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2018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2分)

B.分子体积扩大

D.分子个数增多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4、150年前,门捷列夫依据相对原子质量排出元素周期表。

现依据原子中质子数排列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

质子数等于()

A.相对原子质量B.最外层电子数

C.核电荷数D.中子数

5、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A、AB、B

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晾干

分子不断运动

B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

温度升高,分子增大

D

氢气燃烧生成水

分子种类改变

C、CD、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8、图为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该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35B.溴化钙的化学式是CaBr

C.溴属于非金属元素D.该溴原子的中子数是45

9、下列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C.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D.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

10、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拟于2007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人类探

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C-13”是指原子

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1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

月球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图是铝、钛、

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B.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

C.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

D.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FeCl3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保持氧气性质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13、如图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能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14、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

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

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可以从表中获得许多信息,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的是碳元素

B.②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

C.③元素与氮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元素②和④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

16、化学兴趣小组在收集的一塑料瓶氧气中插入氧气传感器探头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1)。

实验

步骤为:

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实时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MN段最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NP段和MN段相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Q点氧气浓度最低说明氧分子静止不动

D.PQ段变化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

二、填空题:

(共68分)

17、在下面

(1)~(5)事实后的横线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

(2)如图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

静置几

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3)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液体积小于100mL;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

18、取一条长10cm、宽1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1.5-2cm处滴一小滴酚酞溶液,滴好后把滤纸条

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塞好后放在实验桌上(如图所示),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

棉花上滴10~15滴.(提示:

氨水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1)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

(2)小强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

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

(3)湿衣服在阳光照射下更容易变干:

1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信息,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一个三原子分子且含有10个电子俗称生命之源的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一个四原子分子,且一个分子内有10个电子,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的气体的化学式。

(3)写出三种第一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4)写出16号元素的离子符号。

(5)一种金属氧化物当含少量Fe3+的杂质时,叫红宝石,当含少量Fe2+的杂质时,叫绿宝石,写出这种金

属氧化物的化学式。

2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

(3)①处元素和②处元素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该化合物中②处元素的化合

价为。

(4)已知:

原子的质量数在数值上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某氖原子的质量数为22,则该氖原子的

中子数为。

21、卢瑟福用a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的实验,推翻了汤姆生在1903

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但通过该实验的下述三种现象(如图),不能

获得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结论.

现象1:

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

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

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你根据原子结构知识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现象1的原因:

②现象2的原因:

(6)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

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1)甲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证明。

2)乙实验可证明。

3)丙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

4)由实验(填实验序号)可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5)实验中同学们闻到了刺激性气味,于是大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所示。

C试管的作用是。

②与改进前对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6)结合上述实验,实验室保存浓氨水等药品时,应该注意事项是

参考答案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C

A

C

A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D

D

D

A

D

C

二、填空题:

(共68分)

17、解:

(1)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缘故,故填:

C。

(2)由于分子的运动,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彼此进入对方故原来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

静置几天后,界

面逐渐模糊不清,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填C。

(7)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液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

故填:

B;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

质相同,故填:

D;

(5)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

石油气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

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

故填:

B。

18、解:

(1)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具有挥发性,运动速度加快,运动到与酚酞试液接触,由于氨水

属于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滤纸条上滴加酚酞试液的点由试管口向内依次变红,该实验说明了分

子在不断运动;

(2)由于氨水属于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试管内滤纸条上没有变化,而试管口塞的脂棉花却变成红

色说明氨水滴到了滤纸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团上.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氨水具有挥发性.

(3)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温度高运动的速率加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照射下更容易变干.

案为:

(1)滴加酚酞试液的点由试管口向内依次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氨水滴到了滤纸上,酚酞溶

液滴到了棉花团上.(3)阳光下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会加快.

19、解:

(1)水是生命之源,并且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且和10个电子,化学式为:

H2O;

(2)初中学习的气体中能溶于水呈碱性的物质是氨气,并且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和10个电子,

化学式为:

NH3;

(3)因为氢元素显+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有:

HCl、H2SO4、NaOH;

(8)16号元素是硫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符号

为:

S2-;

(5)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的刚玉,它是刚玉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化学式为:

Al?

O?

故答案为:

(1)H2O;

(2)NH3;

(3)HCl、H2SO4、NaOH;

(4)S2-;

(5)Al?

O?

20、解:

(1)X的位置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应填上N,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2)17号元素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④。

(3)①处元素是氧元素,②处元素是铝元素,氧元素和铝元素形成常见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

元素的化合价是+3,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化铝中铝原子和

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

3,可以表示为Al2O3。

(4)已知:

原子的质量数在数值上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某氖原子的质量数为22,则该氖原子的

中子数为22-10=12。

故填:

N;1.008;④;Al2O3;+3;12。

21、解:

(1)①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方向就可以顺利穿过,是因为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原子核体积很小;

②有少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是因为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微粒;

(2)1919年,卢瑟福从氮原子中打出了1个质子和1个电子,最终发现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

及在核外运动的电子组成,所以打出了一个质子;故填:

2;质子;

答案:

(1)①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原子核体积很小;②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微粒;

(2)2;质子.

22、解:

(1)甲实验中,没有明显现象发生,这说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填:

无明显变化;水

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乙实验中,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

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色;

(3)丙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的

水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

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

酞的水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酚酞试液变红色;

(4)由实验乙和丙对比可证明分子不断运动;故填:

乙、丙;

(5)①其中C试管的作用是对比;故填:

对比;

②与改进前对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装置是密封的,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填:

装置是密封的,不会

对空气造成污染;

(6)结合上述实验,实验室保存浓氨水等药品时,应该注意事项是密封于阴凉处保存;故填:

密封于阴

凉处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