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555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docx

《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docx

第8讲特殊句式断句翻译

 

(10-15分钟)

一.句式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

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

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

斯是陋室,惟吾德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例: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11)”……也“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3.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

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介宾倒装例: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通道呢“b谓宾倒装例:

何有于我哉?

”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

“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B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

僵卧孤村不自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云:

“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D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例:

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

“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E其他,表示强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

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A“中心词+后置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B“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C数量词做定语后置例: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

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

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

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

译为“把骨头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4.省略句。

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1)省略主语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b蒙后省c对话省例《曹刿论战》

(2)省略谓语禽兽之变诈(有)几何哉宾语“几何”前面省略谓语“有”,译时要补上会天(下)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宾语“大雨”前面省略了谓语“下”,译时要补上

(3)省略宾语a省略介词宾语,承上省略宾语“之”,代前面已经提到的“人、事、物。

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吴广以(之)为然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士卒都为(之)用者念无与(之)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君与(之)具来b省略动词宾语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之)上使(之)外将兵

(4)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二(个)男新战死

(5)省略介词a省略”于“屠乃奔倚(于)其下则题名(于)其上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于)人b省略(自)可译为从(自)潭西南而望

5.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

“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

……如太行王屋何?

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

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

何以战

二.断句: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其目的就是考察学生是否读懂了语句,理解了句意,理清了句子的结构。

常考题型

1.选择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2.用/给句子断句

划分朗读节奏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根据语法结构确定,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

如“屠/大窘”,“屠”是主语,“大窘”是谓语;“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是“讲论”的宾语,“与儿女”是讲论的状语。

2.句首发语词、连接词、关联词后要停顿。

如“至”“若”“夫”“盖”“然”“则”“然则”“岂”等发语词,和“且”“虽”“因”“故”“由是”等关联词后面一般要停顿。

3.句中“而”字前后停顿,句中“也”字后停顿。

要切记:

“而”字用在句首,在“而”后停顿;用在句中,则在“而”前停顿。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4.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节合成词。

5.根据文句内在的意义确定。

如“其一/犬坐于前”中,“其一”是指“其中一只(狼)”,“犬坐”是像狗一样坐着,这里的“犬”是名词做状语。

另外,对于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地名等要了解清楚,不可读错。

三.翻译:

文言文翻译

三字标准:

‘信’,‘达’,‘雅’

信:

字字落实,力求准确

达:

文从句顺,力求通顺

雅:

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句句通顺,意译为辅。

五个总结:

1)保留不动:

1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

2古今通用词语

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做巴陵郡太守。

2)该删则删

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如部分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发语词等

例如:

夫战,勇气也

译:

打仗,是靠勇气的(句首发语词,无实意)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译: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

公将鼓之(助词,补充音节,无实意)

译:

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了。

3)该换必换

古今异义词翻译出古今区别,注意通假字,对于一词多义,要选用恰当的词来翻译。

见第11讲和12讲。

4)调整语序要记牢

把文言文句中的变式句(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例如:

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译: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译: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

5)成分省略及时补

补出文言文句中省略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

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又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15-20分钟)

翻译下列句子。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甚矣,汝之不惠!

5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结合文章,翻译画线句子。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答案:

1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2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3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

4你的不聪明,太严重了!

5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阴历三月(晚春)的开初,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6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上下雨了,他家的墙毁坏了。

7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解析:

1而,连词,表修饰无实意

2之: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也:

助词,句中表停顿无实意

3“徘徊于……”状语后置

4“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5地名,时间直接翻译;“会于……”状语后置。

6宋:

指宋国,而不是宋朝代。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坏:

毁坏,损坏。

7暮:

晚上。

而:

无义,表示承接关系。

果:

果然。

亡:

丢失。

(2016年广东中考语文)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

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B: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C:

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

D:

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

(3分)

答案:

1.C

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3.

(1)勤奋好学;

(2)注重实地考察;(3)治学严谨;(4)学习专注

翻译:

顾炎武(字亭林)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随身带一骡二马驮书。

有时候到了边塞岗亭,就招呼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开怀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

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

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

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像不认识一样,有时候因此掉到山谷中,也不后悔。

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人能与他相比的。

(10-15分钟)

A

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答案:

1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塞上:

长城一带。

善术者:

推算占卜之人。

亡:

逃跑。

2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吊: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3“这怎么就不会是一件好事呢?

”何遽:

怎么就,表示反问。

4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富:

富余,多之意。

髀:

大腿。

5这个人唯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独:

唯独。

跛:

腿瘸。

B

下文为《欧阳公事迹》,请翻译画线句子。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答案:

1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没有钱供他读书。

孤:

幼年丧父,资:

钱财。

2欧阳修的妈妈用芦苇杆在沙地上写画。

荻:

芦苇杆,以:

用……办法。

3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

闾里:

街坊,士人家:

读书人家。

4有时趁机进行抄写。

或:

有时,因:

借……机会。

5只致力读书。

惟读书是务:

就是只务读书。

这是“惟……是”式的宾语前置,这种形式不仅强调了宾语,而且表示了它的单一性、排他性。

C

阅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完成下列答题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jù)容。

融谓使者曰:

“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

”儿徐进曰: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寻亦收至。

  

一、解释画线的字。

  

1孔融被收()    2冀罪止于身()

3二儿可得全不()   4寻亦收至()

二、翻译下列句子。

  

5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6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答案:

1逮捕2希望3同“否”4不久

5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6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

(5分钟)

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与“去而顾之”中的“去”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去死肌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则有去国怀乡            D、黄鹤一去不复返  

2、从下面选出与“去而顾之”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学而时习之   

  C、峨冠而多髯者              D、出淤泥而不染

解释3到6句中加粗的词。

     

 3往见伯乐曰()     

4愿子还而视之()  

 5去而顾之 ()       

6伯乐乃还而视之()

翻译7和8句子:

7比三旦立市

8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答案:

1、A          

2、B       

3、拜见 

4、尊称对方,您 

5、回头看 

6、于是  

7、接连三天在市场上站着卖马。

8、希望您去围着马转一圈看看,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看。

作业: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

靖郭君谓谒者:

“无为客通。

”②齐人有请者日:

“臣请三言而已矣!

益一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日:

“海大鱼。

”因反走。

君日:

“客有于此。

”③客日:

“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日:

“亡,更言之。

”对日:

“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④奚以薛为?

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君日:

“善。

”乃辍城薛。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将城薛:

将要修筑薛地的城墙。

②谒者:

主管传达通报的官吏。

无为客通:

不要给纳谏的人通报。

③有于此:

留于此,犹言留在这里继续说。

④阴:

庇护,荫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益一言,臣请烹()

(2)靖郭君因见之()

(3)靖郭君将城薛()

(4)乃辍城薛()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请三言而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1.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2.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④奚以薛为

4.前人在评论选文时对“海大鱼”三字连连称妙,通读全文,你认为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概括总结客的讽谏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增加;

(2)于是(3)修筑城墙(4)停止

2.

(1)我请求只讲三个字。

(2)我不敢拿生命开玩笑。

(3)失去齐国,即使把薛地的城池修到天那么高,也还是没有用处。

3.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

4.造成悬念,使靖郭君对客所讲内容产生了兴趣,打破了进谏的限制。

(意对即可)

5.用打比方讲后果的方式去进谏

靖郭君田婴准备在封地薛加高城墙,(因为会引起齐王猜疑)不少门客去谏阻他。

田婴于是吩咐传达人员:

“不要为劝谏的门客通报。

”有个门客请求谒见田婴,他保证说:

“我只说三个字就走,多一个字,我愿意领受烹杀之刑。

”田婴于是接见他。

客人快步走到他跟前,说:

“海大鱼。

”然后转身就走。

田婴赶忙问:

“客人请留下来!

”客人说:

“我可不敢拿性命当儿戏!

”田婴说:

“没有这回事,再说下去。

”客人这才回答道:

“你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

鱼网钓钩对它无能为力,但一旦因为得意忘形离开了水域,那么蝼蚁也能随意摆布它。

以此相比,齐国也就如同殿下的‘水’,如果你永远拥有齐国,要了薛地有什么用呢?

而你如果失去了齐国,即使将薛邑的城墙筑得跟天一样高,又有什么作用呢?

”田婴称赞说:

“对。

”于是停止了加高城墙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