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3855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备战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备战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备战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备战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docx

《备战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docx

备战6年高考地理母题精解精析专题3地球上的水教师版

【备战2013】6年高考地理母题精解精析

【2012年高考题】

(2012全国新课标卷)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

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

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4.D5.C

【解析】该题组考查河流流量变化特点及其成因,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4.根据图1b中甲乙两水文站测得流量都有增加且甲测得洪峰流量早于乙水文站,可知这次暴雨带来河流洪峰先经过甲再流经乙水文站,即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④地。

5.读图可知,由于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对河流的流量进行了分流,从而使得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河流流量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2012天津卷)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1),回答第1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l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

【答案】B

【解析】采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之后,b下渗增加,a地表径流减

少,c地下径流增加,蒸发量增加。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作用和变化特点。

(2012上海卷)(五)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

9.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A.恒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

10.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

11.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A.1月B.2月C.11月D.12月

【答案】9.C10.B11.A

【解析】

9.根据图中降水量季节集中在夏季,气温季节变化且最低月均温大于0°,可知该河流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河流可能分布在长江流域。

10.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

11.读图可知,图中上侧柱状表示该地河流径流分配状况,则看图可知其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1月。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河流的水位特征和补给类型。

(2012江苏卷)图4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都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8.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答案】5.B6.A

【解析】

5.从图示两湖泊水体面积变化趋势看,两湖泊水体面积变化趋势同步增加或同步减小。

6.湖泊内水多时水体面积扩大,而这水只能来自流域内的降水。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水循环和湖泊等相关知识。

(2012海南卷)图1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1~2题。

1.图1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B.②附近

C.③附近D.④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D.寒流的影响

【答案】1.C2.B

【解析】

1.根据图中四地的海域位置,①、②纬度低,③附近有从格陵兰岛南下的寒流,根据题干提示“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因而③附近是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④纬度最高,但由于其附近有暖流,水温高,不可能出现冰山。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顺流或逆流导致邮船往、返时间不同。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2广东卷)7.图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时,洞庭湖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结合图2可知,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为①③,即选C。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

(2012广东卷)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

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构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答案】B

【解析】理解提示“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的盛行风驱动洋流,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赤潮的形成与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无关,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这不是信风。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的相互作用。

(2012福建卷)图4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读图完成8-9题。

8.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9.该河最有可能是()

A.塔里木河B.松花江C.淮河D.珠江

【答案】8.C9.A

【解析】

8.根据图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值的大小,可知耕地、林地、水体等日蒸发量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日蒸发量小,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是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9.根据该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的数值关系,可知该河干流区

草地比重最大,其次是未利用地,结合四个选项,该河最可能是松花江,塔里木河草地很少,淮河耕地比重大,珠江林地和耕地比重大。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中国河流流域的蒸发量的地区差异。

(2012全国大纲卷)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70~1976年B.1977~1984年

C.1980~1989年D.1989~2000年

4、该支流流入()

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

5.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建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

【答案】3.A4.B5.B

【解析】

3.根据图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曲线同步变化相似性,可知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1970~1976年。

4.根据图中年净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1500亿立方米,可知该支流流量较大,则该支流流入最可能是长江。

5.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该支流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得到较好的控制,兴建水库拦截一部分泥沙,建设用沙量增加和连续干旱对该支流出口处年净输沙量没有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则可能增加年净输沙量。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河流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特点和原因。

(2012北京卷)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1,回答第1~3题。

3.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答案】A

【解析】途经该区域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流向与北美洲至欧洲的航线方向一致,航行速度加快。

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到北冰洋海域,海域上空温度减低,形成海雾,能见度降低;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北海渔场。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2安徽卷)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28-29题。

图10

表3

年份

“水银行”买入

“水银行”卖出

价格(美元/m2)

水量(亿m3)

价格(美元/m2)

水量(亿m3)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0

0

1994

0.04

2.72

0.06

2.09

28.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9.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答案】28.B29.D

【解析】

28.由于该州南北气候类型和农业用水量的不同,北部地区湿润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从图中信息可知,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居民点也是在中部和南部较密集,对水资源需求

量大,因而实施“北水南调”,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该州地势不是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29.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说明当年该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不突出,也就是说当年中南部地区不缺水,结合选项可知,D项符合条件。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2012四川卷)图3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

读图回答8-9题

8.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

9.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答案】8.C9.D

【解析】

8.南美西海岸的寒流势力最强大,沿岸降水量最少,所以①曲线表示南美西海岸降水状况;非洲西海岸赤道附近降水量最大,所以②曲线表示非洲西海岸降水状况;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小,西海岸的洋流对降水影响较小,所以④曲线表示澳大利亚西海岸降水状况;③曲线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

9.尽管M点纬度较低,但由于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导致降水少。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2江苏卷)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图16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17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8分)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分)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3分)

【答案】

(1)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②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③小

④大

原因

⑤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⑥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解析】

(1)考查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气候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美国气候则是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我国南北方多为平原地形起伏小,美国南北方则是山地地形起伏大。

(2)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3)可结合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实例和所学知识回答,缓解供水紧张状况的主要措施包括开源、节流两个方面,节流是主要的分析角度,除了产业结构、技术措施外还包含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记忆、掌握和理解分析能力。

 

【2011年高考题】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读图1,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B.55mC.60mD.65m

【答案】C

【解析】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

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85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25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①②③④四处,③处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

C正确。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B.40mC.90mD.65m

【答案】B

【解析】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大坝建在如下图示位置,设计坝高13米,大坝顶端最高与50米等高线持平,不能超过50米等高线,由图例可知坝顶长约为40米。

(2011年高考四川卷)图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

根据图中信息“加勒比海”“里约热内卢”以及纬度分布,不难判断出该大洲为南美洲,乙国为巴西。

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巴西的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其农业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因此选项ABD错误。

4.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甲地以及与甲地所在大洋同纬度对岸的非洲西海岸的自然地理事物,基础性较强。

甲地位于南美洲东岸,巴西暖流经过,与甲地所在大洋同纬度对岸的非洲西海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暖流经过海区温度高,蒸发强,盐度高。

(2011年高考山东卷)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

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答案】C

【解析】从提干可知①处为东经450,当地日出时世界时(零时区)为4点可得地方时为7点昼长10小时,当地(马达加斯加)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太阳直射北半球故选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B.②处风平浪静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D.④地森林密布

【答案】C

【解析】从题中可知此时船只此时驶向大西洋所以在①处顺马达加斯加暖流,②处西风带风大浪急③处地中海气候且正值冬季所以是雨季河流为丰水期。

(2011年高考安徽卷)图9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25-26题。

25.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B2月至4月C5月至7月D8月至10月

【答案】A

【解析】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则是河流流量最想流速最慢的时期,从左图中径流量各个月份的变化特点可知,11月至次年1月径流量最小,是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

26.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D.湿地调储

【答案】D

【解析】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说明降水量没有马上转化成河流的流量,即该地区降水量被其它形式储存起来,根据右图中图例的提示,该河流的中上游地区多沼泽分布,而沼泽属于湿地,湿地具有水量的调储作用。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0分)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12分)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1)(10分)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

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12分)

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

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

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6分)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解析】

(1)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国为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该国(岛国)虽然多雨,需明白降水量多的国家,淡水资源不一定丰富,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河流短小,没有大的湖泊,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再加之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根据题干提示信息“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可知大坝可以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该国除建水坝外,还可以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海水淡化和废水(污水)回收利用等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

【2010年高考题】

(2010北京卷)右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1)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解析】

(1)由题图,非洲乍得湖地处内陆,非洲第四大湖,属于内陆淡水湖。

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乍得盆地中央。

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

其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选项D正确。

其他选择枝据图很容易判断是错误的。

(2)由是图中的上图,很容易根据图中标注的不同时期的湖岸线的变化及湖泊所在流域情况,该湖泊所在流域几乎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湖泊实际蓄水水域范围,显然选项A错误。

而据图示的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情况,很容易判断选项B正确。

从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选项C错误。

从题图看出,从1963-2001年间,水体最深地区都是在

湖泊的东南,所以判断出该湖底是西北高东南低,选项D错误。

【答案】

(1)D

(2)B

(2010广东卷)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D.湖面蒸发增加

【解析】色林错湖面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上高山冰雪融水增加而导致水位上升。

故选A,冰雪融水增加。

【答案】A

(2010广东卷)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解析】弯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反之。

所以A、B错,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内陆河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小。

所以D错,故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2010全国卷Ⅱ)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

读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

(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

【解析】

(1)此题应该用排除法来解决;A:

通过观察图2发现输沙量和径流量并不是同步的,在1958年输沙量高而径流量低;B:

85年之后它们两者的变化趋势并不是完全相反的,在97年左右就是一致的;C:

变化率是是看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值,从这点来看输沙量变化率是高于径流量的;D:

选取1950~1960这一时间段便可发现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并不是一一对应。

(2)1984年以来看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是最明显的:

越来越少,这应该是人为的原因导致的,比如水土保持工作等;而径流量没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