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112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docx

《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docx

儿童感冒易用中成药汇总

小儿感冒中成药

虽然有些成人感冒药和小儿感冒药作用相似,但由于针对群体不同,成分也有差别,所以小儿还是应该使用儿童专用的中成药。

小儿感冒中成药很多,要根据症状来选药,常用的有4种。

   症状1:

只是一般感冒,没有发烧和嗓子疼

   处方:

小儿解表颗粒

   小儿解表颗粒,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防风、紫苏叶组成,可以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感冒初期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开水冲服,1—2岁每次4克,1日2次;3—5岁每次4克,1日3次;6—14岁每次8克,1日2—3次。

   症状2:

感冒同时出现咽痛

   处方:

小儿咽扁冲剂

   小儿咽扁冲剂,组成为金银花、射干、金果橄、桔梗、玄参、麦冬、牛黄、冰片。

可以清热利咽、解毒止痛。

适用于肺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咳嗽痰多、咽炎、喉炎、扁桃体炎。

l—2岁每次4克,一日2次;3—5岁每次4克,一日2—3次;6—14岁每次8克,一日2—3次。

   症状3:

感冒时发烧严重

   处方:

小儿清解冲剂

   小儿清解冲剂,由金银花、连翘、地骨皮、青黛、白薇、地黄、广藿香、石膏组成,可以除瘟解毒、清热退烧。

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高烧不退、汗出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肢酸体倦。

1岁以内每次服5克;2—4岁每次服10克;5—7岁每次服15克;7岁以上酌增或遵医嘱,均为每日3次。

   症状4:

感冒同时伴有发烧,但不严重,而且没有咽痛

   处方: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由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组成。

主要功能为清热解表,用于小儿感冒、流感、发烧。

1岁以内每次服6克,13岁每次服6—12克,4—7岁每次服12—18克,8—12岁每次服24克,均为每日2次。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脏腑娇嫩,病情变化快,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及肺炎等病。

如果用中成药治疗2—3天症状不减或反而加重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您会使用这些治疗小儿咳嗽的中成药吗?

学龄前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能力差,免疫系统发育的还不健全,往往由于家长一时照顾不周,就会导致感冒咳嗽。

孩子生病家长着急,如果赶上疾病好发季节,家长不愿意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惟恐病没有看好再交叉感染其它疾病,因此,家中预备一些非处方的中成药还是很必要的。

但是您还得会使用这些中成药,否则南辕北辙,加重病情。

轻微咳嗽别吃止咳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思莱指出,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咳嗽,就希望马上用药将咳嗽止住,其实这样做不但对孩子不利,有的时候反而是有害的。

因为咳嗽本身是机体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呼吸道里的病理性分泌物以及从外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的动作排出体外。

张思莱提醒,孩子一天偶尔咳嗽几声或者轻度咳嗽,家长不需要马上给孩子用止咳药。

但是如果孩子咳嗽频繁、剧烈,甚至影响孩子进食和睡眠,此时就需要用止咳药了。

●洋洋昨天从幼儿园回来后,临睡前突然感到全身发冷,一直喊头疼、鼻塞流涕,并且咳嗽有些白痰。

妈妈一摸孩子的头,感觉有些发热,于是赶紧给孩子试体温,结果洋洋发热了,体温37.9℃。

妈妈怕洋洋发热加重,让洋洋多喝水,可是洋洋不愿意喝。

妈妈又怕洋洋咳嗽加重转为肺炎,急忙找到家中的存药蛇胆川贝液,就让孩子吃下。

结果孩子病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怕冷,咳嗽越来越重。

●妞妞可是一个小皮丫头,从来是好说爱动,小嘴还特别的甜,周围的叔叔阿姨没有一个不喜欢她的。

可是近来妞妞因为“感冒”的时间长了,也不爱说话,整天哭哭咧咧,发热不退,不思饮食,这两天还喊胸痛,一阵阵咳嗽,吐黄痰。

妞妞嘴唇都干裂了口,一直要水喝。

三天没有大便也让妞妞哭闹不止,而且尿少尿色发黄。

妈妈怕孩子去医院看病交叉感染,于是坚持给妞妞吃以前生病吃的半夏露。

后来妞妞胸痛的厉害,不得不去医院,结果妞妞已经是肺炎了。

●小丽平时很健康。

最近妈妈带小丽去了外婆家。

外婆特别疼爱这个外孙女,恨不得将家中所有的好吃的都让孩子吃了,而且吃的越多外婆越高兴。

小丽也是来着不拒,因为在家里妈妈可是不让她这样吃,零食总是限制她,这回妈妈只顾着和舅舅聊天,也顾不得小丽了,小丽吃得肚瓜滚圆。

没有想到第三天,小丽受寒就开始发热,两颊烧得通红、呕吐、口臭、咳嗽,痰还特别的多,都是黄痰。

因为是在农村,看病也不方便,外婆将自己正在吃的“养阴清肺口服液”给小丽吃,没有想到孩子的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咳嗽更加严重,呼吸急促,痰也越来越多。

●体弱多病的凯跃得了病毒性肺炎,经过医生近一周的治疗,病情大有好转,妈妈心疼孩子住院打针输液受罪,加上孩子哭闹的厉害,于是妈妈和医生商量后决定让凯跃出院回家治疗。

孩子回家后因为拒绝吃医生给开的汤药,所以仍然咳嗽,主要是干咳,有时无痰或痰粘稠咳不出,口渴喜饮,手脚心热,唇红口干。

妈妈为了让凯跃吃药,特意去药房买了孩子喜欢吃的川贝枇杷露,结果20天了凯跃的肺炎还没有痊愈。

咳嗽是孩子经常发生的一种症状。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一旦咳嗽,就希望马上用药将咳嗽止住,其实这样做不但对孩子不利,有的时候反而是有害的。

因为咳嗽本身是机体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呼吸道里的病理性分泌物以及从外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的动作排出体外。

所以孩子一天偶尔咳嗽几声或者轻度咳嗽,家长不需要马上给孩子用止咳药。

但是如果孩子咳嗽频繁、剧烈,甚至影响孩子进食和睡眠,此时止咳药就需要用了。

咳嗽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气管炎、肺炎等。

中医认为咳嗽一般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对于学龄前儿童肺、脾二脏关系更为重要。

引起咳嗽的原因可能是外感或者内伤。

当机体不能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时,就会发生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多见于风寒咳嗽、风热咳嗽。

又由于学龄前儿童各脏腑稚嫩,若饮食不节或者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了各脏腑的功能,尤其是脾胃失调,最终伤及肺脏,引起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多见于痰湿咳嗽、痰热咳嗽、阴虚燥咳。

风寒咳嗽主要表现为:

受风寒所致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清涕,初起咳嗽咽痒,吐白色稀薄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洋洋就属于这种症候。

治疗应该辛温散寒,止咳化痰。

妈妈给洋洋用药的错误在于:

需要温化肺脏,反而清热,犹如雪上加霜,寒上加寒。

洋洋可以选用以下的中成药:

儿童清肺口服液:

具有清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适用于风寒感冒导致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

消咳喘:

药性偏热,具有温化寒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喘息和感冒咳嗽、痰白质稀等症。

解肌宁嗽丸:

具有宣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咳嗽初起,头痛身热,咳嗽痰盛,气促,咽喉疼痛。

半夏露:

所含药物药性都偏温,具有解表化痰,温肺止咳之功效。

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气喘、伴咯痰不爽者。

通宣理肺丸:

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之功效。

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较重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咳嗽痰白、无汗而喘等。

射麻口服液:

具有清热宣肺利咽,止咳化痰之功效。

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或感冒后咽痒咳嗽、痰多,夜间阵发性咳嗽。

杏苏止咳糖浆:

具有辛温散寒,宣肺止咳之功效。

适用于畏寒、头痛、流清涕、咳嗽、白色稀薄泡沫痰。

风热咳嗽主要表现为:

发热、口干咽燥、胸闷、咳嗽痰多,咳黄痰(或浓痰),且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舌质红,舌苔黄。

妞妞就属于这种症候。

治疗宜采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妈妈给妞妞用药的错误在于:

妞妞需要清热,反而加热,犹如火中加炭,热上加热。

妞妞可以选用以下的中成药:

蛇胆川贝液:

具有驱风清肺,散结疏痰之功效。

适用于风热咳嗽造成胸闷气喘、痰多且痰液黄稠,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口渴咽痛。

川贝枇杷露:

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适用于肺热所致咳嗽、咽干疼痛、口渴、痰稠或痰多咯出不爽等。

小儿急支糖浆:

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夜间阵发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桑菊银翘散:

具有辛凉解表,疏风宣肺之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

罗汉果止咳冲剂:

具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之功效。

适用于风热感冒引之咳嗽、痰多、咽痛等症。

银黄口服液:

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

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病症。

复方鲜竹沥口服液:

具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

适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痰涎壅盛、小儿痰热惊风、利尿通淋等。

小儿金丹:

具有解表祛风,请热止咳化痰,镇惊熄风之功效。

适用于发热、咳嗽痰黄、口干舌燥,腹胀便秘,热极生风,隐疹不出等。

猴枣散:

具有清热化痰,开窍镇惊之功效。

适用于小儿惊风、痰涎壅盛、喘满、神志昏迷、烦躁不安等症。

痰湿咳嗽主要表现为:

咳嗽迁延、咳嗽伴有喘、胸闷纳呆、痰多清稀、可闻喉部痰鸣、萎靡不振。

舌质淡红,舌苔白腻。

治疗应该采用宣肃肺气,燥湿化痰。

可以选用以下中成药:

杏苏饮:

具有袪風利气,消痰化滯之功效。

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恶寒,咳嗽,鼻塞,稀痰等症。

复方鲜竹沥口服液:

功效及适用征见上

痰热咳嗽主要表现为:

咳嗽发作频繁、痰黄粘稠难咳、发热口渴、面红耳赤、烦躁不安。

舌质发红,舌苔黄腻。

小丽属于这种症候。

治疗宜采用宣肃肺气,清肺化痰。

可以选用以下中成药:

健儿清解液:

具有清热解毒,消滞和胃之功能。

适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橘红丸:

具有清热,止咳,化痰之功效。

适用于痰热壅肺引起的咳嗽痰多、呼吸急促、咽干口燥、胸中痞满、饮食无味等。

复方鲜竹沥口服液:

功效及适用征见上。

猴枣散:

功效及适用征见上。

阴虚燥咳主要表现为:

久咳不愈、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难以咳出,或痰中带血、口渴喜饮、咽喉干燥、声音嘶哑、手足心热、午后潮热。

舌质红,少苔。

凯跃就属于这种症候。

治疗应该采用养阴清肺,润燥化痰。

可以选用选用以下中成药:

养阴清肺口服液:

具有养阴润肺,清热利咽之功效。

适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小儿止嗽金丹:

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适用于肺阴不足,肺失润降以致咳嗽痰盛,口干舌燥,腹胀便秘等。

参麦止咳糖浆:

具有养阴请热,润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阴虚肺热症咳嗽。

希望妈妈学会使用这些治疗小儿咳嗽的中成药。

 

小儿发烧用药

38.5度以下不要吃药,应该物理方法降温(冷毛巾敷额头,温毛巾擦宝宝腋下、后背);38.6度以上可以马上给宝宝吃退烧药(留意药的剂量尽量少)。

现在我觉得大家使用最多是:

美林强生。

你好,朋友。

我也是一个五个月大宝宝的妈妈。

首先,告诉你,宝宝发烧不一定是坏事,说明他有自己的抵抗力,在跟病菌做斗争了!

首先,看多少度?

38.5度以下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手心,脚心,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地方,衣服湿透要换,换上后给宝宝用吸汗巾。

不用急着去医院,在家观察,让宝宝充分休息,给他多喂点温开水。

(因为我本人是最不喜欢去医院的,因为动不动就给你开点滴,或是退烧药,抗生素的,这些对小宝宝来说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如果烧到39度以上,可能就要用退烧药了,现在比较安全的儿童退烧药是美林。

仔细观察,发烧精神好,可以暂时不用管。

如果宝宝烧退了反复发作,而且不停上升到39度以上,这就要注意了,预防高热惊厥对大脑产生影响。

无论是低烧还是高烧,都有带宝宝去医院,查清楚发烧的原因,才能针对的采取好点措施。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周忠蜀的建议是,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

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

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

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

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

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

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

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

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

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对乙酰氨基酚 (世卫组织推荐有对乙酰氨基酚片和颗粒) 即扑热息痛,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无胃肠道刺激或出血,不影响血小板功能,无肾毒性,不会引起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

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

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4~6小时一次。

目前各医院和大药房均有出售,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布洛芬  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

该药退热起效时间平均为1.16小时,退热持续时间平均为近5小时,平均体温下降值为2.3度,下降百分率为88%。

儿科专家认为,本品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6~8小时一次。

目前各医院和大药房均有出售,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等。

 

有关研究证明,退热药的疗效由大到小依次是: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和阿司匹林。

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糖浆,该药短期使用常规剂量副作用轻微,可作为首选退热药。

必须提醒您的是,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同时使用,或自行增加剂量,否则会使患儿出汗过多,导致虚脱、低体温(<36℃),甚至休克。

半岁以内婴儿发热时不宜使用退热药来降低体温,而应该选用物理降温,如松开包被,洗温水澡等。

当患儿拒绝口服药物时,退热栓剂用来塞肛门,由肠道吸收,退热效果迅速,非常方便,但要注意要小剂量给药,切忌反复多次使用退热过度,引起体温陡降或腹泻。

儿童腹泻治疗

考虑和消化不良性腹泻或者肠炎有关系。

需要进一步化验大便常规确诊,需要看看是不是有白细胞,如果肠炎可以服用头孢克污混悬剂或者黄连素片治疗,大便常规正常的情况下建议服用妈咪爱和思密达治疗。

孩子拉肚子傻瓜辨别法和有效药  

  看到孩子拉肚子,不要急于往医院跑,要仔细观察下孩子大便的形状、颜色,同时回忆一下近一两天孩子生活的情况来初步判断发病的原因,然后自己先试着给孩子服用药物,如果一两天内仍然不见好,再去医院治疗。

其实细心的父母如果加上专业知识的话,比医生对孩子的病情把握更准确。

  1、着凉拉肚子。

这种拉肚子往往有明显的着凉史,大便发白,就不多说了。

有效的办法是不用吃药,到药店去买一盒丁桂儿脐贴,贴在肚脐上之后,用热水袋外敷一会,然后给孩子喝点红糖水、不要吃凉东西、注意保暖就可以了,一般一天即可见效。

  2、秋季腹泻。

马上就到10月份,进入秋季腹泻的高发期,这是种很厉害的病毒传染性腹泻。

这种病最好的辨别办法是,在拉肚子前一两天小孩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发烧等,一拉肚子那些症状就看不出来了,拉的次数很多,大便特别稀,象拉水一样,有的小孩还吐。

这种病刚发作时马上服用思密达,能够较快地就控制住了,如果你发现得比较晚就要去医院打些点滴,以免孩子脱水。

  3、细菌感染。

和秋季腹泻拉的大便样普通人很难区分,但没有感冒的症状。

黄连素是治疗这种腹泻的有效药。

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最好的

  4、消化不好。

由于消化不好而拉肚子的小孩一般体质也比较弱,容易感冒容易生病,要用化食健脾的中药长期调理效果才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