  3、谈话:

现在我们让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考考你是否还认识它们。

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同时思考: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发明家根据()发明()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

指名说。

四、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4、提炼以下两个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⑴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⑵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我们讨论的话题。

五、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

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重点指导:

“矛、兵”的笔顺。

区别“柔矛予”“兵乒乓”

  4、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5、指导生字书写。

  6、小结写字情况。

六、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

  2、进一步读熟课文,争取解答课后问题。

  3、用“?

”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

听写生字词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

  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找出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清楚)

  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扣点1)

二、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1、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2、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边读边写旁注)

  3、全班交流:

(先同桌互说,再在小组交流)

课堂练习(扣点1)

1、交通拥挤,为了解决上班,下班的问题就发明(双层汽车)

2、把铅笔和橡皮合二为一发明(带橡皮)

3、为了写字端正,又能保护好视力我想发明()

4、别人好的学习方法,我想全部学下来,所以不我想发明()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4、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2、齐读这段话。

  3、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拓展思维,深化明理

1、矛和盾很早就有,为什么别人不能像发明家一样发明出坦克呢?

(生自由回答)

2、小结归纳:

我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

从你的发现中受到启发,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

  1、观察生活,发现不便之处,作记录。

  2、思考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

  3、尝试把其中一项做成看得见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展示。

板书设计:

矛  进攻

25矛和盾的集合坦克既能进攻又能防守

  盾  防守   

课后练习:

一、

 

二、

 

三、

 

四、仿照例子,选用“…如…般…”或“…像…一样…”写比喻句。

(扣点练习1)

1、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自己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像小鸟一样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26科里亚的木匣

教学点:

1.学改反问句

2.复述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训练点:

1、多音字:

量、数、差。

2、用关联词“不光……还……”联系说话、写话。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4、练习复述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简介历史背景,谈话引入,导入主题

一、分步揭题

  1、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

  2、完整板书课题。

    科利亚是个苏联的。

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

(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木匣,()木匣,受到()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扣点2)

  1、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

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

默读课文,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3、全班交流:

   ⑴ 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

   ⑵ 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3)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四、学习字词

  1、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2、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3、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本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二、讲读课文

  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对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即什么线索)写的?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

  1、学习课文第1部分:

  ⑴ 出示思考题:

  ① 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

  ⑵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⑶ 指名读第2自然段:

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

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有感情朗读,注重动作词。

  ⑷ 指名读第3自然段:

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填空:

科里亚是个()的孩子

科里亚是怎样埋木匣请找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⑴ 出示思考题:

妈妈是怎样挖箱子?

  ① 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 妈妈是怎么挖的?

  ③ 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⑷ 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从妈妈挖箱子,说的话想说什么呢?

  ⑸ 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① 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

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

  ② 学习9和10自然段:

科里亚为什么找不到木匣?

小组讨论,自由汇报。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

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③ 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④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照妈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

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

最后,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⑴ 找到木匣后,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

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⑵ 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扣点2)

  ① 自己默读,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说一说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怎样挖木匣的,他从中得了什么启示。

  ②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③ 指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扣点1)

1、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没有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的吗?

2、时间在变化,周围的一切不都在起变化么?

三、总结全文:

师生共同完成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四、课外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扣点2)

2、课后观察:

我们身边哪些事物在发生变化?

板书设计:

埋木匣四年前5岁步小十步

26科里亚的木匣挖木匣四年后9岁步大五步事物在不断变化

受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课后习题:

一、

 

二、

 

三、

 

课后反思:

 

27陶罐和铁罐

教学点:

巩固双引号的用法。

学习童话故事的特点。

表演课本剧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训练点:

1、多音字:

处。

2、巩固引用人物的话的“说”三种情况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3、积累好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故事精彩分享,谁能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

二、激趣导入,认识新朋友,猜笑脸。

三、初读课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篇。

  1、出示多媒体课件:

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了解他们质地、特点。

  2、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指名读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陶罐和铁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请大声读课文。

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一开始铁罐瞧不起陶罐,后来陶罐被当成宝贝,铁罐却消失了)

  3、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

4、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

你喜欢谁?

用线段区分陶罐和铁罐说的话。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划出出神态的词语

   ⑴ 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

   ⑵ 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

   ⑶ 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扣点1)

课堂练习:

一、我会写两个表示神态的词语

傲慢()()

(1)品读对话

(2)抓住傲慢“谦虚”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再读课文找出其他对话描写,体会神态分角色读。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二、加标点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何必这样说陶罐说我们还是相提并论有什么可吵呢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教师启发: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如:

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3、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角色演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交流记字方法。

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

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二、语言实践

  1、“___”画出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并读一读。

  2、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三、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生字。

  2、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⑴ 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⑵ 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⑶ 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

如,“陶、谦”。

  3、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4、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四、听写词语

  1、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2、听写。

订正。

 

板书设计:

各有所长

陶罐谦虚友善宽容大度文物正确对待

铁罐傲慢轻蔑无影无踪互相尊重

和睦相处

 

课后习题:

一、

 

二、

 

三、阅读故事

 

四、加标点符号。

1、你怎么这样说明明小组长生气地说

2、我们不能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难道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3、小琳惊讶地问你怎么也来了

课后反思:

《陶罐和铁罐》这童话故事,孩子们很喜欢陶罐,因为它接近孩子们的生活,理解起来不难。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认识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这一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开课时,我做了两个陶罐和铁罐的头饰,要求同学们找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以及描写神态的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它们的对话,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继续学习时,学生会想到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和。

我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我设计课堂练习,加标点,进一步巩固,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课后要求孩子们看童话,讲童话,为写作童话做好铺垫。

 

28*狮子和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训练点:

1、多音字:

称、撒、挣。

2、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

3、结合实际谈感受。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课前讲故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想请两位朋友来到我们的教室(课件出示狮子和鹿),大家认识它们吗?

狮子被人们称为“森林大王”,你能说说它有哪些本领吗?

鹿又有什么本领呢?

  2、课文想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下面就看谁会读书。

二、合作读书,初步感悟

  1、学生自由地、轻声地朗读课文。

  2、同桌互听,互教:

互相抽读课文,注意检查生字是否读准音。

  3、同桌一起想办法理解本课的生词。

    (如查字典理解“别致、犹豫”,联系人的样子理解“匀称”,用换词法理解“抱怨”等。

  4、开展“朗读接力赛”:

以同桌齐读的方式轮流读全文。

全班交流,读了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三、感情练读,加深理解

1、练习朗读,比一比谁能有感情地把课文读出来。

  2、把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

  3、指名读,引导评价。

  4、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出示句子:

指名读,评一评。

  

(1)“啊!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用“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

第一句是对角是喜爱、赞美,要读出自我欣赏、自我赞美的感情。

仿说句子训练:

     我们的教室多么明亮,多么______!

     我们的祖国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____________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2)“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第二句是对腿的不满和抱怨,要读出叹息、抱怨的语气。

这是什么句式?

(反问句)你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吗?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3)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

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第三句写出了情节的紧张、变化的快,“忽然听到”、“猛一回头”、“哎呀”、“正在逼近”朗读时要语速加快,读出形势的危急。

  (4)他叹了口气,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第四句要读出叹息、诚恳的语气。

(请学生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美丽──难看、送命──逃生)

  5、说一说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6、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四、联系比较,拓宽视野

  1、回忆《陶罐和铁罐》一课说明了什么道理?

  2、《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这两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两篇课文都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在表达方法上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

3、谁能说说你自己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你会怎样对待这些优点和缺点?

五、语言积累

  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狮子和鹿》选自《伊索寓言》,课外再去找几篇读一读。

板书设计:

鹿角──美丽(挂住树枝) 险些送命物有长短

28*狮子和鹿正确看待美丑

鹿腿──难看(有力)  逃生

课后习题:

一、给多音字组词。

撒sā()   挣zhēng()   称chèn()

   sǎ()    zhèng()    chēng()

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鹿一()镜子一()清风一()池塘

一()小溪一()狮子一()课文一()话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4、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5、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