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439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9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docx

《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docx

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模板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信息模板

一、高血压

(一)高血压的定义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和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估计,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33.5%,高血压患者超过3.3亿,每年200万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

表1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级(mmHg)

级别

收缩压

舒张压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血压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和/或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注:

若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二)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科学研究表明,以下人群容易患高血压:

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2.超重(BMI:

24-27.9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

腰围男≥85cm,女≥80cm。

3.有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患高血压)。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2两))。

5.年龄≥55岁。

6.长期高盐饮食。

(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遗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父母均有高血压,自律发病概率高达46%。

约60%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

高血压不仅在发生率体现遗传性,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以及其他有关因素如肥胖等也有遗传性。

2.饮食。

饮食结构、营养因素与血压调解有密切关系。

近年来共识是摄入过多钠盐、长期喝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饱和脂肪酸过多,导致血压升高。

经常吃鱼地区,血压水平较低。

因摄入含硫氨基酸(蛋氨酸等)鱼类蛋白质可预防血压升高。

由此可见饮食结构和营养因素对血压调解有重要意义。

盐与高血压关系证据来自人群间比较研究。

限制高血压病人摄钠则血压下降,利用利尿剂、排钠利水,血压也下降。

3.吸烟。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吸烟可在短时间内使血压急剧升高,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会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对高血压患者强调戒烟非常必要。

4.体重。

体重增加所致超重与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肥胖的类型也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5.职业。

紧张刺激是内外刺激因子引起有明显的主观紧迫感,相应的紧张行为表现和相伴随的生理、心理变化等一系列活动过程。

城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体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患高血压也较多。

(四)高血压的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预防,贯穿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的全过程,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

二级预防是指在高血压的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变化。

三级预防是指对高血压病人长期随访指导,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1.低盐膳食。

高血压患者膳食盐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每天5克以下。

具体措施如下。

(1)烹饪时,利用酸、甜、辣、麻等其他佐料来调味。

烹饪时后放食盐。

(2)减少酱油、黄酱、辣酱、豆瓣酱、咸菜等含盐量比较高的调料的使用。

(3)少吃或不吃咸肉、腊肉、咸鱼、咸菜和罐头等传统腌制品。

(4)在加用食盐时,最好使用有计量单位的容器,如盐勺,做到心中有数。

(5)食用包装食品时,要注意食物标签,了解含盐量。

(6)在外就餐时,要告知服务人员菜品要清淡少盐。

(7)多食用新鲜蔬菜。

2.适量运动。

运动是预防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

高血压患者适宜进行有氧运动。

常见的有氧运动形式有:

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秧歌舞、广播体操、有氧健身操、登山、登楼梯等。

运动的目标要从运动的时间、运动的频度和运动的强度来考量。

(1)运动的强度:

①主观感觉:

运动中心跳加快、微微出汗、自我感觉有点累;②客观表现:

运动中呼吸频率加快、微喘,可以与人交谈,但是不能唱歌;③步行速度:

每分钟120步左右;④运动中的心率(次/min)=170-年龄;⑤休息后约10分钟内,锻炼所引起的呼吸频率增加明显缓解,心率也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2)运动持续时间:

高血压患者每周至少进行5-7次运动,最好坚持每天运动。

高血压患者的一次运动应在30分钟左右,或每日累计30分钟。

(3)具体措施:

①运动的形式需要个体化。

②运动项目以节律缓慢而动作松弛的项目为最适宜,如快走(4000步/小时)、游泳、骑自行车等。

③运动量以运动后第2天感觉精力充沛、无不适感为宜。

④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⑤在运动中注意防止发生运动外伤。

⑥留意有任何不适要停止活动并及时就医。

⑦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做些家务、步行购物等活动,使每天的步行总数达到或接近1万步。

(4)注意事项:

①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

②应避免短跑、举重等短时间剧烈使用肌肉和需要屏气一蹴而就的无氧运动。

③安静时血压未能很好控制或超过180/110mmHg的患者暂时禁止中度及以上的运动。

3.戒烟。

高血压患者吸烟会大幅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对每个吸烟的高血压患者都应指导戒烟。

(1)丢弃所有的烟草、烟灰缸、火柴、打火机,避免一见到这些就“条件反射”地想要吸烟。

(2)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

(3)烟瘾来时,坚决拒绝烟草诱惑,提醒自己:

只要再吸1支就足以令之前所有努力前功尽弃。

做深呼吸活动或咀嚼无糖口香糖。

尽量不用零食代替烟草以免引起血糖升高,身体过胖。

(4)用餐后喝水、吃水果或散步来代替饭后1支烟的习惯。

(5)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钓鱼、打球等,一方面可以缓解压力和精神紧张,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把注意力从吸烟上引开。

(6)请家人监督,并对戒烟的成就给予鼓励或奖励。

(7)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选用有助于戒烟的药物,如尼古丁贴片或安非他酮。

4.限酒。

饮酒所致的高血压是可逆的,只需戒酒或减饮酒量就可使血压降低或恢复正常,目标是戒酒。

(1)认识饮酒的危害并树立戒酒的观念。

(2)如饮酒应限量,男性每日饮葡萄酒小于100毫升(相当于2两),或啤酒小于250毫升(半斤),或白酒小于50毫升(1两);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饮酒。

(3)不饮高度烈性酒。

(4)酒瘾严重者,可借助药物戒酒。

5.心理平衡。

缓解心理压力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

(1)正视现实生活,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大度为怀;处理好家庭和同事间的关系。

(2)避免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3)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旅行、运动、找朋友倾诉、养宠物等都是排遣压力的方法。

(4)增强承受心理压力的抵抗力,培养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5)心理咨询是减轻精神压力的科学方法,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

6.定期测量血压

(1)正常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

(2)35岁以上成人提倡每年第一次去医院就诊时测量血压。

(3)高血压易患人群(如血压130-139/85-89mmHg、肥胖等)每六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4)血压的测量应使用合格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一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则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家庭测量血压一般选用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血压计。

测量时,室温控制在21摄氏度左右,安静无噪音;测前30分钟内避免受寒、用力、疼痛、疲劳、进食、情绪激动、吸烟和饮咖啡等;测前5分钟内不要行走,应安静休息,放松精神;最好坐靠背椅,裸露上臂,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

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

二、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症状者,同时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无糖尿病症状者,须改日重复检查以确诊。

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4大类,分别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前三者是临床的常见类型。

据2008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估计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240万人,其中农村约4310万人,城市约4930万人。

我国成人中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和/或餐后血糖不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约1.5亿。

(二)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糖调节受损史;

2.年龄≥45岁;

3.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2);

4.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有2型糖尿病;

5.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6.妊娠糖尿病史;

7.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脂≥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0.静坐生活方式者。

(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超重与肥胖。

肥胖者由于脂肪细胞变得肥大,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变小,同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易发生糖尿病。

2.缺乏活动。

缺乏活动导致体内的糖分消耗减少,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3.不合理膳食。

饮食中高脂肪、高热量的成分增加,会造成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成为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诱因。

4.精神紧张。

精神长期高度紧张会造成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5.遗传因素。

有糖尿病家族史着患糖尿病的机率比正常人大。

糖尿病的遗传主要是一种易患倾向,至于是否发病或何时发病,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

(四)糖尿病的预防

糖尿病提倡预防为主的方针,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合理膳食。

(1)控制总能量摄入。

(2)膳食总能量的20%~30%应来自脂肪,其中少于1/3的能量来自于饱和脂肪。

(3)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5%~65%,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

对碳水化合物总能量的控制比控制种类更重要。

(4)蛋白质提供的能量不多于总能量的15%。

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1.0g/kg体重。

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g/kg体重。

(5)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

(6)避免摄入过多甜食,可用无能量非营养性甜味剂。

(7)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5克以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8)妊娠期糖尿病要注意补充叶酸以防止新生儿缺陷。

2.适量运动。

适量活动可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还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

(1)糖尿病患者均应在制定运动计划之前进行医学检查。

(2)运动计划的制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应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3)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如一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

研究发现即使进行少量的体力活动(如平均每天少至10分钟)也是有益的。

(4)应随身携带糖果或巧克力,预防低血糖发生。

(5)尽量结伴运动,并且随身携带写有自己病情、要求急救及联系人等的患者卡片,以备急用。

(6)运动鞋要轻便松软,鞋底不能太薄。

(7)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运动时要逐渐增加运动量。

(8)运动前后要做预备活动和整理活动,防止外伤和扭伤。

(9)适宜的运动项目主要有:

慢跑、快走、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3.戒烟限酒。

吸烟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神经并发症以及截肢的风险。

大量饮酒可能诱发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引发或加重脂肪肝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加重胰岛素抵抗;并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4.心理平衡。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和减少并发症,保证和改善生活质量。

5.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预防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足病等糖尿病并发症。

6.做好血糖的自我监测

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

(1)使用血糖仪自我测量血糖步骤

第一步:

将指尖充分洗净并擦干,用仪器自带的取血笔快速刺入手指;

第二步:

将指尖的血滴(约黄豆大)滴在试纸上,将有血滴的试纸放在仪器中,按动读数按钮(有些仪器自动读取);

第三步:

读取屏幕显示数值;

第四步:

每次用完之后需要将仪器擦拭干净。

(2)血糖自我监测注意事项

a.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每日监测血糖1-4次。

b.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次。

c.生病时或剧烈运动之前应增加监测次数。

d.生病或血糖>20mmol/L(360mg/dL)时,应同时测定血酮或尿酮。

e.监测时间。

每餐前后2小时,睡前。

如有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的血糖。

f.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患者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

g.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应每天监测血糖。

h.血浆葡萄糖水平比全血葡萄糖水平高,在测定血糖水平时,要注意所采用的仪器是监测血浆葡萄糖还是全血葡萄糖。

三、肿瘤防治

(一)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一种人类自身细胞的异常增生引发的疾病,是机体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

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切除后一般不复发或少复发,也不会发生转移;恶性肿瘤通常生长较快,往往会有复发和转移。

过去10年间,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发病仍呈上升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下降;但肺癌的发病和死亡变化不大,仍居我国发病死亡首位。

我国城乡不同地区肿瘤发病与死亡的差异逐渐减少,年龄调整发病率城市略高于农村,而死亡率农村略高于城市。

(二)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

1.老年人群。

尽管肿瘤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肿瘤发病高峰在50对以后,肿瘤发病风险对年龄增加而增大。

2.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

主要是指职业肿瘤,如放射线工作者,铀矿及反应堆工作人员、石棉工人等,在致癌物质环境中工作的人若吸烟、饮酒,将加重致癌物质的刺激。

3.遗传因素造成的高危人群。

肿瘤是个体遗传基因错乱与环境胡总致癌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某些肿瘤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

4.治疗后的肿瘤患者。

如果没有得到根治,肿瘤还会复发或转移,肿瘤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有重复癌,而且肿瘤患者身上还可能存在许多癌前病变,不断恶变出现新的病灶。

因此,肿瘤患者要根据医生的指引,定期复查随诊。

5.有癌前病变的患者。

癌前病变是指继续发展下去具有癌变可能的某些病变,例如:

黏膜白斑,交界痣,慢性萎缩性胃炎,子宫颈糜烂,结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某些良性肿瘤等。

许多癌症如果能在癌前病变期予以重视并加以治疗,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

(三)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并不是肿瘤本身的直接遗传,而是对肿瘤易感性的遗传。

有些人更易发生某种肿瘤,说明了这些人对某种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需要其他外界致癌因素的参与才能发生肿瘤。

2.烟草使用。

烟草使用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单一最大可避免风险因素,估计每年导致22%的癌症死亡。

二手烟(也称为环境烟草烟雾)已被证明能够使不吸烟者罹患肺癌。

无烟烟草(也被称为口用烟草、嚼烟或鼻烟)可导致口腔癌、食道癌和胰腺癌。

3.肥胖和超重、饮食因素、缺乏运动。

超重和肥胖与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如食道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肾癌。

饮食中水果和蔬菜含量高可能对抵抗多种癌症起到保护作用。

相反,过量食用红肉和腌制肉类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

定期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重加上健康饮食可大幅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

4.酒精使用。

酒精使用是导致多种癌症的一项风险因素,包括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

罹患癌症的风险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如果人们在大量饮酒的同时还大量吸烟,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会大幅提高。

5.感染。

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导致宫颈癌;幽门螺旋菌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在某些国家,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增加了患膀胱癌的风险,而在其他一些国家,肝吸虫增加了胆管出现胆管癌的风险。

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及传染和感染的预防。

6.环境污染。

饮用水或室内和周围空气污染可能会带来环境致癌化学物质暴露。

致癌物暴露还可因化学物质造成的食品污染而发生,如黄曲霉毒素或二恶英。

燃煤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使肺癌发生风险加倍,全世界由于家用燃煤导致室内空气污染而造成的肺癌死亡约占肺癌死亡总数的1.5%。

7.职业致癌物。

在工作环境中,有40多种物质、混合物和暴露情况对人类有致癌性,它们被归类为职业致癌物。

间皮瘤(肺或胸腔外膜上的癌症)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作相关的石棉暴露有关。

8.辐射。

电离辐射对人具有致癌性。

电离辐射可能诱发白血病和多种实体肿瘤,年轻时遭受暴露带来的风险更高。

电离辐射是一种基本诊断和治疗工具。

为确保使其益处大于潜在的辐射风险,应对放射性医学操作做出适当规定,并进行正确操作,以降低不必要的辐射剂量,尤其是儿童。

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具有致癌性,可导致所有主要类型的皮肤癌。

避免过度暴露,使用防晒霜和保护性服装都是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四)恶性肿瘤的预防

国际抗癌联盟认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据此提出了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概念:

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

约80%的癌症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注意环境保护较为重要。

近年来的免疫预防和化学预防均属于一级预防,如乙型肝炎疫苗的大规模接种等。

二级预防是指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予以及时治疗。

癌症的早期发现能够大幅提高治疗成功的可能性,对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一方面从中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尽可能发现较早期的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级预防是治疗后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包括各种姑息治疗和对症治疗。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危险因素是预防癌症的第一要务。

具体措施如下:

1.合理膳食。

很多癌症的发生与不健康饮食关系密切,如食管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1)少吃熏、腌、泡、炸食品,如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类、熏制食物及泡菜等。

(2)少吃过烫、过咸、过硬食物,限制盐的摄入(包括盐腌食品或用盐加工的食品)。

(3)避免含糖饮料,限制高糖、低纤维、高脂肪、肉类食物的摄入。

(4)避免过量进食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和加工的肉制品。

(5)少喝含酒精饮料(预防喉癌、食管癌、肝癌等的发生)

(6)不食用发霉的谷类和豆类,如霉变的花生米、玉米、黄豆等。

(7)少用辛辣调味品,如肉桂、茴香、花椒、肉蔲等(过量食用这些食物有可能促进癌细胞的增生,从而加速癌症的恶化)。

(8)强调通过膳食本身满足营养需要,不要使用营养补充剂来预防癌症。

(9)多吃不同种类的新鲜蔬菜、水果、豆类、菇类食物(增加体内的维生素,抑制癌细胞的繁殖)。

(10)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莴苣等蔬菜。

2.适量运动。

终生保持合理体重,在所有的年龄段都不要超重。

保持体重要从坚持日常锻炼及限制高能量食物和饮料入手。

目前已出现超重或肥胖的个体,只要能减轻体重,即使是很少重量,对健康也是有益的。

坚持日常锻炼。

成人每周至少要参加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或75分钟高强度锻炼;减少坐卧不动的时间,如看电视、电脑等。

3.戒烟限酒。

吸烟者要立即戒烟,非吸烟者要避免进入烟草暴露的场所,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者进行劝阻。

如饮酒应适量,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

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50克。

4.心理平衡。

研究发现,克己、压抑、焦虑、易怒、抑郁、无助、敌视、完美主义、过分为别人着想等性格与癌症相关。

改变癌症相关性格,有助于预防癌症。

(1)用健康的方法宣泄内在愤怒。

(2)顺其自然不苛求自己。

(3)追求率真自然不压抑自己。

(4)懂得享受和放松不压榨自己。

(5)接受缺点不责备自己。

(6)保持幽默感。

5.识别恶性肿瘤的早期报警信号

1.异常肿块:

乳腺、颈部、皮肤和舌等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消或逐渐增大的肿块。

2.疣痣增大: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变浅,迅速增大,脱毛、痛痒、渗液、溃烂等。

特别是在足底、足趾等经常摩擦部位。

3.异常感觉:

吞咽食物时的哽咽感、胸骨后闷胀不适、疼痛、食管内异物感。

以上症状进行性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4.溃疡不愈:

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有鳞屑、出血和结痂等。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进食后上腹闷胀,并逐渐消瘦、贫血等。

6.大便习惯改变:

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变形,带血或黏液。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耳鸣,听力减退,鼻出血、鼻咽分泌物带血和头痛。

9.月经期外或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6.学会恶性肿瘤的自我检查

1.最少每月一次自行触摸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检查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认为,小于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属于正常),肿大淋巴结质地如何,是否固定,有无压痛。

2.长期咳嗽时,应注意咳出的痰中是否有血丝掺杂,注意咳嗽的时间、胸痛的部位、血量的多少、血丝的颜色等。

3.食欲不振并出现消瘦、上腹痛时,若伴有恶心呕吐,要注意观察呕吐物中是否带有黑褐色内容,注意观察大便是否呈柏油状或带血,大便的形状是否有改变。

4.女性每天或每周观察白带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白带是否带有腥臭味。

5.每天大、小便的习惯有无改变。

特别注意大便时有无疼痛感、下坠感及粪便的外形有无改变。

小便时观察射程是否缩短,有无白色分泌物排出,有无血尿,会阴部是否有不适感等。

6.长期原因不明发热时,应注意测量体温,每日4次,早、中、晚、夜间各1次,连续三天,并做记录。

7.男性应注意阴茎包皮是否过长,尿道口处是否有溃疡结节,阴茎冠状沟是否有易出血的菜花样肿物。

8.剧烈活动后出现四肢疼痛且活动受限制时,应注意四肢关节有无肿胀,皮下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