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598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2日在东城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东城区区长杨艺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中国60华诞的喜庆之年,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

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深入贯彻中央、北京市工作部署和“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圆满完成了建国60周年庆典服务保障工作和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各项任务,保持和巩固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全区上下积极应对,周密组织,共克时艰,在确保经济稳定的同时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制定政策措施,狠抓指标落实。

及时出台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24项保增长措施,从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社会消费等六个方面做出安排部署。

细化财政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1项经济指标,建立11家牵头单位、44家协办单位组成的责任体系。

构建涵盖3大类、24小类、111个指标的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区域经济运行状况。

设立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就业应急准备金、大学生就业实习补助资金等共3500万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820亿元,同比增长9%;区财政收入预计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12.8%;两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8504元,同比增长9%。

  着眼长远规划,促进产业发展。

在区委领导下,组织启动未来20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编制。

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各项任务指标进展情况总体良好。

顺利完成第二次经济普查,制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为做好今后五年发展战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出台主导产业政策实施细则,安排专项扶持资金2亿元,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达到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加大产业发展研究与招商引企力度,引进新增税源6.3亿元。

着力推进楼宇经济发展,摸清了全区755.7万平方米、162座商务楼宇基本情况,初步建立起楼宇经济信息数据库。

抢抓机遇研究发展低碳、中医药等适合东城区位特点的新兴产业,通过组织专家论证考察、参加中关村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论坛等方式研讨低碳城区建设的基本思路,与瑞士洛桑市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项目被纳入中瑞政府间合作框架。

先后参与组织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北京文博会、北京金博会、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单位联谊会等活动,加强产业政策推介与合作交流。

王府井、东二环、雍和园三大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支撑。

  强化投资拉动,促进市场繁荣。

采取各项措施扩大投资和消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05.8亿元,同比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完成367亿元,同比增长13%。

切实加强跟踪服务和协调调度,简化审批流程,确保纳入市、区绿色通道的40个项目快速立项和一批拆迁项目顺利实施,提前完成市政府下达的16亿土地储备任务。

搭建促销平台,举办消夏购物节等系列活动,全力拉动消费增长。

组织重点街区和企业开展金街过大年、推介百家四合院等百余项促销活动,促进了市场活跃繁荣,地坛庙会获得“第四届北京春节庙会·灯会文化活动最具人气奖”。

  主动协调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深入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活动,区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走访200余家企业、单位,帮助344家单位解决问题23类385件。

利用网上服务平台畅通企业与政府的联系渠道,完善部门协调会商机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办中小企业发展论坛,组织5次中小企业资金供需对接会,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为11家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支持146万元。

成立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设立“小额贷款担保绿色通道”,为9家企业争取了2700万元的贷款担保。

组织“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协助申请扶持资金,保护和提升老字号品牌。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步伐,东方奥天、东方文化、东方信达三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调整组建基本完成。

  二、全区上下团结奋战,高质量完成国庆服务保障任务

  作为建国60周年庆典活动举办地,东城区肩负着庆祝大会和广场联欢保障、群众游行游园、安全保卫、环境整治、氛围营造等一系列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全区干部群众、驻区单位和广大志愿者发扬顾全大局、连续作战、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最高的工作标准投入筹办工作并取得圆满成功。

  组织运行高效有序。

组建东城区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安全保卫、环境整治等9个专项指挥部和13个地区分指挥部组成的“1+9+13”指挥运行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协调顺畅、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各指挥部和街道、地区令行禁止、紧密协作,为筹办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服务保障圆满顺利。

全区25所学校15700余名师生参加的广场背景组字,2930名机关干部、部队战士和社区群众参加的联欢晚会表演,2924名武警官兵、青年学生组成的“开天辟地”群众游行方阵,都获得了筹办组织机构的高度评价。

深入细致做好东交民巷29、31号院居民安全保障,确保了焰火燃放万无一失。

全力落实电磁环境清理、“净空”、集结线路清障、交通组织保障和庆典核心区临时环卫保洁,保障了阅兵游行顺利进行。

精心策划12个公园整体游园活动及环境布置,接待游客近47万人次。

严密落实安保措施,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无缝隙的社会面防控网络,狠抓矛盾排查和纠纷化解,累计投入群防群治力量61.2万人次,实现了“大事不出,小事减少,管理严格,秩序良好”的目标。

  营造喜庆文明氛围。

深入开展环境美化工作,栽植200余万盆花卉,搭建9座花坛、15个大型花柱,形成了“一环、一轴、三中心、多节点”的景观格局。

“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60年巨变看东城”展览等一系列群众性教育活动蓬勃开展,营造出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坚持文明城区常态化管理,完成全国文明城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促进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进一步提升。

  筹办工作成效显著。

经过全区团结拼搏,全面实现了庆祝活动“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总要求。

“开天辟地”游行方阵获最佳组织奖,群众游行获创新成果奖,背景组字表演实现了“精益求精、不留遗憾”的目标。

游园活动以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的热情参与,城市超常规运行能力经受了实战的严峻考验。

全区共有31个单位荣获北京市国庆安保工作先进集体称号,30个单位荣获首都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突出贡献奖,东城区被市委市政府和市筹委会授予“最佳服务保障奖”。

  三、推进文化强区战略,充分展现东城文化魅力

  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坚持把挖掘人文底蕴、传承历史文化、展现独特魅力作为东城发展的持久动力,深入推进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

  历史文化街区彰显活力。

玉河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再现了京城“水穿街巷”的历史景观,南锣鼓巷文化休闲街区被美国《时代》周刊推荐为25处必去的亚洲风情体验地之一,国子监街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南新仓、簋街等特色街区发展不断升级。

深入研究17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性规划,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建设规划方案初步形成,第二批10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6项成功进入市级名录。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良好。

组织开展区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认定,鼓励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利用平房区内闲置厂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为28家企业的43个项目提供了6241万元市、区两级专项资金支持,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快速发展。

成功引入北京演艺集团、湖南电广传媒、卡巴斯基(北京)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

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运行良好,开通了首个国家级版权交易系统,全国版权交易共同市场正式启动。

组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逐步完善配套扶持政策,构建涵盖投融资服务、工商税务服务、创业服务等内容的服务平台,依托3G技术开展无线园区建设,雍和园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荣获“2009年度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

  文化旅游助推区域繁荣。

举办首届皇城文化旅游节和“畅游古都、品味东城”等系列活动,设立王府井旅游咨询站,开展旅游网络营销,免费发放《消费伴侣》、《旅游锦囊》和景区门票,大力吸引旅游客源,与其他区县实现互动发展。

设立100万元专项补贴资金,对在辖区举办大型国际会展活动的企业给予补贴,促进旅游会展发展,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均列全市第二。

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年会,全面推介东城资源优势,促进合作与交流发展。

  戏剧文化城建设正式启动。

出台《东城区关于推进首都戏剧文化城建设的若干意见》,制订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聚合戏剧资源,为艺术院团、专家、编创人员、演出场所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进戏剧文化繁荣发展。

承办建国60周年中国话剧艺术发展论坛,宣传东城戏剧文化特色,促进戏剧交流发展。

免费发放4万本《戏剧东城宣传册》,成功举办“戏剧四季风”活动,带动戏剧演出市场持续升温,全区戏剧演出达4100多场次、观众95万多人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5000多万元实施区文化馆升级改造,东直门、朝阳门街道文体中心改造完成并对外开放。

出台《促进社会单位服务社区公益文体活动试行办法》,设立500万元补贴资金,鼓励支持全区48所学校、32家社会单位与属地街道签订协议,对社区居民开放文体设施。

传统文化品牌活动丰富多彩,新年音乐会、文化艺术节、“我们的节日”系列节庆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热情参与,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四、注重城市建设管理,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特定地位,坚持高标准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加强重点项目协调保障服务,确保了海关博物馆、中央编办办公楼等一批项目有序实施,黄金集团综合楼、朝阳门SOHO等项目开工建设。

全力推进地铁六、八号线拆迁,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完成了1800多户居民拆迁任务。

加大政府项目投资,应急指挥中心投入使用,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改造完成,二中分校、灯市口小学工程进展顺利,东四妇幼保健院、鼓楼中医院、建国门医院改造正式开工,上龙西里危改回迁楼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西河沿危改拆迁稳步实施。

完成了61条胡同改造整修,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城市管理有序运行。

全面总结城管新模式五年运行基本经验,促进新模式在经济监测、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等领域拓展应用。

参与第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和2009信息城市高层论坛,充分展示城市管理最新成果,获得住建部颁发的“2009年数字城市建设杰出贡献奖”。

公共安全监管新体系研究基本完成,风险源分类分级管理、监管对象自查自报、监管工作标准化等方面的创新得到充分肯定。

加强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各项安全管理考核指标均未突破。

初步确立了“一个基础平台、六大应用系统”的数字城区建设基本框架。

  城市环境品质继续提升。

编制完成《东城区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道路管理服务规范》,实施《环境卫生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强化环境卫生监督检查。

完成长安街等重点大街及其周边环境整治,实施东北二环6幢楼宇和南北河沿大街两侧建筑物夜景照明工程,成为城市景观新亮点。

健全违法建设快速处理机制,共拆除违法建设1509起、3683平方米。

加强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73.4%。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复工56.3万平方米,竣工4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

  五、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共卫生工作稳步推进。

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体系,按照全市部署狠抓措施落实,切实做到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置。

突出抓好防控宣传、医学观察、健康监测、疫苗接种、定点医院启用等关键环节,实现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有效控制。

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并获得正式批准,成功举办首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组织开展中医药服务进社区、中医药健康大讲堂、中医特色慢性病管理、中医治未病工程进机关等工作,荣获“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

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与二、三级医院的双向转诊,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十百千”工程。

整合资源建立社区健康之家,培育自我保健和健康互动理念,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继续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零差率等惠民政策,免除挂号及诊疗费109.34万元,累计优惠药费200.27万元。

加大食品安全领域综合执法力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发展和改革成绩显著,被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称号和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中高考成绩均创历史新高,体现均衡发展。

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艺术节比赛中共荣获40个一等奖。

获得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8个奖项中的5项,市民学习基地建设项目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

深入开展体育生活化社区创建,成功举办第七届全民健身体育节、第三届“和谐杯”乒乓球赛等活动,参与群众达30多万人次。

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健康生育计划,扎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抓好档案基础工作和重大活动档案归集,档案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与残保金收缴,继续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地方志、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侨务和对台交流,团结各方力量共促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持续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

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设立1500万元就业应急准备金,积极组织困难家庭大学生到社区实习。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5345个,安置失业人员1112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74.83%。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政策全覆盖,各项基金收缴率达到98%以上。

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共支出低保及生活困难补助资金4984.73万元。

实施“夕阳红”工程,总结完善7+X居家养老模式,组建养老服务队伍,为享受政府补贴服务的独居老人提供巡视探访、精神慰藉等五项贴身服务。

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克服困难落实了新增300张养老床位的任务。

设立200万元应急救助专项慈善基金帮扶困难群众,全年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171件。

大力改善民生,完成了6775户民居修缮、9000余户用水“一户一表”改造、3.8万余户平房煤改电和涉及2900余户居民的老旧楼房通天然气工程。

积极做好居民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审核和摇号对接,落实了2847户居民的摇号工作。

继续开展“听民意、访民情、解民难”工作,群众反映的12863件问题已办结12606件。

  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化。

依法组织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选举,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成员年龄、知识结构得到全面优化。

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健全“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现代社区治理模式。

在交道口、建国门等街道开展“开放空间社区参与行动”,进一步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深入实施《东城区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

我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东华门街道、九道湾社区分别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称号,大雅宝等8个社区服务站被命名为“北京市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

  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和市民中心作用,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累计举办心理健康大讲堂、市民论坛等公益活动150余场,政社、政民互动得到进一步强化。

大力培育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助人社会工作事务所等一批社会公益性服务组织,实现管理与服务一体化。

在60座楼宇内建立了社会工作站,对推进楼宇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六、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打造廉洁高效政府

  深入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

  继续深化民主法治建设。

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民主党派监督,按时限完成了366件全国、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通过专题通报工作、创办手机报、组织视察等多种途径,确保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时全面了解政府工作。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并实施《东城区行政执法协调办法》,努力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完善,全年共受理74件依申请信息公开事项,较好保障了公众知情权,进一步拓宽了接受社会监督的渠道。

  稳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

根据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改革方案稳妥实施机构改革,进一步整合优化部门职责体系,突出强化产业发展、服务经济、统筹社会管理职能,改革后共设置政府工作部门28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

科学合理制定部门“三定”方案,坚持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准确界定部门职责分工,强化了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

  大力加强政府管理和自身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促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围绕城市规划、风貌保护、新兴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专题进行考察学习,先后7次邀请专家在政府常务会前讲解金融危机应对、都市旅游、低碳经济等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推动公务员教育培训方式创新,注重提高一线公务员队伍素质和行政效率。

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因公出国等方面管理,大力压缩办公经费,节省政府管理成本。

制定《东城区电子政务建设框架》,启动协同办公平台和网上监察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行政效能。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积极开展源头治理,推行财政资金、政府投资、民生资金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9年是奥运会圆满结束之后又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建国60周年庆典服务保障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抵御金融危机取得的显著成效,区人代会批准各项任务的圆满实现,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

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党派团体、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东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改进的问题: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的壮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还需要加大推进力度;保护风貌、改善民生、疏散人口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方面仍需争取政策支持和居民参与;城市管理软环境和区域文化软实力还需要加快提升;统筹整合行政资源、加强部门联动、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加快“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全面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科学发展、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重要一年。

本届政府换届三年来,经过全区持续努力,区财政连续三年保持了每年递增10个亿的良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较高水平的稳定成长期。

但金融危机对第三产业的滞后影响不容忽视,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改革创新任务依然繁重。

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各种积极因素,又要冷静分析深层次问题,坚持战略引领、突出特色、高端发展,推动东城经济社会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工作部署,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和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完善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人文东城、数字东城、绿色东城,更加注重发展战略研究,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优化,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提升,更加注重区域特色发展,更加注重服务保障民生,进一步促进产业高端化、资源集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优质化和发展可持续化,推动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区财政收入达到77.39亿元,同比增长9%;两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内。

  完成今年的任务指标,要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战略引领,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战略发展、规划先行,在区委领导下,凝聚各方智慧,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高标准确定发展目标,高质量实施规划任务,促进东城科学发展。

  高水准实施总体规划编制。

组织政府各相关部门与总规办和专业机构紧密配合,切实把握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阶段特征,认真分析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努力破解涉及长远发展的难题,突出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扎实做好《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2030年)》的编制工作,科学确定未来2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使之成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宏伟蓝图。

坚持部门协作、专家指导、社会参与,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研究,切实保障总体战略规划的落实。

  认真制定东城区十二五规划。

在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指标的基础上,启动并完成《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实事求是确定主要目标、基本指标和具体任务,使之成为今后五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制定并实施人文东城、数字东城、绿色东城行动计划,为实现新一轮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坚持高端发展,优化产业体系结构

  进一步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增强新活力,以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端化、高附加值、占用资源少、能耗少的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优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兴产业。

立足产业集群、要素集聚、服务集成,构建以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资源经济为载体的产业体系。

吸引大型国企、跨国公司、民营企业总部入驻,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

完善楼宇经济监测系统,出台鼓励引导政策,加强亿元楼宇的培育,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有效载体。

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雍和园扩园为契机,进一步调整经济功能区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完善区域管理机制。

深化王府井商业区升级发展,确定高端业态定位,拓展文化交流展示功能,突出品牌特色,优化服务环境,加快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王府井与银街、金宝街等周边街区、胡同实现一体化发展,全方位提升国际影响力。

依托能源央企聚集优势积极发展低碳服务产业,吸引国内外企业总部、低碳交易机构、新能源投资基金、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入驻,促进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市场交易等产业要素聚集,形成低碳产业生态。

认真落实北京市《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全力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产业,吸引中医药总部企业、销售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聚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健康养生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医药电子交易的运行模式。

用好用足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政策,大力发展文化金融、绿色金融,强化金融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

  加大投资拉动,促进消费增长。

继续实施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加快审批进度,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全力抓好地铁六、八号线扩拆区建设,扎实推进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朝阳门SOHO中心南区、东外地下商城等项目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