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鲸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319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鲸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9鲸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9鲸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9鲸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9鲸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鲸教学设计.docx

《9鲸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鲸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鲸教学设计.docx

9鲸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

(第九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

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

概括起来说,4—7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地了解到,鲸比象还要“大得多”。

接着,用翔实的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大”。

然后,又以我国捕获的一头鲸为例,再次列举具体数字,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很大。

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又一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在介绍鲸的呼吸时,用“花园里的喷泉”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学情分析

鼓励学生质疑,找出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

1.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

2.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初步了解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鲸是哺乳动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

教师讲故事:

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

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

当鲸到达赛场大门口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

鲸和虾将军发生了争吵,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又回去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相信学完了《鲸》这篇课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交流有关“鲸”的资料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鲸的资料。

2.教师也收集了部分鲸的资料,下面一起看看。

(教师介绍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关于鲸的哪些知识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是刚了解的,哪些是有疑问的?

做一做标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书小建议:

1.用快速阅读法读课文,把生字的读音读准。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3.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四、检查自读情况

1.学生汇报读书的收获:

如:

鲸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的动物,分齿鲸和须鲸两类;还介绍了他们的进食、睡眠、呼吸等。

(教师随机板书。

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取想研究的内容,按选的问题分组进行学习:

⑴个人充分自读有关的段落。

⑵组内充分交流个人自读后对这一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作者说明介绍的方法。

⑶共同设计生动有趣的汇报方式,来讲清楚鲸这方面的知识。

在组内分工,进行模拟汇报。

五、全班交流,全面认识鲸

1.小组代表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并完成板书。

2.鼓励学生用文中的说明方法。

3.指导朗读。

六、回归整体,突破难点

想想老师刚才讲的那个故事,说说你认为虾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的原因是什么?

(不是鱼,是哺乳动物)原因:

1、进化。

2、用肺呼吸。

3、胎生,吃母鲸的奶长大。

七、创设情景,渗透教育

1.今天,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不断了解,对鲸的认识越来越全面。

2.教师介绍虎鲸,以虎鲸口吻作介绍:

了解“鲸自杀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欲望。

(至今,鲸鱼集体上岸“自杀”的原因仍旧是个谜,近年来“自杀”数量越来越多。

除了地球磁场转变说、寄生虫染病说、捕食说,科学家又提出,全球变暖,影响鲸鱼长途迁徙路线的环境,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3.认识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八、学生谈收获(自由谈。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⑴让学生看课件,问:

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用笔画下来。

⑵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__重,最小的也有___。

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___的鲸,有___长,一条舌头就有___大肥猪那么重。

⑶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⑷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⑴设问:

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⑵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⑶指名生回答。

⑷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出示习题二:

在___,鲸的祖先生活在___。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近陆地的___里。

又经过了_____,鲸适应了____的生活。

学生填空。

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⑸把习题齐读一次。

⑹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⑴指名读第三段。

⑵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⑴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

⑵学生回答:

(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⑶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⑷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

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

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②胎生:

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作者运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

)认真读读有关句子。

⑸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

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

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

二、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

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三、质疑解答

①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课文介绍鲸,为什么先要写象呢?

这里作者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以此来说明鲸之庞大。

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②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作者先列举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用重量说明鲸大。

然后又以我国发现的一头鲸为例,从它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的宽大等四方面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非常大。

然而,这头鲸虽然有四万公斤重,可还不是最大的,已知的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

通过这样比较,更进一步说明鲸是体态庞大的海洋动物。

这段话通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的方法,叙述更加准确、清楚,使人对鲸是个庞然大物深信不疑。

③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

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这段话主要讲了鲸的进化过程。

鲸的样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鲸生存的环境由陆地变为海洋,鲸为了生存下去,就要适应环境,因此慢慢地由爬行变为游动,身体逐步变成了鱼的样子。

这一进化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作者用“在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渐渐”等词语加以说明。

“退化”是指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逐渐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

这里指鲸的后肢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④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

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四、板书设计

体形特点:

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

陆地──浅海──海洋

种类须鲸和齿鲸

鲸吃食

生活呼吸肺

习性睡觉哺乳动物

生长胎生哺乳

附:

课后检测题

9.《鲸》课后检测题

阅读课文,填空:

1、鲸其实不属于鱼类,而是______________动物。

2、鲸的种类很多,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一类是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读拼音写汉字。

bíkǒnɡɡu?

lǜqīnɡxiéfēnɡlì

()()()()tāishēnɡpànduànbǔrǔshànɡè

()()()()

二、形近字组词。

铺()柱()滤()顺()捕()拄()虑()须()胎()肚()猎()矮()治()灶()猪()短()

三、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鲸的寿命很常,一班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

2、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哪就是鲸。

()

3、目前以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

()

四、在下面各项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a鲨鱼;b比目鱼;c捕鱼;d鲟鱼。

()

2、a作文;b散文;c说明文;d诗歌。

()

3、a万里长城;b千挑万选;c万丈悬崖;d千金小姐。

()篇二:

9鲸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9鲸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鲸》这篇课文的前三段,谁来说说鲸的形体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说。

(板书:

形体大)

2、除了形体大,我们还从课文中了解了什么呢?

学生说。

(板书:

进化过程种类)

3、那么,作者在介绍鲸形体大的特点时,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多媒体出示句子,回顾说明方法。

(板书:

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二、学习课文第4段。

1、作者用了做比较、列数字哈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鲸形体大的特点准确、清楚的介绍给我们,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么,鲸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想不想去了解?

那我们就来学习介绍鲸生活习性的那一部分课文,先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

3、这段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板书:

进食)

4、鲸的进食有什么特点呢?

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课文呢?

(指导朗读)

6、小结学法。

三、学法迁移。

1、鲸还有哪些其他的生活习性,小组合作,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其他内容。

(小组学习)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相机板书:

呼吸睡眠生长打比方)

3、有两个同学根据课文的介绍,分别画了一幅鲸的睡姿图,请大家来判断一下,看看谁画的有问题。

(多媒体出示图片)

4、总结全文。

四、课堂拓展。

1、课前,我请大家搜集了鲸的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请大

家去看看吧。

(多媒体出示图片)

2、鲸为了让人们更充分的了解自己,他们成立了一个“巨鲸介绍团”,让我们一起听听其中一名成员对自己的介绍。

(多媒体出示)

3、听了蓝鲸的介绍,你认为他讲得怎么样。

4、我们也来加入“巨鲸介绍团”,以一只鲸的身份,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好吗?

请大家动笔把介绍词写下来吧。

5、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评价。

6、鲸的生活现状如何,你想到了什么呢?

五、课外活动。

运用学到的知识和说明方法,向亲人或朋友介绍鲸,并请他们来评价你的介绍。

板书:

知识说明方法

形体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进化过程

9鲸种类进食列数字

生活习性呼吸打比方

睡眠

生长列数字篇三:

9.鲸教案

课题:

《鲸》课时:

两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

垂直,经验,判断,抬升,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

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了解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

我们在电视上见过大象,我们都说大象很大,那在这世界上大象是

最大的动物吗?

没有别的动物比大象还大吗?

生:

有,鲸

2.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鲸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

(开火车读,齐读)讲解字音:

哺乳、肺。

字形:

肺。

2.师;同学们生字掌握的很好,课文一定也读的很流畅了。

请同学们大声朗

读课文,思考一下:

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交流课文每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相机板书:

大小、演变、种类、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三、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1.师:

我们大致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鲸的三大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方面中

肯定有你最感兴趣的一部分,下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那

部分,然后起来读一读,并说说这一部分让你有什么收获?

2.生;自由读,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布置作业,

1.课下在读课文,看看文章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

2.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板书设计

大小、演变、种类、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回顾课文介绍了鲸那几方面的特点。

二、研究鲸的特点

(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师:

都说鲸很大很大,鲸到底有多大呢?

那位同学愿意起来说一说鲸到

底有多大?

生:

读课文。

师:

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鲸比大象还大的多,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

重······那这一段是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呢?

生;回答教师总结答案。

(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过渡句:

我们看“鲸”这个字是“鱼”字旁,那鲸是不是鱼呢?

我们来看

第二自然段。

师:

同学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说鲸不是鱼的句子。

生:

齐答

师:

那人们怎么鲸鱼呢?

它是怎样演变来的呢?

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

说鲸的演变过程?

(陆地→浅海→海洋)

生;回答教师纠正

师;我们知道鲸的演变经历了很长很长的过程,从文章中的那些词语可

以看出来呢?

生:

回答

师:

讲解退化。

(学习第三段)过渡句:

通过第二自然段我们知道鲸是哺乳动物,那课文接下来会告诉我

们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第三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

呢?

请学生回答。

(学习4——7自然段)

过渡句:

课文的最后四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我们看看鲸的生

活习性是什么?

师: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四自然段都介绍了

鲸的什么生活习性,然后选择一个小组同学感兴趣的方面,先讨论怎么介绍,然

后来向全班同学介绍,看哪个小组介绍的最好。

生:

讨论合作交流。

讲解第五自然段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课文最后以自然段也说明了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类。

三、课堂小结

师:

本文是一篇介绍鲸的说明性文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主

要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生:

(齐答)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师:

我们在来看看这些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具体用法。

作比较、列数字、举

例子主要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现。

请同学们在读读第一自然段。

我们看到有一句话“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说明文用词要讲究准确、科学)说明文中像这样用词准确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大家读读课后第三题。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第五自然段,让我们来读读吧。

师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知道,灵活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文章会写的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巩固拓展

过渡句:

我们了解了鲸的这么多知识,那现在鲸的生活状态怎么样?

我们来看看课文后面的资料袋。

师:

请同学们读读,看看鲸的生活状态,并想想,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生:

回答

师:

本篇课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知识,课下请同学们自己搜集资料,结合文章所学,可以介绍一种鲸,也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必须用上文章中所学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短文。

100字左右。

题目是“某某的自述

板书设计

体形特点作比较哺乳动物举例子种类列数字生活习性打比方

教后反思:

篇四:

9.《鲸》教学设计1

《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二、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例清晰,语言简练准确,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

因此,以学生读书自悟为主,并准备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的相关课件,在学习中穿插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程资源。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倾斜、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流利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3.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四、学习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相关课件。

六、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几组鲸的图片。

(出示课件二——四)

同学们认识这种动物吗?

看,它们时而浮出海面,喷出高矮粗细不同的水柱;时而潜入水中,温顺可爱;时而?

?

你们对它们有哪些了解?

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学习《鲸》这篇课文,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更多的了解它们吧。

板书课题:

鲸。

(二)学习字词,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学习生字、词语。

2.指导读音、笔顺。

如:

①“哺”读“bǔ”而不读“pǔ”。

②“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巿”。

3.指名朗读,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4.标出课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思考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整体感悟,了解内容。

1.默读思考,课文介绍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参与,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归纳整合课文内容。

教师用重点词语相机板书:

形体、进化、种类、习性

(四)课堂练习,回顾小结:

1.选择正确读音。

(出示课件五、课件六)

上颚(a、?

)哺乳(bǔ、pǔ)滤出(lù、lǜ)...

潜入(qiǎn、qián)比较(jiǎo、jiào)立即(jí、jì)...

2.形近字组词:

鲸(

鳍()

肺()判()胎()柿()叛()肚()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考考你。

(出示课件七)

课文先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接着介绍了鲸的进化和种类,然后分别从鲸的吃食、呼吸、睡觉、繁殖这几方面具体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海洋家族里的一个庞然大物,它也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

板书课题:

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鲸的世界,对它们有更深的了解,看看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鲸的。

滤()虑()鳄()腭()

3.下面老师考考你们,看看大家做好准备了吗?

(1)词语。

(出示课件八,指名读。

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

倾斜经验判断胎生寿命

(2)轻声读课文,回想一下,课文的每一节主要介绍了鲸的哪方面知识?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4.同学们学得认真,准备充分,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说明文,还记得《太阳》一课吗?

也是说明文,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假设、分类别、打比方?

?

5.让我们来看看《鲸》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鲸的。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方法。

1.默读第一节,思考作者是如何介绍鲸“大”这个特点的,找出作者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把方法写在旁边,然后,想一想,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2.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出示课件九——十三)。

(1):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①读此句,课文介绍的是鲸,为什么还要写象呢?

有何好处?

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便于理解接受,形象地感知到鲸“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