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7205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课程:

古代汉语院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1,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掌握汉字来源、通过汉字形体的演变,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线索,掌握“隶变”。

教学重点、难点:

形体演变的过程;“隶变”。

2,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1)古埃及圣书字,图:

埃及圣书字:

公元前3100年前后古代埃及的圣书铭刻文字。

3,2)苏美尔楔形文字,图:

苏美尔楔形文字:

公元前32世纪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

4,3)中国甲骨文字,图:

甲骨文字:

又称殷文、卜辞,出现于公元前14世纪。

(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5,一、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1、结绳说周易系辞下: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汉代郑玄周礼注曰:

“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6,据此:

结绳是神农或神农以前上古时期的一种记事方法,以绳结的大小约定事的大小,以绳结的多少约定物的多少。

(结绳记事图),7,、八卦说,周易系辞下: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8,八卦,是由和两种最基本的符号组合而成的八种图形。

代表阳,代表阴。

用这两种基本符号的不同组合,代表各种自然现象乃至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相互转换。

9,、仓颉造字说,先秦典籍中记载,汉字是黄帝史官仓颉创造的。

荀子解蔽: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10,这一传说到了汉代,仓颉造字被极力神化。

论衡骨相:

“仓颉四目。

”淮南子本经训: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11,仓颉,12,二、汉字的起源,、原始图画汉字是从原始图画发展而来的。

宋代郑樵通志六书略:

“书与画同出。

”即汉字和图画共出一源。

13,汉字起源于图画,但图画并不等于汉字,只有当图画具有了一定的读音和意义时,才能真正成为汉字。

古文字学导论:

“汉字的起源是图画”。

14,2、刻划记号已经发现的可能跟原始汉字有关的记号资料,主要是原始时代遗留下来的器物上的符号。

15,汉字的演变.flv,16,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今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视频2,三、汉字形体演变,草书,楷书,行书,17,古汉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隶楷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视频2,二、汉字的发展,18,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三、汉字形体演变,19,1、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而又比较成熟的文字。

20,甲骨文的特点:

带有浓重的原始绘画意味,形体未定形,异体字繁多,牢,龜,21,2、金文,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

金文的象形度仍然比较高,但同时也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

22,金文的特点:

仍有较重的原始绘画意味:

大盂鼎铭文(局部),孝,舞,鑑,形声字大量增加:

申,神,或,國,23,3、大篆,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24,是秦朝通行的文字,又称“秦篆”。

战国时期,中国各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文字加以整理和简化,在“大篆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种标准字体,这就是“小篆”。

秦朝的这一统一全国文字的重要措施,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4、小篆,25,小篆笔画圆转,符号性大大增强,还保存着一定的象形意味。

制定每一个字的规范形体:

用线条写成站立的长方形:

26,5、隶书,是汉朝通用的文字。

始于秦末,沿至三国。

又称“汉隶”、“佐书、“八分”等。

早期的隶书保留了一些小篆的形迹;后来波磔的笔法增多,这成为隶书字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隶书的出现,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27,东汉史晨碑(局部),掠,波磔,28,隶变: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变成了表意的书写符号。

秦代的隶书叫“秦隶”,也称“古隶”。

汉代的隶书叫“汉隶”,也称“今隶”。

隶书体态扁平,字形“八”字分散,呈现出一种动态美:

29,隶变: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变成了表意的书写符号。

30,隶变的表现,1、改曲为直。

将篆书圆转相连的线条变为方折笔画,字形变得方正平直。

31,2、省并。

对一些繁复的笔画乃至部件加以省并、简化。

3、省略。

隶书有时直接省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

32,4、将篆文相同的偏旁分解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

33,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

隶书完全抛弃了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汉字变成抽象的记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隶变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文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文字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4,6、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今草,狂草,35,7、楷书汉朝末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完全成熟于隋唐,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点画形态丰富,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又叫“正书”、“真书”。

历代许多书法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36,欧阳询九成宫,楷书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37,8、行书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38,王羲之兰亭集序,欧阳询千字文,39,40,41,课后思考题,1、说汉字始于八卦或结绳为什么不对?

2、古文字可以分成哪些类别?

42,谢谢指导!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