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951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

1.儒家所谓的“礼”是建立在_____的基础之上的,礼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分)

2.根据以上文段,概括并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6分)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17)

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曰: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2.9)

3.对于子夏在莒父理政,孔子提出的忠告是:

不要____________(请用四字成语概括)。

(2分)

4.综合上面两章内容谈谈儒家的为政主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

(6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礼记·大学》)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无礼,何以正身?

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①若师也。

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

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②也。

(《荀子·修身》)

注:

①知:

指理智。

②无师:

指不以师为师。

5.文段一中认为怎样才能达到“知之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样是修身、正身,两则材料侧重点不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

(6分)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

“礼,与其奢也,宁俭。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

故子墨子曰: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

“……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墨子·节用》)

7.两则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节用”的看法有什么差异?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如何看待这两种思想差异?

请简要说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9—10题。

(6分)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孟子·告子下》)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

(《荀子·修身》)

9.两则材料都表现了______________的义利观。

(2分)

10.请谈谈你对“其行道理也勇”这句话的认识。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2题。

(6分)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

(《韩非子·二柄》)

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名不为指也。

(公孙龙《指物论》)

11.一、三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别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

(2分)

12.分析一、二两则材料中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不同见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4题。

(6分)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诲人不倦》)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谓何器也?

”对曰:

“此盖为宥座之器。

”孔子曰:

“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

”对曰:

“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

“呜呼!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13.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孔子___________的哲学思想。

(2分)

14.请结合现实生活事例,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6题。

(6分)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豢煎灸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

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

是故子墨子曰:

“为乐,非也!

”(《墨子·非乐》)

古者诗三千篇。

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

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秦伯》)

15.从《墨子·非乐》所选文字看,墨子反对音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从《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看,孔子弘扬音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分)

16.联系上面选文,请评析墨家与儒家为何对音乐持不同态度。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18题。

(6分)

材料一: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

子曰:

“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论语·子路》)

材料二:

樊迟请学稼。

子曰:

“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

“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

“小人哉,樊须也!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

材料三: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

或劳心,或劳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

17.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小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谈谈儒家对“稼穑”的态度。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20题。

(6分)

子贡问友。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庄子·外篇》)

19.孔子和庄子在交友上有怎样的共识?

试用简明的话语概括。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上述材料对你交友有怎样的启示?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无礼,何以正身?

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

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

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

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故学也者,礼法也。

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荀子·修身》)

21.这段话中“礼”和“师”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这段话,简析“修身”的方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6分)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选自《老子·第六十章》)

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故曰: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韩非子·解老》)

23.概括两段文字中“烹小鲜”与“治大国”之间的共同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韩非子是如何来理解“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6题。

(6分)

①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②叶公语孔子曰:

“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

25.选文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谈谈你对选文②中孔子言论的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7—28题。

(6分)

材料一  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

材料二  子曰: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①;可与适道,未可与立②;可与立,未可与权③。

”(《论语》)

材料三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孟子》)

【注】①适:

往,追求。

②立:

坚持道而不变。

③权:

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

27.材料一中,孔子

对管仲的评价,体现了怎样的仁爱观?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材料三中,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请结合材料一、二进行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9—30题。

(6分)

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

子州支伯曰:

“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庄子·让王》)

29.从以上材料中,分别概括孔子和庄子的观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结合材料,简要评析孔子和庄子的观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1.仁/维护社会等级、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

2.①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

孔子主张中立不倚,行仁义之道,不能“知和而和”,要节制适度。

②执两用中,实行稳健主张。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全面考察,采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

③宽容包容,以和为美,和而不同。

既要互信互爱、互尊互谅,也要坚持原则,不能同而不和。

3.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4.政府不能与民争利,不顾人民的死活来聚敛财货。

民生问题解决了,政府才有充足的财力物力来源。

百姓富裕了,才能为治理地方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反,为了表面的政绩(小利),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将酿成大患。

5.修身。

6.材料一认为修身是根本,这一根本没做好,细枝末节做好了,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材料二强调以礼正身,荀子认为修身就是要学习礼法,老师也要以身作则,这种修身思想明确、朴素、务实,即便在现代社会,也还是值得借鉴的。

7.①墨子的“节用”是“去无用之费”,也就是节约,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②孔子认为“节用”要“以礼”,同时提倡“爱人”,使百姓没有过多赋税和过高的生活压力。

8.①墨子“节用”思想强调节约,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作用和效果有限。

②孔子的“节用”,强调经济上节约财政开支,宽厚民力,使民以时,不掠夺农民,奖励生产等。

③墨子的思想是立足于平民百姓的视角分析问题,孔子的思想更多的站在国家和统治阶级的角度分析问题。

9.重义轻利。

10.君子应对于道义极其勇毅地去担当。

我们应该学习君子这种重义的品格,高举正义的大旗,勇敢担当,勇于践行,自觉地把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传承下去。

11.(定)名分名称

12.①孔子侧重说言,强调言要行得通,认为不能马虎对待自己的言语,要能够说得清相应的名分,说出来还一定要行得通。

②韩非子侧重说行,通过考察行足否和言统一来进行赏罚,认为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13.中庸

14.中庸之道的核心是过犹不及,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

它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以义为原则,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

例如生活中我们待人处事,要不卑不亢,以正义、正气为原则,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适度,“朋友数,斯疏矣”。

15.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

/以备王道。

16.①墨子没有否定音乐,只是强调文学艺术要和国家的政治、人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墨子的“非乐”,是以是否“利人”为标准的,这一观点符合墨家“兼爱”宗旨,具有现实意义的。

②孔子强调礼乐并举的作用。

礼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能使上下有别,贵贱有等;“乐”的功能是“和同”人心,在“礼”的等级秩序之对立关系中起到调节和同的作用。

孔子不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艺术手段,而且还赋予它治理天下的政治功能。

17.①樊迟问的是种稻种菜的事;

②种稻种菜是“小人”(农民、农耕者)所从事的。

18.①儒家是敬重(重视)稼穑(农业)的,对生产劳动的态度都是积极而又肯定的;

②儒家强调社会分工不同,应各司其职;

③“小人”从事“稼穑”,“君子”宜“为政”,儒家主张解决问题要先抓主要矛盾,认为治理国家,当务之急不在于当政者参加生产劳动,而在于“好礼”“好义”“好信”,在于德行修养。

19.适度交往,保持距离。

20.①把握交往的“度”,过犹不及,反受其辱。

②交往中主张“中庸之道”,但当结交中道不行时,要变通,可以结交狂狷者。

③坚持“君子之交”,以“义”合而不以“利”合,清淡如水。

21.①“礼”是用以规范人行为的规则法度。

②“师”是能端正礼法并身为表率的人。

22.①向老师学习礼法,不师心自用、自行其是。

②将学到的礼法体现于自身的言行举止中,避免非礼妄为。

③行动上合于礼法,情感上安于礼法,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23.无为、不扰民。

24.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是清静无为主张的形象化的表述,强调的是遵循自然的规律。

韩非子是强调在法治的前提下各自相安无事,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则,不违背法律,统治者不朝令夕改,执法公正,如此达到清静无为。

25.尊重父母,孝亲无违。

26.孔子一方面肯定了亲人之间相互维护的行为,因为背弃亲情,将会导致信任缺失,亲情淡化,人格扭曲;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盲目“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做法,会导致互相包庇、欺骗的恶果,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因而需要结合实际辩证看待。

27.能从大的方面稳定国家,安定百姓,造福民众,而不是拘于为君主而死的小诚小信的仁爱观。

28.“圣之时者也”,孟子认为孔子能够顺应时势的发展,审时度势。

材料一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遵循了舍小节取大义的原则,表现了孔子的知权达变。

材料二中学、道、立、权四个境界中,其中以推行大道而能通权达变为最高层次与境界。

29.孔子:

杀身成仁(取义成仁);庄子:

尊重生命(生命重于天下)。

30.孔子的观点彰显仁义的价值,强调仁义是人生选择的重要标准。

庄子的观点彰显生命的价值,反对世人因追逐利禄而羁绊自己的生命。

两种观点都表达了对人生精神修养的重视和追求。

专题强化训练

(2)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

材料一: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材料二: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至亲也,利所加也。

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

(《韩非子》)

材料三:

宋时,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不仅认为“人心私欲,故危殆。

道心天理,故精微。

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还提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的治学观点。

1.阅读材料,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孔子、韩非子和朱熹的义利观。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择一种义利观,结合现实作简要评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6分)

材料一: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材料二:

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根据材料,概括儒家的交往观。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

你怎么看?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

(6分)

材料一: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论语》)

材料二:

楚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