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3797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docx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docx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第七次授课详细教案

黑龙江科技大学课程教案

(主题页)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姓名:

高早亮授课时间:

2013.3.18.3-4节

课程名称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授课专业和班级

城市规划2009级-1班

授课内容

第七章城乡规划方针政策第八章公共行政学基础

第九章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与审批管理

授课学时

2

教学任务与目标

熟悉国家有关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结构层次和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掌握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修改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内容

教学重点

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修改的程序;编制单位的权利范围

教学难点

城市规划管理的运行机制,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修改的主体和程序

教具和媒体使用

以教师主讲为主,大量运用板书,多画脉络线

教学方法与

实施手段

结合案例展开内容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一节课----------------------------------------------------45分钟

1、我国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20分钟

(1)科学发展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构建和谐社会(4)节能节地

(5)土地管理(6)住房建设(7)城乡规划效能监督

2、行政与公共行政-------------------------------5分钟

3、行政体制和行政机构---------------------------5分钟

4、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5分钟

5、公共行政领导---------------------------2分钟

6、公共政策-------------------------------------5分钟

7、政府的基本职能体系---------------------------3分钟

第二节课-----------------------------------------------------45分钟

1、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与审批管理-------------------25分钟

(1)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主体

(2)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程序

2、城乡规划修改的主体、程序------------------------------15分钟

3、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等级、审批程序、管理程序---5分钟

教学内容小结

 

课后思考

 

教学后记

(备注)

 

第七次课(2学时)

第一节课具体授课内容如下

 

第七章城乡规划方针政策

一、我国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

(1)科学发展观:

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3)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加强技术进步与创新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改革开放

二、节能节地

●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要充分体现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制定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统筹考虑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乡镇转移,不得为国家明确退出和限制建设的各类企业安排用地。

严格规划审批管理制度,重点镇的规划要逐步实行省级备案核准制度。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会同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将住房建设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的总体要求,合理安排套型建筑面积90m2以下住房为主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布局。

●到201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减少20%;到202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在2010年目标基础上再大幅度减少。

●加强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

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镇发展用地合理布局

三、土地管理

●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的相互衔接工作

●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指标,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和合理利用

●加强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的调控和指导

●加强对划拨土地上开发活动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管理

●强化村庄集镇建设和用地管理

●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四、住房建设

●加强领导、认真制定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

●深入调查、科学确定住房建设发展目标

●突出重点、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及要求

●加强监督,明确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五、城乡规划效能监督

●城乡规划效能监察:

●总体规划编制与审批:

●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

●控制道路广场建设:

暂停城市宽马路、大广场的建设;清理城市各类广场、道路建设项目;规范城市广场、道路建设规划。

●容积率管理:

第八章公共行政学基础

 

一、行政与公共行政

1、行政和公共行政的概念

行政:

一种组织职能,任何组织其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使执行和管理职能。

公共行政:

是指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管理活动。

二者的联系:

现代行政大体上可以分为公共行政和普通行政两大类

行政是“公共的”,公共行政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的管理活动。

2、公共行政的特点

●公共性:

1)公共权力2)公共需要与公共利益3)社会资源4)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5)公共事务

6)公共责任7)公平、公正、公开与公民参与

●行政性:

包括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政府对自身的管理两个方面。

公共行政包括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四种基本的管理活动

3、公共行政的主体与对象

●政府的概念

一是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总称,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这一种理解将政府等同于国家。

二是政府包括行政机关,以及依法成立的各种享有行政权的独立机构。

三是政府仅指行政机关。

●主体:

A公共行政的主体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

B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不属于公共行政的主体。

C公共管理组织除国家行政机关外,还有依法成立的、具有一定行政权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法定组织。

●客体

A公共行政的客体即公共行政的对象是公共事务。

B公共事务依其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四类:

国家事务、共同事务、地方事务和公民事务。

4、公共产品的分类:

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公共行政的主要责任是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

政府的公共产品体

系构成政府所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

经济类公共产品

政治类公共产品

社会类公共产品

科技、教育与文化类公共产品

5、公共服务:

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劳务和服务的总称。

二、行政体制和行政机构

1、行政体制概述

A行政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制度。

行政体制通常与国家的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相对应。

B行政体制包括广泛的内容如下表所示,其核心是政府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机制等。

1)政府组织机构是行政体制的载体

2)行政权力结构是行政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行政体制得以正常运转的动力

3)行政区划体制是指国家为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层次的区域单位,并建立相应的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实施管理的制度。

4)行政规范是指建立在一定宪政基础之上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总称

2、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的关系

①行政体制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体制是为一定的政治统治服务的。

②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它决定行政体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影响着行政体制的组织形式。

3、行政机构

概念:

国家机构中除立法司法以外的行政机构服务,及各级行政机关。

特征:

政治性,强制性,社会性,服务性

类型:

领导机关

指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首脑机关

执行机关

指各级政府中在领导机关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管理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的具体部门

辅助机关

属于行政组织系统的内部机关

派出机关

指一级政府根据公共行政的需要,按法律规定或经上级批准,在职权或所辖区域内设立的代表机关。

三、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

1、行政权力

概念:

行政权力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解决一系列行政问题的强制力量与影响力。

国家权力构成

行政权力

立法权

司法权

特征:

公共性,约束性,强制性

内容:

1)立法参与权2)委任立法权3)行政管理权4)司法行政权

2、行政责任

概念及内容

一法律上的行政责任

政府工作人员除了遵守一般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外,还必须遵守有关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规范。

一普通的行政责任

1)政治责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2)社会责任是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

3)道德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承担的道义上的职责

四、公共行政领导

1行政领导的概念:

国家行政机关中的领导者依据宪法和法律授予的权利,借助诸多非权力因素指挥和影响下级广大群众共同完成行政事务的过程。

2行政领导的特点:

法定性,权威性,协同性

五、公共政策

1、社会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

社会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

那些有广泛影响,迫使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称为社会公共问题。

一般的说,社会问题均具有公共特征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凡是为了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政策都是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导向功能:

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调控功能:

政府运用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起的作用。

●分配功能:

政策必须鲜明地表示把利益分配给谁。

六、政府的基本职能体系

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主要是指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维护国家的政治秩序等方面的职能。

经济职能

(1)宏观经济调控2)区域性经济调节

(3)国有资产管理(4)微观管制

(5)组织协调全国的力量办大事

文化职能

文化职能是指领导和组织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包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对科学、教育、文化等事业进行规划管理等

社会职能

社会职能即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进行管理的职能。

注册真题分析:

1、行政管理是对(B)

A.公共利益和资源的有效配置B.公共权力和资源的有效配置C、公共产品D、公共资源

2、以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特征正确的是(CDE)

A.就管理的职能而言,规划管理具有专业和综合的双重属性

B.就管理的内容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服务和制约的双重属性

C.就管理的对象而言,它具有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双重属性

D.就管理的过程而言,规划管理具有管理阶段性和发展长期性的双重属性

E.就管理的方法而言,规划管理具有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双重属性

3、以下关于行政管理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CD)

A.行政管理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

B.行政管理包括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管理;

C.行政管理既包括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又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D.行政管理是指公共管理,对公众负责

4、城市用地布局中要贯彻留有余地的原则,具体体现在()

A.规划和征用城市建设用地时要多征用一些用地,以应付木测用地需要

B.城市空间布局要加强适应性,使之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情况下都相对合理

C.城市当前发展必须集中紧凑,同时要为今后用地的发展、开拓新区创造条件

D.规划布局中某些一时无法实现的合理设想,要留有发展余地以便今后有可能实现

5、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特征,就管理的职能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下列()双重属性。

A.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B.服务和制约C.专业性和综合性D.技术性和艺术性

6.建设容积率奖励中所指的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开放空间一般要求()。

A.必须常年向公众开放.B.应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同步竣工

C.必须靠近城市公共活动中心D.面积必须至少在500m2以上

7、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规划必须按照()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开放。

A.经济发展B.经济结构调整C.经济和社会发展D.经济调整

8、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经济建设与()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A.植物资源B.生态环境C.自然环境D.社会发展

9、下列关于城市规划管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

B.城市规划管理包括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

C.城市规划管理包括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

D.城市规划编制所提供的城市规划方案和文本,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

1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

A.改革开放B.构建和谐社会C.建设生态文明D.统筹兼顾

11、下列关于“公共政策”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B.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政策都是公共政策

C.政府对社会利益所作的有权威的分配

D.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整合、分配和落实所制定的法律准则

12、下列不属于“公共产品”的是()。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B.国家外交事务C.社会救济D城市房地产开发

13、城市规划管理是一个系统,如果将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作为决策层面的管理,那么,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应是下列那个层面的管理()

A.审批B.策划C.执行D反馈

14、城市规划管理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可持续发展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改革开放

15、根据行政机构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是国家的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分配机关

C.行政机关是国家的司法机关D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第二节课具体授课内容如下

 

第九章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与审批管理

一、制定和实施规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资源、能源,保护耕地,集约发展,先规划后建设

规划

编制

的依据

以上一层次依法制定和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为依据

以城市规划的有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为依据

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城市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为依据

以城乡地区的现状条件和环境、资源以及自然地理、历史特点作为规划编制的依据

二、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主体

规划类型

编制主体

审批主体

城镇体系

规划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国务院城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国务院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国务院

城市总体

规划

直辖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国务院确定的市总体规划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国务院

一般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镇总体规划

县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

县人民政府

上一级人民政府

一般镇总体规划

镇人民政府

上一级人民政府

控规

城市内的控规

城市人民政府城乡主管部门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县政府所在地的镇控规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镇控规

镇人民政府

上一级人民政府

修详

重要地块的修详规划

城市县城乡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

城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一般地块

建设单位

城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乡规划、村庄规划

乡,镇人民政府

上一级人民政府

三、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

(1)规划区范围;

(2)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水源地和水系;(5)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6)环境保护;(7)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8)防灾减灾。

四、城乡规划的审批程序

1、前置程序

(1)报请审议。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十六条的规定:

Ø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Ø镇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代表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Ø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Ø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2)规划公告。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2.上报程序

在城市规划法律规范中一般规定城乡规划由组织编制机关上报。

3.批准程度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七规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批准前,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城乡规划审批机关在对上报的

城乡规划组织审查同意后,予以书面批复。

4.公布程序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

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的一般程序(镇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与此相似)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一般程序

五、城乡规划修改的主体、程序

1、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镇人民代表大会和原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并附具征求意见的情况。

2、条件

规划修改的条件

1)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规划要求的;

2)行政区划调整确需修改规划的;

3)因国务院批准重大建设过程确需修改规划的;

4)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

5)城乡规划的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规划的其他情形。

3、规划修改的程序

●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一般程序(省域城镇体系规划、镇总体规划的修改程序与此类似)

●控规修改的一般程序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修改

●乡村庄规划的修改

按照审批程序报批,即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修改,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近期建设规划修改的备案

应当将修改的方案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六、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等级、审批程序、管理程序

1、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

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l)有法人资格;

(2)有规定数量的经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注册的规划师;

(3)有规定数量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4)有相应的技术准备;

(5)有健全的技术、质量、财务管理制度。

2、与城乡规划编制审批管理有关的法律责任

Ø《城乡规划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或者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Ø《城乡规划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Ø《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二条,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合同约定的规划编制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

(2)违反国家有关标准编制城乡规划的。

未依法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依照有关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标准一览表

资质标准、资质等级

甲级

乙级

丙级

业务能力

能承担各种城市规划编制任务的能力

具备相应的承担城市规划编制任务的能力

具备相应的承担城市规划编制任务的能力

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

不少于20%

不少于15%

高级城市规划师

不少于4人

不少于2人

具有其他专业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不少于4人(建筑、道路交通、给排水专业各不少于1人)

高级建筑师不少于l人、高工程师不少于l人

中级技术职称的城市规划专业人员

不少于8人

不少于5人

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城市规划师不少于2人

其他专业的人员

其他专业(建筑、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保等)的人员不少于l5人

其他专业(建筑、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给排水、电力、环保等)的人员不少于l0人

建筑、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给排水等专业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5人

技术装备与应用水平

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考核标准

达到省级主管部门考核标准

达到省级主管部门考核标准

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

管理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

管理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