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5383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6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

学校:

新拨中学班级:

姓名:

作业一:

地球和地球仪(—)时间:

2011年1月10日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大小的数据:

平均半径:

地球表面积:

最大周长:

3、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

、、

、。

4、阅读课本5至9页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概念

形状

长度

不等长,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都相等(约千米)

指示方向

零度线

赤道(零度纬线)

度数范围

字母表示

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表示

度数分布规律

特殊线

赤道、、南北极圈

半球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赤道以南为

作业二:

地球和地球仪

(二)时间:

2011年1月11日

根据A、B两点的经纬度位置填写下表:

分析内容

A地

B地

纬度

经度

属于低纬、中纬、高纬

属于南、北半球

属于东、西半球

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作业三:

地球的运动

(一)时间:

2011年1月12日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概念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自转

公转

2、读图,完成填空:

写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重要纬线名称:

①:

②:

③:

④:

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

A:

B:

C:

D:

E:

3、五带比较表:

范围

特有现象

气候特点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作业四:

地球的运动

(二)时间:

2011年1月13日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A、B、C、D四点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是点,此时,围场昼夜长短情况是

2、D点表示太阳直射在线上,此时去南极考察合适吗?

3、A、C点表示的节气是:

A日,C日,这时,太阳直射,此时围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4、今天,地球公转到了点和点之间,此时围场的白天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5、由图可知:

地球公转引起一年中正午

高低的变化和一年中长短的变化,从而引起地面得到

多少的变化,因而形成了的变化。

6、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上C、南回归线上D、北回归线上

作业五:

地图

(一)时间:

2011年1月14日

1、比例尺:

表示

2、方向:

主要有定向法、定向法和定向法。

3、图例:

地图的,包括

4、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

3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C、1:

2万D、1:

200000

5、将每幅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图例名称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8分)

 

甲A__________、B___________,乙C__________、D___________,

丙E__________、F___________,丁G__________、H___________。

6、读下图某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林地在村庄的_______方向,耕地在村庄的_______方向,养鸡场在村庄的_______方向。

(2)村外小河的流向是自向_______。

(3)公路由图的左侧穿过村庄,然后过河,公路延伸的方向先是由向__________,然后又向_________。

作业六:

地图

(二)时间:

2011年1月15日

读下面等高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每空1分,共7分)

(1)在图下方框内作A、B两点连线的剖面图。

(2)在图中适当地方用箭头画一条小河,注明鞍部。

(3)某登山者分别从甲乙两山头沿南坡下山,下山难度较大的是______,甲乙两山头的相对高度最多相差________。

 

作业七:

大洲和大洋

(一)时间:

2011年1月16日

海陆分布

地球总面积陆地占,海洋占(分陆地、分海洋)

六块大陆

六块大陆分别为:

、、、

、、

大洲

人们把称为大洲。

七大洲、四大洋

面积大小排列

大洲排序为:

大洋排序为:

大洲

大洲间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

亚非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作业八:

大洲和大洋

(二)时间:

2011年1月17日

读世界地图,回答问题:

1、大洲名称:

A是_____洲,B是______洲,C是______洲,D是____洲,E是____洲;

2、大洋的名称:

a_________洋,b__________洋,d洋,f_________洋;

3、海峡与运河:

I、J、H、K

4、在此图上标出中国的位置、并标注:

中国。

5、在图上标出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并标注:

格陵兰岛。

6、在图上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

作业九:

海陆的变迁

(一)时间:

2011年1月18日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________和海平面的_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________的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

4.根据测量,红海将会不断________,几千万年后将会成为新的________。

5.根据天文台的测量,发现1926-1933年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平均每年增加65厘米,这是由于板块________造成的。

6.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山中岩石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形抬升

B.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非洲的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7.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形成的B.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产生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产生的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

8.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板块内部比较活跃,交界地带比较稳定B.红海正在不断缩小,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

C.地中海在不断扩张,几千万年后将会成为新的海洋

D.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的下方,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作业十:

海陆的变迁

(二)时间:

2011年1月19日

读“六大板块示意”(如图2.2-6),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大板块。

它们是:

A板块,B板块,C板块,D板块,E板块,F板块。

(2)六大板块是不断着的。

当板块发生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回出现现象或现象。

(3)板块与板块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和。

(4)在图上填注如下地理事物: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你会发现这些地区位于板块。

作业十一:

海陆的变迁(三)时间:

2011年1月20日

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A

C

D

B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的名称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四大洋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

(4)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西半球、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是________洲。

作业十二:

多变的天气

(一)时间:

2011年1月30日

1、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________时间里的天气状况。

人们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天气。

天气的突出特点是2、风向是,风力是,风力共分为________级;降水概率表示,表示某一天肯定无雨,降水的概率为________。

  3、表示空气质量的高低可用________来表示。

若空气中可吸入的颗粒物指数大,说明空气中有许多________。

  4、影响空气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二个方面:

①________;②________。

5、空气质量状况达到“优”的空气污染指数是________,空气质量状况达到重度污染的空气质量级别为________级。

6、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

7、在实际天气预报画面上,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

8、天气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就可以及早________,充分利用________的天气,避免和预防________的危害。

9、填出表中相应的天气或天气符号

作业十三:

多变的天气

(二)时间:

2011年1月31日

1.下列描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A.夏热冬寒B.小雨夹雪

C.四季如春D.冬暖夏凉

2.下列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图像

B.卫星云图白色是云雨区

C.因台风移动迅速,卫星云图不能正确显示

D.卫星云图,可以直接显示暴雨出现的位置和强度

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①农业生产方面②水利建设方面③城市建设方面④海、陆、空交通和工程建设方面

[]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要了解近几天的天气情况,主要渠道有(  )

①当天的报纸 ②课本 ③手机短信 ④收音机 ⑤互联网 ⑥电视 ⑦杂志⑧地图册

A.①②③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①③④⑤⑥

5、判断以下几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A.北京       89       

 B.太原101      

 C.南宁30      

(2)从空气质量因素来看,最有利于市民做户外锻炼的城市是 。

作业十四:

多变的天气(三)时间:

2011年2月1日

1、画出如下常见的天气符号

晴小雨中雨大雨

雷阵雨雾霜冻沙尘暴

小雪中雪大雪

2、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

阴转晴的城市是。

大雨转阴的城市是。

大雨的城市是。

阴转大雨的城市是。

海口的天气是。

上海的天气是。

A海区风力为级,风向为。

B海区风力为,风向为。

作业十五: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时间:

2011年2月2日

1、气温是指

测定气温一般采用__________,记做________,读做_________

2.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__次,一般在北京时间__时、__时、__时、__时。

3.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__________

4.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最高,__最低;海洋上__最高,__最低。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5、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日出之前

C、正午D、午后2时

2.南半球海洋上的最低气温出现在()

A一月B七月

C八月D二月

3.我国吐鲁番盆地“早穿皮袄午穿沙”的说法,说明当地的气温特点()

A日平均气温高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大D年平均气温低

4.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

B一年之中,世界大多数陆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C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D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一年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作业十六: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二)时间:

2011年2月3日

读“世界年平均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

(20分)(图为课本53页图3.17)

⑴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气温从_____向____逐渐降低,大致与____平行。

⑵00C以下的寒冷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大陆和_____沿岸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⑶世界上最炎热地区(200C以上)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______。

⑷我国的青藏地区年平均气候要比同纬度地区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__。

⑸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的___带范围大体一致。

作业十七: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时间:

2011年2月4日

1、什么是降水?

降水有那些形式?

最主要的是降水形式是什么?

2、降水的测量单位?

3、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用什么图来反映?

4、降水的季节分配分别问哪五种?

作业十八: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二)时间:

2011年2月5日

根据A―E五地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写出各自降雨的季节分配类型并回答下列问题。

降雨类型:

A、B、C、D、E、

(1)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

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多少毫米?

(2)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都很少?

少到什么程度?

(3)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冬季多,夏季少?

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4)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适中,分布比较均匀?

各月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左右?

(5)哪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都很多,最多的月份在多少毫米以上?

作业十九: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三)时间:

2011年2月6日

1、阅读课本56页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总结如下:

赤道附近降水,两极地区降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大陆西岸降水;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沿海地区降水;在山地地区,降水多,降水少。

(可总结为多少)

作业二十:

世界的气候

(一)时间:

2011年2月7日

1、气候是,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般。

2、人们在谈论气候时,关注的要素是和。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和。

4、根据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气候类型与特点

气候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热带气候

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气候

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部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纬度大陆岸

温带季风气候

中纬度大陆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纬度大陆内部

寒带气候

南极大陆、北冰洋周围

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地区

作业二十一:

世界的气候

(二)时间:

2011年2月8日

读“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及“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⑴在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__图,夏季气温最高的是__图。

⑵根据气温的变化曲线情况判断,四地肯定不位于()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⑶根据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判断,位于冬季多雨区的是____地,位于常年湿润区的是_____地,位于夏季多雨区的是_____地。

⑷将海陆分布图中的A、B、C、D四地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所对应的气候用直线连接起来,并填注气候类型名称:

A甲________

B乙________

C丙________

D丁________

作业二十二:

世界的气候(三)时间:

2011年2月9日

根据下列某地气候资料,完成该地该年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毫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

4

6

10

13

17

19

18

15

8

6

3

月降水量

63

50

51

53

58

61

50

71

64

86

79

77

作业二十三:

人口与人种

(一)时间:

2011年2月10日

1.世界人口增长大大加快是在(     )

A.十八世纪以前 B.十五世纪以后C.十八世纪以后    D.二十世纪以后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市某自然村2008年度的人口进行调查,经统计,该村年初总人口为6000人,当年出生72人,死亡12人,该村2007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2%      B.O.2%         C.1.0%      D.O.4%

3.某城市面积大约2000平方千米,市内人口大约为500万,则该城市的人口密度是(    )

A.2000人/平方千米 B.2500人/平方千米C.4000人/平方千米D.250人/平方千米

4.下列关于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增长快  B.发达国家增长快C.所有国家都增长快 D.欧洲国家增长快

5.下列四个地区,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A.亚洲东部和南部B.非洲北部C.北美洲东部  D.欧洲

6.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      )

A.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

C.赤道附近沿海地带             D.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

7.下列关于人口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的优劣是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

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集中了世界总人口的90%以上

8.世界上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语言、文字     B.宗教信仰     C.身体外部特征    D.社会制度

9.西欧、东南亚、北非、南非四个地区中,其主要人种依次是(     )

A.白、黄、白、黑               B.白、黄、黑、黄

C.白、黄、黑、黑               D.白、黄、黄、黑

作业二十四:

人口与人种

(二)时间:

2011年2月11日

1.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人口总量最多

B.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人口稠密的国家,经济都欠发达

D.人口稠密的国家,人口总量不一定大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       B.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

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3.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发展历史悠久B.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工农业发展较早

C.是工业和城市发展最快的地区D.水能资源丰富

4.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也大B.用人口密度大小表示人口疏密程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减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城市、工业和交通都较发达

5.下列关于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采取经济鼓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控制人口的增长

B.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C.法国、俄罗斯等国家鼓励生育,不利于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D.不同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各不相同

6.有关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主要是白色人种,因为白种人最聪明

B.区别人种主要是根据人的生活习惯的差异

C.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快,是因为日本人所属的黄种人最优秀

D.将人种分为“高等”和“低等”是种族歧视的表现,应坚决反对

右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析回答17~19题。

7.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四国人口中出现负增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①国最有可能在(     )

A.欧洲  B.北美洲C.亚洲  D.非洲

10.右面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从世界范围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过多

B.世界资源数量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

C.人口的增长与环境、资源互相协调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消耗过度,资源短缺

 

作业二十五:

人口与人种(三)时间:

2011年2月12日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共同特点是什么?

填在下面空格处。

①在海陆位置方面:

                         ;

②在气候方面:

                    ;

③在地形方面:

                    。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A.                                                       ;

B.                                                       ;

C.                                                       ;

D.                                                       。

(3)由图可看出,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洲,最少的是      洲(南极洲除外)。

(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      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位于      洲。

作业二十六: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时间:

2011年2月13日

1、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

2、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六种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主要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法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