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609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docx

《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docx

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烟台万华搬迁一体化项目MDI

凝液回收(1303)

安装工程

钢结构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HSE:

编制:

编制单位: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烟台万华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

2013年07月12日

1.工程概述

2.施工前准备

3.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4.材料的验收及矫正

5.钢结构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6.钢结构的安装

7.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8.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

9.安全保证措施

10.施工进度计划

11.劳动力组织

12.施工机具及手段、技措用料

 

附件:

1、风险评估

2、吊车性能表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烟台万华搬迁一体化项目MDI凝液回收(1303)钢结构安装工程,由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化工部第六设计院)设计,监理单位为陕西诚信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精工钢构厂家预制,中化六建负责钢结构的现场组对和安装。

本工程钢结构施工濒临黄海,作业环境的受天气影响较大,结构的焊接防护工作是施工的重点。

为确保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保障结构安装的合理顺序、确保施工的安全稳定运行特编制本方案。

1.2工作内容:

1.2.1烟台万华搬迁一体化项目MDI凝液回收(1303)钢结构处于万华搬迁一体化MDI中部,钢结构总高15.200米,柱间最大跨度7.000米,总重量300吨。

1.2.1管廊钢结构工程量见表1-1

管廊结构工程量一览表1-1

序号

工程名称

安装高度

材质

重量t

备注

1

管廊钢结构

0.200米

Q235—B

300

1.3编制依据

1.3.1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施工蓝图(编号:

10007-1303-X)

1.3.2《钢结构设计说明》(编号:

10007-1303-X-4)

1.3.3《钢结构焊接连接节点通用图》(编号:

HUALU1X02-2010)

1.3.4《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通用图》(编号:

HUALU1X03-2009)

1.3.5《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1-95

1.3.6《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0-2001

1.3.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3.8《钢结构焊接外形尺寸》GB10854-89

1.3.9《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1.3.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2.施工前准备

2.1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和相应的规范标准,相关技术人员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进行技术交底。

2.2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

2.3做到施工现场三通一平:

通路、通电、通水、场地平整,并满足施工需要。

钢结构由精工钢构制造厂预制成型,现场组对、焊接、安装。

安装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2.4为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精工钢构厂家预制的钢结构按照预定计划分批到货,现场铺设道木摆放到货的钢结构。

2.5基础验收。

2.5.1验收时基础表面应有明显的中心线和标高标记,土建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技术文件:

a)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通知单和材料代用证明文件

b)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材料复验报告

c)隐蔽工程记录

d)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e)基础测量记录包括基础位置及方位测量记录

2.5.2经检查验收的基础除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外还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基础及地脚螺栓位置的允许偏差(mm)

检查部位

允许偏差

框架和管廊柱子基础支承面中心

3.0

框架或管廊相邻两柱子基础中心间距

±3.0

一次浇筑的基础支承面标高

0-20

二次找平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支承面

标高

±2.0

水平度

L/200且不大于4.0

支承面埋件

标高

±2.0

水平度

L/200且不大于3.0

垫铁或混凝土垫块

支承面标高

同一支承面

±1.0

不同支承面

±2.0

螺栓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

±2.0

螺栓中心对基础轴线距离

±2.0

顶端标高

200

注:

L支撑面长度

3.钢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钢结构施工工序流程见图3-1

施工方案编制

图纸会审

现场施工准备

技术交底

结构组装

钢结构预制件接受

 

尺寸、焊接质量检验

焊接

构件尺寸检验

定位焊接

土建基础交接

补涂底漆

找正、找平

梁柱连接

运至吊装位置

分片吊装

 

结构验收

涂刷面漆

整理交工文件

整体安装完善

(图3-1)钢结构施工工序流程图

4.材料的验收及矫正

4.1验收

4.1.1钢材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如对钢材质量有疑问时,应抽样检验,其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时方可采用。

4.1.2钢材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应不大于0.5mm。

断口处如有分层缺陷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4.1.3连接材料(焊材、螺栓)和涂料均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按要求报验。

4.1.4工程中使用的H型钢其外形允许偏差见表4-1。

H型钢外形允许偏差(表4-1)

项目

允许偏差(mm)

图例

截面高度(h)

H<400

±2.0

400≤H<600

±3.0

H≥600

±4.0

截面宽度(b)

B<100

±2.0

100≤B<200

±2.5

B≥200

±3.0

腹板中心偏移(e)

H≤300

且B≤200

±2.5

H>300

且B>200

±3.5

翼缘板垂直度(△)

b/1003.0

弯曲矢高

L/10005.0

扭曲

h/2505.0

腹板局部平直度(f)

T<14

3.0

4.1.5检验合格的材料要按种类、规格分别堆放和保管,钢材应垫平。

4.1.6结构用的钢材到货后,要及时办理材料报验,材料验收应进行三方共检并做好记录。

4.2矫正

4.2.1对于变形轻微、现场校正后可以使用的材料(主要指钢材)可由业主和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矫正.根据变形情况可选用手工锤击法和火焰加热法进行.矫正要求如下:

①用手工锤击法时,要合理选择锤的大小。

锤击时要避免损伤钢材表面,锤痕深度不应大于0.5mm。

此方法一般用于薄板或截面较小的型钢。

②采用火焰加热时要根据材料变形情况,选择合理的加热区及加热方式。

加热温度一般不应超过900℃。

加热要均匀,不得出现过热或过烧现象,加热后不能用水急冷。

同一部位,同一加热点,加热次数不得超过3次,并且要考虑构件自重,将构件垫平。

4.2.2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的规定。

钢材矫正允许偏差(表4-2)

项目

允许偏差(mm)

图例

钢板局部平直度

t≤14

Δ≤1.5

t>14

Δ≤1.0

角钢肢的垂直度

Δ≤b/1000双肢栓接角钢角度

不得大于90°

型钢弯曲矢高

L/1000≤5.0

槽钢翼板对腹板的垂直度

Δ≤b/80

工字钢、H型钢翼缘板对腹板的垂直度

b/100≤2.0

5.钢结构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1钢结构与基础之间采用地脚螺栓连接,柱脚板垫铁安装时,基础表面应凿麻铲平,垫铁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垫铁组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的柱脚底板加劲板或柱肢下,每根地脚螺栓应设置1组~2组垫铁,每组垫铁的垫铁数不宜超过5块;

b)垫铁与基础面和柱底面的接触应平整、紧密;

c)采用成对斜垫铁时,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垫铁长度的2/3;

d)混凝土二次浇灌前垫铁组垫铁间应点焊固定。

现场柱脚垫铁分布图如下:

5.2组装

5.2.1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将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大于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清除干净。

5.2.2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5.2.3单片钢结构制作时,首先进行立柱和桁架上悬梁的拼对,将上悬梁的型钢点焊固定到放好线的组装平台上进行连接,然后进行次梁、水平、垂直支撑的组装,组装时首先将梁柱的连接板、加强板(连接板及加强板应根据设计的节点进行选择)以及支撑点焊到上悬梁上,点焊采用中间向两边焊,两边向中间焊,单片的两边同步进行的方法施工,点焊完毕后,整体焊接,焊接的顺序同上,以控制结构整体变形量。

5.2.4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

完全密闭的构件内部可不涂装。

5.2.5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

5.2.6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的规定。

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表5-1)

项目

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对口错边(△)

t/10且不大于3.0

中心偏移(e)

±2.0

间隙(a)

±1.0

型钢错位

连接处

1.0

搭接长度(a)

±5.0

其它处

2.0

缝隙(△)

1.5

箱形截面高度(h)

±2.0

高度(h)

±2.0

宽度(b)

±2.0

垂直度(△)

b/100且不大于2.0

垂直度(△)

b/200且不大于3.0

5.3焊接及焊接检验

5.3.1参与本工程施工的焊工必须由经劳动部门考试取得合格证书的焊工及现场考试取得施焊资格的焊工担任。

严格按考试合格项目及范围承担相应母材厚度和位置的焊接工作。

合格证书必须在有效期限之内。

5.3.2工程使用的焊条,Q235-B之间的焊接采用J427焊条,焊条使用时应根据设计技术要求进行烘干,烘干应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

当说明书无规定时,可按下面要求进行烘干。

酸性焊条100℃-150℃恒温1小时

碱性焊条350℃-400℃恒温1小时

烘干后的焊条应放入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5.3.3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坡口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和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焊接。

5.3.4焊接质量等级:

坡口焊缝均为二级,角焊缝均为三级,焊脚尺寸未注明的均为6㎜,焊缝长度未注明时为满焊。

5.3.5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要求,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5.3.6多层焊接时,宜连续施焊。

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5.3.7定位焊时,使用的焊条型号及焊接工艺要与正式焊接时相同。

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8mm。

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定位时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并应由持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5.3.8当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明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5.3.9焊接完毕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对焊缝的外观和内部进行检验。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应符合表5-2的规定。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mm)表5-2

项目

允 许 偏 差

缺陷类型

二级

三级

未焊满(指不足设计要求)

≤0.2+0.02t且≤1.0

≤0.2+0.04t且≤2.0

每100焊缝内缺陷总长度≤25.0

根部收缩

≤0.2+0.02t且≤1.0

≤0.2+0.04t且≤2.0

长度不限

咬边

≤0.05t且≤0.5;连续长度≤100.0,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10%焊缝全长。

≤0.1t且≤1.0,长度不限

弧坑裂纹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个别长≤5.0的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不允许

允许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