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5708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docx

《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docx

七种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

  

所要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

 

1.黑木耳栽培技术………………………………………………………………1

2.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2

3.袋栽单片黑木耳高产技术………………………………………………………3

4.桑枝屑袋料栽培黑木耳技术……………………………………………………5

5.免大棚露地栽培黑木耳技术……………………………………………………6

6.黑木耳地栽技术…………………………………………………………………9

7.树叶袋栽黑木耳技术……………………………………………………………10

 

  黑木耳栽培技术

  大袋立体栽培黑木耳新技术,不仅可解决黑木耳袋料栽培产量低、易污染的弊病,而且具有不受气候条件、场地、资源、资金等限制,省工、省料、产量高、品质优、易栽培、周期短、效益高等优点。

  一、栽培场地

  可利用蔬菜大棚、空闲场地、阳台、楼顶、林果树荫下等场地,但要临近水源,通风好,远离污染源。

  二、栽培季节

  以当地气温稳定在15℃~25℃时为最佳出耳期。

  三、原料配制

  1.棉籽壳90%、麸皮5%、玉米粉3%、石灰粉1%、石膏粉1%。

  2.玉米心粉80%、麸皮10%、玉米粉5%、黄豆粉2%、生石灰粉2%、石膏粉1%。

  四、装袋

  菌袋可选择22厘米×38厘米×0.04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筒。

装料时要力求装紧,不能使袋与料之间出现空隙,扎口要紧,以防形成水袋,使栽培失败。

  五、灭菌

  一般采用蒸气灭菌,根据生产量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锅炉。

家庭栽培可用铁桶改制成蒸气发生器。

改制时在铁桶的一侧割开一个口,并用直径为2厘米的钢管从开口处插入桶的另一侧,再将开口与钢管接触处焊严密。

在开口的同一侧的不同位置开一个4厘米的口,并用一根4厘米的短钢管(稍插入桶壁即可)与开口焊接严密。

2厘米管作加水管,4厘米管作排气管,用砖砌成灶,将桶坐在灶上,桶内加水后即可于灶内烧火,使蒸气产生。

灭菌中间须经常加水以免将桶烧干,影响蒸气发生量。

  六、接种

  接种人员进入接种室后首先可用75%的酒精棉球仔细擦洗双手一遍,然后每3人一组,一人从瓶内挖出菌种,两人解袋、扎袋。

每袋两端接入红枣大小菌种2块~3块即可。

一次要将所有菌袋全部接完,中间不可随意出入,否则需要重新熏蒸灭菌后才可再行操作。

  七、发菌管理

  接菌后的菌袋放入干净的室内或大棚内避光培养。

保持温度在25℃~28℃。

前5天不要通风,棚内可利用增光或遮光的方法增降温度,增光时袋堆要用黑膜或草帘遮光。

5天后适合时适量通风,保持湿度在70%以下。

经过40天~50天的培养,菌丝发满袋后可转入出耳管理。

  八、出耳管理

  1.场地管理。

如果出耳场地选择在棚内,可在棚内作成15厘米宽,15厘米~20厘米高的小土埂,土埂间距80厘米,在室外也可以按这种方法作成土埂,如在硬化的地面,可按上述距离铺一层砖即可。

  2.菌袋开口。

准备好场地后,就可以对菌袋割出耳口。

先将菌袋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2%克霉灵溶液清洗袋的表面,然后用锋利的刀片在两端分别划开4个~6个“V”形口,口的上部直径为2厘米左右。

  3.菌袋摆放。

划口后将菌袋平放于土埂上,袋与袋间距5厘米~8厘米,中间用土填实,如系硬化地面,也可不填土,填土的要在袋的上部也加上2厘米~3厘米厚的土层,然后按第一导摆法摆好第二层菌袋。

不填土的要在第一层袋上摆上两根直径2厘米~3厘米的小竹竿,然后放第二层菌袋。

这样,依次摆放6层~8层。

最后在土堆近处铺设一层地膜,以防止喷水时土粒溅到耳片上。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技术体,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其具体程序与环节简介如下:

  原料和菌种:

栽培黑木耳的原料广泛易得,主要是林业农业和工业生产的下脚料:

锯末、用枝丫树头粉碎加工的木屑、玉米芯、豆秸、葵花盘、甜菜渣、棉籽壳等等,此外配以一定比例的辅助原料:

糠麸、豆饼粉、石膏和石灰等。

  地栽黑木耳要选择适合地栽的“888”号菌种,其特点是速生、抗杂和抗逆性强,朵大、肉厚、色黑,能出2-3茬耳。

  培养基制作:

  把选好的原料按比例配好混拌,然后加水拌匀,使拌完的料含水量在60-65%,调好酸碱度,装入特制的折角丙烯塑料袋内,松紧一致,料面平整,用颈圈与棉塞封住袋口。

  灭菌:

  把装好的袋用常压蒸锅或高压锅进行灭菌,为防袋互相挤压变形,事先应装入灭菌筐内。

灭菌时测温计时要准确,防止灭菌不彻底。

  接种:

  当灭完菌的袋出锅降温至30℃左右时接种,可采用“综合接种法”或接种机接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杂菌感染。

  养菌

  接完种的袋要在室内或室外遮光养菌,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待菌丝长满袋后,及时划口出耳。

  管理:

  长满菌丝的袋去掉棉塞、颈圈,每袋划8-12个“V”型口,均匀分布,摆在事先处理好的大地出耳床上,覆盖草帘遮光保湿。

经过原基形成、原基分化、快速生长三个时期的管理,进入采收。

  采收时要整朵连根抠下,去掉培养基,洗净杂质晒干。

采完头茬后经处理,原有的袋进入二、三茬管理。

  黑木耳葡萄园稻草瓶栽法

  采用稻草作培养料,室内养菌,葡萄园出耳的方法培植黑木耳,成本低、栽培简单、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

一般每100公斤稻草培养料可产鲜耳100公斤左右。

现将其培植方法介绍如下:

  一、培养料配方稻草70%、米糠或麸皮25%、玉米粉1%、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5%、硫酸镁0.2%、磷酸二氢钾0.1%、硫氨素50毫克,均按重量取原料配成培养料。

  二、配料装瓶将料配好后即可装瓶。

装瓶时,要边装边压实,直至齐瓶口。

要求上下松紧适中,并用小木棒扎一孔直至瓶底,揩净瓶壁,用双层报纸和一层塑料薄膜封盖瓶口,用橡皮筋扎紧即可。

  三、灭菌接种培养料装好后,及时搬入常压消毒锅内,在100℃下保持8小时灭菌时间,然后取出,待料温降到30℃以下搬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按无菌操作接入菌种,接种量以全部封盖料面为宜。

  四、室内养菌接种后,将料瓶搬进培养室,竖放培养架上养菌。

要求室内通风、干燥和避光。

室内温度控制在26-28℃,使菌丝尽快萌发生长和定植。

  五、出耳管理当发现料瓶里长出耳芽,立即将瓶子搬进葡萄园内,揭去瓶口薄膜,横放在耳架上,瓶底对瓶底,瓶口朝外,一排一排地放好。

揭膜后,瓶口均要用湿布或报纸遮盖以利保湿催耳。

  袋栽单片黑木耳高产技术

  目前的袋栽黑木耳,主要采用常规的菌袋生产法,一是菌袋养菌时间长,菌袋成品率低,二是生产成本高,三是木耳品质差,最终影向生产效益。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大面积栽培,从中推出了以阔叶林枝桠、稻草、玉米芯、棉籽壳等农林产品的下脚料为原料,用17×33菌袋免口圈装料、常规灭菌、单扦接种,菌袋养菌仅需20天左右,且菌袋成品率在98%以上。

在栽培管理中,再采用养菌室内打孔,栽培场地覆草帘控温保湿催耳、定时雾喷育耳。

全周期50-80天,每袋产干耳50-60克,其产品以单片、无耳根、无残留、而优于椴栽。

  1、栽培季节

  在气温为10-32℃的季节均可栽培。

早春及秋季栽培选用中晚熟品种,制袋在栽培前40天进行;晚春及初夏栽培选用中早熟品种,制袋在栽培前30天进行。

  2、生产设备

  以年产30000袋计算,需装袋机1台,高压灭菌锅(常压灭菌灶也可)1台,接种箱2台,培养室1-2间(25-30㎡),培养架若干;每亩备出水口径75㎜水泵1台,定时控制器1个,喷水带450m。

若原料来源不具备,需增一套粉碎木屑、稻草、玉米芯设备。

其投投资4000-10000元,使用8-5年。

同时,每亩需备草帘400条,地膜4kg.。

  3、菌种的选择

  选择优良的袋栽菌种,是袋栽黑木耳成败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袋栽品种分早熟、中熟及中晚熟,早熟品种有秦单2#,中熟品种有秦单1#、秦单3#,中晚熟品种有秦优858。

  4、原材料的配备及菌袋制作

  ①、原材料的准备

  栽制袋前备好17×33聚丙烯菌袋、代用棉、25cm镊子、酒精灯、95%乙醇、75%乙醇、甲醛、高锰酸钾或烟雾杀菌剂;同时备好木屑或棉籽壳、稻草、玉米芯、麸皮或精米糠及其它物品。

  ②、配方

  A:

木屑84%、精米糠13%、黄豆粉2%、轻质碳酸钙1%、另加耳壮素0.2%。

  B:

棉籽壳88%、精米糠9%、黄豆粉2%、轻质碳酸钙1%、另加耳壮素0.2%。

  C:

木屑44%、稻草40%、精米糠13%、黄豆粉2%、轻质碳酸钙1%、另加耳壮素0.2%。

  D:

木屑40%、玉米芯44%、精米糠13%,黄豆粉2%、轻质碳酸钙1%,另加耳壮素0.2%。

  E:

木屑44%、稻糠40%、麸皮13%、黄豆粉2%、轻质碳酸钙1%、另加耳壮素0.2%。

  ③、原料的培制、装袋及灭菌

  先将木屑(棉籽壳、稻草、玉米芯)、米糠、石膏充分拌匀,再将耳壮素兑成母液,最后将母液均匀的分兑在总料所需的水中,与料充分拌匀,使之含水量达到58%。

料拌好后,用打孔装袋机装入17×33菌袋中至适量,再将菌袋口反折于所打孔内,并压平整,塞上代用棉即可。

装好的菌袋在短时间里置于高压灭菌锅或常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高压在0.147MPa下维持60分钟,常压在100℃维持12小时。

  5、接种与培养

  袋栽黑木耳的菌种以10cm栎木扦作种源载体,即木扦菌种,接种时,在无菌条件下,将该单根种扦插入灭菌后的菌袋孔中,然后塞上原有代用棉塞即可。

对已好菌的菌袋方进培养室内进行培养。

  培养室要求室内干净、保温、通分良好,培养架层距28-30cm,宽70-80cm,长度视室内而定,最高不超10层。

培养室在培养前,先用400倍的克霉灵对架层进行喷雾杀菌,再按5g/m3的高锰酸钾和10ml甲醛薰蒸24小时,对室内进行杀菌,并将室内温度升至24-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以下。

在摆菌袋时,袋间必须有空隙,培养过程中,恒温、少湿、通分,这样,经18-25天,木耳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菌丝满袋后再培养10-20天。

  6、催耳

  ①、打孔

  为了保证出耳形态和出耳密度,将菌袋的划口改为打孔,打孔孔径4-3㎜,深度10mm,打孔密度80-100个/袋,打孔工具通常用3-4mm的梅花改锥最好,孔打好,一般放于培养架上,待打孔完全愈合后,再搬于栽培田间进行增湿催耳。

  ②、催耳场地的选择与整理

  催耳育耳场地应选择在近水源、近电源的田间,场地选好后,经翻耕后进行平整。

  ③、催耳

  将已打孔后愈合的菌袋倒立摆放于平整的田间,每袋间隔3cm,长宽视草帘及场地而定,然后将草帘覆盖于菌袋之上,再在草帘上布上喷水带,喷水带间距2m。

草帘覆盖于菌袋后,及时将草帘通过喷水带浇湿,并始终保持草帘的湿度,使菌袋在一定的湿度(85-90%)和温度(15-26℃)下形成耳基。

在催耳期间,若遇高温,通过喷水带定时喷水进行控温,一般情况下,气温在26℃以上时,每1小时喷水20分钟,即可将草帘下的温度控制在25℃以下。

通过7-10天的保湿,打孔处即可全部形成耳基,当耳基长之耳芽时,去掉草帘,即可散袋育耳。

  7、育耳

  在散袋前,先将地膜用12.5mm的皮带冲打成8×8cm的孔,然后铺在地上。

地膜宽度为2m,刚好摆放10个菌袋,即袋距大约10cm,摆放长度视场地而定,使袋间间隔10cm,摆成长行,每行间距60cm,每行间布上喷水袋。

  对已摆放好的菌袋,先在阳光下照晒至耳芽完全干透后,再喷水增湿进行育耳。

耳芽(片)干透后的首次喷水,应持续60-90分钟,使耳片(芽)吸水达到饱和,然后,视天气状况进行适度喷水,晴天,每停40分钟喷水10分钟(由水泵定时控制器自动完成),阴天,每停2小时喷水20分钟,这样持续2-3天后,耳片不在生长或长得很慢时(因为基本消耗完菌丝体所积累的营养),停止喷水,让阳光照晒2-4天至耳片完全干透。

干透后的耳片,再根椐天气状况进行喷水,至耳片布在生长时,再次照晒至耳片干透。

这样反复3-4次,耳片可达到成熟。

  育耳阶段,要作到要湿就至耳片吸水达到完全饱和,要干就至耳片完全干透。

  8、采收与加工

  当耳片有八成熟时,应停止增湿育耳。

让强光照晒至耳片九成干时,在下午或次日上午进行采摘,采摘后的木耳应及时凉晒在竹席上至完全干透,装于密封的塑料袋中。

在淋雨季节采摘的木耳,还可放在有强力热风源的烘干机或烘房的笆子上进行烘干,烘时,将湿木耳一次摊在笆子上,在强热风下,经12-18小时可烘干,烘干途中,忌翻动,烘干后的木耳,及时装于密封的塑料袋中,进行保藏。

  稻田套种黑木耳技术

  水稻生长季节套栽黑木耳,水稻田的小气候能够较好地满足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使黑木耳产量提高1-2倍,每亩产量可达250kg。

具体方法如下:

  1、菌种与稻田的选择

  ①、选择耐温菌种。

  ②、选择经耕作整平后易沉淀,经“烤田”后易板结成稻坂的田块。

在稻田周围开挖排水沟,灌水深1.6-3.3cm,以备菌棒套作。

  2、套种时间安排

  每年4月中旬制作袋料,灭菌后经40-50天菌丝萌发。

当菌丝缠绕,整袋呈绒白色,在袋料上方有条形出耳孔,即可进行套作放置。

早稻田在6月15日前后,晚稻田在9月15日前后,在蔸间套放已经准备好的菌棒,按大小逐个放置。

  3、水浆管理

  稻田的水面不能过高,避免淹没菌棒。

若有隐性水源,要注意排水,控制好水层,做到间歇落干。

  4、采收

  当耳片边缘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或背面产生白色孢子粉时,说明耳片已接近成熟或已经成熟,应及时排水采收。

  桑枝屑袋料栽培黑木耳

  黑木耳素有山珍、素中之荤的美称。

桑枝(条)含粗蛋白5.44%、纤维素51.88%、木质素18.81%、半纤维23.02%、灰分1.57%,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

桑树中含有多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等特殊成分,用其培育的黑木耳具有降糖减脂、抑醇防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是现代黑色家族的重要成员,是21世纪的营养保健食品。

我市是蚕桑种植区,常年种植桑树0.73万hm2左右,每年产生大量的桑树枝条,不仅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

利用桑枝种植黑木耳,变废为宝,既洁净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现将桑枝屑袋料栽培黑木耳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季节安排与原料准备

  1.1季节安排

  根据浙江地区蚕桑生产季节,可安排在8月中下旬~9月中旬栽培黑木耳。

  1.2原料准备

  春蚕结束后,夏伐的枝条在桑地里晒干后收回。

采用桑枝专用粉碎机粉碎,加工成绿豆大小的木屑备用。

  2品种选择

  我市栽培一般选择新科黑木耳系列品种和916品种。

  3配方

  配方1:

桑枝屑90.5%、麦麸8%、重质碳酸钙1%石灰0.5%;配方2:

桑枝屑83.5%、麦麸5%、棉籽壳10%、重质碳酸钙1%、石灰0.5%。

  4菌棒制作

  4.1配料装袋

  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拌料前先将桑枝屑预湿后放其它辅料,采用15cm×2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作菌袋,装料后扎紧袋口。

先将袋口用尼龙绳绕2圈扎紧,然后再把袋口反折过来再扎1遍。

  4.2灭菌

  菌棒堆要建立合理蒸汽流通道,保证灭菌效果,进行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2-14h以上。

灭菌原则为攻头保尾控中间。

  4.3接种

  菌棒自然冷却至28℃左右后开始接种,接种室先用过氯乙酸或漂白粉喷洒墙壁、地面。

应采用适龄期无黄水、无霉菌的优质菌种,接种应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每袋接3个穴,接种量应大些,否则不易成活。

接种后用薄膜封条封好,接好后移入培养室进行养菌,堆成井字型,放8-9层。

  4.4发菌管理

  接种后菌袋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

养菌室可在室内也可在大棚中!

大棚要求通风良好、避光性好、地势高",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3℃,一般30-35d即可发满全袋。

  5出耳管理

  菌丝发满袋后,待气温下降到25℃以下,可刺孔出耳。

刺孔数目一般为120个左右,可采用露天栽培或大棚栽培,出耳期管理重点是控制水分和温度。

  5.1水分管理

  采用喷水带喷水,温度适宜木耳生长多喷,待木耳生长速度减缓停止喷水或少喷,目的是让菌棒内的菌丝恢复、复壮,为以后更好生长,总而言之,干湿交替,细喷勤喷。

采收前1-2d停止喷水,每批木耳采收后停止1周,以利料内菌丝恢复,待耳基形成后,再按第1批的方法管理。

  5.2温度控制

  当出耳场地温超过25℃时,覆盖遮阳网并喷水。

  6采收

  采收前1-2d停止喷水,采耳时不要将耳根留在菌棒内,也不要带出培养料太大,采下的耳片要清理干净,丛生的耳按耳片的形状分开,以提高商品价值,然后晒干。

晾晒时耳片朝上,耳根朝下,未干时不要随便翻动,若遇阴雨天不要随意搬动,以免因未干而造成卷耳。

  免大棚露地栽培黑木耳

  一、概述

  黑木耳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其产量和质量均占世界首位,黑木耳质地滑、嫩、脆、鲜,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相当于肉类,发展前景广阔。

  二、生物学特征

  1、营养

  黑木耳是一种典型的腐生菌,它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维生素四大类,而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成份较复杂的植物体,如树木、农作物桔杆、棉籽壳、玉米粉、麸皮、米糠等。

黑木耳菌丝体能分泌出多种酶,通过酶分解纤维素、木质素及淀粉,使之成为黑木耳菌丝容易吸收的营养物质,此外黑木耳生长发育中还需要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在栽培中应先用优质的原材料,使黑木耳生长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获得优质高产。

  2、温度

  黑木耳属中湿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6~36℃,以26~30℃最适。

子实体(耳芽)形成为16~32℃,以18~23℃为佳。

黑木耳能耐~40℃的低温,不耐36℃以上的高温。

  3、水份(温度)

  水份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主要物质之一,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份要求不一,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基质的含水量58~6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90~95%,低于70%时,子实体将干缩。

在黑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份管理要求是干干湿湿、干湿交替。

  4、空气

  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它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热量,因此不管是菌丝生长阶段,还是出耳阶段都必须有足够的氧气,如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就会导致菌丝生长发育和子实体形成受到影响,因此在耳棒制作培养过程中,基质不能太细、含水量不能过多、培养室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在选择出耳场地里要求通风良好,以供给其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足够氧气。

  5、光照

  黑木耳各个生长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一,要求前期少、后期多。

菌丝阶段不需要光照,在全黑暗的培养室中菌丝生长良好,强直射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使用,而耳芽(子实体原基)形成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有光照,如光照不足原基难以形成,子实体生长发育受影响,直接影响黑木耳的产量与质量。

在阳光的照射下,黑木耳才会变得黑,没有阳光时,黑木耳要黄一些。

  6、酸碱度(PH值)

  黑木耳喜微酸性环境。

菌丝在PH4~7范围内都能生长,“耳棒”培养基要求PH5~6.5为宜。

  三、菌种制作

  1、母种用玉米培养基或琼脂斜面培养基,原种用木屑培养基或棉籽壳,玉米粒培养基,栽培种用木屑或棉籽壳培养基,操作方式常规。

  2、制种季节

  根据各地实践,总结出以出耳期为准绳,以此倒计时的经验,即以有利于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温度掌握15℃~25℃的月份为界限,

(1)倒退40~60天为菌袋最佳接种期;

(2)倒退70~90天为栽培种制作期。

  耳棒制作季节以秋季为宜,一般海拔在800m以上的山区可在8月上旬制作,每拔在500~800m的场地,8月中、下旬制作,海拔在500以下的场地,8月下旬—9月上旬制作,海拔在300m以下的场地9月上中旬制作。

  四、黑木耳栽培技术工艺流程

  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室内发菌→刺孔供氧→催耳芽→室外排场→出耳管理→采摘与干燥

  五、栽培袋配方:

  1、杂木屑74%,棉籽壳10%,麸皮14%、白糖1%、石膏1%、水适量。

  2、杂木屑70%,砻糠14%、麸皮15%、白糖1%、石膏1%、水适量。

  3、棉籽壳92%、麸皮5%、过磷酸钙1%、白糖1%、石膏1%、水适量。

  4、棉籽壳57%、稻草30%、米糠10%、过磷酸钙1%、白糖1%、石膏1%、水适量。

  5、稻草67%、杂木屑10%、麸皮20%、过磷酸钙1%、白糖1%、石膏1%、水适量。

  拌料:

袋料黑木耳拌料时的含水量比袋栽香菇稍干,在50%~55%为宜,因黑木耳菌丝纤细,发菌较慢,培养料稍干使木耳菌丝明显加快,对后期有利,稻草要粉碎或切短3~4公分,不能在料中加入多菌灵等杀菌剂等。

  六、袋装

  用15×55cm袋干料重量1.5~1.8斤,湿料重量3.6斤左右,一般用装袋机装料,需配备5~7人,其中1人加料,1人套袋进料,3~4人捆扎袋口,1~2人检查破袋,用胶布封好,一般每天可装2000~3000袋。

  1、装袋:

1人先将袋套在装袋机出料筒上,右手握着袋和出料筒,左手托着袋底,另1人用铁锹铲取培养料倒入装袋机料斗内,1铲即为1袋的装料,当料从筒内出来时,左手稍用力托着袋底,顺其自然后退,当培养料高度距袋口5cm左右时,取下料袋再套上另一个塑料袋,再装入培养料,把装好的袋料靠在塑料框内。

  2、捆扎袋口

  用塑料丝膜绳捆扎好袋口,操作方法:

先根据袋口料的多少来增减培养料,使之中量,然后用手捏着袋口上部塑料膜旋转圈,在收拢的塑料摸上用丝膜绳缠绕2周后,将塑料膜回折下来,再用绳(中国食用菌商务网)绕3圈,最后将绳尾依在折下来的塑料膜之内,向上一拉便扎紧袋口,扎好袋口料袋,整齐的放在垫有塑料布或纺织袋的地面上,检查刺破的塑料袋,被刺破的小孔要及时用不干胶布封着。

装好培养料的料袋,要及时上灶灭菌,不宜久放,否则料会变酸变质。

  七、灭菌:

常规操作。

  八、接种

  将灭菌出来的料袋冷却到30℃以下或与室温一致后,才能接种。

  操作程序:

菌种瓶或袋外壁用消毒剂如0.25%新洁尔灭或75%酒精等擦洗消毒处理,消毒时注意不要将消毒剂灌入瓶内或瓶口,处理后放在料袋上面,同时放入外套袋,打孔棒酒精棉瓶,刀片、绳等,用塑料布7m×7m包起来灭菌1.5~2小时后打开接种,在菌棒的一面打孔4~5个,接入菌种,外面套一只外袋,并扎好袋口,每瓶(袋)栽培种可接种20~30袋,详细操作见全开放式“接种技术”部分或常规操作。

  九、培养

  培养室应事先打扫,地面撒些石灰,接种后的菌袋放入干净的室内或大棚内避光培养,菌袋“井”字形堆码,每排3袋共码8层,保持温度在25~28℃之间,促进菌丝萌发生长,当菌丝长至8~10cm时,可解开套袋口,增加氧气,同时结合进行翻袋、捡杂、将上下层菌袋调换后重新排放。

继续培养到菌丝生长到袋的一半时(接种穴菌丝连接)。

去掉外套袋,增加氧气快速长满整个袋,即可搬至栽培场进行出耳管理,注意:

菌丝培养阶段,室内保持黑暗,这样菌丝即可以正常生长,又可控制过早出现耳芽,定期通气,保持空气新鲜。

在菌丝长满棒时,要选择气温在20℃时进行全面刺孔供氧,见光催耳芽,刺孔用安装有80枚一寸小铁钉的钉板刺300孔左右,深度0.5cm,应注意刺孔后耳木菌丝新陈代谢加快、呼吸加强,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热量,导致发菌室温度升高,因此,应分批刺孔,加强通风,以免烧菌。

待刺孔后耳棒上的每个刺孔口均有黑色耳芽形成时(约刺孔后15~20天),即可以排场。

  十、耳场选择:

  先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水源方便,无污染源,接近电源的田块或旱地耳场,整成龟背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