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2.50KB ,
资源ID:38595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8595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

1、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1.儒家所谓的“礼”是建立在_的基础之上的,礼的作用是_。(2分)2.根据以上文段,概括并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4分)_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6分)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

2、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3.17)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3.对于子夏在莒父理政,孔子提出的忠告是:不要_(请用四字成语概括)。(2分)4.综合上面两章内容谈谈儒家的为政主张。(4分)_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6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礼记大学)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

3、,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荀子修身)注:知:指理智。无师:指不以师为师。5.文段一中认为怎样才能达到“知之至”?(2分)_6.同样是修身、正身,两则材料侧重点不同,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_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6分)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子钓而不 纲,弋不射宿。(论语)故子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诸 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墨子节用)7.两则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节用”的看法有什

4、么差异?(2分)_8.你如何看待这两种思想差异?请简要说明。(4分)_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910题。(6分)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孟子告子下)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荀子修身) 9.两则材料都表现了_的义利观。(2分)10.请谈谈你对“其行道理也勇”这句话的认识。(4分)_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2题。(6分)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韩非子二柄)天下无指者,生于

5、物之各有名,名不为指也。(公孙龙指物论)11.一、三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别是指_和_。(2分)12.分析一、二两则材料中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不同见解。(4分)_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4题。(6分)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诲人不倦)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6、”(韩诗外传)13.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孔子_的哲学思想。(2分)14.请结合现实生活事例,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看法。(4分)_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6题。(6分)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豢煎灸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墨子非乐)古者诗三千篇。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7、史记孔子世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秦伯)15.从墨子非乐所选文字看,墨子反对音乐的理由_;从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看,孔子弘扬音乐的目的是_。(2分)16.联系上面选文,请评析墨家与儒家为何对音乐持不同态度。(4分)_九、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18题。(6分)材料一: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子路) 材料二: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

8、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材料三: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17.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小人”?(2分)_18.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谈谈儒家对“稼穑”的态度。(4分)_十、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20题。(6分)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

9、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外篇)19.孔子和庄子在交友上有怎样的共识?试用简明的话语概括。(2分)_20.上述材料对你交友有怎样的启示?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_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荀子修身)21.这段话中“礼”和“师”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10、_22.根据这段话,简析“修身”的方法。(4分)_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6分)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选自老子第六十章)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韩非子解老) 23.概括两段文字中“烹小鲜”与“治大国”之间的共同点。(2分)_24.韩非子是如何来理解“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4分) _十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6题。(6分)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叶公语孔

11、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25.选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2分)_ 26.谈谈你对选文中孔子言论的看法。(4分) _十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728题。(6分)材料一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材料二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材料三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

12、子,圣之时者也。(孟子)【注】适:往,追求。立:坚持道而不变。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27.材料一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体现了怎样的仁爱观?(2分)_28.材料三中,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请结合材料一、二进行简要分析。(4分)_十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930题。(6分)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庄子让王)29.从以上材料中,分别概括孔子和庄子的观点。(2分)_30.结合材料

13、,简要评析孔子和庄子的观点。(4分)_【参考答案1】1.仁/维护社会等级、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2.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孔子主张中立不倚,行仁义之道,不能“知和而和”,要节制适度。 执两用中,实行稳健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全面考察,采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宽容包容,以和为美,和而不同。既要互信互爱、互尊互谅,也要坚持原则,不能同而不和。3.急功近利(急于求成)4.政府不能与民争利,不顾人民的死活来聚敛财货。民生问题解决了,政府才有充足的财力物力来源。百姓富裕了,才能为治理地方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反,为了表面的政绩(小利),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将酿成大

14、患。5.修身。6.材料一认为修身是根本,这一根本没做好,细枝末节做好了,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材料二强调以礼正身,荀子认为修身就是要学习礼法,老师也要以身作则,这种修身思想明确、朴素、务实,即便在现代社会,也还是值得借鉴的。7.墨子的“节用”是“去无用之费”,也就是节约,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孔子认为“节用”要“以礼”,同时提倡“爱人”,使百姓没有过多赋税和过高的生活压力。8.墨子“节用”思想强调节约,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作用和效果有限。孔子的“节用”,强调经济上节约财政开支,宽厚民力,使民以时,不掠夺农民,奖励生产等。墨子的思想是立足于平民百姓的视角分析问题,孔子的思想更多的站在国家和统治阶级的

15、角度分析问题。9.重义轻利。10.君子应对于道义极其勇毅地去担当。我们应该学习君子这种重义的品格,高举正义的大旗,勇敢担当,勇于践行,自觉地把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传承下去。11.(定)名分 名称12.孔子侧重说言,强调言要行得通,认为不能马虎对待自己的言语,要能够说得清相应的名分,说出来还一定要行得通。韩非子侧重说行,通过考察行足否和言统一来进行赏罚,认为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13.中庸14.中庸之道的核心是过犹不及,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它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以义为原则,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

16、一个“度”。例如生活中我们待人处事,要不卑不亢,以正义、正气为原则,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适度,“朋友数,斯疏矣”。15.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以备王道。16.墨子没有否定音乐,只是强调文学艺术要和国家的政治、人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墨子的“非乐”,是以是否“利人”为标准的,这一观点符合墨家“兼爱”宗旨,具有现实意义的。孔子强调礼乐并举的作用。礼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能使上下有别,贵贱有等;“乐”的功能是“和同”人心,在“礼”的等级秩序之对立关系中起到调节和同的作用。孔子不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艺术手段,而且还赋予它

17、治理天下的政治功能。17.樊迟问的是种稻种菜的事;种稻种菜是“小人”(农民、农耕者)所从事的。18.儒家是敬重(重视)稼穑(农业)的,对生产劳动的态度都是积极而又肯定的;儒家强调社会分工不同,应各司其职;“小人”从事“稼穑”,“君子”宜“为政”,儒家主张解决问题要先抓主要矛盾,认为治理国家,当务之急不在于当政者参加生产劳动,而在于“好礼”“好义”“好信”,在于德行修养。19.适度交往,保持距离。20.把握交往的“度”,过犹不及,反受其辱。交往中主张“中庸之道”,但当结交中道不行时,要变通,可以结交狂狷者。坚持“君子之交”,以“义”合而不以“利”合,清淡如水。21.“礼”是用以规范人行为的规则法

18、度。 “师”是能端正礼法并身为表率的人。22.向老师学习礼法,不师心自用、自行其是。将学到的礼法体现于自身的言行举止中,避免非礼妄为。行动上合于礼法,情感上安于礼法,以达到圣人的境界。23.无为、不扰民。24.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是清静无为主张的形象化的表述,强调的是遵循自然的规律。韩非子是强调在法治的前提下各自相安无事,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则,不违背法律,统治者不朝令夕改,执法公正,如此达到清静无为。25.尊重父母,孝亲无违。26.孔子一方面肯定了亲人之间相互维护的行为,因为背弃亲情,将会导致信任缺失,亲情淡化,人格扭曲;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盲目“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做法,会导致互相包庇

19、、欺骗的恶果,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因而需要结合实际辩证看待。27.能从大的方面稳定国家,安定百姓,造福民众,而不是拘于为君主而死的小诚小信的仁爱观。28.“圣之时者也”,孟子认为孔子能够顺应时势的发展,审时度势。材料一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遵循了舍小节取大义的原则,表现了孔子的知权达变。材料二中学、道、立、权四个境界中,其中以推行大道而能通权达变为最高层次与境界。29.孔子:杀身成仁(取义成仁);庄子:尊重生命(生命重于天下)。30.孔子的观点彰显仁义的价值,强调仁义是人生选择的重要标准。庄子的观点彰显生命的价值,反对世人因追逐利禄而羁绊自己的生命。两种观点都表达了对人生精神修养的重视和追求。

20、专题强化训练(2)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材料一: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材料二: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至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材料三:宋时,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不仅认为“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还提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的治学观点。1.阅读材料,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孔子、韩非子和朱熹的义利观。(3分)_2.择一种义利观,结合现实作简要评析。(3分)_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6分)材料一: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材料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根据材料,概括儒家的交往观。(2分)_4.“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你怎么看?(4分)_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6分)材料一: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材料二:楚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