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327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docx

《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docx

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案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授课教案

2012年/2013年第1学期

课程编号

授课专业

学生

人数

256

课程名称

畜牧业经济管理

授课班级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授课方式

理论(√)实验()实习()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总学时

学分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上机学时

教材名称

王秉秀主编,《畜牧业经济管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达楞浩雅、杜福林主编,《农牧业经济管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韩俊文、丁森林主编《畜牧业经济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岳文斌主编,《畜牧业经济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韩俊文,《畜牧业经济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2月

授课教师

乌日根巴雅尔

职称

讲师

学科

授课时间

2011年9月-2012年1月

授课地点

 

第1次课

学科

课题

第一章导论

周次

时数

2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特点

第三节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理解畜牧业生产的一般性特点,了解畜牧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前沿、对象、方法以及学科特点。

教学重点:

自然因素和地理环境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畜牧业再生产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地区或国家畜牧业均衡生产的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主要内容

①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②畜牧业经济在生产的特点

③畜牧经济管理的内容:

畜牧业经济;畜牧企业及畜牧工业的经济管理

④经济管理手段:

行政手段;教育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数学手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营、管理

3.问题与应用

①为什么说没有畜牧业的农业是跛脚的农业?

②经济管理有哪机种方法,各种方法的作用如何?

第二节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特点

第三节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课后作业

 

1.气候、地理位置对奶牛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如何?

2.简述畜牧业再生产的特点?

 

课后小结

 

第2-3次课

学科

课题

第二章畜牧业经济形式与产业化

周次

时数

4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畜牧业经济形式

第二节中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第三节现代畜牧业

第四节    世界畜牧业生产特点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掌握畜牧业不同经济形式的特点,同时理解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和特点。

了解世界现代畜牧业发展动向以及中国畜牧业现代化的未来趋向。

教学重点:

中国畜牧业产业化特征;畜牧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畜牧业现代化可选择的不同经济形式;畜牧业现代化的本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畜牧业中的经济形式

1.主要内容

①国有经济形式;②集体经济形式;③个体和私营经济;④合作经济形式;

⑤联合经济形式⑥中外合资经营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作经济形式、联合经济形式

3.问题与应用

①我国的畜牧业经济形式有哪几种?

第二节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1.主要内容

①畜牧业产业化的内涵和作用;②畜牧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③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理念机器经营方式;④组建畜牧业产业化的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畜牧业产业化

3.问题与应用

简述畜牧业产业化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第三节现代化畜牧业

1.主要内容

①畜牧业现代化的概念;②畜牧业现代化的特点;③畜牧业现代化的标志;

④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途径;⑤加入WTO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畜牧业产业化、劳动生产率

3.问题与应用

论述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第四节    世界畜牧业生产特点

课后作业

1.中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存在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2.目前中国畜牧业经济形式有哪些?

各自特征?

课后小结

 

第4-5次课

学科

课题

第三章草原畜牧业

周次

时数

4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草原畜牧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游牧文化与草原畜牧业

第三节  国内外现代草原畜牧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掌握国内外草原畜牧业的异同点,了解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本质和特点。

考证和探索目前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

教学重点:

游牧文化与中国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方向;中国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可选择的发展途径。

教学难点:

如何解决中国草原畜牧业面临的典型困境,即发展与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矛盾。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草原畜牧业发展历程

草原畜牧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二节游牧文化与草原畜牧业

1.游牧文化的特点

2.蒙古族游牧文化与草原畜牧业

第三节  国内外现代草原畜牧业

1.国内畜牧业发展状况

2.国外畜牧业发展状况

课后作业

 

1.试论内蒙古地区生态移民工程优劣点?

2.游牧经济的典型特点?

 

课后小结

 

第6-7次课

学科

课题

第四章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布局

周次

四、五

时数

4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畜牧业生产结构

第二节畜牧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第三节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掌握中国畜牧业的生产布局和区域畜牧经济发展特点,了解在中国初步形成的家畜饲养带特征。

 

教学重点:

结合中国不同地区特点,合理布局畜牧业生产。

教学难点:

合理调整和发展中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建立与中国饲料资源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畜种结构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畜牧业生产结构

1.产业结构个畜牧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①产业结构:

是指一定时空结构中各产业之间的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

②畜牧业产业结构:

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的各种家畜和各种

家畜内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2.影响畜牧业产业结构的因素

3.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和目标

4.中国畜牧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畜牧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1.畜牧业合理布局的概念和意义

2.畜牧业合理布局的依据和原则

第三节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

1.主要畜产品布局

2.中国畜牧业布局的调整

 

课后作业

 

1.简述中国北方地区畜牧业生产布局及分类?

 

课后小结

 

 

第8-9次课

学科

课题

第五章畜牧业计划与决策

周次

时数

4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畜牧业预测

第二节畜牧企业经营决策

第三节畜牧企业计划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掌握畜牧业经营单位,即企业经营计划管理方法以及决策过程,企业经营预测的内容。

了解经营决策的原则,编制计划的基本方法;了解预测的概念和基本方法等。

教学重点:

畜牧企业经营决策过程和内容。

教学难点:

畜牧企业年度计划编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畜牧业预测

1.主要内容

①经营预测的意义和内容;②经营预测的程序;③经营预测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营预测

3.问题与应用

影响预测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节畜牧业经营决策

1.主要内容

①经营决策的概念和内容;②经营决策的原则与程序;③经营决策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营决策

3.问题与应用

何谓决策,应遵循什么原则?

第三节畜牧业企业计划管理

课后作业

1.畜牧企业经营决策方法和自身特点?

2.影响预测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3.何谓决策,应遵循什么原则?

 

课后小结

 

第10-11次课

学科

课题

第六章饲料经济

周次

时数

4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饲料经济特点

第二节饲料结构

第三节草地建设

第四节饲料种植业

第五节饲料工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理解饲料业经济特点、饲料作物成本,掌握草业、草地建设基本内容,同时了解饲料工业生产过程及特点。

教学重点:

种植饲料作物成本构成。

教学难点:

人工草地建设以及天然草场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饲料经济特点

1.饲料的概念

2.饲料的分类

①按照饲料营养价值分;②按照饲料来源分;③按照饲料的经济特点分。

3.饲料的经济地位

①饲料的数量决定着畜牧业的规模及其发展速度;②饲料是决定畜牧业

经营成果大小的重要条件;③饲料制约畜牧业的生产结构和饲养方式。

第二节饲料结构

1.我国饲料资源状况

2.我国饲料资源的特点

①饲料资源品种结构与饲料需求不相适应;②饲料资源分布不平衡

;③开发利用程度低。

第三节草地建设

1.草地—是巨大潜力的饲料基地

2.影响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资源利用缺乏制度约束

3.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①建立健全草地责任制,转换草地经营机制;②运用适用技术,提高草地生产水平

第四节饲料种植业

1.饲料基地的地位

2.提高饲料基地作用途径

第五节饲料工业

1.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状况

2.饲料工业发展措施

课后作业

1.种植饲料作物时,主要生产成本项目有哪些?

课后小结

 

第12-13次课

学科

课题

第七章畜牧生产要素组织与利用

周次

时数

4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畜牧业人力资源合理利用

第二节畜牧业生产设备选择与使用

第三节畜牧业资金筹集和使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掌握畜牧企业人力资源、资金、土地等基本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问题。

教学重点:

国内外衡量畜牧业劳动生产率常用的指标;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

畜牧机械设备最佳经济寿命的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畜牧业人力资源合理利用

1.畜牧业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特点

2.畜牧业人力资源与利用

①我国畜牧业劳动力资源状况;②提高畜牧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

3.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指出的劳动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

畜牧业劳动生产率=质量合格的畜产品数量/消耗的劳动时间或:

畜牧业劳动生产率=消耗的劳动时间/质量合格的畜产品数量

4.我国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②生产关系;自然条件

5.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第二节畜牧业生产设备选择与使用

第三节畜牧业资金筹集和使用

1.畜牧业资金的概念及其分类

2.畜牧业资本的合理使用

①讲求效益;②因地制宜;③突出重点。

 

课后作业

 

1.畜牧企业如何合理安排生产车间工人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2.畜牧企业劳动定额方法及特点?

 

课后小结

 

第14-15次课

学科

课题

第八章畜牧业部门经济管理

周次

九、十

时数

6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奶牛场经营管理

第二节肉牛场经营管理

第三节养羊业经济管理

第四节养禽业经济管理

第四节养猪业经济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掌握奶牛场和养猪场经营管理要点,熟悉肉牛场、养羊场、养禽场经营管理。

教学重点:

在不影响畜产品质量情况下,如何使奶牛场、养羊场、养禽场、肉牛场和养猪场生产成本最小化。

教学难点:

奶牛场、养羊场、养禽场、肉牛场和养猪场成本项目明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奶牛场经营管理

1.犊牛的经营管理

2.犊牛饲养的特点

3.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4.乳用母牛的经营管理

饲养阶段;营养需要;日粮结构;饲养制度。

第二节肉牛场经营管理

第三节养羊业经济管理

1.畜产品加工与储存的意义

2.畜产品加工及管理

3.畜产品运输与销售

第四节养禽业经济管理

1.养鸡场的经营方向

2.鸡场的定额管理

第五节养猪业经济管理

1.优良地方猪种的选育

2.国外引进猪种的选育

3.猪的品系繁育

课后作业

1.如何对现代化奶牛场进行投入——产出分析?

2.养猪场主要经营成本项目有那些?

课后小结

 

第16-17次课

学科

课题

第九章畜牧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周次

十一

时数

6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畜牧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畜牧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

第三节  畜牧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学会畜牧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了解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区别、畜牧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可比性条件。

 

教学重点:

生产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

线性规划分析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畜牧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的概念与特点

1.主要内容

①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概念

②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③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

④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济效益、技术效果

3.问题与应用

什么是技术效果?

什么是经济效果?

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畜牧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

第三节畜牧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1.主要内容

①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类与构成

②定性分析法

③定量分析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3.问题与应用

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有何特点?

确立畜牧业技术效果有何意义?

课后作业

 

1.试论大、中型养猪场生产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课后小结

 

第18-19次课

学科

课题

第十章畜牧业科学技术及其推广与评价

周次

十二

时数

4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畜牧业生产力

第二节畜牧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第三节    畜牧业科学技术推广的经济评价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理解和掌握科技成果推广微观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畜牧业科学技术推广的经济效果概念及其评价特点,了解畜牧科学技术推广的概念、畜牧科学技术推广的原则与方法、经济评价的含义及分类。

 

教学重点:

科技成果推广微观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及其完善。

 

教学难点:

畜牧业科学技术推广的经济效果的量化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畜牧业生产力

①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概念;②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③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④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畜牧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①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类与构成;②定性分析法

③定量分析法

第三节    畜牧业科学技术推广的经济评价

经济效益、技术效果

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问题与应用

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有何特点?

确立畜牧业技术效果有何意义?

课后作业

 

1.畜牧业科学技术推广的经济评价方法?

2.胚胎移植技术,在奶牛场推广的经济评价?

 

课后小结

 

第20-21次课

学科

课题

第十一章畜牧业经济核算

周次

十三、十四

时数

4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畜牧业经济核算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资产的核算

第三节畜群、畜产品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第四节    营业收入、利润及其分配的核算

第五节    家庭畜牧业经济核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掌握家庭畜牧业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降低畜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了解搞好经济核算的方法、畜牧企业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固定资产综合核算的综合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营业收入利税率的计算、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主营业利润的计算。

教学重点:

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的计算;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畜牧企业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固定资产综合核算的综合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营业收入利税率的计算、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主营业利润的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畜牧业经济核算的一般原理

1.主要内容

①经济核算的客观要求;②积极核算的意义;③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

④经济核算的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济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

3.问题与应用

怎样理解与应用畜牧业经济核算的方法?

第二节资产核算

1.主要内容

①资产的来源;②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③流动资产的核算管理

④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的核算管理;⑤资产负责的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营租赁、融资租赁

第三节畜群、畜产品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1.主要内容

①成本与费用的构成;②成本核算的内容与要求;③成本核算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第四节营业收入、利润及其分配的核算

1.主要内容

①盈利核算的意义;②盈利核算的内容和方法;③损益表(利润表)编制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④提高赢利的主要前途

第五节    家庭畜牧业经济核算

课后作业

1.大型奶牛场降低牛奶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有那些?

 

课后小结

 

第22-23次课

学科

课题

第十二章畜产品流通

周次

十五、十六

时数

4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畜产品流通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畜产品流通体制

第三节  畜产品流通渠道与环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掌握畜产品流通渠道的主要形式、畜产品流通体制的概念、畜产品流通渠道的概念和意义,了解中国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教训及改革。

教学重点:

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及其主要内容;畜产品流通渠道的概念、意义和畜产品流通渠道的主要形式。

 

教学难点:

中国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教训及改革。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畜产品流通的概念和特点

畜产品有相当一部分要作为生产资料,直接参加再生产过程;同时,畜产品

又是消费品,是农牧业劳动者自身不可缺少的。

因此,畜产品有相当部分要留

在农牧户、农牧业生产单位、生产部门内,用作生产和生活消费。

第二节畜产品流通体制

第三节畜产品流通渠道与环节

1.积累与消费的含义

积累的分类

按形式分为:

资金积累和劳动积累;按使用方向分为:

生产性积累和

非生产性积累;按价值转移的特点分为:

固定资产积累和流动资金积累

消费的分类

畜牧业中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2.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积累与消费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而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因而是消费增长的

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积累与消费又相互制约。

因此,要因时、因地制宜

地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课后作业

 

1.结合中国产品流通体制的过去做法及教训,考虑畜产品流通体制的自身特点及其注意问题?

2.一般,畜产品流通渠道有哪些?

 

课后小结

 

第24-25次课

学科

课题

第十三章畜产品市场

周次

十七、十八

时数

4

授课班级

2009级工商管理一、二班;财务班;市销班;会计1班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畜产品市场的概念与功能

第二节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畜产品价格与宏观调控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熟悉影响畜产品市场供求因素、影响畜产品价格形成的主要方面、政府调控畜产品市场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了解畜产品市场的一般功能、畜产品市场的具体形式。

教学重点:

影响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影响畜产品价格形成的主要方面、政府调控畜产品市场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教学难点:

影响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以及非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使用实验仪器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第一节畜产品市场的概念与功能

第二节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

1.主要内容

①畜产品需求

②畜产品供给

③新产品的供求平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畜产品需求、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

畜产品需求的交叉弹性

第三节    畜产品价格与宏观调控

扩大产品组合策略、缩小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线延伸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

产品定位策略、折扣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

3.问题与应用

①简述畜产品组合策略。

②简述定价策略。

课后作业

1.中国猪肉生产情况及其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2.试论中国原料牛奶价格走势?

课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