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3082951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渤海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

2018.11.6试题满分:

150考查范围:

必修5全册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钱穆先生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

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

农耕文明即以中华文明为标志。

所以,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

一个人矗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神秘莫测的星空,眼前是广阔无垠、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

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道法自然,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像亚伯拉罕那样在旷野里仰望星空只倾听神的安排。

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

八卦是天地变化的八种景象,理解了这一点,人类便可以顺应自然稼穑、收获、生养。

后来周文王将其演变为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就是一年中各种气象的循环,是自然规律。

这便是《周易》的思想。

根据这样一种思想,商朝时中国人确立了四季,周朝时发展为八节,秦汉时演变为二十四节。

现在来看,《易经》不单是中国最早的生态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完备的生态文化的元典。

孔子在编纂《易经》的各种文献后加入“道”“仁”“君子”“礼”等关键词,犹如在大河里扔下一块块巨石,使一部自然主义道术拥有了人道主义思想,也使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老子的《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应当是《易经》之后的第二部生态文化的元典。

儒家试图树立人的伦理形象,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道家则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观察,一正一反正好说明了人的存在的多维性。

这种看上去有分歧的思想在董仲舒时得到了统一,他集百家之长,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观念,并依循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这是道法自然的社会应用。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逐渐形成。

后世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整体观,即在天地之中确立人的关系,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伦理构建人类社会的伦理,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茫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忘却自己的主体性。

中国人关于生态哲学的观念,不仅仅停留在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以及应用在社会治理和日常生活方面,而且还深刻地体现在个体生命的本体世界。

《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养生的对话著作。

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医学著作,究其实质,仍然讲的是人如何道法自然、延年益寿,因此,也是中国人关于个体生命的生态哲学。

阴阳调和、道法自然是其基本原理。

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人类轴心时期的大哲学家时发现,其他的哲学家基本都是与神交往进行思想,只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思想。

而这正是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

(摘编自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2018年6月1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穆认为,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选择方向是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某些文化特征。

B.天水伏羲庙里的伏羲塑像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也是中国生态文化的生动体现。

C.《易经》和《道德经》是两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

D.董仲舒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其思想对于天人合—的生态思想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2.下列对原文的论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钱穆先生的研究结论说起,自然引出“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B.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也阐述了它在社会治理、本体世界等方面的体现。

C.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既有中国生态文化内部的对比,也有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的对比。

D.文章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

B.儒家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而道家则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两者存在根本分歧。

C.《黄帝内经》既是医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蕴含了阴阳调和,道法自然的基本原理。

D.雅斯贝尔斯认为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大清早,帮忙的人从城里拿了绳索、杠子赶来了。

老船夫的白木小棺材,为六个人抬着,到那个倾圮了的塔后山岨上去埋葬。

到了预先掘就的方阱边,老道士照规矩先跳下去,把一点朱砂颗粒同白米安置到阱中四隅及中央,又烧了一点纸钱,爬出阱时就要抬棺木的人动手下肂。

翠翠哑着喉咙干号,伏在棺木上不起身。

经马兵用力把她拉开,方能移动棺木。

一会儿,那棺木便下了阱,拉去绳子,调整了方向,被新土掩盖了,翠翠还坐在地上呜咽。

葬了老船夫,老道士、船总和帮忙的人各自散了。

于是碧溪岨便只剩下三个人,一个是翠翠,一个是老马兵,一个是由船总家派来暂时帮忙照料渡船的秃头陈四四。

到了下午,翠翠同老马兵商量,要老马兵回城去把马托给营里人照料,再回碧溪岨来陪她。

老马兵回转碧溪岨时,秃头陈四四被打发回城去了。

翠翠仍然自己同黄狗来弄渡船,让老马兵坐在溪岸高崖上玩,或嘶着个老喉咙唱歌给她听。

过三天后船总来商量接翠翠过家里去住,翠翠却想看守祖父的坟山,不愿即刻进城。

只请船总过城里衙门去说句话,许杨马兵暂时同她住住,船总顺顺答应了这件事,就走了。

杨马兵是个近六十岁了的人,说故事的本领比翠翠祖父还高一筹,加之为人特别热忱,做事又勤快又干净,因此使翠翠仿佛去了一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

两人每日在黄昏中同晚上,坐在门前溪边高崖上,谈点那个躺在湿土里可怜祖父的旧事,有许多是翠翠先前所不知道的,说来便更使翠翠心中柔和。

又说到翠翠的父亲,那个又要爱情又惜名誉的军人,在当时按照绿营军勇的装束,如何使乡下女孩子动心。

又说到翠翠的母亲,如何善于唱歌,而且所唱的那些歌在当时又如何流行。

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已被掀下了金銮殿,不再坐江山,平常人还消说!

杨马兵想起自己年轻作马夫时,牵了马匹到碧溪岨来对翠翠母亲唱歌,翠翠母亲总不理会,到如今自己却成为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不由得不苦笑。

因为两人每个黄昏必谈祖父,以及这一家有关系的事情。

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

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

翠翠把事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

过了四七,船总顺顺派人来请马兵进城去,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

马兵以为这件事得问翠翠。

回来时,把顺顺的意思向翠翠说过后,又为翠翠出主张,以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里去不好,还是不如在碧溪岨等,等到二老驾船回来时,再看二老意思,说不定二老要来碧溪岨驾渡船。

这办法决定后,老马兵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

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风水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

为了这塔的重建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应让每个人来积德造福,让每个人皆有捐钱的机会,因此在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中部锯了一口,尽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竹筒满了,马兵就捎进城中首事人处去,另外又带了个竹筒回来。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

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爷爷的死使翠翠一夜之间“长成大人”。

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中坚强的一面。

B.小说中的白塔具有象征意味,结尾圮坍了的白塔得以重建,说明无论社会怎么演变,美好的人性都不能坍塌,表现了作者重建美好人际关系的愿望。

C.小说选文中两次写船总顺顺要接翠翠到家里去住,既表现了船总对孤女翠翠的同情,也展现了边城人质朴、善良、热忧的美好人性。

D.选文对翠翠的心理刻画细腻,用朴素的语言叙述了小说悲剧的结局,揭示了“边城”人们精神的孤寂,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

5.画线的句子中写杨马兵“不由得苦笑”,请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5分)

6.小说以二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作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里约奥运会上,一个名为“张小明”的新闻机器人小试锋芒。

在奥运会开始后的13天内,共撰写了457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30篇以上。

不仅涵盖了从小组赛到决赛的所有赛事,且其发稿速度之快,也让人惊讶——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

“张小明”的核心——“写稿模块”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所共同研制。

其工作原理是结合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的技术之后,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

作为第二代新闻机器人,“张小明”不仅可以通过检索图片自己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诸如“笑到了最后”、“实力不俗”等词语。

新闻机器人,或者叫AI机器人。

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

其实,在“张小明”出现以前,新闻机器人就已被世界上的主流媒体所关注并加以使用。

例如,国外有美联社的WordSmith、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以及纽约时报的blossom等。

国内则有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的dreamwriter等。

这些写稿机器人无一例外都运用到了大数据处理技术。

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将其录入数据库中,再将这些数据按照语句出现频率以及新闻要素关键词进行分析加工,制作出一套符合该媒体发稿风格的模板,然后将新闻元素5W1H代入其中,一篇新闻消息就这样产生了。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材料二:

机器人跟记者并肩工作,写新闻,已经是一些媒体机构的现实。

有些体育消息,如果不加作者名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机器人新闻”不是关于机器人的新闻,而是机器人做的新闻,在人类世界普及的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对于此刻正在电脑前写稿的记者们来说,似乎饭碗受到威胁,形势不太妙。

然而,写稿只是记者工作的一部分。

机器能就特定话题做电话采访吗?

能写出有文采、直抵人心的报道吗?

技术上这是可能的,可以事先把问题拟好,让机器打电话采访。

但编辑是否愿意这么安排则是另一个问题。

不过,更靠谱的判断是,机器人或软件将很快成为记者们手里的一个工具,用来搜寻新闻线索或生成内容。

记者的核心职责是从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中筛选、掂量、分析、权衡、组织,写出有理有据、有血有肉、全面平衡的报道。

这是一门活技术,代代相传到今天,经过百余年的演化。

如果说机器人最终也能掌握这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技术,那也不大可能是现在。

(摘编自《机器人都能写新闻记者真要失业了吗》)

材料三:

如今,“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里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出版商们正在努力应对报纸发行量日益减少以及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的残酷现实。

尤其在美国,机器人写稿越来越普遍。

2014年以来,《洛杉矶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一直由机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自动生成。

这中间也出过岔子。

去年6月,《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加州海岸发生6.8级地震的报道。

但它实际上依据的是USGS错误发布的1925年地震记录,于是闹出了一个地震预警响了92年的笑话。

但这些风险并没有降低媒体机构对机器的热情。

《华盛顿邮报》去年宣布,开始由机器发布有关高中橄榄球比赛的报道。

这些稿子每周都会自动更新,资料来源是高中橄榄球教练提交的净胜分数据。

在欧洲,各大新闻编辑部在算法的帮助下,去年每月生成数以万计的稿子。

荷兰的一个机构甚至使用一种算法,用更简单的寓言改写稿子,为儿童“量身定制”新闻报道。

牛津大学的亚历山大·芬达坦言,虽然这些系统的生产效率比较高,但仍不够精密。

虽然人工智能无疑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新闻编辑室,但哈佛大学的约书亚·本顿认为,专业记者们写稿时应对的真正困难和最严格的部分——仔细权衡信息和呈现平衡的、情境化的故事——将很难被机器掌握。

(摘编自《好新闻需要专业技艺机器人“记者”难取代“本尊”》,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小明”的核心是“写稿模块”,其工作原理是运用某些最新技术,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

B.新闻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机器人新闻是机器人做的新闻;两者的内涵完全不同。

C.机器人新闻普及速度超乎想象,特别是在美国,机器人写稿十分普遍,某些新闻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D.现在,《洛杉矾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华盛顿邮报》有关高中橄榄球比赛的报道都是根据数据自动生成。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小明”是第二代新闻机器人,性能要好于新华社的快笔小新。

它不仅可以检索、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一些词语。

B.新闻机器人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采集、录入数据,经过分析加工,再将新闻元素代入其中,制作出特定模板,就能“写”出新闻。

C.记者写新闻是一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活技术,它要求记者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恰到好处的加工,在此基础上写出优秀的报道。

D.如今,报纸发行量日益减少,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为了应对这些残酷现实,“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越来越受欢迎。

9.使用机器人“写”新闻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颍人。

登进士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

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篡囚者,兑斩之,人服其略。

张尧佐判河阳,兑言尧佐素无行能,不宜以威里故用。

改同知谏院。

狄青宣抚广西,入内都知任守忠为副,兑言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非计。

仁宗为罢守忠。

太常新乐成,王拱辰以为十二钟磬一以黄钟为律,与古异,胡瑗及阮逸亦言声不能谐。

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进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转运使制禄与郡守殊,时有用弹劾夺节及老疾请郡者,一切得仍奉稍。

兑言非所以劝沮,乃诏悉依所居官格。

兑在言职十年,凡所论谏,不自表,故鲜传世。

出知杭州,帝书“安民”二字以宠。

徙越州,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广州,南人谓自刘氏纳土后,独兑著清节。

还知河阳,帝又宠以诗。

徙邓州。

富人榜仆死,系颈投井中而以缢为解。

兑曰:

“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

必吏受赇教之尔。

”讯之果然。

兑历守名郡,为政简严,老益精明。

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

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

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

卒,年七十六,谥曰庄。

从弟先,起进士,知信州、南安军,抚楚州,历利、梓、江东、淮南转运使。

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语:

在信为“错安头”,谓其无貌而有材也;在楚为“照天烛”,称其明也。

积官至秘书监致仕。

兄兑尚无恙,事之弥笃。

闲居一纪卒,年八十三。

子庭玉,年六十即弃官归养。

人贤其家法云。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B.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C.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D.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戚,指关系较远的亲属,如妻族,“戚里”泛指亲戚邻里。

B.谥,有官谥和私谥,指按死者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

C.归养,指官员回家休养,文中的“归养”就是这个意思。

D.致仕,指古代官员辞职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兑明察于事,知人善任。

处理案件十分果断,明辨是非;仁宗时就官员任职之事进谏,帮助朝廷选拔合适的官员。

B.李兑为官敢谏,处世淡泊。

在官吏俸禄不合官级时,他及时向皇帝进谏;为政简明严肃,年老精明,后来无意仕途。

C.李兑历任多职,备受荣宠。

他任职期间,皇帝曾赐字赐诗;后来在便殿谒见皇帝时竭力求退,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D.李兑家风淳厚,受人称赞。

他的堂弟在朝廷身居要职,为官理政不仅有才能,还擅于明察秋毫,年老时对兄长依旧恭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纂囚者,兑斩之,人服其略。

(2)“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

必吏受赇教之尔。

”讯之果然。

(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

远游

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注】本是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诗人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

著处:

处处,到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叙远游之迹:

远游多年,迷失方向,处处为家,因此,对远方的儿子非常惦记。

B.颔联既描写眼前之景,又即景寓情,以飘摇动荡的风竹、江沙隐喻自己的人生际遇。

C.颈联述远游之事:

强扶衰病之躯种药,借吟诗来排解嗟叹,字里行间充满悲苦之情。

D.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层次分明,章法谨严,颇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之风。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小题,共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庄子·逍遥游》第一段中“”一句,描写鹏背之广;“”一句,描写鹏翼之大。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

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所以不必羡慕江水和明月。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

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

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  )。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

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

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

它     ,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     的延展,更没有     的枯燥和     的迂腐;它拒绝一切关于批评的繁文缛节,只要“寸铁杀人”、一针见血的快意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艳。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危言危行 喧宾夺主 要言不烦 食言而肥 

B.仗义执言 虚张声势 长篇累牍 食古不化 

C.仗义执言 喧宾夺主 要言不烦 食古不化 

D.危言危行 虚张声势 长篇累牍 食言而肥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 

B.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 

C.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 

D.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的危险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 

B.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 

C.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 

D.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 

20.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5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5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崭露头角。

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拙作,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

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5)将  改为  。

 

2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要求:

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

(6分)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

比如: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

又如,___________,意在____________。

再如,______________,意在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家较为关注的“成功人生”的关键词有:

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怕失败、知足常乐、比尔·盖茨、高薪工作、健康、家庭、美好感情、父母、改变世界。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来呈现你所理解的成功人生。

要求:

选好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渤海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3分)C【解析】“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一’不正确。

根据原文,《易经》中“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

2.(3分)D【解析】“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分析不正确。

从结尾看,本文的立足点是揭示“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苫苫寻找的生态思想”。

3.(3分)C【解析】A项,“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不正确。

原文为“根据这样一种思想”而不是《易经》;“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的是《易经》。

B项,“两者存在根本分歧”不正确。

两者只是“看上去有分歧”,其实相反相成。

D项,“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雅斯贝尔斯的观点。

4.(3分)D

5.(5分)①自己成了翠翠唯一的依靠,对命途多舛的翠翠充满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