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5741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 精品.docx

《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 精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 精品.docx

四年级语文教案浙四上第二单元精品

4 李时珍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

  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

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

  教学思路:

  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教学生字词

  教学资料:

  李时珍(1515—1593):

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4岁随父学医。

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行程达1万余里。

  《本草纲目》:

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全书共分52卷,包括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张,药物形态图1160幅。

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教学用具:

  1.《本草纲目》书。

  2.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指导预习。

要求:

  1.自由读课文,力求正确。

  2.读后思考:

①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课文写了李时珍哪些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

  2.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3.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

四、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讨论:

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理解:

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

  2.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并思考:

  

(1)“那时候”指什么时候?

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儿子再当医生,为什么用“再”字?

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让他再当医生?

  

(2)“世代行医”、“救死扶伤”各是什么意思?

  (3)李时珍为什么会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3.学习第3自然段。

  轻声读,边读边想:

(1)“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对症”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古方解决了父亲遇到的疑难病症呢?

           (3)后来他父亲为什么又同意他学医了?

父亲从“不愿”到“同意”说明了什么?

  五、教学生字词:

    诊 职 症 效 凑

  六、作业: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诊费 职业 有效 对症 疑难 病症 救死扶伤

  2.辨析词语:

  “志愿”“自愿”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这节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句与句是怎样联系的?

  

(2)引导学生分层,把联系紧密的句子合并在一起。

(3)说说3层意思。

  (4)理解重点词句。

  ①“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这一句在这儿起什么作用?

②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③“完善”是什么意思?

怎样的药物书才能算是完善的药物书?

  ④找出描写李时珍想法的句子,这些想法说明了什么?

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说说图上内容。

  

(2)读读议议:

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先划出有关句子,再同桌交流。

  (3)指导朗读。

  ①帮助学生定准1、2两句中的重音:

轻读“在治病的时候”和重读“亲自”“采药”形成对比,暗示后者难度之大;重读“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突出困难之多;重读“走遍了”以及在读两个“不怕”后稍加停顿,突出李时珍不畏艰难的精神之可贵。

  ②后3句让学生边读边体味边定重音,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重读的词语:

好几天、饿了、干粮、天黑了、山上、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书本上。

  ③齐读这一节,进一步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3.学习第6至7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

你们有谁见过《本草纲目》这本书?

  (3)出示《本草纲目》,让学生翻翻(厚薄),看看(图文),掂掂(分量)。

  (4)提问:

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书怎样?

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它的?

(著名、伟大。

)它著名在哪里?

为什么说它伟大?

(5)讨论后齐读第6、7两段。

(6)介绍“出版说明”中的有关内容及第2部药物书《本草纲目拾遗》,告诉学生这本书是清代赵学敏编写,在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后100多年,记载了900多种药物。

(7)再问:

现在有人正准备编写一部更新更伟大的药物书,同学们知道是谁吗?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意在将理想的种子播进幼小的心田。

  三、作业。

  课文后思考题1、2。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1.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痛苦,立志学医和编写著名药物书《本草纲目》的过程。

  2.认识李时珍的思想品质。

(救死扶伤,为人类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3.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进行具体的示例教学。

  三、复述课文。

  (着重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四、教学生字词:

    缺 载 况 编 酷 拜 访 判 纲 籍 译

  五、辨析:

  1.药物药材药方药性药效

  2.药方良方古方

  3.药物书中药书

  六、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时珍是_____朝伟大的______家和______家,他从小就立下了志愿。

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不但______还______。

采药时,他不怕______不怕______。

走了______路,拜访了_____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2)李时珍花了______年时间,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

这部书有______字,记载了______种药物,是中药书籍中一部_______。

  附:

板书

         

 

5 少年聂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回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的词语。

  2、能照样字,用"每当…总会"造句。

  3、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4、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能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5、知道聂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知道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

  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能知道聂耳成名成家与少年时代的关系。

.

  教学准备 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自学课文,初知内容大意,练习用自然段归并法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听国歌、谈体会,引出人物聂耳

  2、学生谈谈对聂耳的认识,老师简介聂耳。

(见教参)

  3、从题目看,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写人)写谁?

写他什么时候的事?

(补充课题)

  二、初读课文,谈感受

  1、少年时代的聂耳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参考课后第三题,小组讨论各自然段段意,试着用自然段归并法试着给课文分段。

  3、预习课文

  三、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向同学们汇报自己会读、会写、已经理解的词语

  2、读一读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一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

  3、提出预习中碰到的困难,师生互相解决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谱写、恳求、诞生、降临、美妙、归帆

  4、复习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分段的操作步骤,交流分段。

  四、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教学2--5自然段。

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深入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第2--5自然段。

  说说课文讲了聂耳少年时代的哪几件事?

  (听、学笛子,忘情吹笛子)

  课文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讲的?

  (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

  二、深读阅读,找找从哪些句子、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聂耳很喜欢音乐?

  (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三、师生交流

  1、聂耳常常跑到……眼睛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

  2、有一次,聂耳……能教教我吗?

  3、从此,聂耳就天天到他那里学吹笛子。

  4、哥哥去……聂耳却……吹起了笛子。

  5、越吹越有劲……似乎一点……

  6、引着滇池上的……聂耳用……湖光山色。

  重点理解侧耳倾听、恳求、聂耳不爱玩吗?

为什么他不去攀登龙门?

  提示:

第四节中1、2两句为什么用"可是连接"?

  (聂耳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

  为什么加"似乎"

  (表现他如醉如痴)

  聂耳站在什么位置,怀着什么感情吹笛子,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

  朗读训练,读出聂耳喜欢音乐的语气

  小结:

作者写人的写作方法

  四、完成作业本部分作业

  指导、"每当……总爱……"造句

  1、读例句"每当(什么时候,谁)……总爱(做什么)作什么内容不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口头造句,拓展思路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背诵第五自然段,并听写句子

  2、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背诵第五自然段

  1、按课文填空(第五自然段)

  2、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3、背诵这一自然段中你认为最难的一句话

  4、试着背诵整一段话

  二、听写句子,默写句子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1、看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聂耳怎样喜欢音乐?

  2、读第一自然段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说一句话。

  (因为聂耳少年时代这么喜欢音乐,所以长大后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3、读第一自然段,你读动懂了什么?

理解“杰出、谱写”,再次欣赏《义勇军进行曲》

  4、请学生说说聂耳的其他作品

   革命歌曲:

《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卖报歌》

   民族歌曲:

《金蛇狂舞》、《崔湖春晓》

  5、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四、综合性实践活动学唱聂耳的歌曲,开个聂耳歌曲欣赏会五、完成剩余作业。

板书设计:

                 4、少年聂耳

                杰出的音乐家-----简介

             在木匠师傅跟前听笛子听、学笛子(邻居家)

             在木匠师傅跟前学吹笛子

             在大青树下吹笛子忘情地吹笛子(龙门西山)

             在雨中吹笛子

 

6 熟能生巧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5个新词语。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杨箭术和卖油翁注油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5、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重点:

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说说熟能生巧的意思(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能找出窍门。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给课文分段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来说明熟能生巧这个道理?

   2、按人物的事情给课文分段。

(指导第三自然段的分法,想一想第三自然段射箭武士的话主要作用是什么?

)  

  三、交流自学情况。

(同前一课时)

    重点:

字音:

翁沾嗖簌

    字形:

嗖舀重点词:

走街穿巷、沾、啧啧称赞、收拾、情不自禁

  四、通读课文,小组讨论试着完成表格(表格见第一页)第二课时讨论,(填写见教参)五、完成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围绕表格,深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围绕表格,深读全文

   1、射箭武士有什么本领?

武士的箭术很好,从哪里看出来?

(找直接描写武士箭术高超的句子)在场的人、射箭武士和卖油老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人们:

欢呼、喝彩

    武士:

    卖油老翁:

卖油老翁认为武士的武艺好是因为什么?

    朗读:

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人物的态度。

   2、卖油老翁有什么本领?

找出直接描写卖油老翁技术高超的句子。

    在场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态度怎样?

(啧啧称赞、发呆)

    卖油老翁对自己的本领态度怎样?

(不沾沾自喜)卖油翁认为自己能有这个本领是因为什么?

    (熟能生巧)熟在哪里?

转身……油穿过……这一段讲什么?

(卖油老翁为人们表演了………)

   3、假如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以下,那结果怎样?

  二、朗读全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任何难的本领只要勤学苦练,就会变得很容易)

  三、综合实践活动:

请学生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四、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6、熟能生巧

         谁有什么本领  群众怎么看   武士怎么看   卖油翁怎么看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 一项体育活动或游戏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记叙一项活动的经过,注意语句完整通顺。

  2、懂得写好一项活动首先要自己参加过这项活动,并且在活动中留意观察这事物,从而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

  重点是指导学生把活动经过写完整写清楚,难点是指导学生留意观察,把活动经过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请体育老师配合在体育课中让学生玩一些活动或游戏。

为了便于评改,可将学生的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来重点讲评活动经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明确习作的要求,打开习作思路,回忆习作的材料开始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谈谈你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或一种游戏谈谈在这项活动、游戏中让你影响最深的地方

  二、审题

    看课题,这次习作规定了我们怎样的写作范围?

这个课题是不是作文题目?

(只是写作范围,题目待内容确定后再定。

  三、学文。

思考:

   1、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学习第一自然段(要求有条理地记叙一项体育活动或游戏。

注意语句完整、通顺。

   2、写好一项活动,有什么条件?

学习第二自然段(亲自参加,留意观察)

   3、习作时,要注意什么?

    1)、要把活动过程分解成几个步骤?

    2)、写清每一步同学们怎样活动,自己是怎样参加的?

(抓住活动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

  三、选材定题,拟好提纲同学们我

    活动开始经过(分几步)

    结果

  四、动手写作。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学生交流作文,指导充实,修改草稿,抄写作文。

  教学过程:

  一、交流学生作文。

   1、了解学生作文情况的基础上,抽典型的在班上交流,(有写体育活动的,有写游戏的,有中等水平的,有比较优秀的。

   2、学习范文《跳绳比赛》评评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第五册《跳高》同第七册《我和姐姐争冠军》。

  二、指导修改。

让学生明白哪些描写是活动中必须抓住的?

    文章是否空洞?

    内容是否具体?

    条理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

    老师指导几篇后,学生自己讨论修改三抄写作文。

  三、抄写作文

  一、教学目标:

   1、能按顺序填写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

   2、能正确拼读音节写汉字,了解“名词组合”式的构成。

   3、缩写、仿写句子,能把句子补充句子。

   4、能抓住关键词句读懂短文。

  二、教学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汉字,了解“四字并列”的构词法。

   2、缩写、仿写句子,能把句子补充句子。

  教学过程:

  一、字词部分:

   1读拼音,写词语。

    

(1)出示,自由拼读,指名认读。

    

(2)独立完成,巡视,集体校对。

   2、读读写写。

    

(1)自由认读。

指名读。

    

(2)观察词语在构成上有什么特点。

       可稍举一例提示。

    (3)在书本上抄写一遍。

  二、句子部分:

   1、自由完成书本第4、5、6题。

   2、缩写句子:

    

(1)学生试说答案。

    

(2)教师归纳缩写要点。

   3、补充句子:

    

(1)回顾完整句子的构成。

    

(2)指名说说题中各题所缺的部分。

并补充完整。

   4、仿写句子:

    

(1)说说“不但……而且……”句式填写时的特点。

    

(2)校对。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按顺序填写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

   2、能抓住关键词句读懂短文。

  教学过程:

  1、能按顺序填写汉语拼音的大写字母。

   

(1)完成第1题。

   

(2)记忆。

在书本上再抄一遍。

  2、能抓住关键词句读懂短文。

   

(1)自学短文,回答问题。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短文的意思的。

   

(2)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找出关键句理解整段话的意思)

     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再读一遍短文。

   (3)回答问题:

      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擅长”是什么意思?

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齐白石擅长画吓?

   (4)自由朗读短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把“齐白石擅长画虾”写具体的。

 

◎ 练习2

  一、教学目标:

   1、能给要查字典的字,确定音序和部首;能用组词的方法,辨析形近字。

   2、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3、能照样子,改写句子(前置表示时间、地点和词语)。

   4、能独立阅读短文,用归并意思相近的自然段的方法给短文分段。

  二、教学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能给要查字典的字,确定音序和部首;能用组词的方法,辨析形近字。

   2、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教学过程:

  1、用两种方法查字典。

  2、比一比,再组词。

  

(1)逐组比较字的音、形、义。

  

(2)找规律:

形声字,不能读“半边字”。

  (3)完成。

  3、读拼音,写汉字。

  4、比较句子。

  

(1)各自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2)计论“总爱”加在“坐”字前的作用,“不时”加在“发出”和“阵阵”加在“喝彩声”前的作用。

  (3)对比朗读。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能照样子,改写句子(前置表示时间、地点和词语)。

   2、能独立阅读短文,用归并意思相近的自然段的方法给短文分段。

  教学过程:

  1、改写句子。

  

(1)试做。

  

(2)校对,将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前置,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2、照样子写句子。

  

(1)读懂例句的意思。

  带点词的前面讲什么,后面讲什么,整个句子是怎样构成的。

  谁用什么赞美什么。

  谁一面干什么,一面干什么。

  

(2)分别用两个句式口头造句。

  (3)完成书面作业。

  3、短文阅读。

  

(1)通读全文,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张帆提醒大家要节约用水的故事。

  

(2)将6个自然段归并成两段。

  短文写了张帆在“节约用水”上做了哪两件事?

  按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分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