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2835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综合内科新护理常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肺炎的护理常规

文件种类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肺炎的护理常规

制定科室

综合内科病房

制定时间

2013-07-01

修订时间(次数)

2014-06-01

(1)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与气道内粘液的堆积、肺部感染、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有关。

【护理措施】1.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尤其注意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等;

2.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

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3.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流量1~2L/min,注意监测氧疗效果;

4.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如翻身、扣背,鼓励病人深呼吸后,咳嗽、咯痰,以利痰液排除;

5.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6.指导病人正确地留取痰标本,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7.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

2.疼痛

【相关因素】与炎症累及胸膜、高热的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有关。

【护理措施】1.采取有效地抗炎措施,遵医嘱适当地应用镇咳、祛痰剂;

2.协助采取舒适的体位;

3.指导病人采取放松疗法,如缓慢深呼吸,使肌肉放松;

4.咳嗽、胸痛剧烈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以促进有效咳嗽和排痰。

3.体温过高

【相关因素】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

2.体温超过39.0℃,予以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冷毛巾湿敷、酒精擦浴或遵医嘱行药物降温,注意观察降温的效果;

3.对体温的变化给予合理的解释,以缓解紧张、恐惧情绪;

4.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6.指导病人多饮水,进清淡易消化、高热量、营养丰富的流食或半流食;

7.出汗后及时更换被服,并注意保暖;

8.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4次,经常漱口,口唇干燥涂护唇油保护。

4.潜在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

【相关因素】与严重的败血症或毒血症有关。

【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状况;

2.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3.注意保暖;

4.保证有效吸氧,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血氧饱和度情况调节给氧流量;

5.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各种抢救药物的及时应用;

6.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必要时测每小时尿量和尿比重

健康教育

1.注意天气变化,避免感冒。

2.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

3.长期卧床病人,要做好翻身、叩背,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4、定期复查。

 

支气管扩张的护理常规

文件种类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支气管扩张的护理常规

制定科室

综合内科病房

制定时间

2013-07-01

修订时间(次数)

2014-06-01

(1)

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与支气管感染、阻塞或分泌物增多、粘稠,咳痰无力、疲乏有关。

【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采取合适的体位引流;

2.痰液粘稠者,如无心、肾疾病,嘱其多饮水,每日2500~3000ml;

3.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4.指导病人有效地咳嗽;

5.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部运动,有利于痰液排出;

6.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以稀释痰液;

7.有计划安排治疗、休息。

2.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支气管腔扩张变形致分泌物潴留有关。

【护理措施】1.有效吸氧,流量为2~3L/min;

2.采取有利于呼吸的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有效咯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4.鼓励病人自觉地使用呼吸技术(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以增加肺活量;

5.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适当地进行活动,以增加肺活量,保持肺功能;

6.戒烟、酒,以减少对肺部的刺激;

7.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

3.恐惧

【相关因素】与咯血、对进一步的检查及其结果感到不安有关。

【护理措施】1.加强巡视,针对产生恐惧的原因,进行恰当的解释;

2.介绍有关疾病的治疗经验,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3.各项检查治疗前,做好指导工作,取得病人的配合;

4.向咯血的病人讲解休息的必要性及发生咯血时的应对措施;

5.消除咯血后的不良刺激,及时更换污染的被服,倾倒容器中的血液;

6.使用放松疗法,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7.对病人的配合给予及时的鼓励,以增强信心;

8.关心、体贴病人,提供良好的生活护理。

4.潜在并发症:

窒息

【相关因素】与咯血、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有关。

【护理措施】1.备好抢救物品,如氧气、气管插管包、气管切开包、呼吸机、吸痰装置、止血药、呼吸兴奋剂等;

2.密切观察呼吸运动、意识状态、紫绀等变化,每1~2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并记录;

3.指导病人当感知喉头有血或发痒时,轻轻地将血咯出,既不能太用力也不要屏住呼吸;

4.嘱少量咯血病人卧床休息,大咯血者绝对卧床休息,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5.发现窒息的先兆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为病人取侧卧头低脚高位,轻拍背部,协助将血咯出。

如无效时可直接用鼻导管抽吸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6.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止血、镇咳、镇静治疗。

健康教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2.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尽量咯出,以减少感染机会。

3.指导病人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富于营养的软质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及粗糙饮食。

大咯血时暂禁食,咯血停止后遵医嘱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并注意口腔卫生。

4.如发现咳嗽加剧,痰量明显增多时,提示感染加重,个别痰量虽不多,但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精神不振等,应立即采取抗炎,体位引流等措施,如引流不畅,应及时就诊。

戒烟。

5.吸烟者劝其忌烟。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护理常规

文件种类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慢阻肺的护理常规

制定科室

综合内科病房

制定时间

2013-07-01

修订时间(次数)

2014-06-01

(1)

护理诊断:

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无力、支气管痉挛有关。

【护理措施】1.鼓励病人有效地咯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2.为病人讲解排痰的意义,并指导其有效的排痰方法:

尽量坐直,缓慢深呼吸,屏住呼吸3~5秒后慢慢地尽量由口将气体呼出,做第2次深呼吸,屏住气,做2次短而有力的咳嗽,用力地自肺的深部将痰咯出,咳嗽运动后休息;

3.湿化和雾化呼吸道,保持气管粘膜不因干燥而受损;

4.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以缓解支气管痉挛。

2.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与肺组织弹性降低、肺膨胀不全、残气量增加有关。

【护理措施】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及使用辅助呼吸肌的情况;

2.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3.促进有效的呼吸,协助端坐位或坐卧位,有利于呼吸;指导病人缩唇式呼吸,以促进呼出更多的气体,指导病人使用腹式呼吸和使用辅助呼吸肌呼吸,以呼出更多气体;

4.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流量1~2L/min,氧疗期间注意保证有效吸氧,经常检查导管有无堵塞或脱出,并说明氧疗目的,以取配合;

5.遵医嘱适当应用舒张支气管的药物,如氨茶碱、β2受体兴奋剂,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睡眠形态紊乱

【相关因素】与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的防御系统损害有关。

【护理措施】1.给予持续有效的氧气吸入,流量1~2L/min;

2.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避免痰液潴留;

3.必要时吸痰,注意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增加感染机会;

4.观察痰液的颜色、量、气味,以判断有无感染发生;

5.监测肺部呼吸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置;

6.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必要时4~6小时测体温1次;

7.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日通风2次,防止着凉;

8.吸烟者劝其戒烟,并宣传吸烟的危害;

9.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0.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

健康教育

1.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通风换气,避免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的刺激。

对吸烟者劝其戒烟,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2.痰多时尽量将痰咯出,尤其是清晨,痰液粘稠者,适当服祛痰药或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年老、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叩背,协助排痰。

3.指导病人坚持用药,以求消除症状。

4.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如瘦肉、豆腐、蛋、鱼、新鲜蔬菜、水果等。

5.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戒烟、酒。

6.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提高御寒能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7.注意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8.做好呼吸肌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

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分钟。

9.鼓励家庭氧疗,每天12~15小时的给氧。

10.注意口腔、皮肤清洁。

11.保持情绪稳定,解除精神焦虑和忧郁。

12.定期复查,病情变化随诊。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护理常规

文件种类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急性支气管-支气管炎的护理常规

制定科室

综合内科病房

制定时间

2013-07-01

修订时间(次数)

2014-06-01

(1)

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无力或无效有关。

【护理措施】1.遵医嘱留取新鲜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

2.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咯痰;

3.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4.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维持足够的液体入量,使痰液稀释,顺利排除;

5.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

2.睡眠形态紊乱

【相关因素】与咳嗽、咯痰频繁、环境刺激有关。

【护理措施】1.提供有助于病人入睡的休息环境,避免大声喧哗,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2.指导病人掌握促进睡眠的方式,如睡前泡脚、听音乐、看书报等;

3.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活动和治疗,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4.取舒适的体位,有利于呼吸和排痰;

5.缓解咳嗽、咯痰,必要时睡前遵医嘱使用抗炎、止咳、祛痰、平喘、解痉药,减少咳嗽对睡眠的影响。

3.体温过高

【相关因素】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

2.体温超过39.0℃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在头部及大血管经过体表部位敷冰袋、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注意观察降温的效果;

3.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

4.鼓励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质流食或半流食;

5.协助口腔护理,鼓励多漱口,口唇干燥时涂护唇油保护;

6.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换气;

7.出汗后及时更换被服,注意保暖。

肺脓肿的护理常规

文件种类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肺脓肿的护理常规

制定科室

综合内科病房

制定时间

2013-07-01

修订时间(次数)

2014-06-01

(1)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肺组织感染,坏死有关。

1.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

2.体温超过39.0℃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在头部及大血管经过体表部位敷冰袋、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注意观察降温的效果;

3.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

4.鼓励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质流食或半流食;

5.协助口腔护理,鼓励多漱口,口唇干燥时涂护唇油保护;

6.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换气;

7.出汗后及时更换被服,注意保暖。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聚积且位置较深有关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观察并记录痰量,颜色,性质。

气味。

如发生咯血且咯血量较大时,嘱病人患侧卧位,床边备好抢救用物,并加强巡视,警惕大咯血或窒息的发生。

(2)休息与环境:

高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应卧床休息,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饮食:

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保证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足够热量,以补充机体消耗,鼓励病人增加饮水量,以稀释痰液。

(4)咳嗽,咳痰的护理: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经常活动和变换体位,以利痰液排出,体位引流有利于大量脓痰排出体位。

伴有明显呼吸困难者以及病人处于高热,咯血期间不宜行体位引流,必要时给予负压吸引经口吸痰或行纤维支气管镜行脓液吸引及冲洗。

(5)口腔护理:

肺脓肿病人的口腔护理尤为重要。

协助病人在晨起,饭后,体位引流后,临睡前漱口,尤其是咳大量脓臭痰的病人,应在每次咳痰后及时漱口。

对意识障碍者应由护士定时给予口腔护理。

(6)用药护理肺脓肿病人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较长,应向病人强调坚持治疗的重要性,疗程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病人坚持治疗。

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肺部感染导致机体消耗增加有关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蛋白质可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及机体修复能力,建议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5—2.0g,其中鱼,肉,蛋。

牛奶等优质蛋白摄入量占一半以上,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增加膳食品种,饮食中注意添加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作用的食物,如藕粉,山楂,新鲜水果,保证饭菜的色,香,味以促进食欲,食欲减退者可少量多餐。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发热期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食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清除鼻、咽、喉等部位的病灶。

3.改善劳动卫生环境,防止空气污染,避免烟雾、化学物质等有害理化因素的刺激。

注意增强体质,防止感冒。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

文件种类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慢性肺心病的护理常规

制定科室

综合内科病房

制定时间

2013-07-01

修订时间(次数)

2014-06-01

(1)

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意识障碍

【相关因素】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有关。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每1~2小时测量1次,并记录;

2.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为1~2L/min,随时观察吸氧效果;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咯出痰液,必要时吸痰;

4.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情况;

5.切忌随意服用镇静、安眠药物,禁忌吗啡类药物;

6.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呼吸兴奋剂、升压药、吸痰器等。

2.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与肺组织功能下降、心衰、呼衰有关。

【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2次;

2.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高枕卧位;

3.给予持续有效吸氧,流量为1~2L/min,保持输氧装置通畅;

4.指导病人有效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

5.鼓励病人及时咯出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6.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7.发生呼吸困难时,要加强巡视,陪伴病人,以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

8.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及支气管扩张剂,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3.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粘稠、咳嗽无力、支气管痉挛有关。

【护理措施】1.鼓励病人有效地咯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2.向病人讲解排痰的意义,并指导其有效的排痰方法;

3.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

4.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以缓解支气管痉挛。

4.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与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有关。

【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环境舒适、安静,有计划进行护理、治疗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及睡眠时间;

2.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紫绀、肺底湿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尿量等变化;

3.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及活动量;

4.给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鼓励少食多餐,以减少用餐时的疲劳;

5.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疗效;

6.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体液过多

【相关因素】与心输出量减少引起排尿减少、体液摄入量过多,钠入量过多,心衰、呼衰致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水、钠潴留有关。

【护理措施】1.向病人讲解饮食与水肿的关系,以及限制饮食和饮水的必要性;

2.抬高下肢,增加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

3.限制输液速度15~20滴/min,控制液体摄入量,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4.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饮食;

5.按时服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6.正确采集化验标本,定期进行化验检查,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6.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与焦虑、心律失常、氧的供需失调、体质虚弱有关。

【护理措施】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紧张和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保证有效地吸氧,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流量1~2L/min;

3.保证充足的睡眠,外出检查时护士全程陪同;

4.实施活动计划时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疲劳;

5.卧床期间,采取缓慢地重复性活动,保持肌肉的张力。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有关。

【护理措施】1.每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1次或根据皮肤情况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

2.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皮肤损伤;

3.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

4.有条件者置气垫床。

健康教育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吸烟者劝其戒烟,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3.进行有效咳痰。

4.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

5.鼓励家庭氧疗。

6.保持情绪稳定,解除精神焦虑和忧郁。

7.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有尿少、水肿时,应限制水及食盐的摄入。

8.定期复查,病情变化随诊。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常规

文件种类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常规

制定科室

综合内科病房

制定时间

2013-07-01

修订时间(次数)

2014-06-01

(1)

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形态

【相关因素】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水肿有关。

【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变化;

2.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使病人半坐卧位,有利于吸痰;

3.立即应用支气管舒张剂,以缓解呼吸困难;

4.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为1~2L/min;

5.指导和训练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

6.避免受凉和接触已知的过敏源;

7.哮喘发作时,注意陪伴病人,以减轻精神紧张;

8.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以吸痰;

9.吸烟者劝其戒烟;

10.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清新、通风换气,避免易诱发哮喘的因素,如花粉、烟、尘、异味气体吸入等。

2.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与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无力、疲乏有关。

【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鼓励病人咳嗽,并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咯痰的技巧,如翻身、扣背、行深呼吸后咳嗽、咯痰;

3.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4.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1~2L/min;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维持足够的液体入量,使痰液稀释;

6.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痰;

7.保持病人安静,告知病人恐惧或紧张可导致病情恶化。

3.体液不足

【相关因素】与液体摄入量减少,呼吸急促或大量出汗有关。

【护理措施】1.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2.给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3.严格遵医嘱补液,调整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维持液体出入平衡;

4.对担心给他人增加麻烦而限制饮水者,应及时为病人提供便器,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

4.恐惧

【相关因素】与哮喘持续加重,预感生命受到威胁有关。

【护理措施】1.哮喘发作时,陪伴病人、给予心理安慰,使其产生信任和安全感;

2.加强巡视,了解病人需求,并及时给予帮助;

3.每次操作前简要解释操作的目的,使病人消除顾虑和担心;

4.向病人解释保持心情与缓解哮喘的关系;

5.给病人提供活动场所,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6.保持病人舒适的体位,保证充分休息,以减轻体力消耗;

7.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减少不良刺激。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不得随意增减吸入的药量,应按时随诊。

2.消除病因:

尽量避免去公共声场所,避免与已知的过敏源接触,如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的吸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寒、着凉。

3.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多饮水,饮水量每日在2500~3000ml以上。

勿食冷、硬、油炸食物及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鱼类、蛋类、虾、牛奶等。

4.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戒烟、酒。

5.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提高御寒能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6.注意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7.当感到胸闷、喉头发紧时,应全身放松、安静休息,可有效地防止发作。

8.定期复查,病情变化随诊。

 

 

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

文件种类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

制定科室

综合内科病房

制定时间

2013-07-01

修订时间(次数)

2014-06-01

(1)

【护理问题】

(一)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功能下降、心衰、呼衰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粘稠、咳嗽无力、支气管痉挛有关。

3.心输出量减少——与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有关。

4.体液过多——与心输出量减少引起排尿减少、体液摄入量过多,钠入量过多,心衰、呼衰致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水、钠潴留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焦虑、心律失常、氧的供需失调、体质虚弱有关。

6.潜在并发症:

意识障碍——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有关。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有关。

(二)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每1~2小时测量1次,并记录;

2.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2次;保持病室环境舒适、

安静,有计划进行护理、治疗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及

睡眠时间;

3.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高枕卧位;;

4.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为1~2L/min,随时观察吸氧效果;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咯出痰液,必要时吸痰;

6.指导病人有效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

7.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情况;

8.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紫绀、肺底湿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尿量等变化;

9.向病人讲解饮食与水肿的关系,以及限制饮食和饮水的必要性;抬高下肢,增加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

10.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疗效;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及支气管扩张剂,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11.切忌随意服用镇静、安眠药物,禁忌吗啡类药物;

12.发生呼吸困难时,要加强巡视,陪伴病人,以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

13.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呼吸兴奋剂、升压药、吸痰器等。

14.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鼓励少食多餐,以减少用餐时的疲劳;

15.限制输液速度15~20滴/min,控制液体摄入量,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