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优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966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优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优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优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优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优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优质.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优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优质.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优质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中考模拟)近代湖南名人辈出,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其中有一位邵阳人,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是

A.屈原

B.蔡锷

C.魏源

D.曾国藩

2.下列有关从晚清到民国教育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B.《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C.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D.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定军山》

3.(2018·山西初二期末)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B.《狂人日记》﹣﹣是一篇讨伐帝国主义的檄文

C.《定军山》﹣﹣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D.《申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4.(2019·山东初二期末)下图是一副创作于近代的名画,其作者是()

A.齐白石B.徐悲鸿C.冼星海D.赵丹

5.(2019·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初二开学考试)从晚清到民国,伴随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都发生重大变化。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

B.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C.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了民主和平的时代心声

D.1905年清政府宣布“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被废除。

6.一位中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他曾设计出“人”字形铁轨,主持建成了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请你判断这位专家是

A.冯如

B.徐寿

C.詹天佑

D.李善兰

7.(2019·厦门市湖滨中学初二期末)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4年提出

B.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C.毛泽东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8.(2018·山东初二期末)根据“双百”方针,在艺术问题上应该实行

A.百家争鸣

B.对外开放

C.百花齐放

D.现实主义

9.(2019·内蒙古初二期末)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成果丰富,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时代风貌。

这个我国实行的文化方针分不开,下列属于文化方针的是

A.和平发展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求同存异

D.兼容并蓄

10.(2019·诸城市龙源学校中考真题)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

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

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11.(2019·盘锦市大洼区第二初级中学初二期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是哪位领导人说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鲁迅

B.莫言

C.茅盾

D.朱自清

二、综合题

13.(2019·河南中考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一一京师同文馆,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同年清政府责令沿海各地挑选聪颖幼童共120名先后赴美留学。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出了发展教育的主张:

要求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改革科举制度;成戊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室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材料三北洋政府初期,为了找救国内外的严重危机,“留法热”和“留苏热”的出国留学风气兴起.在这一风气的推动下,大量青年前往了心中自由民主的圣地——法国一战后,“以俄为师”的口号开始响起,在李大钊等人的号召下,向苏俄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的风气,日渐浓厚。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动手绘制一个表格,从时期、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分类总结近代中国的教育概况。

(2)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近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14.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

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分类作品——归纳文艺成就)

(1)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按照要求归类整理。

(只写序号即可)

反映反对封建势力题材的有:

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有:

(2)根据上述作品,概括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

任务二(运用图表——解读经济发展)

(3)分析以上数据,概括近代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初期民族工业发展所呈现的变化,说出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任务三(列举实例——说明变化影响)

(4)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根据下列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

15.(2019·辽宁初一期末)古人诗赞“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要好儿孙需积德、欲高门第快读书”。

“金榜题名”和“欲高门第”的实现都和古代的科举有关。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科举制建立于隋朝。

隋朝哪一皇帝在位时科举制正式被确立起来?

他的另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请问这一工程以何地为中心?

(2)科举制完善于唐朝。

请回答唐太宗和武则天对科举制所做的贡献有哪些?

(3)科举制发展于宋朝。

宋朝是如何重视科举制的?

(4)科举制僵化于明朝。

僵化的表现是什么?

(5)科举制废止于清朝。

从建立到结束其使命,科举制共持续大约多少年?

(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有哪些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7)各朝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

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鲁迅的《阿Q正传》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选项D符合题意;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片是一副创作于近代的名画《愚公移山》,作者是徐悲鸿,故B符合题意;齐白石擅绘花鸟虫草,故A不合题意;冼星海是作曲家,故C不合题意;赵丹是电影演员,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5.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了抗日救亡的时代心声,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表述正确,故A不合题意;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表述正确,故B不合题意;1905年清政府宣布“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被废除,故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6.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设计出“人”字形路轨。

1909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冯如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

徐寿清末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李善兰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

综上所述,排除ABD。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点在于准确掌握各位历史名人的贡献。

7.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就是“双百”方针,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双百”方针是指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它是由毛泽东在1956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9.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故B符合题意;和平发展、求同存异、兼容并蓄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0.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

当时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一方面仍被称为“老爷”,这是旧时代的称呼,另一方面“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又体现了新时代的特点。

B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A项不合题意;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

C项不合题意;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1.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故B符合题意。

毛泽东探索出井冈山道路,邓小平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B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B。

二、综合题

13.

(1)

时期

内容

影响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时期)

开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送幼童赴美留学

传播了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詹天佑等留学生促进了近代工业的进步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被废除,新式教育体制开始建立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材料三

北洋政府时期

去法国和苏俄留学

学习了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也学习了

从苏俄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教育制度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革,教育应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解析】

【详解】

(1)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结近代中国的教育概况,绘制一个表格,如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时期),开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送幼童赴美留学,传播了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詹天佑等留学生促进了近代工业的进步。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科举制被废除,新式教育体制开始建立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③北洋政府时期,去法国和苏俄留学,学习了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也学习了从苏俄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近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中得到的启示,洋务运动时期留学学习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办新式学堂;北洋政府时期,去法国和苏俄留学,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体现教育制度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革,教育应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归纳洋务运动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教育概况。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分析,从近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中得到的启示。

14.

(1)反映反对封建势力题材的有:

①③。

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有:

②④⑤⑥。

(每项答对,少答给,错答不给分)

(2)中国近代文学艺术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

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反抗外来侵略,鞭挞黑恶势力等。

(3)变化:

民族工业的数量和资金总额在不断上升。

原因: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4)示例:

文化生活:

创办《申报》等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创办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有利于传播近代思想文化知识等。

社会习俗:

剪发辫、易服饰、劝禁缠足、改礼仪、改称呼等,使国人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反映反对封建势力题材的有:

《狂人日记》《阿Q正传》。

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有:

《愚公移山》《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田横五百士》。

(2)根据所学知识,中国近代文学艺术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

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反抗外来侵略,鞭挞黑恶势力等。

(3)根据图表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初期民族工业发展所呈现的变化:

民族工业的数量和资金总额在不断上升。

根据所学知识,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4)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变化示例:

文化生活:

创办《申报》等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创办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有利于传播近代思想文化知识等。

社会习俗:

剪发辫、易服饰、劝禁缠足、改礼仪、改称呼等,使国人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15.

(1)隋炀帝。

洛阳。

(2)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

创立殿试制度。

(3)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4)八股取士。

(5)1300余年。

(6)积极:

促进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

统治者利用科举制控制了读书人。

(7)维护统治。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隋炀帝在位时科举制正式被确立起来;他的另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隋朝大运河,被誉为“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鼓励士人报考,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土地位,进土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把科举制度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专制制度,僵化的表现是八股取士。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隋炀帝创立建立到清朝1905年废除科举制;这样,科举制共持续大约1300年。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是:

促进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影响是:

统治者利用科举制控制了读书人。

(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朝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维护统治。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科举制的创立。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科举制完善于唐朝。

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科举制发展于宋朝。

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认识明朝八股取士。

解答第五问的关键是识记科举制持续的时间。

解答第六问需要识记科举制的影响。

解答第七问的关键是认识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