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679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docx

《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docx

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doc

我国塑料市场现状分析

一.石油和塑料关系

塑料大部分是利用石油等化石原料提炼后的副产品经过聚合作用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热塑性塑料如聚烯烃系统的合成树脂,是石油化学工业的直接产物。

所谓聚烯烃塑料,是各种单体为烯烃的塑料总称。

主要品种有聚乙烯、聚丙烯等。

聚乙烯塑料,表面光滑,触摸感觉如同石蜡,其成分亦与石蜡相似,耐腐蚀。

塑料软包装的材料基本上是以石油提炼后的副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基材。

如:

BOPP、CPP、CPE、IPE、LDPE、PET、PP、NY、甲苯、油墨、胶水等这些材料无一不与石油紧密相关。

塑料软包装产品的价值比重中,其中材料成本占其总成本的80%,占销售额的60%左右,故塑料软包装的产品成本与石油价格呈正相关关系。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此外,为了改进塑料的性能,还要在聚合物中添加各种辅助材料,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等,才能成为性能良好的塑料。

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而像石油等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可以说再生塑料等于是节约石油。

 

二.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

  【简介】聚乙烯(PE)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聚乙烯主要分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三大类。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owLinearDensityPolyethylene),英文缩写为LLDPE。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结构上不同于一般的低密度聚乙烯,因为不存在长支链。

LLDPE的线性度取决于LLDPE和LDPE的不同生产加工过程。

LLDPE通常在更低温度和压力下,由乙烯和高级的a烯烃如丁烯、己烯或辛烯共聚合而生成。

共聚过程生成的LLDPE聚合物具有比一般LDPE更窄的分子量分布,同时具有线性结构使其有着不同的流变特性。

LLDPE的熔融流动特性适应新工艺的要求,特别是用薄膜挤出工艺,可产出高质的LLDPE产品。

LLDPE应用于聚乙烯所有的传统市场,增强了抗拉伸、抗穿透、抗冲击和抗撕裂的性能使LLDPE适于作薄膜。

它的优异的抗环境应力开裂性、抗低温冲击性和抗翘曲性使LLDPE对管材、板材挤塑和所有模塑应用都有吸引力。

LLDPE最新的应用是作为地膜用于废渣填埋和废液池的衬层。

 

  【加工】LDPE和LLDPE都具有极好的流变性或熔融流动性。

LLDPE有更小的剪切敏感性,因为它具有窄分子量分布和短支链。

在剪切过程中(例如挤塑),LLDPE保持了更大的粘度,因而比相同熔融指数的LDPE难于加工。

在挤塑中,LLDPE更低的剪切敏感性使聚合物分子链的应力松弛更快,并且由此物理性质对吹胀比改变的敏感性减校在熔体延伸中,LLDPE在各种应变速率下通常都具有较低的粘度。

也就是说它将不会象LDPE一样在拉伸时产生应变硬化。

随聚乙烯的形变率增加.LDPE显示出粘度的惊人增加,这是由分子链缠结引起。

这种现象在LLDPE中观察不出,因为在LLDPE中缺少长支链使聚合物不缠结。

这种性能对薄膜应用极重要.因为LLDPE薄膜在保持高强度和韧性下召易制更薄薄膜。

  LLDPE的流变性可概括为“剪切时刚性”和“延伸时柔软”。

当用LLDPE替代LDPE时薄膜挤塑设备和条件必须做修改。

LLDPE的高粘度要求挤塑机有更大的功率.并提供更高的熔体温度和压力。

模口隙距必须加宽以避免由于产生高背压和熔体断裂而降低产量。

LDPE和LLDPE的一般模口隙距尺寸分别是O.024~0.040in.和0.060-0.10in。

  LLDPE的“延伸时柔软”的特性在吹膜过程中是一个缺点。

LLDPE的吹塑薄膜膜泡不象LDPE的那么稳定。

一般的单唇风环对LDPE的稳定足够使用.LLDPE的特有的膜泡要求更完善的双唇风环来稳定。

用双唇风环冷却内部膜泡可增加膜泡稳定性,同时在高生产率下提高薄膜生产能力。

除了膜泡的更好冷却外,很多薄膜生产厂采用与LDPE共混方法以增强LLDPE溶道理上,LLDPE的挤塑可以在现有LDPE薄膜设备上完成,当LDPE的共混物中LLDPE的浓度达50%时。

加工100%LLDPE或富含LLDPE的与LDPE共混材料时,采用一般的LDPE挤塑机,必需改进设备。

根据挤塑机的寿命,要求改进的可能是加宽模口隙距,改良风环,修改螺杆设计以更好挤出,必要时应增加电机功率和转矩。

对于注塑应用,一般不需改进设备,但加工条件需达最佳化。

滚塑加工要求LLDPE研磨成均匀颗粒(35筛孔)。

加工过程包括用粉末状LLDPE填满模具,加热并双轴向地旋转模具使LLDPE均匀分布。

冷却后产品从模具中移出。

【应用】LLDPE已渗透到聚乙烯的大多数传统市场,包括薄膜、模塑、管材和电线电缆。

防渗漏地膜是新开发的LLDPE市场地膜,一种大型挤出片材,用作废渣填埋和废物池衬垫,防止渗漏或污染周围地区。

LLDPE的一些薄膜市场,例如生产袋子、垃圾袋、弹性包装物、工业用衬套、巾式衬套和购物袋,这些都是利用改进强度和韧性后这种树脂的优点。

透明薄膜,例如面包袋,一直由LDPE占统治地位,因为它有更好的浊度。

然而,LLDPE与LDPE的共混物将改进强度、抗穿透性和LDPE薄膜的刚度,而不显著影响薄膜的透明度。

注塑和滚塑是LLDPE最大的两个模塑应用。

这种树脂优越的韧性和低温、冲击强度理论上适于废物箱、玩具和冷藏器具。

另外,LLDPE的高抗环境应力开裂性使其适用于注塑与油类食品接触的模塑盖子,滚塑废料容器、燃料箱和化学品槽罐。

在管材和电线电缆涂敷层中应用的市场较小,在这里LLDPE提供的高破裂强度和抗环境应力开裂性可满足要求。

目前,LLDPE的65%-70%用于制作薄膜。

 

三.金融危机

此轮全球金融风暴在将美欧金融业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毁灭大半的同时,更有可能将全球经济周期拖入寒冷的“失落十年”。

世界经济能否新生,取决于发达国家在医治“美国病”带来的经济创伤之后,能否重拾技术革命,在扩大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同时,实现免费或低成本的技术转移。

  历史不能假设,全球性衰退正在不以美欧强权意志为转移地到来。

几周来,无论是G7还是20国集团,乃至欧美操控下的IMF和世界银行,开会也罢,协调也罢,如何遏制瘟疫般的次贷危机,各方依然没有找到特效药。

也许,在西方看来,“金砖四国”和石油美元丰厚的中东是世界经济的最后希望,但是,这些国家并非天外来客,无法游离于经济全球化的框架之外,指望他们拯救摇摇欲坠的世界经济,可能是奢望,更可能是阴谋。

  倘若已经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实体经济跟着跳水,全球经济周期步入“失落十年”的可能性将会迅速增大。

不幸的是,次贷危机病毒正在侵入以制造业和矿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心脏。

货币基金几乎停止向企业放贷,矿业和能源公司股价跌幅甚至超过了基础大宗商品价格。

敏感的美国经济学家已用实证方法证明,金融危机将对整体经济带来显著的下行风险。

他们警告说,金融危机不仅限制了企业的借贷活动,也会严重影响美国以及海外普通民众的信心,美国的消费支出将进一步缩减,商业投资减弱,出口增速也将放缓。

而统计数据表明,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实体经济正在恶化。

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9月只有43.5,创下2001年10月以来最低纪录,汽车销量也以两位数的比例下滑。

尤其令经济界人士惶恐的是,一直被视为美国经济晴雨表的通用电气的股价今年以来竟也下挫了三分之一,第三财政季度净利润剧减22%。

忧心忡忡的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不得不向巴菲特求援。

至于实体经济一向稳健的欧洲,部分行业也开始备受煎熬。

例如,占据全球汽车产量27%的欧洲汽车业,从雷诺、标致、雪铁龙到戴姆勒、大众乃至宝马,无一例外都在减少轮班工作,闲置产能并开始裁员。

无论是布朗还是萨科齐,抑或默克尔、贝卢斯科尼,都没有办法阻止欧洲经济的衰退。

救世主在哪里?

蓝筹股管理者把眼光投向巴菲特,但全世界只有一个巴菲特,他向高盛和通用电气大容量输血,除了通过给现有金融体系投下信任票以提振市场信心之外,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倘若这两个极具指标意义的公司不幸阵亡,美国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都将迎来多米诺骨牌般的效应,届时不仅巴菲特的巨额投资血本无归,美元信心也将被彻底摧毁。

美国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将成历史记忆。

 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美国无力也无意承担世界经济的维稳责任而导致世界经济走向失控。

如果因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恶化而致世界经济失控,则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将遭受空前的洗劫,而美国也将为其自私买单。

可以说,这是一场可能没有赢家的全球浩劫。

也因此呼吁:

美国亟须拿出有效药方,先把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瘟疫控制住,然后及早回收已被证明为损人并不长期利己的经济政策,彻底整治已成为世界经济动荡推手的投资银行,真正从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考虑,会同其他国家,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

  从目前的情势和世界经济发展乃至全人类的福祉来看,世界经济能否新生,并不取决于主要经济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头痛医头式的救市,而在于发达国家能否深刻检讨其短视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对自身和世界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在于这些国家在医治“美国病”带来的经济创伤之后,能否重拾技术革命,在扩大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同时,向其免费或低成本转移技术。

  无论是当年不可一世的荷兰,还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都因沉湎于金融业的表面繁荣忽视了实体经济发展,最终从辉煌的终点又回到了并不显赫的起点。

尽管相对这两国,美国更具竞争优势,但在金融业缔造的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繁殖速度面前,美国甚至全世界的主流经济学家和主要政策制定者都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如何发展金融业而非实体经济之上。

格林斯潘抛弃了索洛的教诲,无限放大货币政策的效用。

加上贪婪的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美国病”终于不仅在美国发作,更在世界蔓延。

这是全世界的不幸和悲哀。

  解铃还须系铃人,拯救发达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关键之举在于,美、欧、日等国在借助世界力量稳住金融市场的同时,亟须通过刮骨疗医来建立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体系。

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投入,强化科技研发,以科技革命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拥有大量先进技术的上述国家应该摒弃狭隘的自私心理,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对其进行免费或低成本的技术转移,以此带动占世界人口7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提升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

果真如此,困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不仅将迎刃而解,全球也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长波上升期。

四.原油

此次油价的下跌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创历史最大但月跌幅.这次因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地震可以说是百年难遇,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十月24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特别会议,会后宣布自今年11月1日起日减产原油150万桶,以阻止油价进一步下跌。

欧佩克成员会后发表声明,称减产决定缘于市场趋势。

“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显而易见的冲击,进而抑制了能源需求,尤其是石油,”声明说,“油价急速下跌,下滑速度和幅度史无前例。

需求收缩正使产能有些过量的原油市场情况恶化。

”与历史高点147.27美元相比,国际油价已下挫超过57%。

首先,国际油价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使经济前景更加恶化.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增幅大大超过此前市场预期。

美国能源部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截至10月17日的一周内,原油商业库存增加了320万桶,这已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连续第四周上升。

此外,汽油商业库存增加了270万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成品油库存增加了220万桶。

与此同时,美国能源部的报告还显示,过去四周内美国国内汽油日均消费量为880万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成品油日均消费量为390万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

所以能源部的报告再次印证了投资者的担忧,即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导致工业、商业和生活用油需求均出现疲软。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是因投资者普遍认为美国及全球经济“正进入衰退期”,其直接影响就是原油需求锐减。

我们从全球股市糟糕的表现可以窥视出,经济的衰退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原油的需求.虽然欧佩克决定减产来稳定油价宣布减产,由于原油交易商把股市看作全球经济晴雨表,欧佩克在近期内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市场情绪。

欧佩克决定减产风险难料。

而目前全球金融动荡不断加深,并且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很可能陷入衰退。

如果欧佩克减产过度,对于本已疲软的需求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减产力度不够,欧佩克成员国能够接受的每桶70美元到90美元之间的最低油价又无法实现。

欧佩克过去10年中的三次大减产似乎都表明,这一措施对阻止油价下滑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欧佩克为了挽救大幅下滑的油价,于1998年先后两次减产,但却未能阻止国际油价的再度下挫,当年年底,油价跌破每桶11美元,下跌近30%。

因此欧佩克面临两难抉择,减产又将对市场产生何种影响,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国际能源署(IEA)总干事田中深男日前表示,如果原油价格因欧佩克削减石油产量而大幅上涨的话,那么全球经济减速的状况将会进一步延长。

  其次,值得关注的是,推动国际油价创出新低的另一个因素是美元汇率走强。

本周以来,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财政部一系列救市措施的刺激下,美国信贷市场冻结状况开始有所缓和,投资者预期美国政府有可能再次推出经济刺激计划以逆转经济下行趋势。

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美元对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汇率连续大幅上扬,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随之回落。

由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发表悲观言论进一步加重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23日纽约汇市美元对欧元等高息货币比价在避险情绪支持下继续上涨。

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时间长达18年半,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央行领导人之一。

他在23日的证词中承认自己的工作存在部分失误,忽视了对信贷违约掉期交易的监管。

格林斯潘说,结束当前金融危机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稳定房价,但他认为在今后几个月里还无法实现这一点。

他对美国政府的救市行动表示支持,认为不久前启动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可以满足需求,市场已经开始感受到该计划的作用。

而笔者以为,救市计划虽然为通缩时代注入了流动性,也为在经济走出低谷后增加了通膨的忧虑.所以救市计划是一把双刃剑.

总之,从基本面上看,造成当前国际油价暴跌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疲软。

受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正面临滑坡,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响起了衰退警报,造成原油需求锐减。

据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全球能源研究中心预计,全球原油需求今年也许会出现15年来的首次下滑。

在全球经济正滑向衰退边缘的艰难时刻,欧佩克若减产会遭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强烈反对。

深陷金融危机的发达国家目前急需重振经济,油价回落减轻了通胀压力,让焦头烂额的欧美等国政府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有了更多的政策空间。

但是,如果欧佩克大幅减产抬升油价,这些国家又将重回“两线作战”的艰难境地,即一方面要考虑降息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得严防通胀。

所以油价在短期内颓势料难真正改观.

五.结论:

近几个月以来世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下挫,纷纷创出近几年的新低。

LLDPE在市场消费不足和原油暴跌的双重打压下,价格下跌不止,屡创上市以来的新低。

与此同时,持仓量和成交量却再度创出新高,各合约总持仓在10月20日达到了40184手,总成交在10月21日达到了298390手,多空双方在看似底部的区域争夺激烈,但结果是空头以多次跌停完胜。

往年这个季节市场会炒作冬季农膜需求,而今年这些信息统统让位于金融危机,市场信心被严重摧毁,投资者纷纷倒戈。

  鉴于国际油价跌势不止,上周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也纳召开紧急会议,减产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会议决定从11月1日起将原油官方日产量2880.8万桶的上限降低150万桶。

尽管这一减幅占全球石油需求的1.7%,但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石油库存的增加和全球石油需求的下降促使国际原油结算价收于自2007年5月31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周五纽约原油期货合约的价格较前一周大幅下跌约11%。

石油市场的继续下跌,反映出了全球经济衰退可能会抑制明年石油消费的担忧愈发强烈。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四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18.2万桶为3.1138亿桶,与此同时,美国成品油需求总量平均每天1871.6万桶,比去年同期低8.5%,这一因素也加剧了原油价格的下跌趋势。

从持仓上看,近期投机基金在原油期货中是持有净空头仓位,截至10月14日当周,投机基金持有多头164118手,比前一周减少1654手;持有空头166017手,增加3935手,净空头为1899手。

  受此影响,原油下游衍生产品价格亦大幅下挫。

日本市场石脑油价格从年中的1100美元/吨之上,跌至目前450美元/吨左右,跌幅超过60%。

亚洲乙烯市场在今年7月曾高达1700美元/吨,而如今CFR东北亚和CFR东南亚价格则暴跌至530—540美元/吨,跌幅近70%。

亚洲石脑油裂解装置开工率不断降低,如三井公司称,直到12月份,位于日本的两套裂解装置的开工平均在85%,该裂解装置的乙烯总产能在110万吨/年。

市场消息称,虽然裂解装置一连串的开工降低,但受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乙烯市场库存依然较大。

  国内PE现货市场延续低迷气氛,库存积压越发严重,贸易商心态不佳,纷纷降价甩货销售,但下游厂家对此持观望态度,询盘较少,成交量萎缩。

目前市场基本没有现货买方,多为执行合同的客户。

整体来看,目前LLDPE除部分货少牌号,已全线跌破9000元/吨,约在8500—9000元/吨,但此价位仍与大连期货价格还有一大段距离,期现倒挂已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价差最高曾达2000多元/吨。

三家电子仓单市场LLDPE价格也较大连市场每吨高出千元左右,此情况市场人士理解是现货跌幅较慢,价格提前刹车。

政策方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0月21日联合宣布,从2008年11月1日起上调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关于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9%,此项措施将有利于刺激塑料外贸企业出口低迷情况的好转。

  综上所述,现在塑料市场关键是缺乏热点拉动,特别是下游工厂持续看跌后市,接货意向淡薄,贸易商信心受挫,操作谨慎,观望静待后市者居多。

考虑到目前的成本,笔者预计大连LLDPE市场价格还将继续维持颓势,下滑探底,行情惯性跌势暂时难以止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