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0670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docx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docx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

甘肃省“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选派及管理办法

根据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关于做好选派“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规范我省“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选派及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选派及管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着眼于全省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通过选调部分青年科研骨干作为访问学者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的研究机构、重点院校、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培训的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较高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选派条件

根据中组部的要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培养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研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素质好,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西部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年龄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4、曾独立主持或参与负责过一次全过程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绩效;

5、符合接受单位提出的有关条件。

三、接收单位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接收单位是:

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所属的研究所(中心),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的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医疗卫生单位。

接收单位原则上以在京单位为主(见附件一)。

四、培养方式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由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研究员担任。

访问学者通过参与接收单位的研究课题、项目,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技术水平。

学习研修期为一年。

五、选派程序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选派工作按照按需培养、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如下选派程序:

1、信息发布:

根据中组部等单位每年分配的名额计划,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中科院兰州分院向各地各单位发布信息,分配名额;

2、个人申请:

由个人根据接收单位和专业方向填写《“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申请表》(见附件二);

3、单位推荐:

由申请人所在单位对申请情况进行审查,加注推荐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省委组织部人才办;

4、专家评审:

由省委组织部委托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个人申报和单位推荐情况进行评审;

5、批准上报: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省委组织部研究批准,并将批准后的人员名单报送中组部人才工作局。

六、培养管理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中科院兰州分院共同组织实施。

访问学者学习研修期间的管理工作以接收单位为主,省委组织部综合协调、派出单位配合。

(一)组织部门

1、加强组织协调,做好访问学者的选拔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2、加强联系沟通,随时了解访问学者的学习生活情况,协调解决访问学者培养期间的有关问题。

3、建立访问学者信息库,对完成研修的访问学者进行跟踪管理和培养。

(二)派出单位

1、配合接收单位做好访问学者的日常管理工作。

跟踪了解访问学者的学习情况,随时掌握访问学者的思想学习动态,切实解决访问学者的实际困难,并将了解的情况以书面形式报省委组织部人才办。

2、加强与接收单位的联系。

在访问学者研修期间或研修期满后,争取接收单位在人才、技术、信息和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建立长期密切合作的关系。

3、做好考核工作。

会同接收单位做好访问学者研修期满的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的相关材料报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和有关部门。

考核合格者发放《“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证书》。

4、妥善安排好研修期满的访问学者工作。

对在研修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明显提高的人员要大胆使用,适时把他们安排到重要岗位。

(三)访问学者

1、全面完成各项研修任务。

2、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派出单位与研修单位的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

3、强化自律意识,自觉接受接收单位的领导和管理,遵守接收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4、严格请假制度。

请假3天以内(含3天)的,按接收单位的有关规定办理;请假3天以上的,须经选派单位和接收单位人事部门批准,并报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备案。

5、按时填写《“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季度工作考核表》(见附件三)和考核登记表,书写不少于3000字的半年工作小结和全年工作总结,报省委组织部人才办、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

6、每批访问学者中党员数量达到3人以上的,要成立临时党支部,加强自我管理和信息交流。

七、经费保障

访问学者研修期间所需经费包括培养费、差旅费和食宿补贴。

培养费由接收单位承担。

差旅费由派出单位承担,并负责购买访问学者研修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

食宿补贴由中组部、科技部、中科院按每人每年3万元的标准给予资助,一次性划拨接收单位,专款专用。

八、其他事项

1、“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研修培养期间原单位工资、各项福利待遇不变;

2、访问学者应与派出单位、接收单位分别签订研修期满后返回原单位服务和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协议,明确双方应享有的权益和履行的义务;

3、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1、“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接收单位一览表;

2、“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申请表;

3、“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季度工作考核表。

 

附件一: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接收单位一览表

(共20个部门,209个科研单位)

中央党校

1、哲学教研部

2、经济学教研部

3、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4、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

5、中共党史教研部

6、党的建设教研部

7、国际战略研究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8、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9、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社会研究所

10、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

11、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

12、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

13、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

14、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15、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

16、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教育部

17、北京大学

18、中国人民大学

19、清华大学

20、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

21、北京科技大学

22、北京化工大学

23、北京邮电大学

24、石油大学(本部)

25、中国农业大学

26、北京林业大学

27、北京中医药大学

28、北京师范大学

29、北京外国语大学

30、北京语言大学

31、北京广播学院

32、中央财经大学

3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4、中央音乐学院

35、中央美术学院

36、中央戏剧学院

37、中国政法大学

3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3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0、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科学技术部

41、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42、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

43、自动化研究所

44、钢铁研究总院

45、建筑研究总院

46、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47、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48、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49、北京机电研究所

50、北京机床研究所

51、机械科学研究院

52、人工晶体研究所

53、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54、玻璃钢研究设计院

5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56、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

57、中国皮革与制鞋工业研究院

58、北京化工研究院

59、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60、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6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62、建筑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63、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铁道部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

65、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66、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67、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

学研究院

68、中石化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国防科工委

69、北京理工大学

7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71、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科学所

72、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工资所

73、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国际劳工与信息所

74、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社会保险所

国土资源部

75、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76、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77、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8、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79、国家测绘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

80、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

81、中国水科院防洪减灾研究所

82、中国水科院水环境研究所

83、中国水科院水利研究院

84、中国水科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

85、中国水科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86、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87、中国水科院泥沙研究所

88、中国水科院水力学研究所

89、中国水科院遥感技术开发研究中心

90、中国水科院牧区水利所

91、中国水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92、中国水科院水力机电研究所

农业部

93、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94、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95、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96、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97、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98、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99、中国农科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100、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

101、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

102、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

103、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104、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105、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106、中国农科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107、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

卫生部

108、中国医科院协和医院

109、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

110、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

111、中国医科院整形医院

112、中国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113、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

114、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115、中国医科院药物生物技术研究所

116、中国医科院信息所

117、中国医科院动物所

118、中国医科院护理学院

119、中国医科院微循环所

12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12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12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12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12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12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12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12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12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13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

13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132、北京医院

133、中日友好医院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134、广播科学研究院

135、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13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137、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

138、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国家体育总局

139、体育科学研究所

140、体育信息研究所

141、运动医学研究所

142、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

143、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

144、中国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145、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146、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147、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148、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149、中国林科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中国科学院

150、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51、物理研究所

152、理论物理研究所

153、高能物理研究所

154、力学研究所

155、国家天文台

156、声学研究所

157、理化技术研究所

158、化学研究所

159、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60、过程工程研究中心

161、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62、遥感应用研究所

163、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64、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65、大气物理研究所

166、植物研究所

167、动物研究所

168、心理研究所

169、微生物研究所

170、生物物理研究所

171、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72、计算技术研究所

173、软件研究所

174、半导体研究所

175、微电子中心

176、电子学研究所

177、自动化研究所

178、电工研究所

179、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80、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181、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182、研究生院

中国社科院

183、经济研究所

184、工业经济研究所

185、农村发展研究所

186、财贸与物资研究所

187、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188、人口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89、宏观研究部

190、发展预测研究部

191、对外经济研究部

192、技术经济研究部

193、产业经济研究部

194、社会研究部

195、农村研究部

196、企业研究所

197、市场研究所

198、金融研究所

国家行政学院

199、科研部

200、公共管理教研部

201、经济学教研部

202、法学教研部

203、政治学教研部

中国地震局

204、地球物理研究所

205、地质研究所

206、地壳应力研究所

207、分析预报中心

中国气象局

208、中国气象局中国气科院

209、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所

 

附件二: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季度工作考核表

姓名

时间

第季度

派出单位

研修单位

出勤情况

本人

季度

工作

小结

导师

审核

签名:

联系电话:

年月日

备注

注:

1、派出单位来访、有关单位领导看望和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请在备注栏注明;

2、请访问学者在下一季度第一个月15号之前填好上一季度工作考核表(B5纸张,Word格式),发至以下信箱:

*******************,并寄至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和原工作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附件三: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申请表

年度:

姓名

性别

民族

(2寸正面

免冠彩照)

出生年月

籍贯

健康状况

党派

入党时间

工作单位及职务

参加工作时间

从事专业

专业技术职务

外语语种及水平

学历

毕业院校及专业

学位

授予单位及日期

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

拟研修专业

拟研修单位(可填3个意向)

1、

2、

3、

研修目的

(请详细填写,填写不下可另附页)

 

(盖章)

年月日

 

(盖章)

年月日

部省

门区

意市

见组

 

(盖章)

年月日

导接

师收

意单

见位

 

(签名)

年月日

部接

门收

意单

见位

 

(盖章)

年月日

注:

此表一式三份,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省委组织部人才办、接收单位各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