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723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docx

《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docx

3河道演变及泥沙补给分析盈江县

 

云南省盈江县河道采砂规划

(修编)

 

腾冲县金山地矿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七年九月

 

云南省盈江县河道采砂规划

(修编)

委托单位:

盈江县水利局

编写单位:

腾冲县金山地矿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负责:

吴占毅

编写人员:

杜建威吴占毅徐显瑜王素芬和求凡

张志香张彦李其玲张奇姜仕萍

审核:

陈国相

总工程师:

徐兴忠

法人代表:

肖常先

 

附图

附图1:

盈江县水系图;

附图2:

盈江县河道涉水工程分布示意图:

附图3:

区域地质图;

附图4:

盈江县河道采砂可采区规划方案示意图;

附图5:

盈江县河道采砂可采区布置图。

前言

河道砂石是河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物质资源,在建筑,城镇、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应用广泛。

近年来,随着盈江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各类砂料的需求量大增。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盈江县江河道采砂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各类采砂船遍布盈江县河道,滥采乱挖、废渣回弃河道的现象十分严重,对盈江县境内的河势稳定、防洪、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水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维护盈江县河道采砂管理秩序,保障河道行洪及公共安全,保护河道生态建设成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德宏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通知》(德政办发[2016]90号)、《德宏州水利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州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通知》(德水办[2016]27号)等文件精神,盈江县水利局委托腾冲县金山地矿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对2016年编制的《云南省盈江县河道采砂规划》进行修编,以便更好的指导全县河道采砂管理。

本次修编,规划在盈江县主河道设置采砂点10个,规划河段年度可采砂储量为92.22万m3,年度控制采砂总量37.93万m3。

各可采区年度控制采砂量0.80-10.00万m3。

1、概要

1.1河道概况

盈江县境内河流属伊洛瓦底江水系,全县大小河流43条,分属大盈江、羯羊河、勐戛、龙江流域,其支流呈树枝状分布。

区内呈现小河道切割明显、地表径流均由降水补给,随着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具有降补给丰富,洪枯分明,汛期洪水暴涨,大量泥沙下泄,枯季支流小河有断流迹象的特点。

境内主要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山岭,由于河流受山区地形影响,河谷强烈下切,山地坡度陡峻,因此河床比降较大。

河道受区域地貌及地质构造控制,属冲积山区河道,河道有顺直、弯曲、蜿蜒和分叉等河型。

随着人类活动和经济的发展,陆续在主要河道两岸修建了河堤和护岸,结构以土堤为主,这些河堤和护岸构成了河道防洪的重要屏障。

盈江县主要河道为南底河、槟榔江、大盈江。

南底河在盈江县境内从葫芦口电站至与槟榔江交汇口共长15km,最大流量586m3/s,最小流量3m3/s,上游9km为无河堤段,下游6km为有堤段;槟榔江在盈江县境内自县界至与南底河交汇口共长68.25km,最大流量1690m3/s,最小流量12.8m3/s,两岸无河堤;槟榔江与南底河在盈江县旧城镇下拉相村交汇后称大盈江,至虎跳石共长52.3km,最大流量2240m3/s,最小流量18.6m3/s,右岸自交汇口至姐满长9.5km、下芒章至下弄向长34km有河堤,左岸自下芒章至弄应长20km有河堤,其余河段无河堤。

1.2河道采砂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河道采砂状况

2000年以前盈江县河道砂石资源较为丰富,中下游河道砂石储量较多,且砂石质量好,由于城镇建设、交通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较缓,建筑市场需求的砂石量较少,由部分群众以及个体户直接到易取的河道地段自采,对河道的危害不大。

随着盈江县城镇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对砂石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和受经济利益驱动,无证无序偷采、滥采乱挖现象比较严重。

2016年,盈江县开展了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

专项整治之前,盈江县主河道范围内现有采砂河段多达20多处,槟榔江采砂河段采砂户零星分布,共9个采砂点,大盈江上自两河交汇口至盈江大桥采砂现状情况较为复杂,采砂户密集分布,盈江大桥以下有4个采砂点,据2014年《盈江县境内大盈江、南底河及槟榔江1~5标段采砂权预评估报告书》统计,盈江县境内主河道内年采砂量约96万m3。

2016年专项整治之后,河道采砂点变为12个。

1.2.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残渣弃料随意堆放,严重危及河道行洪安全和河岸(堤)安全,有造成毁坏农田的后果,损害群众利益。

2、非法采砂引起的水事纠纷多,群众反映及举报事件相应也多,影响社会稳定。

3、采砂业主为自身经济利益,对全局安全意识淡薄。

采砂作业点分散、线路长、监管人员少,现场监督动态管理难度大,受经济利益驱动,随意乱采、无证偷采现象屡禁不止。

4、采砂管理设施落后,执法装备落后,难以适应当前管理要求。

5、专业采砂规划编制滞后,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3河道采砂规划的原则与任务

1.3.1河道采砂规划的原则

以国家《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采砂规划服从于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并与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贯彻统筹廉顾、全面规划、科学管理、适度利用、有序开采的原则,使河砂开采逐步走上依法、科学、有序的轨道。

1.3.2河道采砂规划的任务

根据河道近期演变的情况,来水来沙变化以及防洪安全、经济发展和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等要求,提出规划河道的禁采范围,并确定其相应的禁采期,提出可采区和保留区划定原则,并确定相应的可采区和保留区,提出规划实施意见,达到合理开发利用河砂资源,实行依法、科学、有序开采。

1.3.3河道采砂规划的范围与规划期

规划范围:

盈江县境内具有采砂任务的南底河、槟榔江、大盈江干流。

不在本次规划内的其它河道均为保留区河道。

规划对象:

河道内的采砂活动。

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5年,即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

1.4河道采砂分区规划

1.4.1禁采区规划

根据有关法规、条例对河砂开采的控制条件,结合南底河、槟榔江、大盈江沿岸底层的河床结构、岸坡土质条件及采砂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等情况,具体划定禁采区13段(经过批准的河道整治及防汛抢险急需时例外),禁采长度108.597km。

禁采区划定原则详见6.1.1节。

1.4.2可采区规划

南底河、槟榔江河道规划可采区10段,规划河道可采区河砂可采静态储量92.22万m3,动态可开采量为19.48万m3。

河道采砂规划及控制条件成果见表6-3。

1.4.3禁采期和可采期

禁采期:

主汛期(6月1日至8月31日,92天)全时段及非主汛期出现警戒水位以上时为禁采期;当发生特大旱情,河流出现枯水位,采砂活动可能影灌溉水源时,可临时公告为禁采期。

可采期:

禁采期以外时段均为可采期。

1.4.4河砂年度开采量控制

本规划期(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内,经综合考虑,确定规划期内年度采砂总量控制数为年控制可采量37.93万m3。

1.4.5可采区内采砂设备的控制数量

为保证生态安全和水质污染不超标,应控制采砂设备规模。

采砂设备的控制数在发放采砂许可证时根据采区长度、控制采砂量和采砂设备生产能力、作业方式等具体情况确定。

1.5河道采砂影响分析

1.5.1采砂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河道内的砂、石、土料等河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河势稳定和水流动力平衡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河砂开采后,改变了河床形态,造成局部河势变化,对坡岸、堤防和穿堤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其影响河段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如护坡、护脚、压浸平台和岸边建筑物补强加固措施等。

本次规划在河道演变与泥沙补给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可采区,并综合考虑了河势、防洪、涉水工程及其他因素,对可采区范围、采砂问题、可采深度等进行了控制,但由于河道变化因素复杂不定,必须要跟踪观测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科学、合理地利用砂石资源,规范、有序地开采河砂,适量控制性开采砂石资源,严格禁止超深、超量开采河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河道起到疏浚作用,一般不会影响河势稳定。

1.5.2采砂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河砂开采后河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是采区内河床高程降低,造成堤防(或岸坡)高度相应加大,使其稳定性相应降低;二是河床覆盖层变薄,河道堤防基础均具二元结构,高于洪水位时,在水的压力作用下,水流可能透过薄弱的覆盖层面从地基透水层渗入堤防内侧,造成渗漏、翻砂鼓水甚至管涌等险情;三是过度采砂会导致水流向岸边冲刷,从而危及岸坡、堤防、水工程等的安全。

本次规划的开采区与两岸的堤防及相关的防洪工程保持了一定的安全的距离,对采砂区内的挖砂工程进行了总体上的开采深度控制,河道采砂不但不会对防洪工程及河床产生不利的影响,还能对河道起到疏浚的作用,有利于河道行洪。

1.5.3采砂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分析

河道采砂作业将引起局部水体的悬浮浓度增加,影响水体的感观性状,对附近河段取水产生不利影响;河砂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泥沙中吸附的重金属解吸,也可能造成重金属的二次污染。

河砂集聚的地方一般为河道弯曲、水流变化较大的地方,而这些位置通常也是鱼类的产卵场,而河滩多为鱼类索饵、繁殖场所。

河道采砂对河滩的破坏可能对水生生物带来栖息、繁殖及回流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由于主汛期与鱼类产卵期相重叠,本次规划把汛期规定禁采期,可以确保防洪与水生生物安全。

1.5.4采砂对涉水工程正常运用的影响分析

盈江县河道防洪体系不完善,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频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主要河道涉及农田、村庄、公共设施和公路的重要河段都修建了防洪护岸。

但大部分河道护岸属于早期建造,标准低且损毁严重,一些受历次洪水冲毁的护岸,至今仍未修复,加之砂石淤积严重,河床逐渐抬高,降低了河堤护岸防洪标准。

因此,对河床抬高、淤积严重的河道段合理规划采砂,不但可以疏通河道,加大河道断面,扩大行洪能力,也是河道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河砂开采后,改变了河床形态,造成局部河势变化,对于上、下游左、右岸的水工程(如大坝、桥梁、护岸等工程)及建筑设施的稳定和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必须限制具体的开采距离及深度,避免因河道采砂对现有的涉水工程造成损坏,确保涉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安全。

本次规划对于上下游、左右岸的水工程(如拦水坝、桥梁、护岸等工程)设施限制了具体的开采距离及深度,充分考虑了各类涉河工程保护范围的要求,并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因河道采砂对现有的涉水工程造成损坏,所以,河道采砂规划不会影响涉水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本次采砂规划对采砂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均采取了防范措施和管理要求,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合理、有序的开采,不仅有利于河道的河势稳定、防洪安全,并对涉河工程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也不会造成影响,所以本河道采砂规划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1.6规划实施与管理

一个科学、合理的采砂规划,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和严格管理措施,再好的规划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河道采砂涉及面广,且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

因此,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严格管理措施。

一是构建管理体制。

为有效加强河道采砂的统一管理,保证河道防洪、供水和水生态安全,保障各部门有效地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形成职能互补,齐抓共管的执法和管理合力,河道采砂管理实行河长制,建立“政府主导、水利主管、部门配合”的管理体制。

水利部门负责河道采砂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负责组织编制采砂规划,负责发放采砂许可证、征缴河道砂石管理费;交通部门负责采砂运输车辆管理及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土部门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河道采砂规划,负责砂场及砂石码头土地使用及监督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负责水上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击河道采砂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加强实施管理。

根据河道采砂规划,制定年度实施方案,进行采砂审批程序管理,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征收河道采砂管理费、加强采砂作业的监督检查和河道地形监测等工作。

1.7结论与建议

为了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河道采砂活动,合理开发河砂资源,制定河道采砂规划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划定禁采区,设定开采控制条件后,适当采砂是可行的。

河道采砂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和艰巨的工作,建立管理机构、组建管理执法队伍是必需的。

建议在采砂作业前严格检查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加强河砂补给情况及补给量的研究分析,在开采过程中定期进行必要的监测分析工作,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新的对应措施。

为了加强河道维护,征收河道采砂管理费是必需的,建议将河道采砂管理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2、基本情况

2.1河道概况

2.1.1地理位置

盈江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隶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理位置东经97°31′30″~98°16′30″,北纬24°22′00″~25°20′30″之间。

县境南北最大纵距106km,东西最大横距72km,总面积4429km2。

东北与保山腾冲市为隅,东部与梁河县毗连,南部与陇川县接壤,西、西南和西北均与缅甸为邻(见图2-1盈江县地理位置图),国境线从西北部大雪山5号界桩起至南部古里卡38号界桩止,全长214.6km。

那邦是省级口岸,与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相距90km,是联接南亚、东南亚和印巴次大陆的重要通道之一。

2.1.2地形地貌

盈江县地处高黎贡山南延支系——尖高山西南端,地势自北东向南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北部中缅交界处的大雪山,海拔3404.6m;最低点为那邦镇拉沙河与穆雷江交汇处(中缅边界29号界桩),海拔210m,全区最大相对高差达3194.6m。

全县15个乡(镇)中,油松岭乡政府驻地最高,海拔1960m;那邦镇政府驻地最低,海拔230m;其它乡镇则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槟榔江、大盈江沿线乡(镇)驻地海拔为800~1030m,西部的苏典、勐弄、卡场、铜壁关海拔为1200~1800m。

盈江县属盆谷相间的中、低山地貌,区内土地面积85%为山地,15%为平坝(盆地、河谷)。

区内地貌受构造控制,由于新构造运动频繁且呈间歇性抬升,使地貌具有多层性的特点。

根据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划分为五个地貌成因类型,八个亚类。

从分布面积来看,区内以侵蚀构造地形为主,其余四类相对较少。

2.1.3水文气象

盈江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并存,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各地区冷热和降水量多少与海拔高低成正比。

全县年平均气温19.3℃,最冷月均气温10.6℃,最热月均气温24.7℃,极端最低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36.8℃,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难分,春意常浓,全年无霜期长达324.4天,年均日照时数2364.5小时,全年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积温6975.3℃,年辐射总量137.9千卡/cm2,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921.0mm,其中干季蒸发量1015.2mm。

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2055mm,雨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5%。

干湿季节分明;雨季经常出现暴雨,洪水由暴雨形成,多数洪峰单一尖瘦,历时一般2-5天。

整个大盈江流域的水文情势如下:

流域内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55mm,其年际变化较小,变差系数为0.14~0.21,但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西支槟榔江流域为多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424mm,其中支那河上游的达海一带达3500mm,东支南底河流域雨量较少,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26mm,下拉相以下大盈江干流区间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00mm,年降水量集中在汛期5~10月,占全年的85%,枯季占15%。

大盈江在虎跳石以上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2亿m3,径流深1315mm,年径流量变化的时空分布,与降水量变化相对应,也有年际变幅小、空间分布变化大的特点,年径流变差系数0.23。

槟榔江多年平均径流量38亿m3,径流深1690mm;南底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6亿m3,径流深908mm。

盈江县境内河流属伊洛瓦底江水系,全县大小河流43条,分属大盈江、羯羊河、勐戛、龙江流域,其支流呈树枝状分布。

区内呈现小河道切割明显、地表径流均由降水补给,随着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具有降补给丰富,洪枯分明,汛期洪水暴涨,大量泥沙下泄,枯季支流小河有断流迹象的特点。

2.1.4土壤植被

盈江县自然环境适宜,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截至2013年,盈江县森林面积411万亩,森林覆盖率62.8%,活立木总蓄量2854m3,年产量62万m3,多为阔叶杂木林,以栎树、栲树、木荷、木莲、楠木、桦木、桤木、椿木为主。

盈江县收集物种98目246科2394种,其中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76目175科1918种,单子叶植物22目33科347种,蕨类植物38科129种。

盈江县境内土壤的地质面貌是以北东至南西的走向,多由石质山地风化而成,土壤层分选差,层位相对稳定,呈地带性对称相间分布,并以海拔高度,由低到高呈垂直性分布,分别按水稻土—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的顺序排列。

土壤颜色随海拔升高依次从浅灰、黄灰、黑灰色—深红色—黄色—红黄色—紫红色排列。

2.1.5河流水系

盈江县属伊洛瓦底江水系大盈江流域,县境内有较大河流43条,多年平均产水量67.03亿m3。

主要河流有大盈江、槟榔江等。

槟榔江:

发源于腾冲市猴桥镇五台山大岔河,海拔2800m,从东北角流入盈江县,北东-南西向径流,流经支那乡、盏西镇、芒章乡、新城乡,主要支流有支那河、芒牙河等,于芒章乡芒章村入谷,流至新城乡接纳南当河如盈江坝与南底河交汇。

槟榔江多流经高黎贡山余脉的山谷间,除盏西坝外,所经之地山高坡陡,河谷深切,人口稀少,植被发育好。

槟榔江主河道长127.25km,盈江县境内长68.25km,流域面积2249km2,最大流量1690m3/s,最小流量12.8m3/s。

南底河:

发源于腾冲市北海乡花园村,河源海拔1760m,经腾冲坝后沿山谷向西南径流,纳入明朗河经梁河坝后,再次进入山谷向西南到盈江县下拉线村与槟榔江汇合。

南底河在盈江境内长15km,落差83.2m,平均比降5.55‰,径流面积71.6km2,最大流量586m3/s,最小流量3m3/s。

南底河流经腾冲、梁河两县人口密集的地方,人类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特别是冲积物沉积的梁河坝区,经南底河冲刷后分为二台阶地,第一阶地的砂卵石经常形成泥石流汇入南底河,加之位于盈江、梁河交界处的浑水沟,因地处断裂带上,山坡岩石疏松破碎,每年频发暴雨泥石流数十次,固体径流下泄量达120~150×104m3,致使南底河出谷后,在丙汗桥到下拉线之间的10km左右,形成宽0.7~2km的泥石流冲积扇。

在冲积扇内,河流频繁改向,左右摆动,对大盈江河道影响很大。

大盈江:

槟榔江与南底河在盈江县旧城镇下拉相村交汇后称大盈江,比降明显变小,五十多公里的坝区平均比降在0.9‰左右,属典型的平原性河流。

下拉线至拉贺练河段,河宽200~400m,部分河宽为600~800m。

河床质皆为粒径10mm以下的沙卵石组成,比降在1.1‰~1.2‰之间;拉贺练以下尤其是邦巴以下三十多公里河段,河宽均在500~1200m之间,平均比降0.8‰左右,河床多为细沙。

大盈江坝区段除局部河段有沙洲分布外,多数河段较平顺,为单一微弯型河道,两岸有支流汇入,由于各支流出山麓后到干流有一段距离,干流区虽然每年有大量泥沙侵入,但其较粗颗粒大部分沉积在山间洪积扇上,直接汇入大盈江的干流的量较少,并未对河道形成严重的淤积和阻水作用,相对来说该河段比较稳定。

通过虎跳石后,河道突然变窄,江水“一泻千丈”。

流出国境后在缅甸汇入伊洛瓦底江。

据大盈江拉贺练水文站资料,大盈江多年平均径流量55.2亿m3,最大流量2240m3/s,最小流量18.6m3/s。

2.2水文泥沙特性及沙床组成

盈江县境内主要河流多发源于北部腾冲市山区,由于河流受山区地形影响,河谷强烈下切,山地坡度陡峻,县内河流多属山区季节性河流,且面积较小,河流都具有洪峰陡涨陡落,水位、流量变幅大,历时短的特点。

汛期久晴不雨时,也能出现枯水,而在枯水期遇大雨,也常出现洪峰,年内枯水期的历时比大河要长得多。

山区河流按自然地理又可分山区段、过渡段和槽谷段,水流特性因河而异。

山区段河床比降一般在5%以上,河床多系岩石,河岸石嘴和卡口较多,对河槽水流起控制作用,形成不规则的流态和险恶的水流,并影响水面线呈阶梯状;过渡段河流比降一般在0.75%~2.0%之间,流速较山区段河流为小;槽谷段河道的比降在0.1%左右,流速小,水流较平稳,河槽较宽浅,水流分散。

泥沙来源及其运动:

由于地质、地形、气候和植物覆盖的差异,同一类河流,其特性略有不同。

山区河道均由岩石组成,河床稳定,沙石集中来源于汛期,枯水期则清澈见底,过渡段河道河床成因因河段而不同,槽谷段河道洪水时来沙,粒径较细,表明泥沙来自上游,当枯水时悬沙粒径较粗,但上游此时来沙较少,水流中悬砂主要是本河段的底沙转化而来,悬沙对河床地形起相当作用。

据现场调查分析情况表明,盈江县山区段上游的支流河道泥沙无法停留,储沙量较少,部分过渡段河道储存砾石较多,河道砂石的储存主要分布在山区段河道中下游过渡段河道。

河道的床砂质:

山区的河道如南底河及浑水沟河床属石英砂岩、板岩、混合花岗岩地质区,上游支流河流及两岸基岩裸露,河槽底均为岩石,河槽底以上大部是砾石河床,砂粒较少,多为粒径较大砾石,砾石层深度约0.3~2.2m不等,砂质较差,是该区缺砂材料的不利因素(照片2-1);槟榔江河道地处玄武岩、石英岩、片岩地质区,有风化层、强风化层,河槽底为主要为石英岩、片岩地层,槽底以上均为砂、砾石层河床,厚度多在0.7~2.5m之间,河道坡降较小处含砂量大,河砂均由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化脱落演变而成,砂质相对较好(照片2-2);大盈江地处石英岩、片岩地质区,因河道长且比降小,是上游洪水携带细沙的主要沉积区,河砂粒径多在10mm以下,层厚变化大,厚度在4.5~10m之间,砂质较好(照片2-3)。

照片2-1南底河河道砂质情况

照片2-2槟榔江河道砂质情况

照片2-3大盈江河道砂质情况

2.3地质

2.3.1区域地质简况

盈江县位于青、藏、滇、缅、印尼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西支中段,按构造形迹及其展布方向,分为腾冲~梁河弧状构造带(或称大盈江弧形构造带)和槟榔江弧状构造带,此外在西侧苏典—盈江一线还有第三条弧形构造。

①大盈江断裂是本区最大断层,也是腾冲—梁河弧形构造带最主要的构造骨架,全长大于120km,北端在腾冲县的古永呈南北向,在梁河、盈江两县境内,沿大盈江由北东向南西延伸。

总体看呈东南方向凸出的弧形,断裂两侧是一系列与之平行(或小角度斜交,但不越过主干断裂)的低次序断层,例如勐洪—茂福断层,照壁山—老麻撒断层等,此外浑水沟等地,北西向断层也较多,且往往平行成组出现并切割北东向断层,除少数断层显张扭性外,绝大多数均显压性或压扭性,破碎,糜棱岩带宽少则三、五十米,多则一、二百米。

这些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

②槟榔江弧形构造带南段基本上沿槟榔江呈近南北向展布,关上以上略向北西,故总体上略向东凸出的弧形。

由一系列的压扭性断裂,背斜或倒转背斜组成。

此外槟榔江东、西两岸还分布着一套特征相同的变质岩,变质岩之片理,片麻理也均向南北向排列,倾向相背,它极可能反映该区为一复式褶曲。

③苏典—盈江弧状构造主要由两条断层组成,北段为苏典—白沙沟断层,呈北北西向,南段是风吹坡—盈江断层,为南北向,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北东向断层,并切割前者。

上述三个弧形构造由东而西几乎等间距排列,并且槟榔江弧形构造和苏典—盈江弧形构造的南端与大盈江断裂呈锐角相交,但不越过大盈江断裂。

根据区内断裂性质和展布等特征来看,主压应力为近东西向,并兼有右行压扭性质。

县境内主要出露地层岩性有下古生界(Pzlgl)、泥盆系(D)、石炭系(C)、上第三系(N)、第四系(Q)、喜山期(γ),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