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623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docx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docx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

篇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点总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要

[文句翻译]

1、

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提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2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

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

骨劳累,使他受饥挨饿,以致肌肤消瘦,

使他身受贫困之苦,行动不顺遂,颠三倒

四,使他的所作受干扰,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3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4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

为5(一个

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6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的贤士,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7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内容理解]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这一章讲的是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

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

2、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

论断。

3、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道理。

4、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

的忧患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

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

极进取,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开始就列举了六个著名历史人物的事例,这对阐明观点有什么作用?

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总结)六个事例很好的支撑了其后的论证。

2)

4

后能改

[思路结构]

本文先接连举事例,再讲道理,最后明确观点,全文4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

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练。

第二段(3):

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

第三段(4):

点明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畎()

(2)傅说()(3)胶鬲()(4)拂士()

2.指出下面通假字,并予以解释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同(),义()②动心忍性()同(),义()③曾益其所不能()同(),义()④衡于虑()同(),义()⑤入则无法家拂士()同(),义()3、“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对此句理解有误的项是()a.全文只有此句是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

B.此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c.此句是针对国君治国而言,告诫国君要居安思危,否则死于安乐。

d.此句是从正面论证受磨炼的益处。

4

1)舜中5

6

7

8

篇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20XX年11月27日周五第二节课,我教授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作为进入中学的汇报课。

课后,老师们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与指导,使我受益良多,现将反思总结如下:

思目标。

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准确而流畅地熟读课文、能准确理解文意并掌握文言文常考字词要点,最后,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根据老师们的点评,本节课的目标定的过大过多,以至于无侧重点,从而不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导致了整堂课,学生每个目标都有所涉及,但却不精通的结果。

思教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本文我主要以朗读促理解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进而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

因此,在教授过程中,我侧重于让学生多开口朗读,带感情朗读,通过分组读、男女生读的方式,让男生读,女生翻译,或者调换角色,有效的帮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大意。

但是在翻译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让学生自主从书中注释和自身文学知识的积累去尝试翻译,而是教师过多的说,因此学生表达的较少。

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毫无体现。

同时,因为这种教师一味填鸭的方式,我都没有抓住文中重点难解的字词的解释。

也无法从学生难理解或者不懂的字词中找到他们的不足。

这是古文翻译教授的重大失误。

关于教学内容的处理,根据中考考点知识,古文注重字、词翻译,

而对内容理解方面偏重较小,因此,我设计的是让学生理解大意之后,简单的疏通一下文意。

第一段重点讲解排比句引用的名人事例的共同点,从而得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样结论,强调此小节的含义,得出成才必须经过磨练的结论。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衔接处理上,由于未注重内容的编排特点,因此,我直接突兀的引入下一段的论证,并在进行人的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分析后,未进行过渡,就直接到讲到国家层面。

第二段本是本文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我对于内容处理上的疏漏,只根据之前学过的关于论证的知识点去总结课文去了,而没有考虑如何衔接的问题。

这一点,在老师们的评课中,我深深反思,自己在备课方面的不足,在研究教辅资料方面的不细致,也暴露自己不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的问题。

最后,在课堂检测环节,我设计了重点字词的当堂检测,让学生去说字词的意思。

其中,处理学生不会的字词的时候,由于担心时间的不够,我只简单的重复翻译句子就说出答案,没有注意字词翻译的学习方法的教授。

此外,对于词类活用知识点,未抓到常考考点,漏了“入”、“出”等词的动词作状语的用法。

教者不得法,学生何以学而有法?

思学法。

课堂本应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本堂课中,除了在朗读方面学生真正做到了他们能做的,在课文翻译和理解课文内容主旨方面,则更多的是我在说。

任何填鸭式的教学,都不会给学生任何好处,这也是教学大忌。

本堂课上的优点之处,即学生的朗读方面,通过让学生朗读,让他们对文章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在以后的古文教授中,我会尽量发扬这个优点。

缺点和不足实在太多,主要是对教辅资料吃得不够透,对于文章的重难点也把握不够。

教学课件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教学,但是更多的却是为了完成课件而上课,反而成为了课件的奴隶。

同时,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不顾学生的反馈,一味的传输知识,成了知识的搬运工。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更加细致的研究教辅资料,多向前辈们求教,认真钻研,潜心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

刘小慧

20XX年11月30日

篇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总结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总结

一、疏通文意,先解释括号前的字,再翻译句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死于安乐也。

三、文学常识

1、孟子名,字,时期家学派代表人物。

后人将他和并称为“”。

他主张行“”以统一天下。

2、《孟子》是部的书,现存篇,是等合著成的,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之一。

3、本文出自_____________,题目是后人所起。

文章采用论证和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的观点。

四、字词小结

1、我的字音字形:

①畎亩②傅说③胶鬲④行拂⑤拂士2、

(一)通假字

1曾,同“”,。

与文中的“益”意思相近

2衡,同“”,。

3.拂,同“”,。

(二)词性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______(三)一词多义

1、拂:

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2、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______________3、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胶鬲举于鱼盐之中_________

4、国: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国恒亡____________。

5、士:

管夷吾举于_________________入则无法家拂________________(四)古今异义词

①人恒过古义今义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③所以动心忍性古义今义④管夷吾举于士古古义今义五、重点句子翻译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__________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7)然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六、理解性背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中,阐述对其进行思想上磨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活上磨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行动上磨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3、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人面部表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5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7、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述治理国家的句子七、文章分析1、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l段):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

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层:

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2段):

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并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2、2、中心:

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3、.孟子这篇文章论述了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他的观点是什么?

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结尾句4.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都出身贫贱,都是在经历了艰苦磨练之后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

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5、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

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6、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7、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

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

8、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的?

作者从个人的成才和国家的治理两方面论证。

9、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提示:

先明确层意;再找出所使用论证方法;最后借助一些起承转合的词语,如首先、然后、又、同时、并且、再、最后等,将前两点内容融为一个整体即可)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10、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篇末进行归纳。

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

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11、写法

1、排比的修辞方式:

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2、从小到大:

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

9、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

请列出两句。

相关的名句有: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请列举几例。

a正面例子:

“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

1、周文王拘而演《周易》2、仲尼厄而作《春秋》3、屈原放逐,乃赋《离骚》4、左丘失明,厥有《国语》5、孙子膑脚,兵法修列6、不韦迁蜀,世传《吕览》7、韩非囚秦,《说难》《孤愤》8、《诗》

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9、曹雪芹举家食弱著《红楼梦》10、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11、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12、“自古英雄多磨难”。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

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B反面例子:

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2、商纣王、隋炀帝等例子。

七、总结升华: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①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

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

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

“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

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

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

才能从奋斗中来。

②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

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

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2、有人认为:

逆境固然可以磨练人,但顺境更容易使人成才。

你如何看待呢?

3、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5、送你名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积小恶必成大恶,积小善必成大善.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八、课堂练兵

1、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必先苦其心志(3)曾益其所不能(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你能找出并判断本文论据是哪一类吗?

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作用是什么?

这几句话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4、“是人”是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________________,本文举出古代位圣君贤相为例,说明他们的共同点是。

文章以此为根据,说明了,必须先经受一番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

6、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列对联。

上联:

历经忧患成大器;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7.下面加点的词意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在)畎亩之中B.百里溪举于市(城市)C.故天将大任于是(这样)人也D.行拂乱(使....错乱)其所为

8.作者在上文第一段列举的事例意在说明()

A.古代任人唯贤,并不重出身、地位B.卑贱的人最多智慧C.经受磨难的人,才能接大任9、“大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是人”要经历哪些磨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孟子名轲字子舆。

是春秋末期人。

他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大师。

()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共七篇。

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叫《孔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