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0461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7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docx

《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docx

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治安专业警种复习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的。

(  ×   )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 ×  )

3、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  √ )

4、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

6、人民警察的任务包括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 √ )

7、人民警察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

( √  )

8、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 √ )

9、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  √  )

10、犯罪分子正举枪向人民警察准备射击的,人民警察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 √  )

11、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前一律应先行警告。

(  × )

12、对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的案件,不适用调解处理。

( √  )

13、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  √   )

14、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因违反治安管理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  ×  )

15、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从重处罚。

( √  )

16、公安机关对年满70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能决定行政拘留。

( × )

17、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实施违法行为的,不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  × )

18、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由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管辖。

( × )

19、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的,执行逮捕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  √ )

2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公安分局内设机构分为综合管理机构和执法勤务机构。

(√)

21、督察机构有权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处置公民控告、申诉的情况进行现场督察。

(√)

22、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23、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

24、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过失犯罪。

(×)

2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26、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

27、紧急避险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

28、累犯,是指被判处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罪的人。

(×)

29、行为人明知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如果该幼女是自愿,则不构成强奸罪。

(×)

30、对管辖有争议或者情况特殊的刑事案件,可以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

31、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

32、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

(√)

33、枪支配售企业可以在配售限额内配售非指定企业制造的民用枪支。

( × )

34、枪支销毁由省级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实施。

(√ )

35、配备、配置给个人使用的枪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防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发生事故。

( √)

36、公务用枪,由国务院公安部门指定的企业制造。

(×)

37、严禁邮寄枪支,或者在邮寄的物品中夹带枪支。

(√)

38、非军用的点火、起爆器材不属于民用爆炸物品范畴。

(×)

39、仿真枪的认定工作由县级或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

(√)

40、单位和个人为开展游艺活动,可以配置口径不超过4、5毫米的气步枪。

(√)

41、持有枪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地点接受查验。

(√ )

42、未经国家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购买、运输民营爆炸物品。

(√)

43、禁止在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燃放烟花爆竹。

(√)

44、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

45、未经许可从事爆破作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非法爆破作业活动,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

46、爆破作业单位不再使用民用爆炸物品时,应当将剩余的民用爆炸物品登记造册,报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组织监督销毁。

(×)

47、公安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监督和公共安全管理。

(√)

48、烟花爆竹运达目的地后,收货人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交回发证机关核销。

(×)

49、对携带烟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由公安部门没收非法携带的烟花爆竹,可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

50、公安机关负责民用爆炸物品公共安全管理,监控民用爆炸物品流向。

(√)

51、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

52、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凭公安机关颁发的《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可以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

(×)

53、娱乐场所应自行招录人员从事保安工作。

(×)

54、营业时间内,歌舞娱乐场所包厢、包间门窗透明部分可以遮挡。

(×)

55、歌舞娱乐场所包厢、包间内不得设置阻碍展现室内整体环境的屏风、隔扇、板壁等隔断,可以设置卫生间。

(√)

56、公众有权查阅公安机关监督检查娱乐场所记录。

(√ )

57、承办者变更大型群众性活动地点、内容的,应当在原定举办活动时间之前向做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变更,经公安机关同意方可变更。

(×)

58、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对娱乐场所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向娱乐场所收取任何费用。

 ( √)

59、娱乐场所对从业人员应当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名簿,统一建档管理。

 (  √)

60、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开办娱乐场所,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

(√ )

61、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可以将娱乐场所转包他人经营。

  (×)

62、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在营业时间内,应当统一着装并佩带工作标志。

(√  )

63、歌舞娱乐场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接纳未成年人。

(×)

64、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

65、娱乐场所营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配备的保安人员不得少于2名。

(√)

66、对娱乐场所的监督检查记录应当以录像为主,必要时可以辅以录音、书面形式等形式。

(×)

67、影剧院、音乐厅、公园、娱乐场所等在其日常业务范围内举办的活动,适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

68、开办旅馆,其房屋建筑、消防设备、出入口和通道等必须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且具备必要的防盗安全设施。

(√)

69、旅馆接待旅客住宿必须登记。

(√)

70、旅馆发现旅客遗留的物品应当妥为保管,设法归还原主或揭示招领;无人认领的,要登记造册,送当地公安机关按拾遗物品处理。

(√)

71、旅馆经营者要严格管理,旅客不得私自留客住宿或者转让床位。

(√)

72、经批准开业的旅馆,如有歇业、转业、合并、迁移、改变名称等情况,应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后,向当地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备案。

(√)

73、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预计参加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由活动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安全许可。

(×)

74、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者应当在活动举办日的15日前提出安全许可申请。

(×)

75、县级各级人民政府直接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由市级公安机关进行安全许可。

(×)

76、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

77、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所采取的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属于人身罚。

(√)

78、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情形是应予从重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79、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可以扣押或者予以登记。

(×)

80、收缴是一种行政处罚。

(×)

8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

82、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涉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

(√)

83、非法携带爆炸装置,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的,涉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

84、张某开办地下药厂非法生产感冒冲剂,售出后获利2万元,经鉴定该药是用红糖和淀粉混合而成的,根本没有药物成份。

张某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85、不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

86、对外国人作出行政拘留、拘留审查、监视居住或者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后,当事人要求不通知使馆、领馆的,可以不通知。

(×)

87、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和遗送出境。

(×)

88、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行政违法行为,我国公安机关无权管辖。

   (×)

89、外国人在行政拘留、拘留审查、监视居住或者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领事官员要求探视的,决定机关可以安排。

(×)

90、公安机关监督检查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可以现场调查,走访座谈,但不能利用监控设备进行检查。

( × )

91、公安机关监督检查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可以查阅、调取、复制与治安保卫工作有关的文件、资料。

( √ )

92、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应当将治安保卫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情况报主管公安机关备案。

( √ )

93、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可以设置与治安保卫任务相适应的治安保卫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治安保卫人员。

( × )

94、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领居民身份证。

( √ )

95、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  √  )

96、公安机关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可以扣押居民身份证。

( × )

97、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

(  √ )

98、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公民的个人信息,可以向社会提供。

(×)

99、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

(  √ )

100、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  √ )

101、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

(  √ )

102、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

(  √ )

103、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 × )

104、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 × )

105、公民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主管机关不予许可。

(  √ )

106、市政府工作人员李某不得组织或参加集会、游行、示威。

( ×  )

107、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时间限于早八时至晚十二时,经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或者批准的除外。

( × )

108、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目的是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而犯罪动机则不是必须要查明的。

( × )

109、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严格控制和尽量减少使用强制措施。

(√)

110、公安机关实施人身检查,必须由两名以上侦查人员进行,且应当邀请见证人。

(√)

11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应当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

112、申请经营典当行,须持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及其核发的《典当经营许可证》,向公安机关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

(×)

113、典当行及其分支机构自核发营业执照之日起,营业后无正当理由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省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收回《典当经营许可证》,并办理注销备案登记手续。

(√)

114、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包括:

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和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115、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116、抽样取证时,应当有被抽样物品的持有人或者见证人在场,并开具抽样取证证据清单。

抽样取证证据清单由办案人民警察和被抽样物品的持有人或者见证人签名。

(√)

117、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可以作为公安机关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

(×)

118、行为人经常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质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交通工具,屡教不改的,属于情节严重,可以认定构成犯罪。

(√)

119、对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120、治安管理处罚,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民事法律制裁。

(×)

121、某日,王某醉酒后将饭店部分设施损坏,严重影响了饭店正常营业。

事后,王某以醉酒为由拒绝承担相关责任。

(×)

122、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应将几个处罚决定的拘留期限相加并实际执行总数。

(×)

123、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

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和拘留。

(×)

125、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所采取的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属于人身罚。

(√)

126、殴打他人,造成轻伤害的,构成侵犯人身权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127、过失损坏公私财物的,构成侵犯公私财物行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128、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或者收购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的,构成妨害社会管理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129、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或者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130、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直接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

132、办理治安案件,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必要时也可以作为治安管理处罚的根据。

(√)

133、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可以扣押或者予以登记。

(×)

134、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

135、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但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但是,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

136、涉外行政案件中,对外国人国籍的确认,以其入境时有效证件上所表明的国籍为准。

(√)

137、办理涉外行政案件时,国籍有疑问或者国籍不明的,以中国国籍处理。

(×)

138、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为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可以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财物的强制措施。

(×)

139、公安机关办理涉外行政案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语言文字。

(√)

140、涉外行政案件中,对不通晓我国语言文字的,经公安机关批准,外国籍当事人可以自己聘请翻译,翻译费由其个人承担。

(√)

141、对外国人违法的,省级公安机关必须将有关情况通知该外国人所属国家的驻华使馆、领馆,当事人要求不通知使馆、领馆的,不予受理。

(×)

142、外国人在行政拘留、拘留审查、监视居住期间,拒绝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领事官员探视的,公安机关可以不予安排,但应当由其本人出具书面声明。

(√)

143、外国人在公安机关限制人身自由期间死亡的,不需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外事部门。

(×)

144、对外国人作出行政拘留、拘留审查、监视居住或者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后,当事人要求不通知使馆、领馆的,可以不通知。

(×)

145、外国人在行政拘留、拘留审查、监视居住或者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领事官员要求探视的,决定机关应当及时安排。

(√)

146、任何企业非法销售枪支或者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的,都涉嫌违规销售枪支罪。

(×)

147、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必须是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

(√)

148、依法配备军用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涉嫌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

149、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涉嫌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按照《刑法》规定应当是“造成严重后果的”。

(√)

150、单位犯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只对单位判处罚金。

(×)

151、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152、按照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

153、凡是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都涉嫌犯罪。

(×)

154、非法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155、“以牟利为目的”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不可缺少的主观要件,只要不此目的,无论是否获利、获利多少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

156、刑法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涉及的案值指的是销售金额。

(√)

157、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包括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以次充好的行为。

(×)

158、生产、销售假药,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

(√)

159、生产、销售假药罪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

160、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A)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宪法至上           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D)。

A、领导批示           B、文件规定 

C、法学理论           D、法律规定

3、(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

A、执法为民           B、依法治国 

C、民主自由           D、服务大局

4、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C),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文明执法           B、依法执法 

C、以人为本           D、以法律为准绳

5、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6、法律规范属于(A)。

A、技术规范           B、社会规范

C、道德规范            D、团体规范

7、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C)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武警部队

8、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A)。

A、继承权              B、转让权

C、使用权              D、处置权

9、人民警察对上级的决定和命令,(A)。

A、必须执行,但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B、可以变通执行 

C、可以暂缓执行 

D、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就不执行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C)。

A、戒严               B、部分地区戒严 

C、交通管制           D、现场管制

11、下列不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行政处分的是(B)。

A、警告               B、禁闭 

C、记大过             D、撤职

12、下列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是(B)。

A、维护国家统一       B、维护国家安全

C、维护国家主权       D、维护国家独立

13、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A)。

A、行政处罚           B、刑事处罚

C、体罚               D、管制

14、曾受过(B)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A、行政处罚           B、刑事处罚

C、体罚               D、管制

15、行为人有下列行为,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的是(D)。

A、游行时不服从民警现场指挥

B、不服从治安管理 

C、随意殴打他人 

D、抢夺民警枪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16、下列属于约束性警械的是(C)。

A、高压水枪           B、催泪弹

C、警绳               D、警棍

17、对因(B)引起的治安案件进行调解时,可以邀请当事人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的人员或者双方当事人熟悉的人员参加帮助调解。

A、同事之间纠纷       B、邻里纠纷 

C、亲友之间纠纷       D、在校学生之间纠纷

1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

A、对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一律应当收缴 

B、对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所有的用于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也应当收缴 

C、对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