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接地培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437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接地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综合接地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综合接地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综合接地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综合接地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接地培训.docx

《综合接地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接地培训.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接地培训.docx

综合接地培训

四电接口

铁路四电工程是指通信工程、信号工程、电力工程及电气化工程。

铁路四电接口指的是站前单位施工为站后预留、预埋附属构筑物,两个以上相关单位发生的工作衔接就是接口。

简单的讲就是前道工序与后道工序的衔接。

因此接口工作就包含了多种专业、多个工种、站前单位、站后单位等多个方面综合在一起的一项工作。

哪一个没有做好,就会导致后续无法施工。

四电接口的主要内容有:

路桥隧综合接地系统、接触网支柱基础以及区间路基电缆槽、过轨管和手孔井的埋设;站场路基电缆槽、过轨管和手孔井的埋设,桥梁电缆槽设置,隧道内电缆槽和过轨管的设置等

 

综合接地

综合接地仅是铁路四电工程中的一部分。

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引接线或连接线等构成。

综合接地系统是根据铁路等级、不同地区、不同设备、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护措施,达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要求。

综合接地的设置根据施工专业的不同,分为路基综合接地、桥梁综合接地、隧道综合接地

第一章区间路基工程

路基综合接地由电缆槽、贯通地线、接地端子以及分支引接线组成。

一、电缆槽

路基电缆槽分为电力电缆槽和通信信号电缆槽两种。

项目部所属一、二、四分部正线区间路基根据《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图号:

晋中南大样图施(路)】中所述:

正线左侧路肩上设置电力电缆槽,右侧路肩设置通信信号电缆槽。

两侧电缆槽尺寸均为长度100cm,宽47cm,高度43cm(含盖板),设置在接触网立柱外侧。

 

电缆槽在施工中应保证基础平稳、密实,槽身与槽身紧贴,连接平顺。

盖板顶外侧与路基护肩平齐,内侧略高以便于顺接路基横坡,利于排水。

电缆槽铺设完成后应形成“横向一个面,纵向一条线”,避免电缆槽下陷,影响路基外观质量。

 

 

 

根据《路基设计联系单(2011)024》号中第5条:

信号接地:

路基地段信号电缆槽下300mm处埋设贯通地线,每100米预留路基型接地端子一个,每个路基工点至少预留一个端子。

接地端子直接灌注在电缆槽中,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

埋设示意图如下:

 

路基左侧电力电缆槽按设计要求不设置接地要求。

二、贯通地线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根据最新会议精神,路基仅在通信信号电缆槽下埋设贯通地线,电力槽下不埋设。

贯通地线埋设在电缆槽底面下30cm处,每100米需设置分支引接线与电缆槽内侧接地端子相连接。

贯通地线的主要埋设工序和工艺:

1、贯通地线埋设在基床表层顶向下73cm(43cm+30cm),所以在贯通地线必须在填筑基床表层之前施工;

2、测量定位:

在路基基床底层顶放样定位(尽量避免靠近线路内侧,以免后期施工接触网支柱基础时被破坏),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割槽”,满足深度要求;

3、向“小槽”内回填40mm厚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铺设贯通地线,再次回填40mm厚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进行人工夯实;

 

贯通地线连接方法:

一字型和T型两种

“一字型”连接法主要用于纵向贯通地线连接。

“T型”连接法主要用于贯通地线与分支引接线连接和两侧的贯通地线横向连接。

如图:

 

 

三、路基过轨管

路基过轨管是连接铁路左右两侧各种电缆的通道。

以路基两侧电缆井为起始点。

过轨管与电缆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过轨管形式

路基过轨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缆过轨,另一种是过轨引入。

第一种电缆过轨。

指在路基两侧路肩对应处,分别设置一个电缆井,再用过轨管道连通

 

 

第二种电缆过轨引入。

指在路基外侧有中继站、信号站等站房设备时,电缆需要由路基一侧过轨并引入至站房设备内。

 

 

在区间路基中,主要采用以上比较简单的形式。

但在站场路基或者特殊地段时,会在路基中心处或者股道之间设置电缆井连接的方式,即采用多处电缆井“串联”连接过轨管。

以“鹤壁时丰站”为例:

 

 

2、过轨管埋设方式

 

 

过轨管埋设在基床表层底面以下,即要保证基床表层60cm厚填料不能减少。

①根据电缆井中管口位置及排列方式确定埋设深度和宽度,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挖槽”。

②机械开挖完成后,人工清除基底浮土。

用小型机械夯实、整平。

③用C15砼进行铺底,厚度10cm,并做成一定的坡度“中间高两边低”。

④基底砼初凝后,按照间距要求布设过轨管。

单层过轨管时,一次成型;双层过轨管时,必须进行分层浇筑成型。

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70%后,再填筑基床表层。

注意事项:

①过轨管连接。

过轨管长度不够要进行连接时,采用扩口管或者PVC管进行套接。

连接完成后,用专用胶水进行“密封”,再用宽胶带进行包裹,保证不渗不漏。

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过轨管两端采用软布等封堵,防止混凝土倒灌进入管内,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通长Ф4铁丝,用于站后穿缆。

过轨管在电缆井内壁埋设时,外露5cm。

③过轨管埋设时,砼基础做成明显的“一字坡”行,以便于后期清理管内垃圾和穿缆。

保证路基过轨管施工质量的关键是三个方面:

一是过轨管铺设基础要平稳坚实、不下沉;一是管节之间的连接质量;二是过轨管穿过水沟时的施工。

第二章桥梁工程

桥梁综合接地由预埋接地钢筋、接地端子及不锈钢连接线组成。

也可以按施工情况分为:

下部结构接地、上部结构接地、上下结构连接三部分。

1、下部结构接地

预埋接地钢筋由桩基接地钢筋开始,连接承台接地钢筋、墩身钢筋直至与墩顶接地端子焊接而成。

桩基接地钢筋一般采用桩基钢筋笼钢筋,并不另行预埋钢筋。

桩基钢筋与承台底部钢筋网钢筋采用“L”型焊接牢固。

接地钢筋从承台处开始,确定具体位置,采用专用的预埋钢筋埋设。

必须使用双面搭接焊进行钢筋接长,严禁“对焊、点焊、绑扎”的工艺形式。

接地钢筋在墩顶顶帽时,计算准确长度,焊接接地端子,以端子顶部伸出混凝土顶面5cm为宜,并将伸出部分用“红色”塑料袋等包裹,防止砼浇筑过程中损伤或污染。

墩顶接地端子焊接好后,立即进行电阻检测,记录数值。

2、上部结构接地

桥梁上部结构接地一般指梁体内接地钢筋设置。

本标段采用T梁结构,梁体内不设置综合接地。

而是采用“后焊接法”将接地端子焊接在T梁外侧的角钢支架上。

钢桁梁是焊接在大里程梁端底部。

3、上下结构连接

不锈钢连接线的作用是连接桥墩顶部接地端子和通信信号槽内接地端子,使两处接地端子相连,形成接地系统。

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个配套的防盗螺栓(每个螺栓上配套一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组成。

不锈钢连接线施工时必须用PVC管进行外包,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梁体和墩顶上,保证连接线稳定、牢固,不得脱落。

防盗螺栓与接地端子相连时采用专业螺栓(六角)扳手拧紧、上牢。

 

4钢桁梁电缆槽及接地端子

钢桁梁电缆槽设置方式与T梁相同(见上)。

设置在挡砟墙外侧人行道角钢支架上。

钢桁梁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设置在钢桁梁起点侧。

焊接在梁底,用不锈钢连接线与墩顶接地端子相连。

如图:

 

5、接触网支柱接地

桥梁综合接地有通信信号接地和接触网接地两项内容。

接触网接地为首选,根据《铁路桥梁信号及接触网接地系统》(图号:

晋中南洪日施桥-参-Ⅵ)中要求:

接触网在桥墩接地时,信号不接地。

剩余桥墩按照信号接地进行施工。

桥梁信号接地按照图(晋中南洪日施桥-参-Ⅵ-12)中要求施工,此时接触网预埋锚栓柱与墩身内预埋接地钢筋不连接。

桥梁接触网接地按照图(晋中南洪日施桥-参-Ⅵ-13、17)中要求施工,此时信号不接地。

 

第三章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中的综合接地设置分为三个部分:

接地极、接地钢筋、接地端子以及长隧道需要设置的洞内过轨管。

1、隧道接地极设置

Ⅳ、Ⅴ极围岩隧道,利用隧道内初期支护锚杆与钢构架形成接地极,按一个台车位(12m)长度距离为间隔,将锚杆与钢构架在左侧或右侧墙角附近。

再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接地钢筋连接。

Ⅲ级围岩隧道,锚杆与专用环向接地钢筋构成接地极,按一个台车位(12m)长度距离为间隔,将锚杆与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在左侧或右侧墙角附近。

再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接地钢筋连接。

Ⅱ级围岩隧道,利用隧道底板下层的结构钢筋做为接地极,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接地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采用“L”型连接件焊接,其它节点绑扎。

底板接地钢筋网间隔一个台车位(12米)设置一处。

钢筋网两侧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2、接地钢筋设置

隧道二衬中有钢筋的隧道,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纵向接地钢筋约50m处,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环、纵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

并且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二衬无钢筋时,约100m设环向接地钢筋与接触网基础连接,并且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3、接地端子

隧道内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3.1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隧道右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隧道在中部设一处。

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3.2从隧道进口27m处开始,在隧道左侧电力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

从隧道进口27m处开始,在隧道左侧电力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

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3.3在隧道内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距底板30cm)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设备、设施接地。

隧道内各处接地端子埋设完成后,用红色喷漆在旁边二衬混凝土上做显著标识,并做好实际里程登记。

以便于后续施工时查找。

4、过轨管

隧道过轨管一般设置在隧道进出口处和隧道内专用洞室处。

过轨管分为电力过轨管和通信信号过轨管。

4.1电力过轨管

隧道在进出口处以及洞内变压器洞室处埋设电力过轨管,钢管垂直于线路方向。

在隧道进出口处时过轨管在隧道左侧与电力电缆槽连通,右侧与洞外电缆井连通;在变压器洞室处时钢管左侧与洞室内电力电缆槽连通,右侧引出至隧道壁0.1m高度。

钢管拐弯处必须光滑平顺连接,弯曲半径大于1.2米,每根钢管内各穿3根Ф4mm铁丝以便于穿缆。

4.2通信信号过轨管

隧道在进出口处以及洞内专用洞室处埋设通信过轨管。

在隧道进出口处时钢管垂直于线路方向,管端右侧与隧道右侧通信信号电缆槽连通,左侧与洞外电缆井连通;在专用洞室处时,过轨管采用与线路夹角45°方式埋设。

过轨管由线路一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引入另一侧通信信号电缆槽。

管口高出电缆槽底5~20cm。

钢管拐弯处必须光滑平顺连接,弯曲半径大于1.2米,每根钢管内各穿3根Ф4mm铁丝以便于穿缆。

过轨管接续采用管节、扩口钢管或专用连接管件,保证接口不渗不漏。

过轨管埋设完成后,两侧电缆槽内的管口必须采用软布包裹密实,以防杂物等掉落管内,堵塞管径。

 

 

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会议纪要

 〔2012〕37号

—————————————————————————————

 

瓦塘至汤阴东段路基信号贯通地线

 施工技术交底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

2012年7月25日

会议地点:

晋豫鲁铁路通道公司206会议室

2012年7月25日,晋豫鲁铁路通道公司物资设备部组织召开了瓦塘至汤阴东段路基信号贯通地线施工技术交底会。

ZNTJ-1标至ZNTJ-13标项目经理部主管经理、工程部长和有关人员,ZNJL-1标至ZNJL-10标监理项目部主管,铁三院、中咨院信号、路基设计人员,吕梁、安泽、河南指挥部,平顺工作组主管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设计院对路基信号贯通地线铺设进行了施工技术交底,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明确,会议纪要如下:

1.瓦塘至汤阴东段路基(含站场)通信、信号电缆槽下部的信号贯通地线敷设施工由相关站前施工单位负责,公司与站前施工单位签订委托施工协议。

2.信号贯通地线由公司负责采购供应。

贯通地线连接材料C型压接件由施工单位自购,电缆槽接地端子含在站前工程范围由施工单位自购。

   3.施工单位要按照通号〔2009〕930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工艺工法及设计要求进行贯通地线、路基电缆槽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艺标准符合相关规定。

施工单位要按规定编制作业指导书,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培训,要配备必要的懂贯通地线施做的专业人员进行信号贯通地线的接续施工和技术把关。

4.监理按照规定做好监理工作,做好旁站记录。

指挥部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协调解决。

5.设计院对信号贯通地线技术交底资料于2012年7月28日前补充完善后提交公司物资设备部,由公司随纪要转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6.对路基电缆槽下部敷设信号贯通地线,当接地电阻大于1欧姆时,要采取设置接地极或使用降阻措施使贯通地线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7.在过轨管线分支处、设备洞室处、电缆井(手孔)处要设置接地端子。

8.施工单位要对路基、隧道、桥梁设置的接地端子位置在电缆槽上进行标记,造册登记,注明接地端子、接地极里程座标、接地电阻,向站后施工单位进行交接。

9.设计院要在2012年8月15日前提供桥梁电缆槽图纸和技术规格、材质要求,满足施工单位采购需要。

10.ZNTJ-2标三交至临县北段隧道、桥梁、路基的电力电缆槽与通信信号电缆槽左右位置设置要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电缆槽位置相对应。

11.施工单位按照本标段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长度,计算统计信号贯通地线实际需求数量,于2012年8月20日前报公司物资设备部。

12.对于桥与遂、桥与隧、隧与隧相连路基电缆槽长度小于100米的地段,通信、信号电缆槽下部不敷设贯通地线。

附:

设计院路基信号贯通地线施工技术交底资料

参加会议人员签到表

 

 

 

 

主题词:

基本建设 电务 信号 会议纪要 

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综合部  2012年8月6日印发

路基贯通地线施工技术交底资料-信号 

一、概述 

山西中南部通道瓦塘至汤阴东段路基地段面向日照方面线路右侧(上行线路侧)设有通信信号电缆槽,其中吕临支线共线段临县北至三交区间(改DK68+800~改MDKIIIK37+200)设于面向日照方面线路左侧(下行线路侧)。

 

山西中南部全线设置一条35mm2的环保型贯通地线。

小于100m的路基地段贯通地线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内。

大于100m的路基地段贯通地线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下方300mm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每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通过分支地线与贯通地线连接。

 

二、贯通地线 

1、采用35mm2的环保型贯通地线。

 

2、贯通地线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下方300mm处,敷设时考虑2%的弯曲系数,贯通地线埋设要求同通号(2009)9301中相关要求。

 

3、贯通地线通过分支地线与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连接。

 

4、贯通电线在路基两端各预留3m长度盘存,做好防护并与站后施工单位做好交接。

 

5、贯通地线接续采用C型压接,见通号(2009)9301‐40图5。

 

三、接地端子 

1、通信信号电缆槽内部靠近线路内侧壁每100m设置一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采用路基型,见通号(2009)9301‐40图6。

 

2、在过轨管线分支处、设备洞室处、电缆井(手孔)处要设置接地端子。

 

3、接地端子通过分支地线与贯通地线连接。

 

四、分支地线 

1、分支地线与贯通地线同材质。

 

2、分支地线一端与通信信号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连接,另一端与贯通连接。

连接方式均为C型压接。

 

 

五、对路基电缆槽下部敷设信号贯通地线,当接地电阻大于1欧姆时要采取加降阻剂、增加单体接地极等方式使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