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1209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docx

《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docx

工作与分析选择题整理江苏自考

1、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C)的工业企业中。

A.英国B.德国C.美国D.日本

2、1950年,(C)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

A.泰勒B.狄德罗C.赛迪范D.莫里斯

3、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A)

A.职级B.职务C.职系D.职组

4、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组织系统的一部分是工作分析的(D)原则。

A.经济B.参与C.动态D.系统

5、(C)既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的分析,又适用长时间才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

A.问卷调查法B.观察法C.访谈法D.工作日志法

6、(B)是用来评价管理类工作相对价值的维度,即用来衡量某一管理工作(职位)相对其他工作职位而言对组织的贡献度有多大。

A.管理工作因子B.工作评价因子C.管理绩效因子D.工作分析因子

7、(B)指使工作者能够根据工作标准进行特定的工作。

A.通用技能B.特定技能C.适应性职能D.专业技能

8、(A)适用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速度等方面的信息;适用范围局限于周期较短、状态稳定、复杂琐碎的工作。

A.工作日志法B.职位分析问卷法C.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D.职能工作分析法

9、(B)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企业组织D.社会组织

10、按照(C)划分,可将业务流程分为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

A.跨越组织的范围B.组织活动性质C.业务流程实现的功能D.输入输出对象

11、(B)是指在岗位设置时考虑管理幅度问题,就是考虑管理的效果问题,考虑不同层级岗位数量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A.有效配合原则B.有效管理幅度原则C.能级原则D.一般性原则

12、组织按照组织中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关系来计算另一类人员的定编定员法是(A)。

A.比例定编定员法B.工作岗位定编定员法C.设备定编定员法D.效率定编定员法

13、(C)是工作识别项目中最重要的项目。

A.工作代码B.工作地点C.工作名称D.工作身份

14、对工作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协作关系、升迁与调换关系等进行的分析是(D)

A.工作任务分析B.工作责权分析C.劳动强度分析D.工作关系分析

15、在编写(D)时要遵循经常性和重要性原则。

A.工作说明B.工作概要C.工作描述D.工作关系

16、(A)是指人的心理在遗传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熏陶和教育所具有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力,主要包括能力要求和个性特质要求。

A.心理素质B.工作能力C.道德要求D.经历要求

17、使用较早同时也是操作最简单、非定量的岗位分析方法是(B)。

A.分类法B.排序法C.要素计点法D.因素分析法

18、(A)又称为等级描述法,是指建立一个具有不同级别标准的岗位级别体系,然后将每一个岗位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将其纳入合适等级的岗位评价方法。

A.分类法B.排序法C.要素计点法D.因素分析法

19、通常职务形态构成可以分为三类,其中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岗位中与应负责任并重的是(B)。

A.上山型B.平路型C.下山型D.山顶型

20、(B)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并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A.工作评价B.工作设计C.工作分析D.岗位分析

21、工作设计的发展经过四个时期,其中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时期是(B)。

A.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D.20世纪80年代至今

22、(C)强调对任职者的心理意义以及激励潜力产生影响的那些工作特征,同时,把一引动态度变量视为工作设计的最重要结果。

A.科学管理原理B.人际关系理论C.工作特征模型理论D.工效学原理

23、(C)是指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进行基本改变,向工人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A.工作轮换B.工作丰富化C.工作专业化D.工作扩大化

24、同一部门员工组成,围绕工作中的某一个问题,聚集在一起对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工作团队是(B)团队。

A.团结合作型B.问题解决型C.多功能型D.自我管理型

25、管理层次的设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和限制,层次与组织规模成(B),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A.无关B.正比C.反比D.不确定

26、效度的测量方法中(B)用来测量工作说明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的有效性程度。

A.内容效度B.概念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一般效度

27、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方案制定的第三步是(D)。

A.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主体和客体B.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目标

C.确定评估方法D.选择评估标准

一、单选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B)企业中。

A.制造业B.工业C.农业D.服务业

2、(B)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A.工作评价B.工作分析C.工作说明D.绩效管理

3、一个人在某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是(B)

A.职级B.职业生涯规划C.职系D.职组

4、企业经常性地对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加以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是工作分析的(C)原则

A.经济B.参与C.动态D.系统

5、(A)是工作分析中广泛运用的方法之一。

A.问卷调查法B.观察法C.访谈法D.工作日志法

6、(A)最早起源于美国培训与职业职务中心的职位分析类系统。

A.职能工作分析法B.海氏三要素法C.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D.职位分析问卷法

7、(C)是指工作者在工作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下趋同或求变的能力。

A.通用技能B.特定技能C.适应性职能D.专业技能

8、(B)适用范围较广。

A.工作日志法B.职位分析问卷法C.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D.职能工作分析法

9、(C)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A.管理层次B.统一指挥C.管理幅度D.合理分工

10、有工作分析人员在岗位调查前设计好调查问卷,再由被调查的任职人员填写,并以此来获取工作信息的方法是(C)

A.资料分析法B.现场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工作参与法

11、(C)是指组织系统中各个岗位的功能等级。

A.有效配合原则B.有效管理幅度原则C.能级原则D.一般性原则

12、组织根据经营规模、管理方式、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因素,按照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来确定的定编定员方法是(D)

A.比例定编定员法B.工作岗位定编定员法C.设备定编定员法D.职责分工定编定员法

13、企业的(B)中最重要的是经营者和员工代表的关系。

A.内外部关系B.劳资关系C.经营关系D.工作分析关系

14、对工作执行人员所具有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分析是(B)。

A.必备经验分析B.必备知识分析C.必备身体素质分析D.必备心理素质分析

15、在编写工作关系时要遵循两个原则:

经常性原则和(C)。

A.经济性原则B.效率性原则C.重要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

16、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一般应该包括(D)与工作规范的主要内容。

A.工作关系分析B.任职资格C.工作概要D.工作描述

17、五种岗位评价方法的第一步都是(D)

A.选择和确定标杆岗位B.岗位按重要性排序C.岗位确定等级D.岗位分析

18、(A)多用于薪水制的岗位中,特别是政府部门和服务业。

A.分类法B.排序法C.要素计点法D.因素分析法

19、通常职务形态构成可以分为三类,其中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应负责任重要的是(C)。

A.上山型B.平路型C.下山型D.山顶型

21、工作设计的发展经过四个时期,其中工作丰富化及其特征再设计时期是(C)。

A.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D.20世纪80年代至今

22、工作设计中的(D)认为在工作设计中应该把技术因素与人的行为,心理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A.科学管理破折号B.人际关系理论C.工作特征模型理论D.社会技术理论

23、(C)在流水线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

A.工作轮换B.工作丰富化C.工作专业化D.工作扩大化

24、一系列的任务被分派给一个小组,小组决定给每个成员分配具体的任务,并在任务需要时负责在成员之间轮换工作的工作团队是(A)团队。

A.团结合作型B.问题解决型C.多功能型D.自我管理型

25、管理层次的设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和限制,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与管理幅度成(C)。

A.无关B.正比C.反比D.不确定

26、效度的测量方法中(C)通过从招聘者、培训者、直接主管和其他工作说明书最终使用者那里获取对工作说明书有效性的评价等。

A.内容效度B.概念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一般效度

27、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方案制定的第四步是(C)。

A.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主体和客体B.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目标

C.确定评估方法D.选择评估标准

一、单选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A)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

A.1747B.1847C.1774D.1754

2、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是(A)

A.职位B.职务C.职系D.职组

3、(A)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的主体。

A.工作任职者B.工作领导者C.工作分析小组成员D.企业领导

4、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是工作分析的(B)原则。

A.经济B.参与C.动态D.系统

5、(A)是国内目前运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工作分析方法之一。

A.问卷调查法B.观察法C.访谈法D.工作日志法

6、职能工作分析法最早起源于(C)培训与职业职务中心的职位分析类系统。

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

7、(A)适用于工作样本数量少时使用,常用于收集工作描述、工作分类、工作范围、工作所需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内容的信息。

A.访谈法B.问卷调查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

8、(C)针对管理层的工作分析。

A.工作日志法B.职位分析问卷法C.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D.职能工作分析法

9、(A)是构成业务流程的最基本要素。

A.活动B.活动间的逻辑关系C.活动的承担者D.活动的执行方式

10、(A)主要指工作的高级管理层。

A.决策岗位B.管理岗位C.专业岗位D.执行岗位

11、(D)是指岗位设置应基于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

A.有效配合原则B.有效管理幅度原则C.能级原则D.一般性原则

13、我国的《职业分析大典》将职业分为大类(B)个。

A.7B.8C.9D.10

14、对工作执行人员的职业倾向、运动心理能力、气质取向等特点进行分析是(D)。

A.必备经验分析B.必备知识分析C.必备身体素质分析D.必备心理素质分析

15、在编写工作关系时要遵循两个原则:

(C)和重要性原则。

A.经济性原则B.效率性原则C.经常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

16、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一般应该包括工作描述与(D)的主要内容。

A.工作关系分析B.任职资格C.工作概要D.工作规范

18、(C)一般适用于岗位资料清晰、完整,排列大量岗位时运用要素通用和工资决策明确无误的企业。

A.分类法B.排序法C.要素计点法D.因素分析法

19、(A)是整个岗位评估活动的基础性环节阶段。

A.准备阶段B.评价阶段C.总结阶段D.专家组培训阶段

21、工作设计的发展经过四个时期,其中运用社会技术系统方法时期是(D)。

A.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D.20世纪80年代至今

22、(A)强调找到一种能够使得效率达到最大化的最简单方式来构建工作。

A.机械型工作设计法B.生物学型工作设计法

C.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法D.激烈型工作设计法

23、(A)是指将员工轮换到另一个同样水平、技能要求相近的工作岗位,以减少员工在一个岗位上的枯燥感,同时也扩大员工掌握技能的范围,有利于员工在此过程中找出自己的真正兴趣。

A.工作轮换B.工作丰富化C.工作专业化D.工作扩大化

24、具有更强的纵向一体化特征,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给自我管理工作团队确定了要完成的目标以后,就有权自主地决定工分分派等工作团队是(D)团队。

A.团结合作型B.问题解决型C.多功能型D.自我管理型

25、在工作设计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A)

A.设计的工作量不足B.工作量过大

C.缺乏实质性的工作内容D.多人参与同一项工作

27、通过查阅企业各种已有相关数据资料来获取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的工作分析效果评估资料的收集方法是(A)。

A.历史资料研究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实验法

一、单选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1747年,(C)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

A.泰勒B.亚当·斯密C.狄德罗D.林肯

2、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是(B)

A.职位B.职务C.职系D.职组

3、(A)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

A.工作任职者B.工作领导者C.工作分析小组成员D.企业领导

4、工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事情,需要以(A)的原则来选择工作分析的方法。

A.经济B.参与C.动态D.系统

5、(B)适用于短时期的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适用于比较简单、不断重复,又容易观察的工作分析。

A.问卷调查法B.观察法C.访谈法D.工作日志法

6、(A)以工作者应发挥的职能为核心,对工作的每项任务要求进行详细分析。

A.职能工作分析法B.海氏三要素法C.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D.职位分析问卷法

7、(B)适用于工作范围、职务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信息。

A.访谈法B.问卷调查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

8、(D)适用于对目标职位的功能性要素分析。

A.工作日志法B.职位分析问卷法C.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D.职能工作分析法

9、(A)是决定流程的关键因素。

A.活动B.活动间的逻辑关系C.活动的承担者D.活动的执行方式

10、(D)是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工作要求而设置的操作性岗位,具体是指专门从事行政或服务性工作的岗位。

A.决策岗位B.管理岗位C.专业岗位D.执行岗位

11、(D)是指组织根据其生产任务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出勤率的因素来计算人员数量的方法。

A.比例定编定员法B.工作岗位定编定员法C.设备定编定员法D.效率定编定员法

12、工作分析计划的制定阶段的第三个环节是(C)

A.确定工作分析的内容B.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C.确定整体工作安排D.制定试点工作计划

13、我国的《职业分析大典》将职业分为中类(C)个。

A.55B.60C.66D.65

14、对工作执行人员在工作中应具备的行走、跑步、攀登等进行分析是(C)

A.必备经验分析B.必备知识分析C.必备身体素质分析D.必备心理素质分析

15、(B)是指任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在组织中承担的责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

A.工作概要B.工作职责C.工作关系D.工作权限

16、(B)是组织最小的构成单位。

A.工作B.岗位C.部门D.工作小组

17、排序法实施的第三步是(B)。

A.选择和确定标杆岗位B.岗位按重要性排序C.岗位确定等级D.岗位分析

18、(D)实际上是对排序法的一种量化改进,是指选取多种报酬因素,按照各种因素将标杆岗位进行排序,并确定相应货币值,然后排列剩余岗位的方法。

A.分类法B.排序法C.要素计点法D.因素分析法

19、(D)是岗位评价实施的第二个阶段。

A.准备阶段B.评价阶段C.总结阶段D.专家组培训阶段

20、工作设计的发展经过四个时期,其中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C)。

A.工作专业化时期B.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时期

C.工作丰富化及其特征再设计时期D运用社会技术系统方法时期

21、(C)是组织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

A.岗位B.工作C.人D.活动

22、(B)通过使设施、工具、环境等与人的工作相协调,从而减少个人的生理压力和紧张感,提高员工的舒适度。

A.机械型工作设计法B.生物学型工作设计法

C.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法D.激烈型工作设计法

23、工作扩大化实现途径中扩大岗位的工作内容,增加其工作职责、权利、裁量权和自主性是(B)。

A.向上工作扩大化B.纵向工作扩大化C.横向工作扩大化D.向下工作扩大化

24、(A)的组织系统结构适合于注重研究与开发、灵活型的组织。

A.扁平式结构B.锥形结构C.长方形结构D.矩形结构

25、在工作设计中,(C)这类错误在中小型企业中很少出现,但它是大型企业的一种流行病。

A.设计的工作量不足B.工作量过大

C.缺乏实质性的工作内容D.多人参与同一项工作

26、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是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确定的(D)。

A.可测性原则B.高效度原则C.目标一致性原则D.实事求是原则

27、通过观察为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工作分析效果评估资料的收集方法是(B)。

A.历史资料研究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实验法

一、单选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D)。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求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是(C)

A.职位B.职务C.职系D.职组

3、工作分析的客体就是(D)。

A.工作任职者B.工作任务C.工作职责D.工作岗位

4、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

这是工作分析的(C)原则。

A.经济B.参与C.岗位D.系统

5、(D)是为了解员工实际工作的内容、责任、权利、人际关系及工作负荷,而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将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按照时间顺序以日志的形式进行记录,以实现工作分析目的的工作分析法。

A.问卷调查法B.观察法C.访谈法D.工作日志法

6、职能工作分析法对工作内容的描述非常全面具体。

一般能覆盖工作全部内容的(D)以上。

A.80%B.85%C.90%D.95%

7、(C)适用于比较常见、正规且有一定历史的工作;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要与其他工作分析法结合使用。

A.访谈法B.问卷调查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

8、非正式组织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C)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

A.泰勒B.亚当·斯密C.梅奥D.狄德罗

9、按照(C)划分,可将业务流程分为个人间流程、部门间流程和组织间流程。

A.跨越组织的范围B.组织活动性质C.业务流程实现的功能D.输入输出对象

10、(B)是指组织中部门、科室的主管人员或经理。

A.决策岗位B.管理岗位C.专业岗位D.执行岗位

11、(C)是指根据组织任务确定必须看管数量的设备数量是定编定员。

A.比例定编定员法B.工作岗位定编定员法C.设备定编定员法D.效率定编定员法

13、我国的《职业分析大典》将职业分为小类(B)个。

A.314B.413C.443D.431

14、工作分析的结果最终表现为(B)。

A.工作说明书B.工作描述C.工作规划D.任职资格

15、(B)是工作描述的主体。

A.工作概要B.工作责职C.工作关系D.工作权限

16、(A)是区分某一岗位与其他岗位的首要因素。

A.岗位名称B.岗位编号C.岗位职责D.岗位评价

17、排序法实施的第四步是(C)。

A.选择和确定标杆岗位B.岗位按重要性排序C.岗位确定等级D.岗位分析

18、(A)主要适用于评估管理岗位的相对价值。

A.海氏三要素评价法B.排序法C.要素计点法D.因素分析法

19、(B)是整个岗位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

A.准备阶段B.评价阶段C.总结阶段D.专家组培训阶段

20、工作设计的发展经过四个时期,其中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D)。

A.工作专业化时期B.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时期

C.工作丰富化及其特征再设计时期D运用社会技术系统方法时期

21、(D)是从人、机、环境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人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作方法、动作、环境、疲劳规律,研究人、机、环境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探讨工作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方案。

A.科学管理B.人际关系C.工作特征模型D.工效学

22、(C)是在设计工作时,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来确保工作的要求控制在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界限之内,从而降低工作对信息加工的要求来改善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者的反应性。

A.机械型工作设计法B.生物学型工作设计法

C.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法D.激烈型工作设计法

23、工作扩大化实现途径中增加属于同阶层责任的工作内容,扩展工作范围和自主性是(C)

A.向上工作扩大化B.纵向工作扩大化C.横向工作扩大化D.向下工作扩大化

25、(B)是指使用相同研究技术充分测量同一研究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

A.可靠度B.信度C.效度D.可行性

26、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