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049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5分,共50分)

1.“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环境千差万别”,这里的“千差万别”主要体现在(A)

A.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B.自然条件方面

C.人文条件方面D.地理位置方面

2.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是人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

B.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很大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

3.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B)

A.水乡泽国——华北平原

B.千沟万壑——黄土高原

C.山青水碧——内蒙古高原

D.林海雪原——柴达木盆地

4.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B.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黑土肥沃,盛产小麦

C.我家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河湖密布,莲藕是常见的食材

D.我家在黄土高原,这里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5.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C)

A.1月10℃等温线B.7月2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6.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占优势的资源有(D)

①煤 ②铁 ③水能 ④石油 ⑤有色金属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⑤     D.③⑤

7.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吉林省位于(A)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8.下列城市中,全部位于我国北方的是(B)

A.西安、广州、哈尔滨B.长春、沈阳、北京

C.北京、银川、乌鲁木齐D.石家庄、上海、武汉

9.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少

B.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C.青藏地区主要是发展高山牧业和绿洲农业

D.南方地区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0.祁连山以北的地理区域是(B)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11.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D)

A.降水B.气温C.山脉D.季风

12.青藏地区与另外三个地理区域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B)

A.热量条件B.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D.夏季风的影响

13.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是(C)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如图是小明同学和小敏同学暑假期间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14~17题。

14.“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地形特征,描述的是(C)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

15.有关小明在旅途中的见闻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在携带的衣物中有鸭绒服B.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C.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D.念青唐古拉山具有雪域牧场风光

16.小敏所到的“层层叠叠的梯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B)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7.下列的地理环境特点,属于小敏所到地区的有(A)

①1月平均气温高于0℃ ②耕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等为主 ③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④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如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代表景观。

据此回答18~19题。

18.春天,在我省的平原地区,常见的景观是(B)

A.甲B.乙C.丙D.丁

19.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甲区域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变化规律是: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乙区域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

C.丙区域雪山连绵,主要特征是高寒

D.丁区域优势能源是煤炭和石油

20.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正确的是(A)

A.青藏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

B.南方地区——灌溉农业

C.北方地区——水田为主的农业

D.西北地区——旱地为主的农业

二、综合题。

(共50分)

21.不同的区域,划分的标准是不一致的,因而属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请把下列区域与相应的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10分)

2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12分)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1月平均气温

0℃以上

0℃以下

河流封冻状况

冬季不结冰

冬季结冰

年降水量

800mm以上

400mm~800mm

耕地类型

以水田为主

以旱地为主

粮食作物

以水稻为主

以小麦为主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分)

(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别很大。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山脉)、淮河(河流)一致;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夏季风影响的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3)请用直线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与其确定的主导因素连接起来:

A.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①气候因素

B.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②地形因素

C.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③夏季风的影响

A——③ B——① C——②

24.读“秦岭南北景观图”,回答问题。

(11分)

(1)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大致位置。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也是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耕地利用方式是旱地,以南的耕地利用方式是水田。

(6)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水果是柑橘。

第六章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5分,共50分)

1.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C)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2.关于我国北方地区不正确的叙述是(A)

A.气候冬夏季节差异不大,属于非季风区B.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

C.平原面积广阔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3.我国东北地区包括(C)

①黑龙江省 ②内蒙古自治区 ③辽宁省 ④吉林省 ⑤河北省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4.我们家乡黑龙江省广泛分布的土壤是(C)

A.黄土B.红土C.黑土D.紫色土

5.关于东北粮食生产基地叙述正确的是(D)

A.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B.盛产油菜、水稻等农作物

C.开发历史较早,人多地少D.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最多

6.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C)

A.棉花B.甜菜C.小麦D.水稻

7.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D)

A.人口稀少,粮食产量大B.河湖密布,地域广阔

C.地势高峻,海拔适宜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8.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B)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据此回答9~10题。

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象是(C)

A.人类耕作形成的B.战争破坏造成的

C.流水侵蚀形成的D.风力作用形成的

10.黄土高原地区露天采矿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所采矿产主要是(B)

A.有色金属B.煤炭C.石油D.铁矿

11.为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C)

A.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梯田、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B.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C.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全部迁走,逐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实行计划生育或政府提供粮食鼓励生态建设,逐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12.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东北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流失

B.华北平原遭受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

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D.华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摒弃破坏“家园”的行为,据此回答13~15题。

13.左图“千沟万壑的面孔”,表明长期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当地严重的(A)

A.水土流失B.湖泊萎缩C.凌汛危害D.城市化问题

14.下列行为符合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是(C)

A.开垦荒地B.砍伐森林C.生态建设D.过度放牧

15.新疆塔里木河旁“哭泣的胡杨林”(右图),诉说着当地(B)

A.土壤污染严重B.土地荒漠化加重

C.地面在沉降D.水资源污染严重

16.北京的城市职能是(C)

A.钢铁工业中心B.经济发展中心

C.政治、文化中心D.农业发展中心

17.不能说明北京是我国文化中心的是(B)

A.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B.有人民大会堂和很多外国大使馆

C.拥有各类博物馆120多个D.拥有众多体育场馆

18.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是(B)

A.高架屋B.四合院C.竹楼D.蒙古包

19.北京哪些城市建设及城市观念能反映出北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特征(A)

①快速路系统 ②新建许多新区 ③只建两个卫星城 ④扩大城市绿地和水网建设 ⑤中关村科技园区 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⑤

20.下列做法不利于北京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是(B)

A.节约用水B.大量抽取地下水

C.修建水库D.治理污染

二、综合题。

(共50分)

21.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1)写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区名称:

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

(2)C区与D区的界线大致是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3)图中四地有大面积葡萄种植的是(A)

A.A地B.B地C.C地D.D地

(4)C区主要种植小麦(粮食作物);D区是我国水稻(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河流无结冰现象。

(5)C区矿产中以煤、铁、石油为主;D区矿产中以有色金属为主。

(6)A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

(7)B区气候高寒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内蒙古高原,B太行山脉,C秦岭山脉,D黄河。

(2)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太原②呼和浩特③郑州④西安

(3)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暖温带;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看,属于季风区;从四大区域的位置看,位于北方地区;从地势三级阶梯看,位于第二级阶梯。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黄土高原经常遭受旱灾,只能种些耐旱的作物,如高粱、谷子等。

有时,居民的饮用水供应也很困难。

材料二:

黄土高原有暴雨时,又会发生洪涝灾害,还会引起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农田、住房、道路常遭到破坏。

(1)通过材料一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经常遭受旱灾,会导致水资源紧张。

(2)通过材料二可知,有暴雨时,黄土高原又会发生洪涝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