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 3500字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299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 3500字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 3500字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 3500字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 3500字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 3500字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 3500字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

《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 3500字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 3500字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 3500字word范文模板 17页.docx

最新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3500字word范文模板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冬病夏治可行性报告及技术等-杨华(3500字)

关于在湄潭县人民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三伏灸”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报告人:

杨华

一、背景

在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呼声中,如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成为社会各方面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焦点,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不为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中医“既病防变”、“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医学之预防医学不谋而合。

因此,大力发展中医中药,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结合我院我科情况,特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及亚健康人群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冬病夏治项目,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二、项目名称

冬病夏治——三伏灸

三、项目承担科室

主要负责科室:

中医科

相关科室:

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及骨科等。

四、项目提出依据及过程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的穴位,以鼓舞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及体虚感冒、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等,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区都在开展冬病夏治项目,在北京、上海、广东、贵阳等地区尤为突出,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

该法是结中医学之外治法、子午流注、时间医学、免疫医学一

体的综合疗法。

201X-2-20插入依据:

针灸治疗颈椎病、腰椎病、中风后遗症、面瘫、痛证、经筋病、亚健康、卵巢早衰、肥胖、小儿脑瘫、小儿厌食证等疾病成为针灸疗效肯定的治疗病种,在中医特色方法上,捏脊治疗小儿厌食证、穴位埋线治疗便秘、肥胖症;“腹三针”治疗卵巢早衰;隔药饼灸治疗慢性腹泻,均为我科特色方法。

此外,针灸在治疗“亚健康”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开展的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冬病夏治“三伏灸”项目,受到患者的热烈欢迎。

冬病夏治是中医传统的特色疗法,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和“春夏养阳”的原则,对冬季气候寒冷时易发或加重的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慢性风湿病、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过敏性疾病等),在夏季气候炎热、疾病缓解时进行治疗,以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

一是依据“不治已病,治未病”原则,防治并用,重点在防。

寓“治”于防之中,起到病未发而进行预防的作用,或减轻重病患者的症状,防传变;二是依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标本兼治,重心在本。

在缓解期将中药通过特定穴位向内渗透,刺激经络神经和靶细胞组织,作用于脏腑,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三是依据“因时制宜”的原则,冬病夏治。

多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入冬发病,夏季缓解,病情变化常常与季节有关。

夏热当令,人之正气趋表向外,有驱邪外出之势。

这时实施扶正固本法治阴寒宿疾,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体现了“天人相应、春夏养阳”的整体观念。

该疗法在继承中医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配合了现代医学“透(经)皮给药系统”理论,将中药姜、艾与经皮透入混合使用,相得益彰,既能发挥刺激局部穴位,激发全身经气,调节经络功能,又能通过微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药理作用。

还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取穴多集中在背俞穴交感神经链所处的位置,其目的是上中下三焦相通,近远期疗效结合,寒热虚实阴阳平衡,使人体“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趋势。

五、项目现有基础及支撑条件

1硬件基础:

我院为二级乙等综合性非营利性医院,拥有一批高中级医疗专业人才、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医疗救治实力在全县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每年有上万的门急诊量和住院人次,拥有单独设置的临床一级科室——中医科(针灸科)及门诊、中药房。

2软件支撑条件:

①医师团队:

中医科拥有高级职称医师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人,其中针灸推拿专业2人,具有扎实的中医中药理论、针灸推拿理论及临床经验;中药房拥有中级中药师1人,初级1人;中药房具有开展项目需要的中药材及加工技术;是开展此项目的技术主力。

此外我院呼吸、消化及骨科等专业有数名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医师可参与。

②护理团队:

我院我科拥有一批技术娴熟的护理人才,其中包括中医类的专门护理人才,此类人才主要集中在中医科,均经过中医中药系统教育的专门护理人才,具有中级护理职称,是开展此项目的护理主力军。

③病例来源:

我院中医科及门诊、住院部有相当数量的就诊病人。

3技术基础:

见项目技术关键。

六、项目技术关键

1适应症

“冬病夏治——三伏灸”适用于两类疾病,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该病在冬季发作。

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

1.1.一是呼吸系统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慢性咳嗽、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

1.2.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腰痛、老寒腿、怕冷怕风、冻疮、腰腿痛(老寒腿)、背寒、痛经、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

体质的患者、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状态及其他疾病。

2禁忌人群

2.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2.3.瘢痕体质者;

2.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2.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3慎用人群

3.1.孕妇;

3.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3.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3.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4操作规范

4.1.药物组成(主要针对上述第一类适应症,第二类疾病另附)

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麻黄、生姜等为基本处方。

对于哮喘者白参、蛤蚧各等份,碾成细粉,早晚各服两克,连服一个夏季,可以补肺益肾、增强免疫力,控制冬季发作或减轻发作。

4.2.药材炮制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麻黄等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4.3.药物制备

药物的制备方法:

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

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

姜汁的浓度在(80±5)%,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

10毫升。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4.4.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4.5.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连续贴敷3天(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3次)。

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4.6.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4.7.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4.8.贴敷部位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背部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百劳、膏肓、大椎、膻中等。

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5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5.1.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

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疱。

患者敷药处

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

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

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

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5.2.不良皮肤反应及处理方法

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疱、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皮肤局部水疱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搽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

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如果水疱体积过大,或水疱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

出现上述情况时,患者均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6注意事项

6.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6.2.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者注意局部防止感染。

6.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脱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6.4.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6.5.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

6.6.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6.7.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7其他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

对贴敷期间病人的管理非常重要。

患者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控制病情;并应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

同时,此疗法的使用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

七、项目人员配备、材料、耗材等

1.医务人员:

副高职称医师1—2人,中初级职称医师1—2人;护理人员:

2—3人。

2.材料及耗材:

医用胶布×2卷,组织剪1—2把,紫药水2瓶。

A4纸×100张。

八、项目预算

1.宣传宣传单200张*0.3元=60.00元;

2.中药及加工费:

3.治疗费:

每伏贴敷1次,每次30元,每年伏天共贴敷3次,一般2~3年

为医疗程,即6~9次。

(每人次每疗程30×9=270:

00元,每伏3次,每9次1疗程)

如预计100人参与,则治疗费:

27000:

00元,整个疗程治疗优惠20%,每人每疗程为:

270:

00×20%=216.00元;如不按疗程者,每次30元收费。

则治疗费收入为:

27000:

00×80%=21600.00元

4.每人1疗程的耗材费:

(药费1.00+医药耗材1.00)×9=18.00元

总消耗:

18.00×100人=1800.00元

5.其他不可预料的费用:

6.远期效益:

数万元以上。

九、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1毛利润:

27000:

00元。

①治疗费(每人次每疗程30×9=270:

00元,每伏3次,每9次1疗程)如预计100人参与,则治疗费:

27000:

00元,整个疗程治疗优惠20%,每人每疗程为:

270:

00×20%=216.00元;如不按疗程者,每次30元收费。

则治疗费收入为:

27000:

00×80%=21600.00元

②每人1疗程的耗材费:

(药费1.00+医药耗材1.00)×9=18.00元

总消耗:

18.00×100人=1800.00元

2静利润:

27000:

00元—1800.00元==26200.00元.

3远期经济效益:

可达数万元之多。

十、项目远期预测

如是开展很成功,以后每年都开展,并可以拓展到“冬病冬治——三九灸”,作为我院我科的专项技术、发明,可以长期服务于广大患者,可作为我院业务增长的一个亮点。

十一、项目结论与建议

以上论证充分证实该项目是可以实施的,具有可操作性、经济性、副作用少、费用低廉、安全有效、老少咸宜、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等优点。

建议我院开展此项目。

如此次开展项目成功,市场需求潜力大,我们降作为我院我科的专业诊疗项目,每年定期开展,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

另外,还可在我院开展“冬病冬治——三九灸”项目。

请院长、院办及相关专家讨论、提出宝贵意见。

项目主要负责科室:

湄潭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项目报告人:

杨华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

附件一:

(201X年7月28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方因具有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据不完全统计,集中在每年夏季接受穴位贴敷治疗的人数已达几十万之众。

为了保障这一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规范临床操作、指导广大患者科学就医,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全国长期应用这种疗法的十多家临床单位,日前推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临床应用指导性意见草案。

“指导意见”具体规范了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的适应病症、禁忌人群、慎用人群、操作规范以及药物组成、药材炮制、药物制备、贴敷方法、贴敷时机、贴敷时间、疗程、贴敷部位、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注意事项等。

“指导意见”指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

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

非适应症患者盲目跟风赶潮贴敷,很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的禁忌人群主要是贴敷部位有皮肤感染者,对敷贴药物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咳黄浓痰、咯血患者以及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应慎用贴敷的人群包括:

孕妇、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以及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还有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等情况也应慎用此疗法。

两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指导意见”还特别提醒,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

贴敷期间患者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控制病情,并应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

中国针灸学会等临床单位推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指导性意见

附件二:

中国针灸学会等临床单位推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指导性意见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指导意见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

为了保障这一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规范临床操作、指导广大患者科学就医,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全国长期应用这种疗法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操作规范研究》课题组(参加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辽宁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充分依据临床研究证据,根据临床使用的经验,制定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临床应用指导性意见草案,以供广大医生、患者参考使用。

适应病症

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重点推荐: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操作规范

1.药物组成

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2.药材炮制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3.药物制备

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

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

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

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

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4.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5.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

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目前,有些单位尚在探索“三九”天或平时时间进行贴敷,以提高临床疗效。

6.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7.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8.贴敷部位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

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1.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

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疱。

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

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

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

破溃的

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2.不良皮肤反应及处理方法

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疱、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皮肤局部水疱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搽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

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如果水疱体积过大,或水疱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

出现上述情况时,患者均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2.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者注意局部防止感染。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脱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5.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

6.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7.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其他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

对贴敷期间病人的管理非常重要。

患者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控制病情;并应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

同时,此疗法的使用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

此疗法实施时间集中,患者众多,实施部门应该充分准备,做好实施流程安排,并注意疾病诊断依据的收集和整理。

附录三

基于我院我科今天开展本项目的实际需要,现拟“冬病夏治”方案如下:

(一)、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治疗方案1.贴敷法

中药贴敷膏组方:

白芥子、甘遂、半夏、细辛、五味子,比例按2:

1:

2:

1:

1比例研末备用,用时将上述药物按上述比例予鲜姜汁或蜜蜂或食醋调成糊状或制成饼贴敷。

处方:

①大椎、肺俞、定喘、膻中、风门、肾俞、气海②百劳、膏肓、足三里、中脘、天突、脾俞、丰隆。

操作:

医用胶布1x2大小,将药置于胶布中间,贴敷于选定的穴位即可。

贴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每次贴敷2到4小时。

每伏贴敷一次。

疗程:

连续2~3年为1疗程。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2.针灸疗法

处方:

膻中、脾、胃俞、肺俞、肾俞、风门、定喘、足三里、丰隆、中脘、阴陵泉、风池、气海、关元、肓俞、天突

操作:

辨证选用上述腧穴,用毫针针刺,每次选穴5~10穴针刺,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每伏连续治疗5~7天,再行第二、三伏针刺,每伏针刺休息2~3天。

若隔姜灸,每穴灸5~7壮。

注意事项:

同针刺禁忌症。

3.拔罐疗法

处方:

主穴:

膻中、脾、胃俞、肺俞、肾俞、定喘、中脘、大椎

配穴:

据疾病性质辨证加用腧穴

操作:

以足罐或玻璃罐于选定腧穴坐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一次,每伏连治疗5~7天,或已背部膀胱经的背俞穴排罐。

4.穴位注射疗法

处方:

同针灸处方

药物:

可选当归注射液合VitB12;黄芪注射液;鱼腥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