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875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docx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一):

教师是一本最好的活教材

她以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催发了多少征帆,她像潺潺溪水般亲切,亦如滔滔江河般激越,她是教育的先锋,教师的楷模,她用爱心和智慧,换得桃李满天。

她就是全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王xx老师。

——题记

教师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27年的教学实践中,王xx始终以真诚的爱心对待学生,以满腔的热忱上好每一节课,以不懈的研究提升教书育人水平,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

一、教书育人,做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为师之道”不仅是做好”业师”,更要成为”人师”,能为大学生思想”释疑解惑”.把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传播到大学生的心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使命。

为此,课堂上,她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情传播,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教学魅力吸引学生,以真情投入激励学生,以言传身教培育学生。

网络班的一位同学说:

”没有哪一门课,像它一样,给我如此多的启迪;没有哪一门课,能像概论课一样,给我如此多的思考;没有哪一门课,能给我如此多的感动。

感谢老师,带我走过这一段让她终生难忘的学习生活!

您的课很有感染力,永远充满了激情,永远澎湃着的是对党的热爱与忠诚,每次上课都能激发她们的爱国热情。

老师,现在我真的信了,我信马克思主义,我信共产党。

”热能班的一名同学说:

”从小到大一直不停地上思想教育课,但是能够真心去学习并喜欢这门课是在大学,喜欢您的课是因为您总是将课程和现实生活相连,与学生关注的焦点相连,喜欢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讲课方式,您讲的道理不空洞,总是像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您的课有启发、激励、唤醒和点燃,是通过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能够仰望星空,看到前进的方向。

二、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恪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带着爱心走上讲台,带着激情面对学生,用真心真情诠释教师崇高职业的真谛,处处体现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她非常注重每一次在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中延伸的思想政治教育。

计算机专业的一名男同学因恋爱问题,情绪不高,对学习无兴趣,甚至与同学关系矛盾重重。

她在课堂上发现这名同学心不在焉、总是无精打采,就主动走近他,通过谈心,帮助他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

她觉得,当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也是最能感动学生和影响学生的时候。

教室里、校园中,每一次真情交流,为学生思想解惑,以正价值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甚至影响他的人生,都使她体验到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尊严和价值。

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教课的自动化班级的蒋友伟同学,家在地震中损失惨重。

这对蒋友伟的打击很大,没有心思上课,思想负担很重。

王xx就经常给他买生活用品,帮助他,和他交流,鼓励他只有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感恩社会和回报父母最好的方式。

她今天依然记得,蒋友伟同学在面对是保研继续读书,还是回到地震灾区早日工作、减轻家里负担的艰难选择时打给她的那个电话。

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指点,渴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人力资源班的王丹萍每逢节假日都给她发短信,她说:

”老师,希望我们的感恩能让您觉得当老师也挺好的。

老师,有你真好,你是我们永远的幸福!

三、志存高远,敬业奉献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研究者、传播者,更是信仰者和践行者,她在向学生传播真理的同时,也实现着自身的追求与价值。

作为省青马工程导师、大学生理论研究会指导教师,十几年来为外国语学院、电气学院、计算机学院作专题讲座上百次,批阅学习心得几千份,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校理论宣讲团成员,到各学院宣讲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等;作为校业余党校兼职教师,为入党积极分子作专题讲座。

寒来暑往,牺牲的是休息时间,收获的是桃李芬芳。

王xx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一三二一多维立体教学新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信仰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她主持完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8年荣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高校思政课‘五个一’教学法的实践探索”2018年1月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支持计划”培育项目。

春风化雨润桃李,一片丹心育后人。

教师是一本最好的活教材。

言谈举止、道德人格,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王xx感谢教师这个职业,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她永远的幸福。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二):

心怀感恩超越自己

他,严谨治学、孜孜以求,勇于开拓、甘当人梯。

课堂上的旁征博引,实验室里的厚积薄发,只因他心中铭记教书育人的崇高天职,他用一个个辉煌的印记为人生注脚,用一个个全新的目标为学子领航。

他就是全省优秀教师、全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计算机学院谢xx老师。

——题记

有人说,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教师不是伟人,但教师的身上却凝聚着千万学生滚烫的目光,这中间,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多年来一直在思考、摸索,怎样把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做好。

在求实、奋进、开拓的教育事业路上,他一路播种,一路付出,让学生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也铸就了自己教育之路的辉煌。

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对学生谆谆教导;他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更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他注重对主讲的省级精品课离散数学的不断提升,每一份教案都要充实最新资料;为了避免学生应付作业、互相抄袭,课前他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思路与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多媒体教学效果,他自费购买了远距离遥控器,实现了到学生中间的近距离互动教学,学生们反映这样听课,老师就在身边,随时交流不敢溜号。

通过他的教学培养与锻炼,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有4名本科生分别在CSCD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有5位本科生获得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

科学事业的成就,要靠一代又一代人持之以恒,为此,他十分关注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高。

为了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他几乎天天在实验室,以至于有人在通勤车上调侃:

谢老师你家这么远,怎么还天天有课呢?

他在为研究生修改论文时,为了提高质量,平均每篇论文都要修改二三十次。

久而久之,他也发现了研究生之间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为了避免学生少走弯路,他还为学院研究生作了具有针对性的讲座。

有付出便会有回报,他指导的2018-2018年毕业的12名研究生,毕业论文全部获得”优秀”成绩,其中有4人获得”优秀研究生”称号,7人获得”研究生科技活动先进个人”,2人获得国家研究生奖学金,1人高水平完成省研究生创新项目。

他个人也获得了2018年”省第三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这无疑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他指导的两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女生邵侠和常宁宁,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分别在北京360公司和深圳迈瑞公司找到满意工作,年薪达10万,远远超出了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反对她们继续学习的家人的预期。

她们在毕业之际说:

”感谢老师教会我们做学问和做人,是您的指导和鼓励激发了我们的潜能,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实现了我们的梦想。

硕士生孙洪洋在收到他凌晨1点多修改完的论文后写道:

”您的学生可能不太会说话。

但是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努力的心。

他知道老师有多忙,他知道老师付出了多少,谢谢老师夜半还在帮我审论文,学生感激不尽!

研究生辛宇入学后一直无法进入研究状态,谢老师便给他讲道理、也曾让他暂时离开实验室静下心来思量,甚至由于恨铁不成钢拍手将自己的手指血管拍裂。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宇在毕业前一年开始研究调度算法,在他们共同努力下,发表3A1B、4篇论文。

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谢老师更是把毕生精力献给科研事业,把科研创新当作崇高的追求,虽然谈起学生们的进步他是满心喜悦的,但他的科研创新,却经历了很多挫折、质疑和长时间的等待。

用一句不恰当的话形容,他的科研创新是在”骂声”中不断成长的。

例如:

由于一些新概念、方法起名时与以往的相近,相关研究被认为已有;由于没有参考,被认为无人研究、没有意义;由于没有比较或比较的少,被认为证明不充分;由于引用论文来自国际会议论文集,被认为无参考价值,等等。

可是他坚信所研究的内容是有意义的,所以一直在坚持。

当他看到研究成果被计算机领域、自动化领域和机械工程领域权威期刊《计算机学报》、《自动化学报》和《机械工程学报》发表时,便更加坚定了要深入研究的决心。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他坚持调度创新研究10多年,率先实现了第三种调度,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谢老师说,他将从实际需求出发,从理论上扩展研究内容,早日实现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

教师职业是崇高的,教师职业是无价的。

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艰辛和奉献、选择了无怨和无悔。

他把一腔热血都奉献给学生和心爱的教育事业,坚持迎难而上,契而不舍,以教学科研大局为重。

2018年,谢老师家里的4位老人先后因心脏支架、股动脉支架和糖尿病等原因住院2个多月,他坚持晚上照顾病人,白天上课并兼顾研究室工作。

2018年11月,谢老师又患上呼吸道感染,为了不影响上课,他便利用课间在校医院点滴一周,直到病情严重到肺炎并发高血糖,医生强制要求住院两周。

2018年4月,谢老师由于踩空楼梯摔倒,引起腹部疼痛。

经两家医院CT、肠镜和彩超检查,确诊为腹部静脉炎。

期间,他强忍着疼痛参加了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联合组织的工业科技特派员到齐齐哈尔和牡丹江的科技咨询活动,不仅做大会宣讲,还到3家企业进行了技术咨询,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他还用了20多天组织申报省领军人才梯队的材料,为了抢时间,他每天带饭去、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家。

一花独放不是春。

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使他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发挥重要作用,他为学院青年教师做教学观摩;还撰写了教学经验论文《讲好离散数学的第一次课》,由于该论文对青年教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被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计算机教育》在封面上重点推荐。

在此前学院”我的中国梦”征文中,他曾写了《心怀感恩,超越自己》一文。

他说,我要感谢引导我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启蒙我研究方向和教我严谨治学的老师,感谢支持、关心一线教师成长的校领导,感谢不断鼓励我的院、处领导,感谢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同事,感谢住院期间陪护我、与我并肩战斗的研究生,感谢时刻担心我身体的家人!

2006年获得省委高校工委表彰时,谢老师曾说过,把奖励当作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再接再厉。

同时,要在工作中帮助、关心更多的人,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多做贡献!

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风雨。

谢xx坚定不移描绘春蚕情愫,倾情奉献为学生指引前程似锦。

他以前这样,今后还这样!

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三):

三尺讲台上书写光荣和梦想

园丁平凡,却是大美的播种者;船帆普通,却是航程的指引者。

埋头奉献,润物无声,乘风破浪,指点迷津。

他以崇高的信念和严谨的治学,彰显了当代青年教师的卓越风范。

他就是全省优秀教师、高校师德先进个人测通学院刘卓夫老师。

——题记

从2004年第一次登上讲台起,十年时光转瞬即逝,刘卓夫作为教育的辛勤耕耘者,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忠诚,凭着对莘莘学子的谆谆教导,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教学蓝图。

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才不辜负教师这神圣的称号,这是刘老师教学的信仰;只有倾情付出,对待教学工作契而不舍,才不辜负学生们的深深期待,这是刘老师的教书理念。

一次次教学大赛,一尊尊奖杯,使他深刻认识到,奖杯上虽然刻有他的名字,但这份荣誉属于他深爱的这所学校,属于团队中那些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的每一个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18年,经过层层选拔,他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在天津大学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当他正在全力准备比赛的时候,不幸他的父突然辞世。

校工会和学院的领导得知消息后,帮他安排料理丧事,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

领导们的关爱让他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也给予了他极大的精神鼓励,他在心中默默感恩的同时,也坚定用自己的全心努力,回报关爱他的领导和学校的决心。

在历时5个多月的备赛过程中,在学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组织下,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年轻人汇聚到一起,组成了备赛团队。

队员们都默默地承受了所有青年教师都面对的来自家庭、工作和继续深造的种种压力。

忘不了年迈体弱的父母为了他们能够顺利比赛替我们照顾年幼的子女;忘不了刚刚安顿好生病的孩子,又要调整状态上台演练的苦楚;忘不了多少个彻夜不眠,多少次挑灯夜战;忘不了各级领导在假期为他们动员鼓劲,激发创作灵感;忘不了指导教师谆谆教诲,悉心指导;忘不了赛前校领导亲临现场,帮他们调整状态。

虽然最终只有他一个人去参加比赛,但是团队的其他老师将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无私分享于他,艺术学院的多位师生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对多媒体课件进行了艺术加工。

正是这些无私的付出,使他能够有幸走上了全国比赛的领奖台,

为人师表倾情奉献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

刘卓夫还记得第一次登台讲课时,由于过分紧张,一节课下来,汗水浸透衬衫的尴尬;更难忘留学回国后,再次走上讲台时,一声久违的”老师好”,让他感慨万千。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也曾有过面对职称晋升时的迷茫,也曾有过收入微薄、入不敷出时的困窘。

但当身在异地他乡,毕业的学生风尘仆仆地前来接站,教师节收到学生签名的贺卡或发来的短信时,那份满足和欣慰,使他更加坚定了做一名教师的信念。

他认为,如果把每次讲课都当成比赛来准备,将学生当成评委,那么学生的反馈,则是改进和提高的源泉。

比如,针对Fouriertransform难于理解,一方面从高中的三角函数入手进行讲解,进而推广到基底的概念,为研究生阶段的时频分析做好铺垫,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从理论的历史沿袭讲起。

Fouriertransform提出之时,不被当时的学术权威Lagrange所接受,但JosephFourier却能坦然对待,坚持真理,从而鼓励学生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再比如,在讲授混叠现象的时候,指出事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要设计抗混叠滤波器,抑制干扰;另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著名的MultimediaLaboratory,反其道而行之,将混叠应用于艺术摄影等方面的实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忘恩师感恩前行

之所以说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在先师的教诲下,选择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份职业的。

曾经指导刘卓夫的两位先生,不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还在生活上给了他不尽的关怀。

在刘卓夫国外求学期间,为了不影响他的休息,先生每次跟他通话时,总是精心地计算时差。

当人生迷茫时,先生的一句”不论何时何地,我都支持你”,让电话一端,远隔重洋的他,泣不成声!

;当系统联调时,先生身先士卒,飞溅的高压机油弄脏了雪白的衣衫,先生却淡然一笑说”你们没事就好”……先生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诲了他为人和做学问的真谛。

所以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前行。

心怀着对前辈关爱的感激,在他成为大一新生班主任的时候,十分注重与学生沟通和联系,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采取设立班级QQ群,建立学生信息卡等方式,将亲和力和感染力融入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

针对”大一”新生初次远离父母,异地求学的情况,在学生生日的时候,组织全班同学为其庆祝。

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和了解所学课程与未来就业的彼此关联,邀请优秀毕业生为全班作讲座,介绍学习方法,树立学习典范,培养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所带测控10-4班中,多人次获得国家和校级奖学金,在全国电子大赛、数学建模联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校优秀班级。

知行统一,博厚悠远。

他觉得,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还有什么能够超越每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光荣与梦想?

又有什么能胜过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那种喜悦与自豪?

在教学、科研的双重使命面前,教师的身份让他既要真心对待科研,更要用良心投入教学。

他相信,每一个拥有一方讲台、面对一群求知若渴学子的教师,只要用心,都能在教研相长中做得更好,也会在日常教学之路上收获更多。

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有壮丽的人生,他用小小粉笔书写梦想,他言传身教续写教育篇章。

在教育事业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为学生奉献的快乐。

难忘三尺讲台,难忘四季风雨,他将继续前行的脚步,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一):

心系学生,情注讲台

三十年潜心探索,悉心授业;三十载无怨无悔,激情不灭。

改革创新路上,有她奋斗的身影。

学子思想深处,有她心血的倾注。

舍小家为大家,她用爱与责任诠释了理工巾帼的美名。

她就是全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管理学院魏玲老师。

——题记

今年9月10日是第30个教师节,魏玲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习和工作也整整30年了。

她说,她不仅感谢理工大学的老师们培养了她,也非常幸运地选择了自己最热爱的职业作为终生职业,为自己能从事这个职业而自豪,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骄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魏玲说:

”德与学是教师最重要的两项素质。

无学无德,学生厌恶你;有学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学,学生同情你;德学兼备,学生才会拥戴你。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教师要有职业道德,她认为爱与责任应该是师德的灵魂,对学生首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她始终抱着对学生的爱心,坚持做学生的朋友。

她所教的专业每年都有二表B的学生,这些学生思想活跃但学习缺乏自信,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有一次她在班级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全国的ERP竞赛,一表班的学生报名非常踊跃,二表B班有一个平时上课很认真的学生迟迟没报名,课间时魏玲特意问他,你为什么不报名参赛,他说:

”老师,我不行,参加也得不上奖。

”她说:

”你都没参加,怎么知道你不行,我觉得你行,至少应当去试一下。

”在她的鼓励下,这名同学报名参加了,而且经过培训、选拔,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赛并获奖,并因此保送了研究生,今年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毕业前他找到魏玲说:

”老师,谢谢您,没有您的鼓励我不会去参加比赛,更不会保送研究生,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当时鼓励她报名时那期待的眼神。

”她深深感觉到,老师的一个鼓励真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

前年冬天,一名学生生病住院,她得知消息马上去了医院病房看望,去医生那里了解病情,医生还以为她是家长。

她每天都抽空去医院看望学生,还给学生带去可口的饭菜,当她把削好的苹果递到学生手里时,学生落泪了。

因为病情需要等学生稍缓解就去上海就医,一月的哈尔滨天寒地冻,为了不加重学生的病情,魏玲亲自开车把他送到了机场,又和他的家长联系在上海接机。

经过在上海的治疗,学生身体渐渐恢复,后来在给她发的短信里一直称呼她魏姨,这名学生说:

”我感觉您不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是我的亲人。

冰心有一段话曾激励过无数的人为这个世界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

”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

”魏玲说,她也许不能成为冰心笔下那个随时播种便能开花的人,但她可以做一颗流星,在学生们孤单寂寞或是踌躇满志时,偶尔还会想起:

在他们的夜空中,曾有这样一抹光亮陪伴学生们走过人生的一段历程。

增强才学,精深业务

为人师者光有人格还不够,身为人师无学即是无德。

要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必须德才兼备。

只有做到学识广博,专业精深,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敬佩。

她觉得,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责任。

提高教学水平,不仅仅要课讲得生动,更要注重讲课内容的实效性,理论固然重要,怎样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更重要,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精练的语言教会学生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应当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在这条路上,她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努力。

她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完成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连续8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ERP软件技能大赛,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同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因成绩优异,她带的队伍被同行称为”梦之队”.

近年来她一直坚持教学研究,将教学经验和体会总结、凝练和提升。

作为课程负责任人的“ERP原理及应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这也是黑龙江省内唯一的1门同名精品课,主编出版了科学出版社教材《ERP原理与应用》。

主持了2项省教学研究项目,主持获得了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4篇。

魏玲说: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只是做了一名教师该做的工作。

感谢领导对我工作的支持,感谢与她共事的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更要感谢我的学生给了我做好教学的动力。

”德学兼备的她始终心怀感激。

为了自己最为热爱的教育事业,她,从未停止。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二):

甘当园丁三十载,无怨无悔做人梯

求知问道,精益求精。

教学楷模,科研尖兵。

因为有爱,科学赋予他无穷力量;因为信仰,一往无前就是他人生的方向。

诚实亲仁、淡漠名利诠释了他——一个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他就是全省优秀教师、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应用学院赵辉老师。

——题记

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他无悔的选择

今年是第30个教师节,也是赵辉大学毕业30年,他与教师节一同经历了三十个难忘的春秋。

因为受到教师母亲的影响,从小他就对教师充满了崇敬之情,非常喜欢教师这个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

1984年他从吉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坚定地选择了做一名人民教师,满怀憧憬地来到了哈尔滨电工学院数学教研室任教。

至今,他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一线已经连续工作了整整30个年头。

从写教案、练板书、研究教学法开始做起,他先后承担了成人教育、普通本科、硕士及博士等各种类别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出的数学类课程多达十四门以上,教过的学生已经超过万人,把整个的青春年华,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更付出了全部心血和智慧。

作为一名教师他也欣慰地收获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收获了桃李满天下。

为此,赵辉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深感自豪、无怨无悔。

他说,他要继续坚持下去,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有用之才。

做祖国栋梁的塑造者,深感重任在肩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高校学生更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把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作为一种不竭地动力,激发了赵辉无限地工作热情,在教学工作中他是这样做的:

第一,循循善诱,加强沟通,不断启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

平日里,他注意建立与学生的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各种信息,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以点带面,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多年来他主动承担电气学院联合办学(即二表B)学生的数学课程的授课工作。

这些同学因为约束自己的能力较弱,刚开始在课堂上,缺课迟到、上课玩游戏、睡觉等,表现的非常离谱。

他及时调整授课方式,拉近和学生们的距离。

在课间和晚自习时间,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交朋友,和他们沟通思想,打消学生们对学习的顾虑,鼓励他们每一次的进步。

在课堂上,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放慢教学进度,保证让学生们学一点会一点。

赵辉说:

”人都是有感情的,当你用真心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反馈是特别积极和热情的,而且这些孩子又都特别仗义,特别重感情,特别讲义气,情商都特别高,他们自己都说辉哥这么够意思,咱们也不差事,一定要好好学,对得起辉哥!

”不久,学生们的课堂纪律明显好转,学习劲头明显增强,甚至很多同学明确的说在高考阶段都没这么努力过,最后班级高数考试及格率达到了85%.其中,杨沫同学首次以二表B学生身份在电气学院成功被保送为硕士研究生,并顺利攻读了博士研究生。

再比如:

他在教学中发现,来自江西的电气10-9班的廖慧琴同学,因为家境贫寒,人有些自卑,沉默寡言,赵辉常常找她谈话举些名人成功的例子鼓励她,引导她培养阳光心态,自己购买学习参考书赠送给她,帮助她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