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789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docx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docx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

幼儿园体育《猜猜我是谁》的教案设计

设计思路:

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

特别小班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孩子就喜欢动物,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猜猜我是谁》就是以“可爱的`动物”为切入的核心,将幼儿已有的对动物的一些初步的了解引入活动,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创造性的运动,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运用身体表现动物的动作特征,模仿动物做爬、跳、走增进肢体动作的灵活性,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的特征,用身体来表达自己促进幼儿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创造性的表现,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

活动名称:

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标:

尝试用动作表现动物的行动特征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表达

材料投放:

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经验回顾:

和幼儿一起回忆去动物园的情景。

(小白兔—跳、猫—轻轻走、大象甩鼻子等)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兔跳、小猫走等。

2、倾听音乐里小动物的声音,尝试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走路姿态。

4、倾听音乐,辨别节奏:

提示幼儿听听音乐有什么变化,猜猜小猫在干什么?

(请个别幼儿表演并讲述。

幼儿分散变化身体的动作表现小猫在干什么。

5、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变化身体的动作。

6、学小猫轻轻回教室。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设计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助已有的图像一分为二,大胆联想,添加为新的图像。

2.运用变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体验单色画的色彩效果。

活动准备

1.《小蛇变变变》画面三张。

2.经过折叠的铅画纸:

(1)橘子;

(2)小房子。

3.炫彩棒,餐巾纸,小毛笔,清水。

活动过程

今天我们来玩个“小蛇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游戏一:

小蛇变大象

师:

(出示画面一)左看右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

(打开画面),小蛇变成大象了。

提问:

小蛇的头变成了大象的哪个部位,小蛇的尾巴变成了大象的哪个部位?

小蛇新变出了什么?

一变脑袋、二变胖胖的身体、三变粗粗的腿,四变大耳朵。

看!

大象来到草地上:

游戏二:

小蛇变小船

师:

(出示画面二)左看右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二、三(打开画面),小蛇打开变小船。

师:

小蛇的头和尾巴变成了小船的哪个部位?

师:

哪些地方是新变出来的?

三变四变五六变,小蛇小蛇真开心,越变越多越好看。

一、共同探索:

小蛇变娃娃

师:

又来了一条小蛇(出示画面三),也要玩“超级变变变”的游戏,它还会变大象和小舟吗?

这次变个娃娃试一试。

师: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二、三(打于画面),打开小蛇,什么也没有。

师:

想象小蛇的头可以变成娃娃的……帽子上的绒球?

头箍上的花朵?

师:

想象小蛇的尾巴可以变成娃娃的……领带?

飘带?

红领巾?

师:

(由幼儿想象教师添画)二变脸蛋,三变辫子,四变五官,五变领子,六变红领巾。

总结:

将炫彩棒用手擦一擦,用水摸一摸,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变出一张颜色有深有浅自单色画。

三、幼儿想象,大胆表现

●引导幼儿自选橘子或房子,分成橘子组和房子组。

●选择同一主题内容的幼儿坐在一张桌子上。

师:

橘子和房子也想变,想一想橘子和房子竖着、横着、倒着可以变什么呢?

(为橘子乖房子各想三样)可以变的东西真不少,放在心里,画出来不能说,画好了可让对方猜。

●确定内容,辨别打开的橘子(房子)是该物体的哪个部分。

●在纸的打开部分添画,将两边连接起来,构成新图像。

●添加细节,运用擦一擦或摸一摸的方法,画成单色画。

1.将橘子组和房子组的作品分别贴在展示板的左右两边。

2.由橘子组和房子组轮番邀请对方变一变,看哪组变出的东西多。

活动解析

该活动对每个幼儿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不但要求幼儿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还要敢于大胆想象创造,是一次较大的挑战。

由于我采取了游戏的方式进行,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在游戏中把握方法

要使“超级变变变”获得成功,有三个关键:

一是能将原有的图像一分为二后,重新定义为某一物体的部分图像;二是能逐步添加后使该物体的图像变得清晰;三是能围绕该图像进一步想象,使画面丰富,从画面上使幼儿了解创造的步骤方法。

如果按照惯例运用演示或交代规则的方法,必然困十分繁琐而使幼儿望而生畏。

为此,开展了以下三次游戏:

第一次游戏:

小蛇变大象

第二次游戏:

小蛇变小船

互垂续以上方式,让小蛇变小船(在观察讨论中初步掌握变的关键)。

请幼儿思考“小蛇还会变大象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打开谜底是小蛇变小船,进一步引导观察讨论:

小蛇的头尾变成了什么,哪些是新变出来的。

第三次游戏:

小蛇变娃娃

再次延续以上方式,和幼儿一起将小蛇变成小朋友。

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演示,验证了以上方法,为选取其他图像开展想象创造条件。

由于我把方法融人三次不断变变变的游戏情境中,又分解了难点,使幼儿觉得十分有趣而跃跃欲试。

二、在游戏中敢想敢画

这个活动不但需要幼儿大胆想象,而且要将自己的想象变为清晰的图像,这与他们日积

月累的认真观察、有意记忆积累的表象分不开,否则就会出现“想得出画不出”的状况。

为了消除幼儿的顾虑,在创作前我将幼儿分成橘子队和房子队进行团体擂台赛。

并用“谁已经想好了,橘子变什么?

房子变什么?

到我耳朵旁悄悄告诉我。

”无论幼儿在我耳边说什么,我都用“很好!

不错!

真想不到!

”等加以赞扬,这一小小的举措,给了幼儿很大的激励,虽然他们此时不一定有独特的奇思妙想,但游戏式的启发又为大胆表现埋下伏笔。

在以后的想象创造中,我还根据幼儿的现场反应,或提出问题或提出建议,扩大幼儿思考想象的空间,增强了想象的丰富性,提高了画面的生动程度。

三、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乐趣

活动结尾的一场擂台赛使游戏进入了高潮,由于谁都不知道对方变出的是什么,这一悬念牵动着每一个幼儿的思绪,随着两队幼儿的轮番邀请,谜底一个个揭晓,创造的成功体验也随之加深。

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牵牛花,了解牵牛花的主要特征及难以发现细小的特征。

2、在观察的基础上,自主地写生牵牛花,并附注自己的想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准备:

图片牵牛花课件笔纸

活动流程:

一、课件出示牵牛花,认识是牵牛花

1、老师带来了一朵美丽的花,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2、你知道牵牛花的哪些知识?

二、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

1、牵牛花象什么?

你看到牵牛花的哪里?

象什么?

2、你看到牵牛花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

象什么?

3、牵牛花花托是怎样的?

象什么?

4、你还发现了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

是怎样的?

三、教师示范作画

1、如果请你画牵牛花,你想画牵牛花的哪里?

2、教师按照幼儿的思路示范作画:

老师的牵牛花象什么?

可以变成什么?

(教师按照幼儿的思路变成一副画)

四、幼儿作画

1、现在请你们来作画,你想画牵牛花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还可以给牵牛花设计一个漂亮的颜色,你画好牵牛花后再象老师一样,变成一副美丽的画。

2、教师巡回指导。

五、自评、互评。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画

请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画,教师着重肯定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幼儿园绘本教学设计

幼儿园绘本教学设计一

《谁的脚印》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各种脚印的特点,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节的有趣和神秘。

3、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一失望一惊喜”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

绘本PPT《谁的脚印》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看,这是谁?

小姑娘在房间的地板上发现了一个脚印,来看看这个脚印长什么样?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故事情节

(一)小姑娘寻找脚印主人

1、小姑娘在房间里发现了奇怪的脚印她会怎么想呢?

小结:

小姑娘发现奇怪的脚印觉得很好奇很疑惑,于是小姑娘准备去找一找看一看究竟是谁的脚印。

2、小姑娘遇到小猫

幼儿猜测是不是小猫的脚印,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猫脚印像什么。

小结:

原来房间里的脚印不是小猫的,小猫的脚印是圆圆的。

3、小姑娘遇到小鸟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小鸟的脚印像什么。

(小结:

是的,小鸟的脚印像XX一样尖尖的细细的。

那房间的脚印是小鸟的吗?

(不是)

小姑娘没有找到脚印的主人,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样?

(伤心、失望。

4、小姑娘遇到大象。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小姑娘会怎么问大象吗?

(集体学问:

你去过我的房间吗?

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

猜测大象的回答及大象脚印的样子。

小结:

原来大象的脚印是又宽又大的,房间里的脚印也不是大象的。

(二)小姑娘的找到脚印的主人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小姑娘的姿态感受她难过的情绪。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姑娘的动作。

2、幼儿想象、表达小姑娘开心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情感变化。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鞋子和鞋印的相似度。

小结:

原来小姑娘房间的地板上的脚印,是自己鞋子的鞋印,找到答案的小姑娘变得非常开心,(播放PPT12)瞧,她正抱着小狗在开心的大笑呢!

三、观察封面,引出故事的题目

师:

小朋友记得小姑娘在寻找脚印的过程中遇到了谁?

教师揭示故事的名字。

四、结束

这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谁的脚印》,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本书。

幼儿园绘本教学设计二

《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卵、小毛毛虫、大毛毛虫、茧、蝴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激发兴趣。

出示图书,引导幼儿观看图书的封面。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图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书”

师:

在这里有一只毛毛虫,它讲的是关于毛毛虫的故事,叫《好饿的毛毛虫》,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这是这本书的封面。

在封面上可以告诉我们故事的名字。

二、出示第1—10幅图,师幼共同阅读,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第一幅图:

师:

这是什么时候?

这是一个晚上,在这片树叶上有什么?

你觉得这白白的小东西是什么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教师顺着幼儿的观察朗诵:

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

第二幅图:

师直接介绍:

星期天的早上,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

“波”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

师:

又小又饿的毛毛虫是怎样的呢?

谁来变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表现又小又饿)

师:

“毛毛饿极了,它的心情怎么样?

”“它会怎么做呢?

第三幅图:

师:

“它要去找一些东西来吃。

”“你们猜它会找什么东西吃呢?

”(幼儿猜测)

第四幅图:

师:

“她它到底会找什么吃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继续分享4—8幅图:

星期一,他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二,它吃了两个黎。

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三,它吃了三个李子。

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四,它吃了四个草莓,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五,它吃了五个橘子。

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六,它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欺淋甜筒、一个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塘、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

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好痛。

师:

“毛毛虫去找了好吃的,星期一,它吃了什么?

吃了几个”教师意义提问,强调序数与数量的对应。

用同样方法提问星期二至星期六的食物。

师:

“一下子吃那么多东西,毛毛虫会怎样?

”(请幼儿表现好痛)

观察第9—10幅图:

师:

毛毛虫会不会好起来呢?

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哦!

师: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

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觉得舒服多了。

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

它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

它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

师:

“毛毛吃了又嫩又绿的叶子之后,肚子变得怎样了?

身体又变得怎样了?

师:

“你们舒服的时候是怎样的?

”(请幼儿表现)

师:

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变成了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之后,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呢?

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剩下的部分。

师:

它给自己造的房子叫什么?

毛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

三、游戏结束活动。

1、出示卵变蝴蝶的过程请幼儿操作。

2、一起学一学这个过程。

3、变蝴蝶飞出教室。

幼儿园绘本教学设计三

鼠小弟荡秋千

【活动目标】

1、能够了解、想象故事剧情的发展,学会欣赏绘本。

2、学习句式“我也要荡秋千”“你太重了,荡不了”。

3、能够懂得与伙伴和睦相处,一起分享玩具的道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出绘本内容。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绘本。

提问:

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猜猜鼠小弟想干什么?

二、分段欣赏绘本:

理解故事含义,学说句式。

1、第一副图:

(1)观察画面:

细心观察,展开想象提问:

大象想干嘛?

(2)引出句式:

我也要荡秋千。

请幼儿跟着老师学习句式提问:

那么小鸟会让它荡秋千吗?

为什么?

引出句式:

你太重了,荡不了。

请幼儿跟着老师学习句式。

2、第二幅图:

(1)观察画面:

提问:

谁来了?

它想干嘛呢?

(2)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句式。

3、第三幅图:

(1)观察画面:

细心观察,展开想象提问:

猜猜接下来会是谁来了?

是谁啊?

(2)请幼儿说句式。

提问:

小鸟会给鼠小弟玩吗?

为什么?

4、第四幅图:

(1)观察画面:

细心观察,展开想象。

提问:

这老猫看起来怎么样?

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它那么凶想干嘛呢?

(2)引出句式:

提问:

它想玩,但是它会说那句好听的话吗?

猜猜它会怎么说?

5、第五幅图:

提问:

正在老猫玩得开心的时候,秋千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

之前的三位动物朋友是因为太重了所以没有玩到秋千,后来来了鼠小弟和老猫,它们都不重,都玩到了秋千,但是老猫却被重重的摔了下来。

因为它太凶了。

三、透过绘本,悟出道理。

提问:

在这个绘本里,你最不喜欢谁?

为什么?

总结:

以后我们小朋友都想玩同一件玩具,一定要好好说话交流,和睦相处,这样才玩的开心。

附:

宝宝安全儿歌(关于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卫生安全的儿歌)宝宝应该从小就懂得各种安全常识,比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吃饭前应该洗手、走路要小心不要拌倒等等。

下面这首儿歌就从各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入手,教育宝宝要时刻注意安全。

小朋友,仔细听,安全常识有本经,时时注意言和行,家长老师才放心。

过马路,眼要明,一路纵队靠右行,车辆靠近早避身,举手行礼表深情。

拐弯处,莫急跑,以防对方来撞倒,夜晚走路更小心,不碰墙壁不碰钉。

风扬尘,护眼睛,尘埃进入需冷静,轻柔慢擦手洗净,情况严重找医生。

细小物,注意玩,千万别往口中含,一旦下肚有麻烦,快找医生莫拖延。

饥饿时,嘴莫谗,吃饭之前洗手脸,细嚼慢咽成习惯,这样身体才康健。

吃零食,坏习惯,不分场合和时间,三心二意分精力,别人觉得也讨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

分针时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

分针时针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钟面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学会辨认整点。

2、懂得时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生活中掌握时间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钟面四个(7:

008:

009:

0010:

00)模型钟一个幼儿每人一只纸钟面、一日生活图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小明的秋游》,引导幼儿看时钟的兴趣

二、和幼儿一起讨论,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掌握时间的重要性

1、小明去秋游了吗?

怎么没去成?

2、他应该几点钟起床?

他是几点钟起床的?

3、小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

4、为什么会迟到?

他是几点钟睡觉的?

讨论时教师及时出示四个钟面

三、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正确辨认整点

1、单独指一个钟面,认识分针、时针

提问:

钟面上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

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

长的细的是分针,粗的短的是时针

教师逐一指四个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幼儿辨认

2、找一找四个钟面上的共同点,藏着什么秘密

师:

故事里提到的时间7点8点9点10点都是整点时间,你们发现在整点色时候,分针都是指着谁?

小结:

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钟

3、教师指钟面,请幼儿说出整点时间

四、教师拨时钟,幼儿指出错误

教师先说出整点时间,然后将分针或时针拨错,然后请幼儿指出错误在哪儿

五、教出示大钟,拨出整点时间,辨认整点时间

1、教师将时钟藏于身后,先拨出时间,在出示

2、请个别幼儿拨时钟,大家说一说是几点钟

六、幼儿在纸钟面上尝试拨时间

1、教师讲述自己起床、上班、下班、睡觉时间,请幼儿在纸钟面上拨出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一日生活时间,其余幼儿在纸钟面上拨出

3、教师渗透早睡早起,有序生活教育内容

七、看图画时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1、教师出示幼儿生活情景图,并示范在钟面上画出整点时间,强调时针画短些、分针画长些。

2、幼儿进行看图画指针活动

活动结束

请幼儿将自己画好的时间图向别人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