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673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西成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四川段XCZQ-1标

(D2K344+469.65~D6K351+575)

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

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四川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2013年4月11日

目录

一、目的1

二、编制依据1

三、主要内容1

1、适用范围1

2、作业准备1

2.1内业技术准备1

2.2外业技术准备2

3、技术要求2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6

4.1施工程序6

4.2工艺流程6

5、施工要求7

5.1施工准备7

5.2施工工艺7

5.3注意事项10

6、劳动组织10

7、材料要求10

8、设备机具配置11

9、质量控制机检验11

9.1质量控制11

9.2质量检验14

10、安全及环保要求14

10.1施工安全14

10.2环境保护15

挡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明确挡墙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挡墙施工。

二、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区间路基工点设计图

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

施工合同及相关协议

《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三、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四川段XCZQ-1标第一项目部路基工程挡墙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2.1.1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并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1.2制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2.1.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2.2.1组织技术力量对设计院所交的所有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导线和水准复测,且复测结果已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

2.2.2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如现场放线。

2.2.3施工前,应做好挡土墙的分段分层工作。

严格按照分段分层要求进行挡土墙施工。

2.2.4检查核对现场地质情况,若现场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相符时,及时联系设计,更改挡土墙设计位置及尺寸。

3、技术要求

3.1重力式路堑挡土墙技术要求

(1)土质地基挡土墙的最大高度为6m,岩质地基挡土墙的最大度度为10m。

(2)挡土墙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如下:

项目名称

主力

滑动稳定系数

≥1.3

倾覆稳定系数

≥1.6

基底偏心距e

土质

≤B/6

石质

≤B/4

墙趾和基底平均压力

≤B/[σ]

压应力

≤容许压应力

剪应力和主拉应力

≤容许剪应力

偏心距e

≤0.3B1

附注:

表中B未墙底宽带(若有斜底时为斜底宽度B'),B1为检算墙身截面处的宽度。

(3)当基底合力的偏心距为负值时,墙踵的基底压应力允许超过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但不得大于容许承载力的1.3倍,且平均压应力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

(4)挡土墙受滑动控制时,将基底作成斜基底。

(5)挡土墙受基底偏心和墙趾应力控制时,设墙趾台阶。

台阶宽度不小于0.1m,最小高度不小于0.4m。

(6)墙身截面按该截面以上墙高的主动土压力进行检算。

当截面出现拉应力时,其值不应超过容许弯曲拉应力。

(7)墙身混凝土整体浇筑,强度不低于C30。

平台封闭采用C25混凝土,每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全断面采用沥青麻筋填充,伸缩缝均为贯通缝,严禁切割墙体设置假缝。

(8)为了便于检修,沿着线路方向每个50m~80m,结合地形条件在挡墙适当位置设置踏步和检查梯,踏蹬钢筋为Φ=16mm,布局0.2m。

3.2膨胀土(岩)路堑挡土墙技术要求

(1)膨胀土挡土墙的最大高度为4m。

(2)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同重力式路堑挡土墙。

(3)当基底合力的偏心距为负值时,墙踵的基底压应力允许超过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但不得大于容许承载力的1.3倍,且平均压应力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

(4)挡土墙受滑动控制时,将基底作成斜基底。

(5)挡土墙受基底偏心和墙趾应力控制时,设墙趾台阶。

台阶宽度不小于0.1m,最小高度不小于0.4m。

(6)墙身截面按该截面以上墙高的主动土压力进行检算。

当截面出现拉应力时,其值不应超过容许弯曲拉应力。

(7)墙体埋深不宜小于1.5m,且应埋置在大气影响深度以下。

(8)墙身混凝土整体浇筑,强度不低于C30。

平台封闭采用C25混凝土,每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全断面采用沥青麻筋填充,伸缩缝均为贯通缝,严禁切割墙体设置假缝

(9)挡土墙为阻隔地面水的渗入,墙顶设置隔水层,为使墙背积水不渗入基础,在侧沟平台高程以下0.5m左右位置处墙背最底排泄水孔下设置隔水层,隔水层为采用与墙身同标号混凝土封闭;墙背设置反滤层,反滤层采用一层复合排水网+0.5m厚编织袋袋装砂夹卵石组成,要求在边浇筑墙身混凝土的同时边往上码砌编织袋袋装砂夹卵石及铺设复合排水网层;同时从下部隔水层开始,沿墙长方向预埋一排泄水孔,间距2m,向墙外排水坡为4%,泄水孔采用埋设直径为50mmPVC管的方式。

Φ50mmPVC管要求在预埋前将进水口切成斜面并打磨滑,并对伸入墙后15cm长范围内PVC管上部开口,且进水口处包裹一层透水土工布,在墙身浇筑过程中,不得有混凝土堵塞进水口及PVC管的现象;预埋过程中PVC管斜面必须朝上放置,且要求不破坏编织袋,以免漏砂。

复合排水网由具有高空隙率和高耐压强度的三维土工网芯双面复合滤水无纺土工布组成。

其主要技术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

无纺土工布质量不小于200g/㎡,法向渗透系数不小于0.3cm/s;三维土工网芯厚度不小于5mm;复合排水网导水率不小于1.2×10-3㎡/s。

(10)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15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0.02~0.03m,缝内沿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等材料,深0.2m。

伸缩缝应为贯通缝,严禁切割墙体设置假缝,施工单位对伸缩缝设置应全面检查,监理单位进行旁站。

(11)挡墙基底底层或地质变化处必须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和施工缝可合并设置。

3.3重力式路肩挡土墙技术要求

(1)挡土墙的最大高度为8m。

(2)挡土墙按《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进行稳定性检算。

检算时考虑“有荷”“无荷”的组合情况。

(3)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如下:

项目名称

主力

验算荷载

 

滑动稳定系数

H≤5m

≥1.3

≥1.05

H>5m

≥1.5

倾覆稳定系数

H≤5m

≥1.6

≥1.1

H>5m

≥1.8

基底偏心距e

土质

≤B/6

≤B/4

石质

≤B/4

墙趾和基底平均压力

≤[σ]

≤1.2[σ]

墙身截面

压应力

≤允许压应力

剪应力和主拉应力

≤允许剪应力

偏心距e

≤0.3B1

附注:

表中B未墙底宽带(若有斜底时为斜底宽度B'),B1为检算墙身截面处的宽度。

(4)基础埋置深度一般情况下不小于1.0m;受水流冲刷时,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m。

(5)当挡土墙较高时,且由挡土墙两端山坡不易下到墙趾进行检查时,挡土墙应在适当位置设置踏步或检查梯,检查梯一般可用φ16钢筋弯制,插入墙身0.2-0.25m,竖直间距为0.3m。

(6)挡土墙两端可设置锥体与路堤连接。

路堤锥体曲线顺线路方向的坡度,当锥体边坡高度在8m以内时,不应陡于1:

1.25,在20m以内不应陡于1:

1.5。

(7)挡土墙墙端应嵌入路堤内不小于1m,嵌入路堑土层内不小于1.5m,嵌入路堑岩层内不小于1m。

(8)墙顶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按“西成客专施路专(EY)-25”图设计。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挡墙基础→墙后滤层铺设→分层立模→设置泄水孔→浇筑墙体混凝土→砼面处理→场地清理→挡墙验收。

4.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做好测量放线和施工前的复查,挡墙分块分层。

5.1.2施工前进行现场最优的机械配套和施工人员、材料组织。

5.2施工工艺

5.2.1挡土墙基础开挖前做好场地截、排水。

5.2.2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开挖,确保挡土墙基础深度。

施工基础前做好基础清淤、排水、夯实工作,保证基础干燥、平整、坚实。

5.2.3基坑开挖后,若基底地质情况与图纸所示不符时,及时提出地基处理方案或加固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加以实施。

5.2.4挖成的基坑如有扰动或破坏,应增加开挖深度,并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回填至规定的标高。

5.2.5墙后填料及时填筑,并分层回填夯压密实。

5.2.6挡土墙分段浇筑,每隔10~20m或在基础地质变化处,设置伸缩缝。

挡土墙墙身在适当高度处设置泄水孔,泄水孔进口设置反滤层。

5.2.7路堑挡土墙

(1)当路堑挡土墙与骨架护坡相接合时,开挖前先做好天沟等堑顶防排水设施,开挖至碎落台后开始转到骨架护坡的施工工序,最后施工底部混凝土挡墙。

(2)墙身于路肩以上部分每隔2~3m按梅花形交错设置泄水孔。

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m结合墙高或地质情况设伸缩缝一道,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深0.2m。

(3)墙背通常设0.3m宽砂夹卵石反滤层,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设置与墙身同标号砼封闭,顶部设与上部平台同标号砼封闭。

(4)挡土墙应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浇筑墙身,临时开挖边坡尽可能与墙背坡保持一致,墙身不应有水平通缝,斜基底不得改缓或改陡,侧沟与挡墙应砌筑成整体。

(5)施工开挖后当地质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与配合施工人员联系,对挡墙进行适当调整。

(6)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时,外露面模板采用组合钢模。

因墙面为非竖直面,应加强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刚度、加强模板的抗浮能力(可采用地锚与之连接),并采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宜过快,以免模板爬升和出现墙面“鼓肚”现象而影响外观。

(7)挡墙基础验收后模板架设前同步分层填筑墙背砂卵石滤水层、安装复合排水网、PVC塑料排水管,砂卵石层同时起到背模支撑的作用。

(8)挡墙施工前对墙体地基进行加固或换填处理,待其满足地基条件后方可施工挡墙。

5.2.8路堤(肩)挡土墙

(1)墙身地面以上部分每隔2~3m按梅花形交错设置泄水孔。

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m结合墙高或地质情况设伸缩缝一道,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

(2)土质或易风化的软弱岩石地基处,将墙趾外侧基坑用粘性土回填,夯实紧密,并将填土表面做成≮4%的向外流水坡,以免积水和软化基础。

(3)挡土墙基坑应分段开挖,并及时施工墙身,墙身不应有水平通缝,斜基底不得改缓或改陡,挡土墙基础必须埋置于设计要求的稳定地层中。

(4)施工开挖后当地质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与配合施工人员联系,对挡墙进行适当调整。

(5)墙背通常设0.3m宽砂夹卵石反滤层,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设0.3m厚,顶部设置0.2m厚与墙身同标号砼封闭。

5.8.9膨胀土(岩)路堑挡土墙

(1)墙身地面以上部分每隔2~3m按梅花形交错设置泄水孔。

(2)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15m结合墙高或地质情况设伸缩缝一道,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

(3)土质或易风化的软弱岩石地基处,将墙趾外侧基坑用粘性土回填,夯实紧密,并将填土表面做成≮4%的向外流水坡,以免积水和软化基础。

(4)挡土墙基坑应分段开挖,并及时施工墙身,墙身不应有水平通缝,斜基底不得改缓或改陡,挡土墙基础必须埋置于设计要求的稳定地层中。

(5)施工开挖后当地质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与配合施工人员联系,对挡墙进行适当调整。

5.3注意事项

5.3.1对段内地下水,地表水及施工用水进行取样检测,若地表水、地下水复测结果与设计不相符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施工中不得使用有侵蚀性水作为施工用水。

5.3.2挡墙应避开雨季选择旱季施工,严禁雨天施工。

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措施,严禁基坑积水,浸泡挡墙基础

5.3.3开挖前先砌筑天沟,做好地面排水

6、劳动组织

(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模式。

(2)施工人员应根据工期要求,合理配置机械、人员及材料。

挡土墙施工人员配备表(单口单班)

序号

工种或职务

数量

备注

1

架子队队长

1

2

技术负责人

1

3

专职安全员

1

4

质检员

1

5

工班长

1

6

模板工

8

7

砼浇筑工

6

8

普工及其它

8

配合立模浇筑及其它

7、材料要求

材料应符合下表要求。

 

挡土墙常用材料

序号

分类名称

规格型号

备注

1

模板

60150、30150、10150模板组合,强度刚度符合要求

2

混凝土

不小于C30

3

塑料排水管

10cm,加设5cm塑料排水管1m或2m间距,路肩墙除外

进水口包裹透水土工布

4

浆砌石

砂浆M7.5,片石最小厚度不小于15cm

5

砂卵石反滤层

重力式墙0.3m厚,膨胀土0.5m厚,外加复合排水网

复合排水网单位面积不小于1200g/m2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单口每班)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1

挡墙基础开挖

2

压路机

1

基础处理

3

罐车

不少于两台

4

拌合站

1

5

振捣棒

不少于3台

φ70

9、质量控制机检验

9.1质量控制

(1)施工前,对段内地下水、地表水及施工用水进行取样复测,若地下水、地表水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再次复查、施工过程中不得采用有侵蚀水作为施工用水。

(2)挡墙应避开雨季选择旱季施工,严禁雨天施工。

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设施,基坑不得受水浸泡。

(3)基坑土体严格按设计要求开挖。

挡土墙浇筑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墙前基坑顶面应作成向外不小于4%的排水坡。

土质或易风化的软弱岩石地基,应将墙址外侧基坑用黏性土夯填紧密或混凝土回填封闭。

(4)挡土墙高出地面部分,为阻隔地面水的渗入,墙顶设置隔水层,为使墙背积水不渗入基础,在墙背与地面相交处的最底排泄水孔下设置隔水层,隔水层采用墙身同标号砼;墙背设置反滤层,反滤层由0.3m厚(膨胀土0.5m厚)编织袋袋装砂卵石加一层复合排水网组成,边进行墙后填筑,压实边往上码砌编织袋装夹入卵石及铺设复合排水网层;同时从地面开始,沿墙长方向预埋一排泄水孔,间距2m,其余墙面每隔2~3m交错预埋向墙外排水坡度为4%的直径100mmPVC管排水孔。

要求在预埋前将100mmPVC管排水孔进水口切成斜面并打磨圆滑(斜角40°左右),并对深入墙后20cm长范围内PVC管进水口处包裹一层透水土工布,在墙身浇筑过程中,不得有混混凝土堵塞进水口及PVC管;预埋PVC管斜切面必须朝上,且要求不破坏编织袋,以免漏砂;施工完后墙后积水应能通过PVC管顺利排出。

复合排水网是由具有高空隙率和高耐压强度的三维土工网芯、双面复合滤水无纺土工布组成。

其主要技术指标详见“长昆施路专-02-7”设计图。

(5)一般情况下,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m和其它建筑物相连处应设置伸缩缝,在基底岩层变化处应加设沉降缝,缝宽0.02m~0.03m,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等材料。

(6)墙背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填料的填筑应按有关施工规范办理。

(7)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挡土墙自身的稳定,待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及时进行墙背填料的部分填筑。

(8)挡土墙应现场分段立模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得形成水平通缝。

若不能一次浇筑施工,必须确保连接处强度不小于整墙墙体强度。

在墙身薄弱截面、墙址台阶转折处或混凝土墙的施工缝位置,设置榫头或采用短钢筋加固,榫头的面积不应小于截面面积的20%。

(9)沿线路方向不同高度基础的衔接,可采用台阶式连接或不陡于5%的纵坡连接。

(10)当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墙背土填筑之前应按规定将原地面挖成台阶或进行必要的处理。

(11)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当基底合力的偏心距为负值时,墙踵的基底正应力允许超过容许承载力,但不得大于容许承载力的1.3倍。

挡土墙受滑动控制时,应将基底作成倾斜基底,设有倾斜基底的挡土墙,施工时应切实按设计要求施工,不得随意改缓或改陡,以免影响墙身的稳定。

(12)路堑挡土墙平台设置平台截水沟,将墙顶边坡泄水引入吊沟或两端截水沟(天沟)内,在适当位置汇入排水沟内,形成完整排水系统,避免集中水流冲刷路基边坡,产生工程隐患。

(13)当挡土墙较高,且挡土墙两端地形不易下到墙址进行检查时,挡土墙应在适当位置设置踏步或检查梯,检查梯一般用φ16钢筋弯制,插入固定于墙身0.2~0.25m,竖直间距为0.3m。

(14)墙顶和墙顶平台上不能随便堆放杂物,避免增加墙身荷载。

9.2质量检验

(1)按设计断面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复核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应进行碾压处理,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2)模板强度、刚度均通过检验,模板架立符合设计结构线要求;

(3)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通过检验,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分仓号分组取样,28天强度检测合格;

(4)PVC塑料排水管、复合排水网等原材料均满足设计要求,并按要求进行检测。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施工安全

(1)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1名,佩戴统一袖章和上岗证,配合班组长进行现场指挥,防止出现机械转动时伤人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2)挡土墙2m高度以上需设立脚手架,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防护带,防止闲杂人等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3)规范施工现场各类管线的布设,特别是电力线,电缆线及支线架设必须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设必须采用绝缘子,变压器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照明与动力线严格区分设置,并进行明显标识;所有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必须具备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必须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锁。

10.2环境保护

(1)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做好环保、水保工作,坚持“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防止水土流失和空气污染,控制施工噪声。

(2)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3)废弃物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雨水冲刷后对地表、地下水造成污染。

(4)施工中注意做好当地水系、植被的保护工作,征地界以外植被的不能随意破坏,路基范围内的水要通过开挖排水沟引至地方水沟内。

(5)施工用各种材料、机械不得随意堆放,破坏植被。

(6)施工中要注意便道撒水,防止扬尘破坏周围植被及大气污染。

施工中的弃土要运至指定的弃土场,最终要按设计要求对弃土场进行绿化防护。

(7)生活垃圾不能随处乱扔,统一仍往垃圾堆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