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735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docx

《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docx

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

市金融办年度工作总结

20**年,是金融办深入开展并逐步提升各项工作的第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金融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两创”总战略,牢牢抓住“推进企业上市”和“防范地方金融风险”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的经济、金融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阻碍了20**年部分工作目标的实现。

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年金融运行情况

20**年温州金融业总体发展比较稳健,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在温金融机构运行态势良好,特别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安全运行,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存款保持快速增长,定期化趋势明显;贷款增量波动,增势分化。

截至2008年12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4262.31亿元,比年初增加799.55亿元,增长23.09%;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3348.80亿元,比年初增加569.10亿元,增长20.30%。

银行业存贷款全年呈现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月度存款增量波动性较大,7-10月存款增量仅占1-10月累计增量的不到9%,远低于一、二季度的增量,但11、12月存款增量态势迅猛;二是存款定期化倾向加强,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和居民定期储蓄增量较高,储蓄存款成为拉升存款增量的主力;三是贷款增速波动,增势分化,中小企业贷款、县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农业贷款、支柱产业贷款总体保持高增长,个人贷款、房地产贷款延续低位运行,增速下滑。

(二)证券期货机构不断壮大,股票市场继续低迷且波动性大,但期货交易平稳增长。

2008年证券期货公司在温州的机构快速发展。

目前已开业的证券营业部有15家,期货营业部有10家,还有1家证券、3家期货营业部正在筹建之中。

截至2008年12月末,辖区证券营业部开户数达38.10万户,比年初增加4.94万户,股票交易额达6499.97亿元,比2007年同期减少36.41%。

期货营业部开户数达1.25万户,比2008年初增4709户;全年实现期货交易额12459.23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48.52%。

证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证券交易佣金、期货交易手续费和相关开户费、买卖委托费等收费标准的执行问题尤为突出。

加强行业规范运作和自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寿险业务快速发展,但退保金攀升现象不容忽视。

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市实现保费收入69.32亿元,同比增长33.31%,增幅高出上年13个百分点。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16.24%,人身险保费收入46.36亿元,同比增长43.72%。

共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20.52亿元,其中财产险公司支付赔款12.19亿元,寿险公司支付赔款和给付8.33亿元。

2008年在温的保险机构有37家,其中产险公司18家,寿险公司19家,比2007年增加了7家,其中寿险公司增加了6家。

从业人员1.4万余万人,营销员1.2万余人。

有专业代理公司7家,兼业代理单位1115家。

2008年全市保险运行呈现的特点有:

一是寿险业务加快发展,银行代理业务成为主要动力;二是寿险公司退保金呈攀升趋势,部分业务的退保率已经超过5%的“警戒线”;三是保险保障作用继续加强。

二.20**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进企业上市

年初,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促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完善了XX市推进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制度,加快优势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步伐。

按照鼓励和审慎两个原则,确定了二批共44家拟上市企业,基本形成拟上市企业梯队。

截至2008年底,在证监会待审查企业2家,5家进入了辅导期,1家企业已经在韩国主板上市。

其他融资方面,华仪电气股票增发获得证监会批准,计划在2009年1月份融资3亿元左右。

一年来,我办着力于加大对企业上市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细化服务、深入调研、解决拟上市企业的实际困难。

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座谈会等形式,持续性地宣传企业上市的意义。

编印并向企业分发了2000多本《XX市企业上市指引》宣传手册。

二是注重培训推动,11次邀请了证监会、浙江证监局、国金证券多名国内专家前来授课,培训人次达到3000多人。

同时,积极参加省证监局、省金融办等单位举办的专项政策培训,为下一步上市工作的深入推进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组织鹿城、永嘉、乐清、平阳等4个县(市、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上市)办负责人和部分拟上市企业负责人赴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学习考察,进一步确立了企业上市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多次召开拟上市企业协调会,解决重点拟上市企业的难题。

先后13次深入企业调研,30余次走访企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7次带企业负责人拜访上级部门,以争取支持。

在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20**年在辅导期内的7家拟上市公司问题都得到了逐一解决。

我办还组织由多个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企业上市咨询团深入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工作。

(二)全面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

8月份开始,由我办牵头组织在全市开展了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

成立由市分管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XX市处置非法集资活动联席会议,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市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方案》。

召开全市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会议,传达省政府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展开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

编印非法集资风险排查专题简报2期,向有关领导及各级政府部门报送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的动态。

根据全市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部署,我办将于2009年2月28日前汇总各相关部门的排查工作总结;3月15日前,将我市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情况上报省处置非法集资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

(三)有效探索金融改革创新

1.开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试点。

一是立足于新,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

成立联系会议制度,率新出台试点工作操作规程和业务经营暂行意见;二是立足于慎,预防开业后可能出现的风险。

适当控制自然人比例,实行媒体公示制度、约见谈话制度、举报制度等。

编印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专题信息简报5期,部分专题报告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批示。

三是立足于稳,始终牢记心要细、胆要大的原则,成熟一个报批一个,控制好试点工作节奏。

及时总结申报材料中碰到的新问题;开办两期培训班,对全市180多位股东进行经营理念、监督管理的教育;公开征集全市统一标识,为规范我市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打好基础。

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1家试营业,3家公司正在进行积极筹建。

共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企户和“三农”企业累计发放贷款8.42亿元,为探索解决农民与小企业创业融资问题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与此同时,我市村镇银行组建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我办参与制定工作指导意见,多次参与永嘉、苍南两县的发起人谈判协调工作,为2008年底前获得浙江银监局审批作出了贡献。

2.探索组建股权投资基金。

2008年以来,市委邵占维书记、市政府赵一德市长和徐纪平常务副市长分别多次就如何引进私募基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了批示。

我们积极行动,牵头召开座谈会,深入金融机构和企业听取意见,邀请国内著名私募基金机构到温实地考察,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调研工作。

一是多次召开调研会议,讨论在温组建股权投资基金的可行性。

形成《关于在温州建立私募基金的调研报告》和《关于在我市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报告》等调研报告。

二是分别前往北京、上海、天津等股权投资基金开展先进地区学习考察。

形成《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最新动态》、《从天津发展看温州产业带建设融资》等材料。

三是主办各种论坛,引导正确的股权投资理念。

在温州轻工业博览会上,我办邀请国内多家私募基金来温与中小企业洽谈合作事项;世界温州人大会上举办的以股权投资基金为主题的“民间资本与温州发展”分论坛也获得积极的反响。

3.进行股权流转制度建设调研。

对成立非上市企业股权登记托管中心做前期调研工作,形成《在温州设立非上市企业股权交易中心的设想》报告。

(四)全力协调和推进金融发展

一是建章立制。

起草了《关于加快温州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为今后4年温州金融业的发展重点、措施指明了方向;修改并印发了《XX市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加强温州地区金融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提供了指引;完善了《关于2008年度XX市市级银行支持地方发展业绩考评的实施意见》,为推动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组织了半年度的银行业绩预考核和2007年度考核绩效的全面评价。

二是及时协调。

协调落实领导批示,如对集体土地农房抵押、瑞安荣光集团银行抽贷等问题进行协调,取得了进展。

牵头相关部门成立银行债务协调工作组,切实防范金融危机下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问题。

加强与人行、银监局的协调沟通;加强与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协会的协调沟通,促进行业自律,强化上情下达。

三是建议提案回复。

我办共承担了8件建议提案(主办件)的回复工作,其中人大建议4件,政协提案4件。

全办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明确了分工,有效地进行了面商和回复,得到了代表们的认可。

在信访工作方面。

20**年承办了3起信访案件,每件信访案件都做到了有落实、有调查、有反馈,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化解了风险,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四是筹备会议。

2008年我办组织筹备的大型会议主要有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世界温州人大会分论坛“民间资本与温州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研讨会”等,特别是世温会分论坛的举办,直接推动了我市海外华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筹建。

此外,我办还积极参与业务交流,27次接待来访的兄弟省市的金融考察团,分享了工作经验,加强了联系合作。

(五)加强自身建设工作

一是重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建设,积极参加机关党建活动和廉政建设,强化监督机制,规范从业人员行为;自觉把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作为应尽职责;二是重视新进人员业务技能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参加省、市各种专业培训,加强交流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是加强团队合作,明确三个处室的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使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四是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氛围;员工之间能做到分工协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三.当前金融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新问题

(一)世界金融危机蔓延对温州金融业的影响

1.行业性信贷风险加剧,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加。

目前温州几大实体行业不景气,直接影响温州大量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是钢铁行业全国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暴跌,给温州的钢铁、不锈钢企业带来潜在和现实的风险;二是汽车行业产销量大幅下降,给温州汽摩配生产企业带来风险;三是纺织行业全行业不景气,将严重制约温州服装加工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四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出口型外贸企业是雪上加霜,如温州鞋在俄罗斯被扣押;五是房地产行业进入拐点,房产交易大幅萎缩,居民财富缩水,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还威胁大量银行抵押贷款的安全。

目前不少银行反映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

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着需求减缓影响销售的问题。

意味着企业不一定能按时还贷从而引致不良贷款反弹和银行信用风险加大。

2.信贷规模放宽与放贷难并存,经济和社会效益处于两难。

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信贷市场拓展面临双重制约:

一方面,有效信贷需求趋向萎缩,一些原先高速扩张的企业受调控影响出现经营困难,贷款处于压缩和退出状态,而一些稳健经营的优质客户则为保持流动性收缩战线,选择观望策略,对于项目投资和借贷更加慎重;另一方面,为扩大内需和刺激经济发展,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放开了贷款规划限制、银行流动性将更加充裕。

上述资金供求关系的反差将使优质信贷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2009年银行业可能将重新面临“放贷难”问题。

同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权衡和博弈也是银行业面临的难题。

3.银行国际业务受到较大冲击。

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持续低迷,对我市各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0**年前三季度,我市各银行共完成进出口贸易结算125.61亿美元,同比增长23.30%,而去年同期为39.11%。

此外,温州是全国的重点侨乡,每年的侨汇汇入量在国内各地市中居于前列,金融危机也影响了海外温州人的汇款热情。

第三季度,全市各商业银行共完成非贸易结算2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32%,较上半年的同比增长率回落5.14个百分点。

4.证券、期货业竞争加大和市场形势不明的矛盾凸显。

在温州,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已超过36万人,占总人口的1/20。

2008年以来,国际原油等基础原材料期货价格单边下跌,一些投资者缺乏投资技巧,对保证金交易理解不足,从而遭受巨额亏损。

而原材料价格波动也使企业库存大幅贬值,成本控制困难,生存岌岌可危。

温州的汽摩配、锁具、不锈钢、印刷等行业受到冲击较大,瑞安塘下部分钢材加工和汽摩配企业已经停产。

可以预见,如果股市发展态势不明朗,而新进券商、期货商持续增加,温州证券、期货行业从2009年起将步入更困难的时期。

(二)当前温州金融业存在的一些主要不安定因素

1.广大中小企业资金链绷紧考验银行贷款风险。

一些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业主出走事件的发生,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存在很大的考验。

如果银行简单抽贷,又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加速企业及关联企业经营恶化,有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10月份就有近15亿元的贷款潜伏不良风险。

妥善解决相关银行债务问题,鼓励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的贷款保持现有存量,扩大增量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特别是对资金一时紧张、但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应加大支持力度。

2.地下融资性中介和证券、期货“黑中介”存在潜伏非法金融风险。

在温州,大量民间资本的存在,不但出现本地非法融资性机构开展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外地公司非法在温设立“黑中介”机构,比如一些未经批准的期货经纪公司在温设立非法网点。

“黑中介”的期货交易又以保证金交易为特点,往往采用极低手续费率等非法措施来吸引客户。

一旦这些地下“黑中介”出问题,直接造成的是客户损失,也存在严重纠纷隐患,潜伏的社会稳定风险,值得关注和担忧。

3.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投资亏损和保险业务销售误导可能引发社会不安定。

2007年投资于证券市场、基金的信托理财产品、挂钩标的物类结构性理财产品和代客境外理财等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都未能达到预期收益,甚至出现本金巨额亏损。

根据全市13家银行的相关材料,有8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或浮亏。

如果理财产品到期大幅亏损,部分误信预期高收益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投资者难免会产生情绪波动,引发社会群体事件。

各银行业机构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对可能引发的社会事件制定预案,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4.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大量集资和民间借贷,出现非法融资案件频发现象。

我市公安经侦部门共立案受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案件37起,其中乐清32起,龙湾、瓯海、永嘉、平阳和苍南各1起,涉案金额达6.31亿元。

其中移送起诉16起,案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22起,占案件总数59%;涉案金额5.68亿元,占涉案总金额的90%。

如果算上政府部门已登记在册的非法集资案件所发生的金额则更大。

从已处理的案件情况看,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为主的非法集资案发案率高,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合法财产和切身利益。

四.20**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牢牢抓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根主线,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发挥金融应急处置功能。

妥善应对企业停业破产带来的社会连锁反应,切实维护银行资金安全。

规范银保合作业务,防止不当营销引发的大规模退保事件;防范过分夸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引发群体事件。

建立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加强金融调研,引导民间资本逐步规范化。

(二)紧紧围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这项重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2009年市金融办将加大对地方性金融组织机构运行的分析,从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入手,每半年进行对温州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运行情况分析。

同时,深化和总结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力争再开设5家;协助有关部门加快村镇银行试点工作进程;引导股份制银行网点下乡,加大金融机构农村地区的覆盖面。

(三)完善温州区域经济金融互动发展机制,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加快温州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适当时机推出第三批拟上市企业,使拟上市企业总数达到50家以上;争取上报证监会审查企业6家、过会企业3家。

继续试点农房抵押贷款,探索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探索在人群聚集场所推广公众责任保险;探索建立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托管市场,探索发行政府债券和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的可行性。

(四)保持和维护温州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地方金融发展。

修改完善银行业机构业绩考核办法,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业务创新,2009年引导和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确保全市新增贷款500亿元以上,争取600亿元。

加大对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加大对一时资金紧张、但运行正常的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银企对接力度。

支持温州银行在辖外设立机构,推动温州银行做强做大,帮助温州银行做好上市工作。

(五)健全政银企经济金融信息互通机制,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市金融办将进一步加强与市人行、银监分局的协调沟通;加强与在温的各类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加强与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协会的沟通。

协助浙江证监局、浙江保监局加强对证券期货业、保险业机构的监管。

推进建设温州区域性的金融集聚区,提升金融辐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