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虚词要落实.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933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类虚词要落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两类虚词要落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两类虚词要落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两类虚词要落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两类虚词要落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类虚词要落实.docx

《两类虚词要落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类虚词要落实.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类虚词要落实.docx

两类虚词要落实

二、两类虚词要落实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曾开,字天游。

少好学,善属文。

崇宁间登进士第,调真州司户,累迁国子司业,擢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

掖垣草制,多所论驳,忤时相意,左迁太常少卿,责监大宁监盐井,匹马之官,不以自卑。

时秦桧专主和议,开当草国书,辨视体制非是,论之,不听,遂请罢,改兼侍读。

桧尝招开慰以温言,且曰:

“主上虚执政以待。

”开曰:

“儒者所争在义,苟为非义,高爵厚禄弗顾也。

愿闻所以事敌之礼。

”桧曰:

“若高丽之于本朝耳。

”开曰:

“主上以圣德登大位,臣民之所推戴,列圣之所听闻,公当强兵富国,尊主庇民,奈可自卑辱至此,非开所敢闻也。

开孝友厚族,信于朋友。

其守历阳也,从游酢学,日读《论语》,求诸言而不得,则反求诸心,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其留南京,刘安世一见如旧,定交终身。

故立朝遇事,临大节而不可夺,师友渊源,固有所自云。

(节选自《宋史·曾开传》,有删改)

(1)儒者所争在义,苟为非义,高爵厚禄弗顾也。

愿闻所以事敌之礼。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立朝遇事,临大节而不可夺,师友渊源,固有所自云。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儒者所争执的是义,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即使是高官厚禄也不会回头看一看。

希望听听用来对待敌人的礼节。

(得分点:

“苟”“愿”“所以”,句意通顺。

(2)所以他在朝廷上遇到事故,面临大节考验却无法强迫他更改意志,师友的渊源,原本是他这样做的理由。

(得分点:

“不可夺”“固”“有所自”,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曾开,字天游。

年轻时好学,善于做文章。

崇宁年间进士及第,调任真州司户,多次升迁至国子司业,后又提升为起居舍人,代理中书舍人。

宫中起草制书,有许多议论驳斥,违逆当权宰相的心意,降官为太常少卿,责令监督大宁监盐井,是个只有一匹马的小官,但并不因此而自卑。

当时秦桧专权主张和议,曾开应当起草国书,辨析了体制不正确,辩论这事,不听从,于是请求罢免,改兼侍读。

秦桧曾经招曾开用温和的话安慰他,而且说:

“主上空着执政的位子来等待你。

”曾开说:

“儒者所争执的是义,如果是不符合道义的,即使是高官厚禄也不会回头看一看。

希望听听用来对待敌人的礼节。

”秦桧说:

“就像高丽对于本朝那样罢了。

”曾开说:

“主上凭借圣德登上皇位,是臣民所推崇爱戴的,是各位圣人所听到的,你应当使兵强国富,尊崇君主庇护人民,怎么可以自卑自辱到这个地步,不是曾开所敢于听见的。

曾开孝顺友爱亲厚族人,对朋友守信用。

他守历阳时,跟从游酢学习,每天读《论语》,求之于文字的记载得不到时,就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每当有所领会,就快乐得忘记吃饭。

他留守南京时,和刘安世一见如故,定下终身之交。

所以他在朝廷上遇到事故,面临大节考验却无法强迫他更改意志,师友的渊源,原本是他这样做的理由。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吴挺,字仲烈,以门功补官。

高宗问西边形势、兵力与战守之宜,挺占对称旨,超授右武郎、浙西都监兼御前祗侯,赐金带。

绍兴三十一年,王师既复秦州,金将合喜孛堇以兵来争,已而南市城贼亦掎角为援,转战竟日。

挺令前军统制梅彦麾众直据城门,众弗喻,彦亦惧力不敌。

挺督之,彦出兵殊死战,挺率背嵬骑尽易黄旗绕出敌后,凭高突之。

敌哗曰:

“黄旗儿至矣!

”遂惊败。

挺不自为功,状彦第一,士颇多之。

璘亦引嫌,并匿其功。

挺少起勋阀,弗居其贵,礼贤下士,虽遇小官贱吏,不敢怠忽。

拊循将士,人人有恩。

璘故部曲拜于庭下,辄降答之。

即失律,诛治无少贷。

璘尝对孝宗言,诸子中惟挺可任。

孝宗亦曰:

“挺是朕千百人中选者。

”岁时问劳不绝,被遇尤深厚。

光宗赐内府珍奇,以示殊礼。

论曰:

挺累从征讨,功效甚著,有父风矣。

(节选自《宋史·吴挺传》,有删改)

(1)王师既复秦州,金将合喜孛堇以兵来争,已而南市城贼亦掎角为援,转战竟日。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失律,诛治无少贷。

璘尝对孝宗言,诸子中惟挺可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宋军收复秦州后,金将合喜孛堇带兵来争夺,不久南市城的贼寇也与合喜孛堇形成掎角之势作为援兵,整日辗转作战。

(得分点:

“既”“已而”“掎角”“竟日”,句意通顺。

(2)如果违犯军纪,责罚治罪不予宽恕。

吴璘曾经对孝宗说,几个儿子当中只有吴挺最可信任。

(得分点:

“即”“失律”“治”“贷”,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吴挺,字仲烈,因为家门的功劳而补任官职。

高宗询问他西部边境的形势、兵力与作战守备事宜,吴挺的应对符合高宗的心意,高宗越级授予他右武郎、浙西都监御前祗侯,赐金带。

绍兴三十一年,宋军收复秦州后,金将合喜孛堇带兵来争夺,不久南市城的贼寇也与合喜孛堇形成掎角之势作为援兵,整日辗转作战。

吴挺命令前军统制梅彦指挥士兵径直占据城门,众人不明白他的用意,梅彦也害怕打不过敌人。

吴挺督促他,梅彦才出兵殊死战斗,吴挺率领背嵬军骑兵将旗帜全部换成黄旗绕到敌人背后,凭借高处冲击敌人。

敌人哗然乱叫:

“黄旗军到了!

”于是惊慌败逃。

吴挺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上奏梅彦功劳第一,士众都赞赏他的做法。

吴璘也为避免嫌疑,一并隐瞒吴挺的功劳。

吴挺少年起身于功臣家门,但他从不因此而自觉显贵,能礼贤下士,即使遇到地位低的小官,也不敢怠慢轻视。

抚恤士卒,人人得到他的恩德。

吴璘的旧部下在庭阶拜见他,吴挺总是走下台阶回拜。

如果违犯军纪,责罚治罪不予宽恕。

吴璘曾经对孝宗说,几个儿子当中只有吴挺最可信任。

孝宗也说:

“吴挺是朕从上千人中挑选出来的。

”朝廷每年对吴挺的慰问不断,吴挺受到的恩遇很深。

光宗赐给吴挺内宫的珍奇宝物,以表示对他的特殊礼遇。

论曰:

吴挺多次随从征讨,功劳非常显著,有他父亲吴璘的风范。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

生五岁,父且卒。

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

德辉天性孝悌,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

年十六,监酒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

十七年,置中书行省,以德辉为安西行省左丞。

是年,西南夷罗施鬼国既降复叛,诏云南、湖广、四川合兵三万人讨之。

兵且压境,德辉适被命在播,乃遣安珪驰驿止三道兵勿进,复遣张孝思谕鬼国趣降。

其酋阿察熟德辉名,曰:

“是活合州李公耶,其言明信可恃。

”即身至播州,泣且告曰:

“吾属百万人,微公来,死且不降,今得所归,蔑有二矣。

”德辉以其言上闻,乃改鬼国为顺元路,以其酋为宣抚使。

其后有以受鬼国马千数谮德辉于朝者,帝曰:

“是人朕所素知,虽一羊不妄受,宁有是耶!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1)吾属百万人,微公来,死且不降,今得所归,蔑有二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曰:

“是人朕所素知,虽一羊不妄受,宁有是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们这些人总共有上百万人,如果不是你的到来,我们哪怕死都不会投降,现在得到好的归属,就没有二心了。

(得分点:

“吾属”“微”“归”“蔑有”“二”,句意通顺。

(2)皇帝说:

“这个人,我向来就很了解,即使一只羊,他都不会随便接受,难道会有这样的事吗!

”(得分点:

前后两个“是”和“素”“虽”“妄受”“宁”,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

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母亲靠舂稗子煮野菜来养育他。

李德辉天性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爱好读书,但受贫困的限制,家里没有钱供给读书,只得辍学。

十六岁为丰州监酒,其俸禄所得充裕,若有节余则买书抄录,夜间诵读不休。

至元十七年,朝廷设置中书行省,以李德辉为安西行省左丞。

这年,西南少数民族的罗施鬼国降而复叛,朝廷命云南、湖广、四川合兵三万征讨鬼国。

元已大兵压境,这时李德辉恰好在播州,于是派遣安珪骑马去阻止三路兵马前进,又派遣张孝思去鬼国劝降。

鬼国酋长阿察闻李德辉之名,说:

“是拯救合州人性命的李公吗?

这个人的话是可以相信的。

”阿察立即亲自去播州,边哭边对李德辉说:

“我们这些人总共有上百万人,如果不是你的到来,我们哪怕死都不会投降,现在得到好的归属,就没有二心了。

”李德辉将阿察的一番诚意上报朝廷,于是改鬼国为顺元路,以其酋长为宣抚使。

其后有人向朝廷诬告李德辉受鬼国千匹马的贿赂,皇帝说:

“这个人,我向来就很了解,即使一只羊,他都不会随便接受,难道会有这样的事吗!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玄谓太祖曰: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

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

“卿老母在彼,可去。

”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

既出,遂亡归。

及吕布破,谌生得。

众为谌惧,公曰:

“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

吾所求也。

”以为鲁相。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为谌惧,公曰:

“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

吾所求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没有治国之才)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

(得分点:

“济”“安”“其”,句意通顺。

(2)众人都替毕谌担心,太祖(曹操)说:

“这个人对他的父母(都如此)孝顺(有孝心),难道不也会对君主忠诚吗?

这正是我渴求(寻求)的人才啊。

”(得分点:

“惧”“孝于其亲”“求”,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魏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代。

太祖(曹操)年少时机智警觉,有谋略,然而凭借勇力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放纵自己、不受约束,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桥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

桥玄对太祖说:

“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没有治国之才)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

当初,太祖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从事。

张邈发动叛乱后,张邈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打算拜别遣还毕谌,说:

“您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您可以离去。

”毕谌顿首向太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

可太祖离开后,毕谌就逃还了东平。

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太祖军队生擒了。

众人都替毕谌担心,太祖(曹操)说:

“这个人对他的父母(都如此)孝顺(有孝心),难道不也会对君主忠诚吗?

这正是我渴求(寻求)的人才啊。

”于是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

《考试说明》规定18个文言虚词要考。

此外,我们还要掌握其他一些单音节虚词。

虽然在文言文翻译中存在必须译出的虚词和不必译出的虚词,但由于文言虚词用法比较灵活,情况比较复杂,只能根据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是否需要翻译出来。

1.必须译出的虚词

(1)常见副词:

除表敬谦外,有实在意思的,应译出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连词、介词、副词、助词。

其中副词,尤其是常用副词,在翻译中出现频率较高,定为采分点的不少。

常见副词主要有:

表程度

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

表范围

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

表共同

共、同、并、相

表时间

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

表语气

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

表频率

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

表敬谦

窃、辱、伏惟,幸、敢、请、敬、谨(部分词翻译时不必译出)

(2)表语气的虚词:

在句子语气方面所表达的语气,应译出

翻译这类虚词要先确定句子的语气,然后再确定这类虚词的翻译,这类虚词有“其”“耳”“乃”“何”“焉”“乎”等。

(3)固定组合型虚词:

词义固定,翻译固定

一般两个字的固定虚词(复音虚词)不能拆开硬译。

如“所以”“无乃”“奈何”“有以”“无以”“是以”等。

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既然是固定结构,那就是说一般搭配是固定的,并且翻译也是固定的。

要注意将固定结构的固定搭配掌握牢固,不要胡乱搭配或张冠李戴。

如“何辞为”,“何……为”是固定结构,可直接翻译成“何必……呢”。

再如,“死法孰与死敌”中的“孰与”,是一个固定结构,可以翻译成“与……比,哪一个更……”。

这种固定结构即使在别的语境中出现,也仍然要翻译成这种形式。

虽为固定结构,但有些在形式上也可能会灵活变通,而在实际翻译的时候其意思是一样的。

如“今奈何忽为此举”中的“奈何”和“虞兮虞兮奈若何”中的“奈……何”意思是一样的,都翻译成“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为什么(为何)……”。

所以,对固定结构还要注意灵活套用。

有些固定结构从外在语言形式上来看虽有不同,但是翻译时其意思是一样的。

如“岂……耶”“岂……乎”“独……乎”都可以翻译成“难道……吗”。

因此,我们平时复习时要注意归纳相同点,区别不同点,准确辨识。

(4)兼词:

按两个词的意义译出

兼词,即一个词当成两个词用,译时应按两个词翻译。

古汉语中的兼词主要有“诸”(之于/之乎)、“盍”(何不)、“焉”(于何/于此)、“叵”(不可)、“曷”(通“盍”,何不)等。

兼词数量不多,平时掌握了它们的用法,翻译时根据语意应不难译出。

另外特别提示要关注高频虚词。

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

“以”字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凭借”等义项;译准其连词义,如“因为”。

另有实词义“以为”“率领”也不可忽视。

“其”,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我”“自己”;另一重点是其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的“可要”“一定”,表示委婉商量的“还是”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

“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机”“通过”“用来”等义项在语境中的确定。

“乃”,主要是语境中“于是”“才”“竟然(却)”三个义项的辨析。

2.可不译的虚词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累赘,翻译时可删削。

如,发语词“夫”“盖”“且夫”;补字“之”“者(今者,向者)”,定语后置(“之”“者”等)、宾语前置(“是”“之”)的标志,表停顿的语助词(“者”“也”),表语气或起连接作用的助词等。

不用译出的情况,如:

“晋之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

”译文:

晋国被瓜分,齐国被(田氏)篡夺,都因为他们的臣子太富有了。

三个“之”字均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林聪,字季聪,宁德人。

正统四年进士。

景泰元年进都给事中。

时方多故,聪慷慨论事,无所讳。

四年春,上言夺情非令典,请永除其令。

帝纳之。

正统中,福建银场额重,民不堪。

聪恐生变,请轻之。

时弗能用,已果大乱。

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

天顺四年,曹钦反。

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市人不敢出户。

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改)

(1)时弗能用,已果大乱。

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当时(朝廷)没能采纳他的意见,不久果然发生大乱。

到这时林聪又极力陈说它的危害,最终银税得以减免。

(得分点:

“已”“竟”,句意通顺。

(2)林聪暂代枢密院职事,立即下令,捕获叛军必须活捉,无限制杀人的情况才因此停止。

(得分点:

“署”“生致”“为止”,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林聪,字季聪,是宁德人。

正统四年考中进士。

景泰元年晋升为都给事中。

当时正多变故,林聪慷慨激昂地议论政事,没有忌讳。

景泰四年春天,林聪上疏说夺情起复并不符合法令典宪,请求永久革除此项法令。

皇帝接纳了他的意见。

正统年间,福建银矿赋税沉重,百姓不能承受。

林聪担心发生异变,请求减轻税金。

当时(朝廷)没能采纳他的意见,不久果然发生大乱。

到这时林聪又极力陈说它的危害,最终银税得以减免。

天顺四年时,曹钦造反。

平反将士滥杀无辜,以至砍下乞丐头颅邀功,市民不敢进门。

林聪暂代枢密院职事,立即下令,捕获叛军必须活捉,无限制杀人的情况才因此停止。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郑余庆,字居业。

余庆少善属文,擢进士第。

严震帅山南西道,奏置幕府。

贞元十四年,拜中书侍郎。

每奏对,多傅经义。

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

自朱泚乱,都辇数惊,太常肄乐禁用鼓,余庆以时久平,奏复旧制。

时数赦,官多泛阶,品服太溢,人不以为贵,帝亦恶之,始诏余庆条奏惩革。

迁尚书左仆射。

仆射比非其人,及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

帝患典制不伦,谓余庆淹该前载,乃诏为详定使,俾参裁订正。

余庆引韩愈、李程为副,凡损增仪矩,号称详衷。

复为太子少师,封荥阳郡公,兼判国子祭酒事。

(节选自《新唐书·郑余庆传》,有删改)

(1)素善度支使于邳,凡所陈,必左右之,坐事贬。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仆射比非其人,及余庆以宿德进,公论浩然归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向来与度支使于邳交好,于邳凡是有所陈述,郑余庆一定会帮助他,于邳因事被贬官。

(得分点:

“素”“善”“坐”,句意通顺。

(2)仆射近来任用了不适当的人,等到郑余庆因年高有德晋升此职,舆论广泛地推重他。

(得分点:

“比”“宿”“归重”,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郑余庆,字居业。

郑余庆年轻时擅长写文章,考中进士科。

严震任山南西道节帅,上奏留他在幕府任职。

贞元十四年,被授予中书侍郎。

每当上奏对答,多陈述经义。

他向来与度支使于邳交好,于邳凡是有所陈述,郑余庆一定会帮助他,于邳因事被贬官。

自从朱泚叛乱,都城多次受到惊扰,太常练习音乐禁止用鼓,郑余庆认为时世太平已久,上奏恢复原来的制度。

当时多次大赦,官员大多增加官阶,官服泛滥,人们不把它当作尊贵,皇帝也厌恶这事,开始下诏让郑余庆分条陈述整顿改革。

升为尚书左仆射。

仆射近来任用了不适当的人,等到郑余庆因年高有德晋升此职,舆论广泛地推重他。

皇帝忧虑典章制度缺乏条理,认为郑余庆精通前代的记载,于是下诏任命他做详定使,让他参与裁决订正。

郑余庆举荐韩愈、李程为副职,凡是他们减损增加的礼仪规范,都称得上详尽适中。

再任太子少师,封为荥阳郡公,兼管国子祭酒事务。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道宗,字承范。

高祖即位,授左千牛备身、略阳郡公。

贞观元年,召拜鸿胪卿,迁大理。

侯君集破高昌还,颇怨望。

道宗尝从容奏言:

“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

”帝问所以知必反者。

对曰:

“见其忌而矜功,官尚书,常郁郁不平。

”帝曰:

“君集诚有功,材无不堪,朕宁惜爵位邪?

不宜轻亿度。

”既而君集反,帝笑曰:

“如公素揣。

”帝将讨高丽,先遣营州都督张俭轻骑度辽规形势,俭畏,不敢深入。

道宗请以百骑往,帝许之,约其还,曰:

“臣请二十日行,留十日览观山川,得还见天子。

”因秣马束兵,旁南山入贼地,相易险,度营阵便处。

将还,会高丽兵断其路,更走间道,谒帝如期。

帝曰:

“贲、育之勇何以过!

”赐金五十斤,绢千匹。

(节选自《新唐书·李道宗传》,有删改)

(1)君集诚有功,材无不堪,朕宁惜爵位邪?

不宜轻亿度。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秣马束兵,旁南山入贼地,相易险,度营阵便处。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侯君集确实有功劳,其才干无所不能,我难道是怜惜爵位?

不应该轻易猜疑。

(得分点:

“诚”“不堪”“亿度”,句意通顺。

(2)于是秣马厉兵,依傍南山进入贼军地区,观察地形险易,想着扎营布阵的方便之地。

(得分点:

“旁”“相”“营阵”,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李道宗,字承范。

高祖即位后,授任左千牛备身,封略阳郡公。

贞观元年,召入拜任鸿胪卿,升任大理卿。

侯君集打败高昌回朝后,心怀怨恨。

李道宗曾经从容上奏说:

“侯君集志大才疏,言过其实,会成为挑起战事的祸首。

”皇帝问他怎么知道其人必定会谋反。

李道宗回答说:

“看到他猜忌而自夸其功,虽然官任尚书,还经常愤恨不满。

”皇帝说:

“侯君集确实有功劳,其才干无所不能,我难道是怜惜爵位?

不应该轻易猜疑。

”不久侯君集谋反,皇帝笑着说:

“果然如你所预料的那样。

”太宗皇帝将要征讨高丽,先派营州都督张俭率轻骑渡过辽水侦察地形敌情,张俭惧怕,不敢深入敌后。

李道宗请求带领一百名骑兵前往,皇帝同意,约定返回的日期,李道宗说:

“臣请求用二十天的时间,留下十天观览山河,然后回来见天子。

”于是秣马厉兵,依傍南山进入贼军地区,观察地形险易,想着扎营布阵的方便之地。

将要返回时,被高丽兵断绝了后路,于是就走小路,如期谒见太宗皇帝。

太宗说:

“孟贲、夏育的勇气也不过如此!

”赐予他黄金五十斤,绢帛一千匹。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廖庄,字安止,吉水人。

宣德五年进士。

八年改庶吉士,与知县孔友谅等七人历事六科。

英宗初,授刑科给事中。

景泰五年七月上疏曰:

“臣曩在朝,见上皇遣使册封陛下,每遇庆节,必令群臣朝谒东庑,恩礼隆洽,群臣皆感叹,谓上皇兄弟友爱如此。

今陛下奉天下以事上皇,愿时时朝见南宫,或讲明家法,或商略治道,岁时令节,俾群臣朝见,以慰上皇之心,则祖宗在天之神安,天地之心亦安矣。

宜念祖宗创业之艰难,思所以系属天下之人心,即弭灾召祥之道莫过于此。

”疏入,不报。

庄性刚,喜面折人过,而实坦怀无芥蒂。

不屑细谨,好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